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维修方案_第1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维修方案_第2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维修方案_第3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维修方案_第4页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维修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维修方案TOC\o"1-2"\h\u4729第1章智能制造设备概述 4144261.1设备简介 485691.2设备主要功能参数 453161.3设备应用范围 512829第2章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5109632.1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5274262.2常见故障诊断方法 553272.2.1振动分析法 5230812.2.2声发射诊断法 5318522.2.3温度监测法 5210882.2.4油液分析法 679972.2.5电气诊断法 6321662.3故障诊断流程 6163472.3.1数据采集 670732.3.2数据处理 6125652.3.3特征提取 616852.3.4故障识别 6214852.3.5故障预测 65132第3章维修策略与维修体系 6261563.1维修策略制定 7224033.1.1预防性维修策略 7119783.1.2需求性维修策略 7163143.1.3整合性维修策略 7160133.2维修体系构建 729103.2.1维修组织结构 7282843.2.2维修流程 7143713.2.3维修管理制度 7212783.3维修资源配置 7265033.3.1人力资源配置 7211633.3.2物资资源配置 7201823.3.3技术资源配置 8157453.3.4信息资源配置 813352第4章维修工具与设备 89384.1常用维修工具 8185424.1.1手动工具 8141374.1.2电动工具 8283604.1.3测量工具 8191284.1.4诊断仪器 8173454.2维修设备选型 8133264.2.1适用性 928454.2.2可靠性 980634.2.3经济性 985384.2.4安全性 9316664.3维修设备操作方法 9138574.3.1手动工具 9120014.3.2电动工具 9325544.3.3测量工具 917004.3.4诊断仪器 920328第5章设备维护保养 9161165.1日常维护保养 972905.1.1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1087895.1.2清洁设备 1032485.1.3润滑保养 1051955.1.4紧固松动的零部件 10148845.1.5更换损耗件 1083305.2定期维护保养 10316745.2.1设备停机检查 10154805.2.2电气系统检查 10192035.2.3液压系统检查 1056335.2.4气动系统检查 10221045.2.5传动系统检查 10250385.3关键部件保养 1122165.3.1数控系统保养 11277355.3.2保养 11237525.3.3传感器保养 1131805.3.4高速轴承保养 11164625.3.5刀具和模具保养 1119241第6章故障分析与处理 11108166.1故障分析方法 11298156.1.1逻辑分析法 11276646.1.2数据分析法 11142826.1.3模块化分析法 11188546.1.4原因排除法 11277386.2常见故障处理流程 12123726.2.1故障报告 123386.2.2故障诊断 1251246.2.3故障处理 12301106.2.4验证与反馈 12173306.2.5预防措施 122536.3故障处理案例 1245936.3.1案例1:设备无法启动 1216086.3.2案例2:设备运行异常振动 12283186.3.3案例3:设备加工精度降低 1229885第7章零部件更换与修复 13141867.1零部件识别与选型 13309637.1.1零部件分类 13157677.1.2零部件识别 1387397.1.3零部件选型 13129397.2零部件更换方法 1317577.2.1准备工作 13312857.2.2更换步骤 1331887.3零部件修复技术 1364827.3.1机械修复 14201207.3.2电气修复 14263847.3.3液压修复 14207347.3.4气动修复 149382第8章设备升级与改造 14130598.1设备升级策略 14294058.1.1设备升级原则 1475968.1.2设备升级内容 1473208.1.3设备升级步骤 1598498.2设备改造方案设计 1599468.2.1设备改造需求分析 15301698.2.2设备改造目标 15230168.2.3设备改造方案设计 15138968.3改造实施与验收 15216138.3.1改造实施 15146908.3.2验收标准 162038.3.3验收流程 1627237第9章维修质量控制 16179279.1维修质量标准制定 1687039.1.1设备功能标准:明确设备在维修后应达到的功能指标,包括生产效率、精度、稳定性等。 16227639.1.2维修工艺标准:制定各维修工序的操作规范,保证维修过程符合技术要求。 16198069.1.3零部件质量标准:对维修过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质量进行规定,保证其符合设备运行需求。 16305439.1.4安全环保标准:保证维修过程符合国家及行业的安全环保规定,降低安全风险。 16262889.2维修过程质量控制 16124319.2.1维修前准备: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其具备维修所需技能;对维修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1662699.2.2维修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控维修过程,及时发觉并解决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756979.2.3零部件检验:对维修过程中所使用的零部件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其符合质量标准。 17106869.2.4质量记录:记录维修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维修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171539.3维修质量评估与改进 17248359.3.1维修质量评估:通过质量记录、设备功能测试等手段,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 1715389.3.2评估结果分析:分析维修质量评估结果,找出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794079.3.3改进措施:针对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 17158889.3.4持续改进:建立维修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维修质量进行评估,不断优化维修过程,提高维修质量。 1730067第10章安全生产与环保 172290010.1安全生产措施 17470610.1.1安全管理 172827610.1.2设备安全 172575710.1.3环境安全 181797310.2环保要求与措施 182755510.2.1环保法规遵守 18649910.2.2污染防治 183275910.2.3环保设施 182430510.3应急处理与防范 18903810.3.1应急预案 18974010.3.2防范 18493110.3.3应急响应 18第1章智能制造设备概述1.1设备简介智能制造设备作为我国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载体,融合了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此类设备具有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点,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高效、精确的制造过程控制。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与分析,智能制造设备为机械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1.2设备主要功能参数智能制造设备的主要功能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效率:智能制造设备通过高精度运动控制系统和优化的生产流程,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2)加工精度:设备采用精密的传感器、驱动系统和加工工艺,保证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3)稳定性:设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长时间的运行稳定性,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4)智能化程度:设备具备自主学习、自适应调节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智能优化和调整。(5)兼容性:智能制造设备可与其他设备、系统进行有效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1.3设备应用范围智能制造设备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汽车制造:用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2)航空航天:应用于飞机结构件、发动机叶片等高精度零件的加工。(3)模具制造:用于各类模具的精密加工,提高模具质量和生产效率。(4)电子电器:用于线路板、精密电子元器件的自动化组装和检测。(5)新能源:在光伏、风能等领域,智能制造设备可实现高效、环保的生产过程。(6)其他行业:如医疗器械、食品饮料、物流仓储等,智能制造设备均可发挥重要作用。第2章设备故障诊断方法2.1故障诊断技术概述故障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分析、处理和评估,以实现对设备故障的检测、定位、识别和预测的一系列技术。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中,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本章节主要介绍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2.2常见故障诊断方法2.2.1振动分析法振动分析法是通过对设备振动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来诊断设备故障的一种方法。振动信号包含丰富的设备状态信息,通过分析振动信号的幅值、频率、相位等参数,可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2.2.2声发射诊断法声发射诊断法是通过检测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声波信号,分析其特征参数,从而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该方法适用于诊断裂纹、松脱等缺陷。2.2.3温度监测法温度监测法是通过对设备关键部位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其变化趋势,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温度是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可以用于诊断轴承、电机等设备的故障。2.2.4油液分析法油液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设备润滑油中的金属颗粒、污染物等成分,来诊断设备内部零件磨损、腐蚀等故障。该方法具有不破坏设备、操作简便等优点。2.2.5电气诊断法电气诊断法是通过对设备电气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的监测和分析,来判断设备电气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该方法适用于诊断电机、控制系统等设备的故障。2.3故障诊断流程2.3.1数据采集故障诊断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根据设备类型和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振动、温度、油液等数据。2.3.2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归一化等操作,提高数据质量。2.3.3特征提取从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参数,如振动信号的频率、幅值,温度变化趋势等。2.3.4故障识别利用故障诊断模型或算法,对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并定位故障位置。2.3.5故障预测根据设备历史故障数据,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对设备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为维修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以上流程,实现对设备故障的快速、准确诊断,为智能制造设备维修提供有力支持。第3章维修策略与维修体系3.1维修策略制定3.1.1预防性维修策略本章节将阐述预防性维修策略的制定,主要包括定期维修、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维修。通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以及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提前发觉潜在故障,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3.1.2需求性维修策略需求性维修策略主要针对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的维修。本节将详细阐述故障诊断、故障分析、维修方案制定等环节,保证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3.1.3整合性维修策略整合性维修策略是将预防性维修和需求性维修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维修策略。本节将从设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制定综合性维修计划,实现设备维修工作的系统化和规范化。3.2维修体系构建3.2.1维修组织结构本节将介绍维修组织结构的构建,包括维修部门、维修团队和维修人员的设置,明确各级职责,保证维修工作的高效运行。3.2.2维修流程本节将从设备故障报修、维修任务分配、维修执行、维修验收等环节,详细阐述维修流程的构建,以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3.2.3维修管理制度本节将制定一系列维修管理制度,包括维修计划管理制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维修成本管理制度等,保证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3.3维修资源配置3.3.1人力资源配置本节将从维修人员数量、技能水平和培训等方面,合理配置维修人力资源,提高维修团队的整体素质。3.3.2物资资源配置本节将阐述维修所需物资资源的配置,包括备品备件、维修工具、检测仪器等,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3.3.3技术资源配置本节将重点关注维修技术资源的配置,包括维修技术资料、维修技术培训和维修技术支持,提升维修技术水平。3.3.4信息资源配置本节将介绍维修信息资源的配置,包括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维修数据分析和维修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维修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第4章维修工具与设备4.1常用维修工具为保证智能制造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维修人员需熟悉并正确使用各类维修工具。以下为常用的维修工具:4.1.1手动工具(1)螺丝刀:用于拆卸和安装各种螺丝。(2)扳手:用于拆卸和安装各种螺栓和螺母。(3)钳子:用于夹持、固定或弯曲各种金属零件。(4)锤子:用于敲击物体,使其固定或分离。4.1.2电动工具(1)电钻:用于钻孔、扩孔和拧紧螺丝。(2)角磨机:用于切割、打磨金属或非金属零件。(3)电焊机:用于焊接金属零件。4.1.3测量工具(1)游标卡尺:用于测量零件尺寸。(2)千分尺:用于测量微小尺寸。(3)百分表:用于测量零件的平行度、垂直度等。4.1.4诊断仪器(1)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信号波形。(2)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电气参数。(3)故障诊断仪:用于检测设备故障。4.2维修设备选型根据智能制造设备的类型、故障情况及维修需求,合理选型维修设备。以下是维修设备选型的原则:4.2.1适用性维修设备应满足设备的维修需求,如功能、参数等。4.2.2可靠性维修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4.2.3经济性在满足维修需求的前提下,应选择功能价格比高的维修设备。4.2.4安全性维修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保证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4.3维修设备操作方法为保证维修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维修人员需熟练掌握各类维修设备的操作方法。以下为部分维修设备操作方法:4.3.1手动工具(1)使用前检查工具是否完好,保证无损坏、磨损等影响使用的问题。(2)根据设备说明书,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4.3.2电动工具(1)使用前检查电动工具的电源线、插头等是否完好,避免因漏电导致的触电。(2)根据设备说明书,正确操作电动工具,注意安全防护措施。4.3.3测量工具(1)使用前检查测量工具的精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按照测量工具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误差。4.3.4诊断仪器(1)了解诊断仪器的功能、操作方法,保证正确使用。(2)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合理选择诊断仪器,提高故障诊断效率。第5章设备维护保养5.1日常维护保养5.1.1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日常巡检,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声音、振动和温度等。5.1.2清洁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保持设备表面、内部及周围环境整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杂物影响设备功能。5.1.3润滑保养根据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定期对设备的运动部位进行润滑,保证运动部件的顺畅运行。5.1.4紧固松动的零部件定期检查设备各连接部位,紧固松动的螺栓、螺母等,防止因松动导致设备故障。5.1.5更换损耗件及时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零部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2定期维护保养5.2.1设备停机检查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定期对设备进行停机检查,全面检查设备的各个系统、部件和组件。5.2.2电气系统检查对设备的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电缆、接头、开关、控制器等,保证电气系统安全可靠。5.2.3液压系统检查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液、管道、阀门、泵和马达等,保证液压系统无泄漏、无磨损。5.2.4气动系统检查对气动系统的气管、接头、阀门、气缸等进行检查,保证气动系统的正常工作。5.2.5传动系统检查检查传动带的磨损、张紧程度,齿轮、链条的润滑和磨损情况,保证传动系统稳定可靠。5.3关键部件保养5.3.1数控系统保养对数控系统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散热器、电路板、电缆等,保证数控系统的稳定运行。5.3.2保养对工业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包括机械臂、驱动器、传感器等,保证精准、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5.3.3传感器保养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清洁、校准和更换,保证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5.3.4高速轴承保养定期对高速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系统的检查,保证轴承在高速运行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5.3.5刀具和模具保养定期检查、磨削和更换刀具和模具,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第6章故障分析与处理6.1故障分析方法6.1.1逻辑分析法故障分析人员应运用逻辑分析法,通过对设备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结合故障现象,逐步排查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此方法要求分析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6.1.2数据分析法通过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找出设备潜在的故障点。此方法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发觉故障。6.1.3模块化分析法将设备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检测。此方法有助于快速定位故障源,提高维修效率。6.1.4原因排除法根据故障现象,列出可能导致故障的所有原因,然后逐一排查、排除。此方法要求维修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6.2常见故障处理流程6.2.1故障报告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故障现象,包括故障发生时间、地点、设备型号、故障表现等。6.2.2故障诊断维修人员根据故障报告,运用故障分析方法,对设备进行诊断,找出故障原因。6.2.3故障处理针对诊断出的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并进行维修。6.2.4验证与反馈维修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运行验证,保证故障已得到解决。同时将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记录在案,为后续故障处理提供参考。6.2.5预防措施根据故障处理经验,对设备进行改进和优化,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6.3故障处理案例6.3.1案例1:设备无法启动故障现象:设备在开机后无法启动。故障诊断:检查电源、开关、线路等,发觉电源线接触不良。故障处理:重新连接电源线,保证接触良好。验证与反馈:设备恢复正常运行。6.3.2案例2:设备运行异常振动故障现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振动。故障诊断:检查设备底座、轴承、传动部件等,发觉轴承磨损严重。故障处理:更换轴承,并对相关部件进行润滑。验证与反馈:设备运行恢复正常,振动消失。6.3.3案例3:设备加工精度降低故障现象:设备加工出的产品精度降低。故障诊断:检查导轨、丝杠、刀具等,发觉导轨磨损。故障处理:对导轨进行修复或更换,调整丝杠间隙,更换刀具。验证与反馈:设备加工精度得到恢复,产品质量提高。(本章结束)第7章零部件更换与修复7.1零部件识别与选型7.1.1零部件分类在智能制造设备维修过程中,首先应对零部件进行分类,以便于识别和选型。零部件主要包括机械部件、电气部件、液压部件和气动部件等。7.1.2零部件识别根据设备故障现象,分析可能导致故障的零部件,通过查阅设备图纸、技术资料和维修手册,确定故障零部件的名称、型号和规格。7.1.3零部件选型在选型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质量可靠:选择有良好口碑和信誉的品牌;2)功能匹配:保证所选零部件的功能参数与原设备要求一致;3)兼容性:保证所选零部件与原设备结构、接口等相兼容;4)经济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成本因素。7.2零部件更换方法7.2.1准备工作在更换零部件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了解设备结构,熟悉更换零部件的位置、安装方式等;2)准备所需的工具、量具和设备;3)保证工作现场安全,对设备进行断电、泄压等操作。7.2.2更换步骤1)拆卸:根据设备结构和零部件安装方式,逐步拆卸故障零部件;2)检查:检查拆卸下的零部件,确认故障原因;3)安装:将新的零部件按照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4)调试:更换完毕后,进行设备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7.3零部件修复技术7.3.1机械修复1)磨损修复:采用磨削、电镀、喷涂等工艺对磨损零部件进行修复;2)裂纹修复:采用焊接、粘接等方法对裂纹零部件进行修复;3)变形修复:采用热处理、压力校正等方法对变形零部件进行修复。7.3.2电气修复1)元器件更换:对于损坏的电气元器件,如继电器、接触器等,进行更换;2)电路板修复:对于电路板上的故障元件,如电容、电阻等,进行更换或修复;3)电缆连接修复:检查电缆连接,对于损坏的连接器、插座等进行修复或更换。7.3.3液压修复1)密封件更换:对于泄漏的液压系统,检查并更换密封件;2)油缸修复:对油缸内壁进行磨削、电镀等工艺处理,以提高其密封功能;3)泵、阀修复:对泵、阀等液压元件进行维修,如更换磨损的柱塞、阀芯等。7.3.4气动修复1)气管、接头更换:对于损坏的气管、接头等进行更换;2)气动元件维修:对气动元件如气缸、电磁阀等进行维修,如更换密封圈、阀芯等;3)气路系统调试:修复完毕后,进行气路系统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第8章设备升级与改造8.1设备升级策略8.1.1设备升级原则设备升级应遵循以下原则: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为目标,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现有设备的技术状态、功能指标以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升级策略。8.1.2设备升级内容设备升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硬件升级: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更换或升级,提高设备的功能和稳定性;(2)软件升级:对设备的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进行优化和升级,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3)网络升级:将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间数据交互和远程监控。8.1.3设备升级步骤设备升级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梳理现有设备状况,分析设备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制定设备升级方案,明确升级目标、内容、周期等;(3)对设备升级方案进行评估和论证,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实施设备升级,保证升级过程的顺利进行;(5)对升级后的设备进行调试和验收,保证设备达到预期效果。8.2设备改造方案设计8.2.1设备改造需求分析结合企业生产需求,分析设备在功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需求。8.2.2设备改造目标根据设备改造需求,明确改造目标,包括提高设备功能、降低故障率、提升生产效率等。8.2.3设备改造方案设计针对设备改造目标,设计以下方面的改造方案:(1)结构优化:对设备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设备稳定性;(2)功能提升:通过更换或升级关键部件,提升设备功能;(3)智能化改造:引入先进控制技术、传感器等,实现设备智能化;(4)安全防护:加强设备安全防护措施,降低生产安全风险。8.3改造实施与验收8.3.1改造实施按照设备改造方案,进行以下工作:(1)采购所需设备和材料;(2)对设备进行拆卸、改造、组装和调试;(3)对改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攻关,保证改造顺利进行;(4)完成设备改造,进行试运行。8.3.2验收标准设备改造验收应满足以下标准:(1)设备功能达到或超过改造目标;(2)设备运行稳定,故障率降低;(3)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4)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到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8.3.3验收流程设备改造验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企业内部验收:由企业相关部门对改造后的设备进行验收;(2)第三方验收:如有需要,可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设备进行验收;(3)验收合格后,对设备改造项目进行总结,归档相关资料;(4)对设备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为后续设备改造提供参考。第9章维修质量控制9.1维修质量标准制定为保证智能制造设备维修质量,本章节将阐述维修质量标准的制定。维修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方面:9.1.1设备功能标准:明确设备在维修后应达到的功能指标,包括生产效率、精度、稳定性等。9.1.2维修工艺标准:制定各维修工序的操作规范,保证维修过程符合技术要求。9.1.3零部件质量标准:对维修过程中所涉及的零部件质量进行规定,保证其符合设备运行需求。9.1.4安全环保标准:保证维修过程符合国家及行业的安全环保规定,降低安全风险。9.2维修过程质量控制维修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维修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9.2.1维修前准备: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其具备维修所需技能;对维修设备进行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