期末复习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期末复习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期末复习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期末复习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期末复习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期末测试卷-2021-2022学年度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行辈(háng)

浮躁(zào)

襁褓(qiǎnɡ)

瞬息万变(shùn)B.褶皱(zhě)

龟裂(guī)

寒噤(jìn)

纷至踏来(tà)C.晦暗(huĭ)

缄默(jiān)

狡辨(biàn)

豁然开朗(huò)D.蓦然(mò)

间隔(jiān)

堕落(zhuì)

慢不经心(m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怅惘

狡辩

人情事故 B.枯躁

瞭望

消声匿迹C.彷徨

弥散

格物致知 D.枷锁

决择

目眩神迷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到星期天,小亮都要随爸爸妈妈去姥姥家,探望年迈的姥姥的生活状况。B.我们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严谨,避免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C.现在的家电越来越便宜了,有的家电的价格甚至下降了一倍。D.为持续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这次会议将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条件下,“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一条道路”指的是以文学为武器,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B.《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艺术家,次为音乐家,再为钢琴家,终为人。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因把烟沫撒在神父家的面团上,12岁的时候就被迫离开了学校,做起了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D.《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庆“网红”洪崖洞、轻轨“穿楼”李子坝等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B.中央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让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犯罪案件得到了及时侦办。C.美国对华贸易战把华为这样的中国领军科技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D.小区楼下跳舞阿姨们播放的音乐震耳欲聋,让我无法集中精力写作业。6.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前,一些网络直播底线,对网络空间是一种莫大的伤害,更为青少年创造绿色安全的上网环境。整治网络乱象,让网络空间趋于,必须人人行动,“七条底线”,做到文明上网、依法用网。A.攀越

奢谈

清晰

恪守 B.攀越

别谈

清晰

坚守C.逾越

奢谈

清朗

遵守 D.逾越

别谈

清朗

恪守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B.宋代以后,中国政治与思想出现了两个基本倾向:一个是偏向保守的政治文化;另一个是儒学下沉,与基层社会进行更紧密的结合。C.全会指出,要着力打造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东湖科学城,加快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D.近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通过多种形式,推介武汉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助推文明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的新做法,新成就。8.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①___点,我们要用为民服务②___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继续拼③___奋斗!A.①会②儒③博 B.①汇②孺③搏C.①汇②儒③搏 D.①会②孺③博二、句子默写9.默写填空(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3)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4)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卖炭翁》一诗中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10.综合性学习2020年6月23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新成果在“云”上集中展示,让人大开眼界。某班将开展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材料二】在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中,天津全面推广应用了“健康码”。小小的“健康码”看似简单,背后的技术支撑系统却十分庞大。每天百万级数量的“亮码”,均基于人工智能科技手段的支撑。有了“健康码”,精准分类防控得以实现,城市得以科学有序运转起来。【材料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观看手机中的天气预测。在天气预测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的GPRS系统,定位到用户所处的位置,再利用科学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这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走势,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道。【材料四】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比如,外出购物时,车主启动汽车后,将同步开启车载智能系统,车主只需要告知系统所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汽车的智能系统将根据出行路线、交通路况、目的地的评价情况,自动推荐最合适的消费场所。(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探究人工智能可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请根据以上材料,想象一个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四、诗歌鉴赏阅读古诗《关雎》,完成下面小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①____。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②____。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1.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句。12.《关雎》《蒹葭》是《诗经》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诗经》的艺术特色。在刻画形象上,两首诗共同展现了一个_______的女子形象。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关雎》以“_______________”两句起兴,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恋思慕;《蒹葭》每章的前两句都以秋景起兴,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____________的心情13.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每章只是对几个文字略加改动,在变化之中包涵稳定,同时又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请你在两首诗中任选一组句子,说一说重章叠句的效果在这组句子中的具体体现。五、名著阅读14.[读书卡片]根据有关名著内容,完成以下任务。阅读方法助读资料阅读任务关注人物“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这段话是_____(人名)说的。关注作者少年天性喜动,家长却时时提醒要安静,动静之间有何奥秘?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发宏愿去学习,该如何着手呢?(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②这出自_____(人名)在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著作。关注评价世界从何而来?万事万物是否由一种基本的物质构成?水能变成酒吗?泥水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生生的青蛙?(选自《苏菲的世界》)③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_____读物,将深奥晦涩的知识,以平易的面貌示人。六、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清代刘开的《孟涂文集》)【注释】①奚:怎么。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弗学,不知其善也()(2)教然后知困()(3)君子学必好问()(4)然后能自反也()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人不知而不愠B.教者必知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C.人之学也,或失则多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虽有至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材料二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铱是地球上罕见的重金属,只存在于地壳的深处,但在小行星和彗星上却大量存在。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但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团队在1989年3月1日研究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材料三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恐龙生活在泛大陆上,泛大陆为恐龙提供了舒适的气候条件。B.恐龙不适应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导致了南极地区恐龙的灭绝。C.“板块构造说”“撞击说”都能解释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D.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沟都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19.下列语句是作者在材料一、二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结合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①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②斯石英20.说说材料三中描述的现象与上述材料中的哪个理论是相联系的。请分析作答。21.请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相关事实,证明下面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一棵橘树的温暖途中①也许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棵埋藏在心底的树。对于我来说它是一棵橘树,也是我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②橘树是外公家的,种在外公家的院子里。外公家院子不算很大,但有很多树,如枇杷树、桃树、梨树、桂花树等等,但我单单对这棵橘树情有独钟。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吃橘子,亦或者橘树矮矮的枝丫很好爬,对于胆小的我来说,面对那些高大的枇杷树或者梨树是望而生畏的。因此对于这个矮小的橘树我时常会像一个胜利者一样爬上去,站在上面带着略有骄傲的笑容征服它,外公见了笑着对我说:“别拌着了,你这小猴子。”③春天橘树开满了密密麻麻白色的小花,微风吹过,老远看像许多白色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好奇的我忍不住凑上去看,但白色的小花上有许多蜜蜂在采蜜,嗡嗡的。这时,外公看见了总会笑了笑说:“注意别被蜜蜂叮一头的包!”我听了冲外公傻笑了一下,外公看着我,他的笑容和正照耀在他脸上的阳光混合在一起,让整个橘树旁都温暖了起来,空气都变得甜甜的暖暖的。④当橘树上有许多小小的青青的橘子时,我们几个小孩子就会守在橘树下面,高兴地数着橘子有多少个。这时我们会比谁喊的声音大,于是整个院子里都充满了:“1,2,3,4……”外公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扇子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一个个傻子!”后来我们大家习惯了,所以每次外公喊时,我们都会相视一笑,然后继续大笑,外公也在旁边看着我们,摇摇头然后陪着我们一起笑。我们知道外公的这句傻子里包含着他慈祥的爱。⑤当橘子有一点点黄色时,嘴馋调皮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摘下一个青皮大橘子,剥开就放入嘴中。虽然有点酸,但我们脸上的笑容是喜悦的。我们会互相问酸还是甜,然后分享对方的橘子吃。有时调皮的小孩会故意说不酸,引得大家哈哈笑个不停。外公看着我们大家吃着橘子,他并不会说橘子还没好就吃了,他只是坐在一边面带微笑静静地看着我们吃橘子。这时橘树下总会萦绕一股酸橘味的笑声,这笑声会随着傍晚邻居家烟囱里的烟飘在整个村子里。⑥后来,我们都长大了离开家去外面上学了,橘树似乎孤独了,站在那里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外婆说外公经常端着茶杯坐在橘树下望着远方不说话,满树的橘子全部黄了,地上也掉落了好多,外婆有空的时候会摘几个。⑦不过放假回来我们还是会坐在橘树底下聊天,外公还是如往常一样坐旁边微笑地看着我们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听我们讲学校发生的趣事。再后来橘树被砍了,原因是它长虫子了而且也不生橘子,外婆说橘树老了不中用了,听着一股心酸涌上心头,这酸比当年吃青皮橘子酸多了。⑧然而不久,那个坐在橘树下面带笑意的外公也因生病离我们远去了。外公是在阳春三月走的,记得是我上高一正好放月假的时候,外公生病了脸上浮肿得特别厉害,皮肤黝黑黝黑的,和之前那个清瘦的外公相差很大。我走过去喊了一声外公,他看着我立马一脸微笑地说:“放假了啊!”我看着外公温暖的笑容,想起了橘树下面带微笑的外公,我才发现,一直以来温暖我的都是这个笑容,这时外公低下头看着我的脚说:“袜子都不穿啊?”听到这一句话,我顿时泪流满面,哪怕多年以后回忆起来还是会红了眼。⑨我想如果橘树没有被砍掉,我想如果外公也没有离我们而去,我还是可以看见那个橘树下带着温暖笑容的外公吧。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满树的星星点点白色的小花,和那个阳光温暖治愈的笑容……⑩我想我是多么怀恋那时的时光。我知道我的橘树早已离我远去了,但这一棵橘树的温暖照亮了我的整个童年。22.文中主要描写了“我”童年时有关橘树的四个场景,请参照示例加以概括。①“我”爬上矮小的橘树,外公笑着提醒“我”别摔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我们”把未熟的橘子摘下来吃,外公笑着看我们吃。23.第⑧自然段中“我顿时泪流满面”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24.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子的作用。25.题目中的“温暖”一词有什么含义?参考答案:1.A【详解】B.龟裂(guī)——(jūn),纷至踏来——纷至沓来;C.晦暗(huĭ)——(huì),狡辨——狡辩;D.间隔(jiān)——(jiàn),堕落(zhuì)——(duò),慢不经心——漫不经心;故选A。2.C【详解】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B.枯躁——枯燥,消声匿迹——销声匿迹;D.决择——抉择;故选C。3.D【详解】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生活状况”,或将“探望”改为“关心”;B.否定不当,可删去“避免”;C.搭配不当,下降不能用倍数;故选D。4.B【详解】B.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不是“先为艺术家,次为音乐家,再为钢琴家,终为人”。故选B。5.B【详解】A.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能用来形容犯罪案件,用错对象;C.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6.D【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运用。攀越:解释为攀登跨越。逾越:跨越,超越。“底线”不能说攀登跨越,第一空选用“逾越”合适。奢谈:不切实际的谈论。别谈:更别说。“为青少年创造绿色安全的上网环境”的做法,不是不切实际。第二空选用“别谈”合适。清朗:清净明亮。清晰: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网络空间”不是能看到的事物,第三空选用“清朗”合适。恪守:指谨慎而恭顺地遵守。遵守:依照规定行动而不违背的意思。坚守:坚固的防守,不轻易放弃;坚定地遵守或保持。从表意和语体色彩看,“恪守”优于“遵守”“坚守”,第四空选用“恪守”合适。故选D。7.D【详解】D.有误,“新华社”与“人民日报”是并列关系的短语,应该把二者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和“助推文明城市建设”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顿号,“新做法”与“新成就”是并列关系的短语,中间应该用顿号;故选D。8.B【详解】“交汇点”的“汇”是汇合的意思,不能写作“会”;“孺子牛”的“孺子”是古时对小孩子的称谓,不能写作“儒”;拼搏: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用自己的所有不顾一切地极度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搏”是“搏斗”的意思,不能写成“博”;故选B。9.

白露未晞

青山横北郭

胡为乎泥中

寂寞沙洲冷

天涯若比邻

禅房花木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晞、寂寞、沙洲、涯、禅房、突兀、见、庐、可怜、炭贱”等字词容易写错。10.(1)示例:未来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人工智能可以在疫情防控(或城市管理)、天气预测、交通出行等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3)示例一:早上,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圆来叫我:“主人,快快起床,上班要迟到啰!”洗漱完毕。我问:“小圆,早餐吃什么?”“馒头、煎蛋、热牛奶。”“好的!”“7点,小圆递给我公文包,送我出门。“小圆,记得整理房间哟!”我开心地上班去了。示例二:星期天,阳光明媚,我想带父母去古镇游玩。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方立即策划了最佳出行路线。20分钟后,我们乘坐无人驾驶的小轿车来到古镇,小方还根据我们的喜好,向我们推荐了许多美食。真是愉快的一天啊!【解析】(1)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时,要仔细观察图表,整体理解图表中的内容,结合图表中的数字和文字归纳概括。结合此图表标题“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前瞻”可知,此图表反映的是我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的状况;再结合图表中的数据看,从2020年到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由816亿元发展到1163亿元;2022到2023年,还将继续扩大,将由1693亿元扩大到2364亿元;由此概括为: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还会不断扩大。(2)考查对材料内容理解概括。解答时,要通读材料,把握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再结合题干要求分析作答。由材料二“小小的‘健康码’看似简单,背后的技术支撑系统却十分庞大……有了‘健康码’,精准分类防控得以实现,城镇得以科学有序运转”可知,人工智能可在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由材料三“在天气预测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的GPRS系统,定位到用户所处的位置,再利用科学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可知,人工智能可在天气预测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由材料四“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可知,人工智能可在交通出行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3)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结合人工智能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描绘图景即可,注意突出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示例:早晨起来,我来到洗漱间,这里的温度和湿度被控制在最适宜的数值,我躺在洗漱椅上,选择2号清洁键:一个机械臂使用电动牙刷沾上免洗洁牙剂给我清洁口腔,另一个机械臂清洁按摩我脸部肌肤,同时我的头发也被进行了清洁和护理。11.①辗转反侧;②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2.

寻而不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惆怅13.示例:《蒹葭》“苍苍”“萋萋”“采采”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铺垫,渲染了气氛,表达了古代人民追求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发了欲见而不得惆怅之情。【解析】11.本题考查诗句默写。注意本题中的“辗转、谓、伊、涘”等词语容易写错。12.本题考查起兴手法分析。《关雎》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的故事。《蒹葭》中的“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清雅高洁,可亲可爱,然而由于种种阻力,变得遥不可及。在刻画形象上,两首诗共同展现了一个寻而不得的女子形象。《关雎》第一章起兴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蒹葭》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蒹葭”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交代了季节与时令,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氛围,烘托了人物怅惘、惆怅的心情。13.本题考查诗歌鉴赏。重章叠句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如《关雎》巧妙地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突出了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美好姿态,也表达了主人公的爱慕之情及强烈的思念。诗歌《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的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如“苍苍”“萋萋”“采采”这样的叠词,写出了芦苇生长茂盛的姿态,为下文男子“溯游从之”“溯洄从之”进行了铺叙,也渲染了秋日凄楚的氛围,使全文声情兼备,更为真切地表达古代劳动人民追求爱情的执着与坚定。14.

朱赫来

朱光潜

哲学启蒙【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①阅读原著可知,朱赫来察看了小山包,然后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斜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地挖土。朱赫来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由此可知,此空应该填“朱赫来”;②这段话是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是朱光潜,这是他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著作。每封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由此可知,此空应该填“朱光潜”;③这段话选自《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写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由此可知,此空应该填“哲学启蒙”。15.

好处

困惑

喜欢

反思16.B17.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解析】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善:好处。(2)句意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困:困惑。(3)句意为: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好:喜欢。(4)句意为: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反:反思。16.本题考查文言的一词多义。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动词,知道/动词,知道;C.有的人/有时;D.名词,道理/动词,说;故选B。1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好:喜欢;而,连词,表转折,却。参考译文:

【甲】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18.B19.①句举大家熟知的青蛙和蟾蜍的例子,让读者一下子就懂得了“现代两栖动物”这一概念;②句补充说明“被压扁的沙子”又名“斯石英”,否则,在下文出现“斯石英”这一称呼,读者就无法理解。20.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材料一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材料三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2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6500万年的岩层中发现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解析】18.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辨析。B.根据材料一“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可知南极地区恐龙化石是跟随南极大陆漂移的,所以不是不适应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导致了南极地区恐龙的灭绝;故选B。19.本题考查句子作用。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充说明。“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这句话在“现代的两栖动物”后出现,列举了青蛙和蟾蜍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什么是“现代两栖动物”,便于读者理解;“斯石英”在“被压扁的沙子”后进行补充说明,解释“被压扁的沙子”就是“斯石英”,这样方便大家理解“斯石英”这个名词,也为下文出现“斯石英”这一称呼时大家不陌生。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材料三“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可知,材料三描述的现象是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即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挤压,从而形成海沟。根据材料一第6段“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可知材料一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2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运用。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得出事实为: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说明恐龙无处不有,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铱是地球上罕见的重金属,只存在于地壳的深处,但在小行星和彗星上却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