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规范手册_第1页
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规范手册_第2页
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规范手册_第3页
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规范手册_第4页
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规范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规范手册TOC\o"1-2"\h\u7003第一章概预算编制概述 3212501.1编制目的与意义 3323641.1.1编制目的 3206711.1.2编制意义 4145921.2编制原则与依据 430111.2.1编制原则 4136551.2.2编制依据 417845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 5218222.1工程项目背景 5278782.2工程项目规模 5313812.3工程项目内容 57491第三章工程量清单编制 6135583.1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 614973.1.1明确编制依据 6178353.1.2熟悉工程内容 6162423.1.3按照项目划分原则进行编制 6297883.1.4采用适当的计量单位 6176773.1.5计算工程量 6169213.1.6核对工程量清单 613563.2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 6137293.2.1按照工程实体划分 7317493.2.2按照施工阶段划分 749003.2.3按照施工部位划分 7321483.2.4按照材料设备种类划分 789113.3工程量清单编制注意事项 7270533.3.1严格遵循编制依据 712403.3.2保持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 7270603.3.3注重项目划分的科学性 7181643.3.4重视工程量的计算和核对 7161083.3.5及时调整和修改 720046第四章工程造价估算 717834.1工程造价估算方法 76424.2工程造价估算依据 8208604.3工程造价估算注意事项 818731第五章工程预算编制 8307125.1工程预算编制方法 979265.2工程预算编制依据 9289225.3工程预算编制注意事项 917001第六章工程概算编制 10251796.1工程概算编制方法 10178486.1.1工程量清单法 1046656.1.2类似工程比较法 10185226.1.3指数法 1053066.1.4综合法 10241306.2工程概算编制依据 10176286.2.1设计文件 1066336.2.2施工组织设计 10186586.2.3工程量清单 1060216.2.4市场价格 10100206.2.5政策法规 1169486.3工程概算编制注意事项 11220806.3.1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 1183286.3.2合理确定工程单价 11194626.3.3考虑风险因素 11294316.3.4注重编制过程的合规性 11267746.3.5保持编制过程的透明性 1121587第七章工程造价控制 11183057.1工程造价控制原则 11138827.1.1合理性原则 1138267.1.2科学性原则 11238197.1.3动态性原则 11218067.2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12173917.2.1目标控制法 12140497.2.2动态控制法 1247027.2.3成本分析控制法 12197377.3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2140207.3.1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2265927.3.2强化合同管理 1259227.3.3优化设计方案 12232477.3.4严格施工管理 1240647.3.5加强造价人员培训 12212677.3.6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库 1231288第八章工程预算执行与调整 13109368.1工程预算执行原则 13324758.2工程预算执行方法 1328748.3工程预算调整方法 1324247第九章工程结算与审计 144239.1工程结算程序 14274069.1.1工程结算的启动 14309449.1.2工程结算的审查 14284869.1.3工程结算的协商与确定 14293609.1.4工程结算的支付 1487189.2工程结算依据 14242779.2.1合同文件 1583949.2.2工程量清单 15100429.2.3工程变更 15203399.2.4政策法规 157359.3工程审计方法 1521149.3.1审计准备 15279889.3.2审计实施 1586709.3.3审计报告 15201419.3.4审计整改 1518414第十章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监督与评价 167710.1监督体系建立 161669810.1.1为保证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合规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需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督体系应包括监管部门、企业内部监管部门以及社会第三方监督机构。 163201210.1.2监管部门负责对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合规性。 162245510.1.3企业内部监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执行的规范性。 161625410.1.4社会第三方监督机构可受监管部门或企业委托,对工程概预算编制与管理进行独立监督,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 163129710.2监督内容与方法 161007810.2.1监督内容 161146710.2.2监督方法 161828310.3评价体系与标准 161721810.3.1评价体系 161824710.3.2评价标准 17第一章概预算编制概述1.1编制目的与意义1.1.1编制目的概预算编制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通过编制概预算,可以预测项目投资总额、资金需求及投资效益,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指导项目实施:概预算编制明确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分配,有利于指导项目实施,保证项目顺利进行。(3)控制项目成本:通过概预算编制,可以预测项目成本,有利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4)评估项目效益:概预算编制可以预测项目投资效益,为项目评估提供数据支持。1.1.2编制意义(1)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编制概预算有助于合理分配项目资金,提高投资效益。(2)促进项目实施:概预算编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明确的资金分配方案,有利于项目顺利进行。(3)强化项目管理:概预算编制有助于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4)保障国家利益:通过编制概预算,可以保证国家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保障国家利益。1.2编制原则与依据1.2.1编制原则概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编制概预算时,数据来源应真实可靠,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2)完整性原则:概预算编制应全面考虑项目投资、成本、效益等方面,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性。(3)科学性原则:编制概预算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4)可操作性原则:概预算编制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分配与控制。1.2.2编制依据概预算编制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法律法规:编制概预算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预算编制的合法性。(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投资决策的基础,概预算编制应以其为依据。(3)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概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设计文件中的相关内容。(4)市场价格信息:编制概预算时,应充分考虑市场价格信息,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5)项目实施经验:借鉴类似项目的实施经验,为概预算编制提供参考。(6)其他相关资料:如政策文件、行业标准等,为概预算编制提供依据。第二章工程项目概况2.1工程项目背景工程项目背景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本工程项目旨在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民生福祉,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项目背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政策支持: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得到了部门的鼓励和支持。(2)市场需求:项目所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具有广泛的需求,市场前景良好。(3)技术创新: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4)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将带动就业、增加税收、改善民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2.2工程项目规模工程项目规模是指项目在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本项目规模如下:(1)建设规模:项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划要求。(2)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额、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计划均已经明确。(3)生产规模: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产品种类及产量等指标均经过充分论证。2.3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项目内容包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设备选型、配套设施等方面。(1)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设施等建设内容均已明确。(2)生产工艺:项目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设备选型等均经过充分研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设备选型:项目设备选型充分考虑了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生产稳定性等因素。(4)配套设施:项目配套设施包括供水、供电、通信、环保等,均已满足项目实施需求。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将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控,保证项目顺利推进。第三章工程量清单编制3.1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预算的合理性。以下为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方法:3.1.1明确编制依据工程量清单编制应依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技术规范、预算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相关文件。3.1.2熟悉工程内容编制人员应全面了解工程内容,包括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等,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3.1.3按照项目划分原则进行编制工程量清单应按照项目划分原则进行编制,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其他项目等。3.1.4采用适当的计量单位工程量清单编制应采用适当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立方米、吨等,以便于计价和工程量控制。3.1.5计算工程量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文件等资料,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3.1.6核对工程量清单在编制完成后,应认真核对工程量清单,保证无遗漏、无重复。3.2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工程量清单项目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3.2.1按照工程实体划分工程量清单项目应根据工程实体的性质、用途和施工方法进行划分。3.2.2按照施工阶段划分工程量清单项目应根据施工阶段进行划分,以便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3.2.3按照施工部位划分工程量清单项目应根据施工部位进行划分,如基础、主体、装饰等。3.2.4按照材料设备种类划分工程量清单项目应根据材料设备种类进行划分,以便于材料设备采购和施工组织。3.3工程量清单编制注意事项在工程量清单编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3.3.1严格遵循编制依据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严格遵循编制依据,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3.3.2保持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工程量清单应包含所有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和其他项目,保证工程预算的完整性。3.3.3注重项目划分的科学性项目划分应具有科学性,便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3.3.4重视工程量的计算和核对编制人员应重视工程量的计算和核对,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3.3.5及时调整和修改在编制过程中,如发觉工程量清单存在不足或错误,应及时调整和修改,以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第四章工程造价估算4.1工程造价估算方法工程造价估算是对工程项目所需资金的预先计算和预测,是工程项目决策和实施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工程造价估算方法:(1)单价法:单价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结合各种材料和人工的单价,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造价。(2)指数法:指数法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计算出各类工程项目的造价指数,以此估算新项目的造价。(3)类比法:类比法是参考类似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结合新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估算新项目的造价。(4)专家评审法:专家评审法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判断,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评估。4.2工程造价估算依据工程造价估算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设计文件:工程设计文件是工程造价估算的基础,包括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2)市场价格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包括各种材料、设备的价格,以及人工、机械台班的价格。(3)历史数据:历史数据是指过去类似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可以为新项目的造价估算提供参考。(4)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关于工程造价的规定、标准等。4.3工程造价估算注意事项在进行工程造价估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项目背景:了解项目的性质、规模、用途等,以便对项目的造价进行合理预测。(2)准确把握设计要求:熟悉设计文件,保证估算的工程量、材料品种和规格等与设计要求相符。(3)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合理预测材料、人工等成本,避免因价格波动导致估算不准确。(4)考虑风险因素:在估算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的风险因素,如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保证估算结果的可靠性。(5)加强沟通与协调:与项目各方加强沟通,保证估算结果符合各方利益,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第五章工程预算编制5.1工程预算编制方法工程预算编制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环,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单价法:单价法是指根据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和相应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用,再根据间接费用、利润等计算出工程总价。(2)总价法:总价法是指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模、特点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等,确定工程项目的总价。(3)成本加酬金法:成本加酬金法是指以工程成本为基础,加上一定的酬金作为工程总价。(4)综合单价法:综合单价法是指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等综合为一个单价,根据工程量计算出工程总价。5.2工程预算编制依据工程预算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设计变更等。(2)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措施项目工程量等。(3)市场价格:包括材料价格、设备价格、人工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5)国家及地方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环保政策、安全生产政策等。(6)企业内部成本数据:包括企业历史工程成本数据、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5.3工程预算编制注意事项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政策,保证预算编制的合规性。(2)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特点,充分调查市场价格,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3)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合理预留风险费用。(4)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5)加强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6)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注重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和研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7)及时调整预算编制,以适应工程项目的变化。(8)加强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预算编制水平。第六章工程概算编制6.1工程概算编制方法6.1.1工程量清单法工程量清单法是根据工程量清单和相应的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工程量明确、设计图纸齐全的工程。6.1.2类似工程比较法类似工程比较法是通过分析类似工程的实际成本,结合拟建工程的特点,对工程概算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设计方案不明确或工程量难以确定的工程。6.1.3指数法指数法是根据历史数据,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运用指数对工程概算进行调整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6.1.4综合法综合法是将多种编制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市场行情等因素,编制工程概算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复杂、大型工程。6.2工程概算编制依据6.2.1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工程概算编制的基础,包括设计图纸、技术说明书、工程量清单等。6.2.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等,为工程概算提供施工技术和组织方面的依据。6.2.3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工程概算编制的核心,包括工程项目的名称、工程量、单位等。6.2.4市场价格市场价格包括材料、设备、人工等价格,为工程概算提供价格依据。6.2.5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包括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为工程概算提供政策依据。6.3工程概算编制注意事项6.3.1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工程量清单是工程概算编制的基础,其准确性对概算结果。在编制过程中,应认真核对设计图纸,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6.3.2合理确定工程单价工程单价是工程概算的核心,应结合市场行情、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工程单价。6.3.3考虑风险因素在工程概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如材料价格波动、施工进度延误等,保证概算结果的可靠性。6.3.4注重编制过程的合规性编制工程概算应遵循相关法规、政策,保证编制过程的合规性。6.3.5保持编制过程的透明性在编制工程概算过程中,应保持编制过程的透明性,便于相关部门和人员监督、审查。第七章工程造价控制7.1工程造价控制原则7.1.1合理性原则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合理性原则,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市场行情和预算标准,保证工程费用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合理性原则要求项目各方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7.1.2科学性原则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即采用科学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分析和调控。科学性原则要求项目各方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7.1.3动态性原则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动态性原则,即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控制工程造价。动态性原则要求项目各方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实时掌握项目进度和成本,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7.2工程造价控制方法7.2.1目标控制法目标控制法是指以项目预算为依据,将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各个部位和各个要素,通过实施目标管理,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7.2.2动态控制法动态控制法是指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动态控制法要求项目各方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预算和成本计划,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时性和准确性。7.2.3成本分析控制法成本分析控制法是指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7.3工程造价控制措施7.3.1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明确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责任和任务,保证项目各方共同参与工程造价控制。7.3.2强化合同管理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严密性,防止合同纠纷导致工程造价失控。7.3.3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工程造价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7.3.4严格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减少返工和窝工现象,降低工程造价。7.3.5加强造价人员培训提高造价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7.3.6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库收集和整理工程造价信息,建立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库,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数据支持。第八章工程预算执行与调整8.1工程预算执行原则工程预算执行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工程预算执行应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保证预算执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2)计划性原则:工程预算执行应按照项目实施计划进行,保证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3)经济性原则:工程预算执行应注重成本控制,力求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4)严肃性原则:工程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资金的拨付、使用和调整应严肃认真,保证预算执行的准确性。(5)动态调整原则:工程预算执行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保证预算与实际需求相符。8.2工程预算执行方法工程预算执行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编制预算执行计划: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预算执行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资金拨付计划。(2)签订合同:按照预算执行计划,与相关单位签订工程合同,明确工程范围、质量标准、工程款支付等事项。(3)预算拨付:根据合同约定,按照预算执行计划拨付工程款,保证工程进度与预算执行相匹配。(4)预算核算:对已发生的工程费用进行核算,分析预算执行情况,为预算调整提供依据。(5)预算监督: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保证预算资金的合规使用,防止浪费和腐败现象。8.3工程预算调整方法工程预算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预算调整的申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出预算调整申请,详细说明预算调整的原因、金额和调整方案。(2)预算调整的审批:项目管理部门应对预算调整申请进行审批,保证调整方案符合实际需求,且调整金额在合理范围内。(3)预算调整的执行:经审批通过的预算调整方案,应按照调整后的预算执行,保证工程进度和预算执行相匹配。(4)预算调整的核算:对调整后的预算进行核算,分析预算调整对工程成本和投资效益的影响。(5)预算调整的监督:对预算调整过程进行监督,保证调整方案的合规性和有效性,防止调整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第九章工程结算与审计9.1工程结算程序9.1.1工程结算的启动工程完工后,施工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结算报告,启动工程结算程序。报告应包括工程量清单、工程变更、合同价格调整等内容。9.1.2工程结算的审查建设单位在收到施工企业的工程结算报告后,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程量清单的真实性、准确性;(2)工程变更的合法性、合规性;(3)合同价格调整的合理性;(4)其他与工程结算相关的事项。9.1.3工程结算的协商与确定审查合格后,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应就工程结算金额进行协商。双方应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达成一致意见。协商达成一致后,双方签订工程结算协议。9.1.4工程结算的支付根据工程结算协议,建设单位应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工程结算款项。施工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开具发票,保证工程结算款项的合法合规。9.2工程结算依据9.2.1合同文件合同文件是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包括工程合同、补充协议、合同附件等。合同文件中约定的工程量、价格、支付方式等条款,是工程结算的基础。9.2.2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工程结算的核心依据,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量、单价、总价等。工程量清单应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情况。9.2.3工程变更工程变更是指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等原因,对原合同约定的工程内容进行调整。工程变更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办理,并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9.2.4政策法规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建筑行业规范等。在工程结算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规的要求。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