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4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1页
考向4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2页
考向4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3页
考向4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4页
考向4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向43文学类文本阅读之人物形象一、(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支队政委(节选)王愿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一定!”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经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伤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没关系,你,你别管我!”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嗯……”他又是一阵猛抖。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撩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险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有删改)文本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①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②[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过家鼎等译,有删改)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二、(2019·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禹一声也不响。“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禹一声也不响。“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节选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三、(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地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种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延近待”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痛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有删改)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四、(2022·河南驻马店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百年海上管新生

管燕草武伯平坐在地中海咖啡酒吧里临窗的桌旁,与他相对而坐的是罗格。窗外,已是华灯初上。咖啡香浓,但此刻罗格的模样一点儿不像在品尝上等咖啡,完全是一副喝了一壶苦涩中药汤汁的表情,苦得连眉头都皱了起来。是呵,武伯平带来的有关钱师傅的消息把他嘴里的美味咖啡顿时变成了一汪苦水,除了苦涩,还是苦涩。武伯平没能把消息传递出去,钱师傅已然和自己一样受到了日本人的追捕,看来谁都无法完成销毁那些设计图纸的秘密任务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这些设计图纸万一落到了日本人的手里,万一被他们制造生产出来,那将是关系世界格局的大事,拉大双方在战场上军事力量的差距!如此一来,自己岂不成了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罪人?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罗格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越狱逃出集中营,销毁所有设计图纸!这时,帕格尔匆匆走了过来,一脸紧张,压低嗓门说道:“门外来了不少便衣,好像是特高课的人,罗格先生,愿上帝保佑他们的目标不是你。”突然,罗格的脸部不可遏制地痉挛了起来,仿佛一阵如刀的寒风割上了他的脸——他看到了紧跟在七八个汉子身后的是一个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风度儒雅的中年汉子,其鹰隼般的目光正阴冷地扫过酒吧的大堂,脸上连一丝表情都没有。那天深夜,就是这个中年汉子率领特高课的人冲进远东机械厂,将罗格抓起来关进敌侨集中营并且亲自审讯的。别看这家伙外表温文尔雅,其实特别会折磨人,在审讯的时候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地用一个比一个厉害的问题直捣人的神经,甚至始终用强光灯直射人的眼睛,非把人折腾到精神,崩溃不可!罗格因此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佐藤。罗格的心不禁“咯噔”了一下,佐藤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狠角儿,这一回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必须保护武伯平安然无恙地离开这儿,无论如何都要找到钱师傅,然后去完成那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至于自己,已经是从集中营坟墓里爬出来的人了,再进一次坟墓又如何?这么一想,罗格瞬间冷静了下来,他将头微微地倾向了武伯平,表情平淡而坚定,低低地说道:“你仔细听好我说的话,但什么表情也别在脸上显现。我已经暴露了,那个戴眼镜的佐藤大佐就是来抓我的。千万别朝他看,要显得若无其事!对,就这样。我的时间已然不多,记住我的话,想尽办法找到钱师傅,把那个口信带给他,要他一定回到厂里去,他会明白的。对了,你就说是我介绍你当他徒弟的,他不会拒绝。你马上可以站起来走了,要像没事人一样,他们不会注意你这个中国人的,你站起来一直往前走,千万别回头,从左边的边门走出去,就到了街上。现在听我的口令,慢慢站起来,向前走吧!”武伯平傻了一般,木然地听着罗格的话,什么反应也没有,更没有站起来离开。罗格着急了,低声叫道:“你不能和我在一起,你必须立即离开这儿!你快站起来走吧,我会掩护你的。求你了,再不离开,就来不及了!”武伯平终于站了起来,神情木然地向前走去。当即将走到边门的时候,他突然听到罗格的大嗓门响了起来,他在大声地招呼着帕格尔,让帕格尔为他的咖啡杯添加咖啡!武伯平心里明白,这是罗格为了掩护他安全离开而采取的行动。他再也忍不住了,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缓缓地回过头去,于是他看到了佐藤和他的手下被罗格的大声招呼吸引了过去,纷纷向罗格的咖啡桌前围了上去。而罗格浑似不觉,居然接过了帕格尔为他新斟上的咖啡,一饮而尽,在放下咖啡杯的同时,似乎方才发觉已然站在面前的佐藤,不禁莞尔一笑,说道:“你来了?很好,我请你喝我们西方人的咖啡!”佐藤阴沉着脸,一言未发。罗格举起咖啡杯,仰脖将残余的最后一滴咖啡倒入了喉咙,而后将杯子轻轻放回咖啡桌,朗声一笑,说道:“走吧,回敌侨集中营!”武伯平的眼泪就是在这一瞬间涌上眼眶的:必须按照罗格要求的那样去做,罗格已经为他付出了被逮捕、下大狱的巨大代价,他没有理由不为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去奋斗,哪怕牺牲生命!(选自《百年海上》,有删改)有人认为节选部分的主人公是罗格,也有人认为是武伯平。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理由。一、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小说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有时还要注意特殊的手法,如修辞、对比、衬托、抑扬等。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散文还要注意文中直接点明人物性格特征的词语。二、塑造形象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小说有时也用这些手法,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三、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有:衬托主要人物;充当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变得真实可信;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主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四、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易错点【01】人物形象分析偏差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不全面,不是主要特征,有重复的内容。注意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环境、他人的评价以及文章的主旨分析。易错点【02】人物作用分析不到位注意从主次要人物的关系、和文章主旨的关系以及情节推进、社会环境等分析形象的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雪歌那守箴重甸甸、毛茸茸的雪团互相拥挤着、碰撞着、粘连着、分裂着,从阴沉而莫测高深的天上翻动着落下来,天地间一片迷蒙。这是雪的世界,生命消失了。贺兰山在哪里?黄河——在哪里?这支队伍下井了,顺着三百米斜井的人行道往下走着,井筒里的冷风掀动着他们的各色衣衫。领头的当然是老丘,这是毫无疑义的。就凭他与众不同的胶壳帽,就凭他全矿唯一的一双红靴子,谁能不承认他的老资格,谁敢不承认他的老资格!这个五十三岁的山东大汉,光井下工龄就有四十二年。这还不说,他身上的“零件”全都齐整,没叫窑神爷咬去一样,这才叫厉害哪!这才令人佩服哪!他们行进着,一道道光柱闪射着,一件件衣衫飘拂着。在难忘的1960年,在风狂雪猛的宁夏川上,在黄河边一个新建的新型矿井里,行进着这支沉默的队伍,像一条流动的黑河。他们将与别的黑河汇集在井底,变成一阵阵汹涌的激浪,化进那无边无涯的煤海。丘队长停住了脚,到地方了。在大巷出煤口溜子头旁边,蹲着打眼工徐垫路。他谁也不看,冷静而傲慢。徐垫路是河北人,四代单传,爷爷怕他不能传下香火,给他取名垫路,意思是这孩子不稀罕,据以消灾祛病。垫路长成人,果然虎背熊腰、臂力过人,他种过地,当过兵,又下了井,去年支援新区来到贺兰山下。论技术,他仅次于队长;论政治,他是队里唯一的党员,就因为老丘压他一头,所以眼下不得志。虽说领着几个大工打眼放炮是采煤队的关键活,可到底不算个领导。徐垫路对矿上的人事安排是不满意的。老丘和老徐的关系总是凉凉的。“放完炮啦?”“嗯。”老徐爱搭不理的。“情况咋样?”“掌子面电溜子压了。”“开不动吗?”“……这还用问吗?”“顶板呢?”“上顺槽口有点来劲。”这时间,小电工和工作面电溜子司机早从老徐身边挤了过去,登上上山溜子。他们要赶快检查机械,就要出渣了。人们挤挤拥拥地站着,等队长发话。老丘咳嗽了一声:“常大年,邵文斌,在大巷装车,其余的都上!”从上山经顺槽到工作面,要三部电溜子垂直搭接才能把煤运送到大巷装车。小电工正在工作面电溜子机头旁边忙乱着。他和司机丁自立正把电动机、减速机和传动链条从煤堆里扒出来。从这往上看去,顺着三十度倾斜底板起伏着松软的煤堆,因为刚放完炮,煤堆顶部离顶板只有二三尺高。和工作面一样长的七八十米溜槽完全淹没在高高低低的煤丘中。丘队长走过来时,小电工愁眉不展地叫了他一声,老丘不高兴地问:“咋了?”“开不动。叫人把溜槽上的煤往外扒点!”老丘轻蔑地斜了一眼:“什么开不动!”说着,抬起大脚,一脚将开关把手踩了下去。电动机痛苦地呻吟起来,叫人听了心里难过,就像一头瘦弱的牲口要拉动一大车粮食。嗡嗡了一气,根本带不动长长溜槽上如山的煤堆。在残酷的驱使下,电动机使出了最后的力气,它声嘶力竭地吼着,居然慢慢地把那沉重的负荷带动了。它一阵一阵发着狠,宣泄着不满,艰难地达到了预定的转数。“下货—-!”随着老丘刚愎而宏亮的喊声,顺槽和上山溜子都开动起来,几十把大锹在工作面上下翻飞,几十条汉子绷紧了全身的肌肉。在忽高忽低的矿灯光柱的闪动中,依稀看得见工作面上一字儿排开的采煤工。他们把两腿有力地岔开,把大锹深深插进煤丘之中,然后用胸腹顶,用大腿拱,用全身的力气把大锹推向电溜子。好样的采煤工一锹能攉出近半吨煤,力气不济的也攉得二三百斤。工作面电溜子这时哪看得清形状,只见一条乌龙从煤丘边爬下去,爬下去,发出沉重的“嘶嘶”的响声煤像瀑布,从溜子头上倾泻而下。低而窄的溜子槽早已容不下这奔涌的煤流,煤炭从溜槽两边高高地溢出去,像海潮一样一次又一次地淹没了电机。小电工和丁自立拼命挥动手中的短锹,把埋没电机的煤炭飞速扒开。煤渣在电机风扇里“嗄嗄”直响,电机的热度不断上升。快扒!不要说什么,顾不上说什么,也想不起说什么,人的转数能和电机一样才好呢。大块煤滚动着,互相挤压着,随煤流倾泻到顺槽溜子上,又被顺槽溜子送到上山溜子上,然后“咣当”一声,从上山溜子头掉到下面的空车里。瞧,装车的并不轻快,“咣!”空车把重车顶走了,两车之间“呼拉拉”洒下一大片煤。赶紧划拉开,快点!“咣!”空车又把重车顶走了,快点,干什么吃的!“咣”“咣!”……(有删节)冷静而傲慢的徐垫路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是谁程多宝1934年的秋冬,蒋介石企图利用湘江天险和40万大军,把离开中央苏区的8万多红军消灭在湘江一带。面对上级下达的“阻击追敌,掩护红八军团顺利渡过苏江、泡江”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你丝毫没有退缩:人在阵地在!坚决完成任务!时间如此紧迫,军情十万火急,你早已做好思想准备:为了革命事业慷慨赴死,在所不惜……你醒了,如此艰难,如此疼痛。艰难地睁开眼睛,朦胧间你看到的是,那一丛丛干枯的树梢在弥漫的枪声中渐渐地往后躲闪。如果没了剥削与压迫,这世上该是多么美好!可是……你的身子几乎不能动弹,搭在几名国民党士兵肩膀上的那副担架,如一条破船般颠簸前行,时不时地给你来一个趔趄似的摇晃。你猛地想起来了,这天是1934年12月18日。就在几天前,你率领的一支所剩无几的队伍好不容易突破重围,又一次遭到国民党地方部队的暗算。精疲力竭的你组织队伍绝地反击,却因被罪恶的子弹击中腹部而昏迷。醒来后,你知道自己不幸成了俘虏。堂堂红三十四师师长,怎能成为敌人的阶下囚?你想挣扎,你想反抗,你想与敌人同归于尽,你却一样也做不到。遍体鳞伤的你动弹不得,腹部的致命重伤让你只能任人摆布,好在“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犹在耳畔。一阵阵疼痛袭来,你又一次昏死过去。这一路走来,29岁的你正青春蓬勃啊!自从信仰共产主义之后,你的人生如凤凰涅槃般灿烂辉煌:20岁入党,22岁参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来又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从一个为队伍送菜的菜农,成长为“一心为穷苦大众翻身得解放”的红三十四师师长。历史不会忘记,1934年11月26日拂晓,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湘江战役打响了。突破敌人在湖南、广西交界处的湘江沿岸精心布置的第四道封锁线,成为中国革命必须闯过的危急存亡关头。11月27日,你率领红三十四师在广西灌阳的水车至文市一线布置防御工事,阻击尾追之敌,保证全军西渡湘江。鉴于任务之艰巨、责任之光荣,组织最终选择了你率部担任全军后卫:“若是不幸被敌人截断,可返回湘江,在当地发展游击战斗。”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你深知,阻击敌军就是为中国革命争取时间。轰炸机如蝗虫飞舞,阵地被炮群一寸寸炸毁,衣服与肉体被弹片撕裂,连续几场白刃格斗不分昼夜……你的红三十四师处在湘军、桂军、中央军三路包围之下,尽管6000多人经过一次次恶战只剩下几百名将士,却像钉子般用血肉筑成钢铁阵地,整整阻击敌人四个昼夜。11月30日清晨,你接到红军主力已顺利渡过湘江的消息,决定率部撤退之时,却发现已深陷敌人的包围圈……西渡之路何其艰难,好不容易突出重围,你却因为腹部中弹,一大堆肠子溢出腹腔……那种疼痛,刻骨铭心!要么疼得昏死过去,要么痛得撕裂醒来。伴随那种没完没了的颠簸,以及刀割锯截般的疼痛,你的身体仿佛被拦腰截成两段。你咬紧牙关,硬是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你勉强睁开眼睛,看到树梢间几只惊恐的鸟儿没命地躲闪;耳中听到敌人一路放肆的狂笑,他们要押着你去领赏钱……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威逼利诱倒不可怕,不能成为敌人反动宣传的筹码,更不能给党组织以后的营救增添困难——眼下,只有趁敌人松懈之时自我了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除了意识上是清醒的,你已经没有一点气力以身许国。连日的饥饿早已让你疲惫不堪,身负重伤特别是腹部中弹之后,因为流血与感染,流出体外的肠子一时难以复位……电光石火般的一个闪念,你想到了疼痛的核心所在——这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肠子。人之发肤,受之父母。虽然父母的养育之情恩重如山,但是想到一代代劳苦大众只能在“三座大山”面前受剥削、受压迫,想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四万万中国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一瞬间,你决定了一生的去留。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你把双手伸进腹部的伤口深处,一下,又一下……你仿佛成了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使尽全身残存的气力,终于生生地绞断了自己的肠子,当场壮烈牺牲。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牙齿早已咬破了嘴唇。在你灵魂飞天之后,那些抬着你领赏的愿望落空的敌人,一个个惊慌失措,有人对着你冷却的躯体肃然起敬:中国工农红军,这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有人说,牺牲之后的你,化作了一只鲲鹏,一路追寻着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你当时可能还不知道,你们这支队伍这么一走啊,有个外国记者还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地球上的红飘带。又有人说,早些时候,你的名字叫陈树春,因为有了革命理想,最后改名为陈树湘。长征路上,不知出现过多少个你。你究竟是谁?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有删改)小说标题“你是谁”,请结合小说内容,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并简要说明“你”的形象特征。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有删改)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赵家庄(节选)张者赵银河来了,还带着新打的芝麻和红薯粉条,这些无一不散发着故乡的味道,让人感到亲切。赵银河喊我的妻子姑姑,却不喊我姑父,称我赵老师。赵银河见了我,笑眯眯地道:“水要清,天要蓝,人有钱。赵老师的要求既高又不高。”我知道妻子把我这句话传出去了。赵银河说“天要蓝”没问题,煤改气,政府补贴,没人烧煤了,天当然就蓝了。“水要清”不就是咱村头的那条河嘛,你好几年没回赵家庄了,那条污染的河基本上治理完成,今年已经可以抗旱浇地。我说那条河要治理好着实不易,政府肯定花了不少钱吧?赵银河笑笑,说没有政府支持办不成,全靠政府也不中。要发动群众,老百姓和政府配合,没有干不成的事。赵银河很认真地说,那条河治理完成,赵家庄有五位功臣,他们是赵建斗、赵建桥、赵建明、赵建光、赵建心。其实,咱那条好河变成臭水沟已经有十来年了。污染源就是上游的造纸厂。那时候为了发展经济,根本不考虑环保。我大学毕业回到赵家庄当村官,做梦都想让那条河变清。造纸厂投产时各方面环保指标都达标,排污口出来的都是清水。可是,好景不长,那河水不知不觉地变黑了。有人就开始举报,可上头派人来检查,在排污口取样化验,结果却符合标准。那一年,你把父母接到省城住了。赵老师,你别翻眼睛。这可在赵家庄引起了轰动,村里老人都说,能让我离开这臭水沟,我死了也闭眼了。我是赵家庄的父母官,赵家庄是我的故乡,我不想让“故乡成为回不去的地方”。我曾经顺着那河向上游排查。从造纸厂的上游一公里开始,河水都是黑的。在造纸厂下游一公里的排污口排出的却是清水,我知道这里面有鬼,可是没有证据。有一年,赵建桥开车回家过年,我们在一起喝酒。喝着酒闻着随风而来的臭气,就喝多了。我们开始回忆曾经美好的赵家庄。我说让赵家庄变得美好起来其实不难,治理那条河是重中之重。赵建桥说,那就是造纸厂偷着排污。我一拍大腿,可苦于没证据。赵建桥说,这件事好办,交给我们,一定还咱赵家庄的清洁。开春,赵建桥五兄弟都回来了。一开始,赵建桥在排污口守了好几天,可是排出来的水都是清清亮亮的,完全达标。大家一商量决定让赵建心打入造纸厂内部。赵银河给我讲的故事是有些评书成分的,我小时候在赵家庄也喜欢听民间艺人说书,就是这个风格,有些夸张。听如何拯救故乡赵家庄,即便夸张我也爱听。赵银河说,在赵建心去造纸厂一个月后,他召集大家在村委会碰面。一见面,赵建心就得意地说,他已经赢得厂里管事的信任。监控室他值夜班,这样正好方便晚上我们进入造纸厂。赵建心把造纸厂的地形图摊在我们面前。造纸厂的生产车间不是目标,目标是污水处理车间。污水处理分七大工序,第一是收集污水。第二是静置,沉淀,在污水中加入碱性物质。第三是加药降解,加入污水处理剂。第四是将污水进行微生物降解。第五是调节pH值,第六是消毒,最后是排放。赵建斗有些不耐烦,说我管他工序干什么?赵建桥说,因为每一道工序都有成本,了解哪道工序最花钱,就好判断哪道工序可能偷排。那天晚上他们五个分了工,赵建心在监控室,赵建光在门口望风,赵建斗、赵建桥、赵建明进造纸厂。他们按图索骥,在污水处理车间的第二道工序就发现了问题。第二道工序是污水静置和沉淀。在污水池中加入无水碳酸钙,静置后,排到加药降解池。赵建桥是一个细心人,他发现从沉淀池到降解池的污水明显减少了。那么,大量污水去了哪里?赵建桥围着降解池转了好几圈也没发现问题。这时,赵建桥发现在降解池不远处有一间小房子,有一个告示牌:“有电危险!”这应该是变压器房。打开变压器房,进去后发现没有什么可疑。要离开时突然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赵建桥循着声音,发现了一个大的管道直通地下,管道有红色的开关。赵建桥用力关闭开关,水声渐小,打开开关,水声渐大。他们交换一下眼色,露出了笑容。造纸厂有两个排污口,一个在下游,一个在上游。下游的排污口是处理后的少部分的达标排放。上游的排污口在水下,通过暗管排放,这些污水基本上没经过处理,也是造纸厂的大部分污水。找到了偷排证据,一切都简单了。赵建桥把整个偷排污的系统都拍成了视频和照片,提供给了电视台、报社,以及县政府、县环保局等。重压之下,造纸厂老板在电视台公开道歉,并投入资金治污。如今,家乡的那条河已经变清,县环保局来化验过河水,水质已经可以灌溉。我被赵银河的故事迷住了,五兄弟还原了一条清水河,真是拯救了故乡赵家庄。赵银河又说,我要在赵家庄搞一个“美丽乡村绿色田园综合体”。村民们可以搞民宿和农家乐,村集体可以成立旅游服务公司。归根结底就是要让赵家庄人有收益,故乡将成为回得去的故乡,而不只是梦中的故乡。我当即答应赵银河,作为城市规划师,一定要给赵家庄设计出一个最美好的蓝图。赵银河站起来,向我鞠了一躬,说代表赵家庄的父老乡亲谢谢你。我说你不用客气,我也是赵家庄人。赵银河高兴地和我进行了一个拥抱,说谢谢姑父。(有删改)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赵银河,也有人认为主人公是赵建桥五兄弟,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一、(2022·广西桂林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癖住在紫来桥边上的陶先生,出门总是干净的长衫,黑色礼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架在鼻梁上的一副金丝眼镜。起初,小城人对陶先生这身装扮很好奇。后来才知道,陶先生留过洋,在东门街开了这家西医诊所,名号曰“济仁堂”。陶先生医术如何高明,知道的人并不多。但陶先生有洁癖,却是人人皆知。他家的碗筷,隔几天就得用开水煮一遍;被褥呢,也得隔三差五就在烈日下暴晒;给人看病,嘴上也总是蒙块白布片儿。有年冬天,大家都聚在街上的“龙眠茶馆”喝茶聊天。却听见有人一声连着一声咳嗽,一路捂着心头,往“济仁堂”走去。却见那陶先生早已立在堂外,嘴上蒙着块白布片儿,手上还举着一个,一言不发向那人走去,就要把白布片儿往那人嘴上蒙。那人骇了一跳,更加猛烈地咳嗽起来,边摆手边往后退:“陶,陶,陶医生,咳咳,你想,咳,干啥?”陶先生从白布片儿里传来低沉的声音:“这是口罩,快戴上!”那人一看身后,喝茶的全出来看稀奇了,觉得当众受了奚落,急了:“陶医生,你这,啥意思?我不就是,咳咳,咳嗽吗?我,咳咳,不看了!”人们又看到陶先生的怪模样,不由一片哄笑。从此,小城里的人都觉得陶先生行为怪异,不好接近。紫来桥边上的中医刘先生那里,却是人来人往,谈笑风生。这几天,东门街上来了个老头,头发蓬乱,衣衫全破成了布条条,老远就闻到了臭味。老头倒也安静,就靠在街边的一堵破墙边,面前放一破碗。偶尔有人经过,就“咣啷”一声丢下个铜子儿。……这天,老头突然“轰”地一声,倒在街面上,张着大嘴,双目无神,呼吸不得!周围有不少人,却都是干着急没办法!恰好,陶先生穿着长衫,戴着新礼帽,匆匆路过。一抬眼,陶先生快步上前,分开人群,蹲下身子,伸出白净净的手,用拇指指甲在老头人中穴上用力掐下去。接着又张开左手,按住老人心口,右手握拳,敲打左手背,如此敲了几十下,老人仍无好转。人们都屏息紧张地看着,陶先生白净的脸上也冒起了热汗。突然,陶先生左手捏住老人的鼻子,右手掰开老人的嘴,接着一弯腰,嘴对着老人露出黄牙的嘴,送了一口气。看见这一幕,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看病都让人戴布片儿的陶先生,怎么会这样?他不是有洁癖么?如此几下送气吸气,老人渐渐呼吸顺畅,两眼也回了神。陶先生往人群里瞄了一眼,喊“龙眠茶馆”的吴掌柜道:“吴老板,麻烦送碗茶来!”吴掌柜一拍脑袋,“哎!”待吴掌柜亲自端来一碗“桐城小花”,喂老人喝下时,陶先生已走远了,只留下一堆人议论纷纷。这天晚上,吴掌柜提了一纸包上等的茶叶,敲响了陶先生的门。“陶先生好,大家平时都忙,也很少走动。我这人好奇心重,有点事弄不明白,我觉都睡不好。”“今天的事?”陶先生看着天边的那轮明月:“我知道,大家都认为我有洁癖。其实,有些疾病具有传染性,像上次的病人,我观色听声,知他病得不轻。如果不戴口罩,可能传染他人。”“那,今天,您就不怕那老人有病会传染于您?”“哈哈,你只知医者有洁癖,却不知医者更有救人癖啊!”(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有对陶先生长衫、礼帽、眼镜等衣着打扮的描写,这与陶先生“留过洋”的经历和开“西医诊所”的身份很符合。B.文中通过陶先生和紫来桥边的中医刘先生的对比,突出表现了主人公陶先生行为怪异、不好接近、对人较为冷淡的特点。C.在乞丐老头倒地后,文章通过“分开人群,蹲下身子,伸出白净净的手……”等动作描写表现了陶先生救人的急切之心。D.文中多次写到陶先生戴口罩,其实这本是医生的正常举动,却遭到了眼界不够开阔、卫生知识很少的乡民们的误解。2.文中作者设置乞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用意?3.小说标题“癖”有何意蕴?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二、(2022·云南曲靖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个“毅”字很重要宗璞昆明下着雪,雪花勇敢地直落到地上。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天阴沉沉的,可是雪白得发亮,一切都似乎笼罩在淡淡的光里。这在昆明是很少见的。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雪光随着他们聚在这里。各样的宣传抗战的标语壁报,或只是几句话,有的刚贴上去,有的已经掉了一半,带着厚厚糊的纸张被冷风吹得飒飒地响,好像在喊叫。孟嵋坐在教室里。教室房顶的洋铁皮换成了茅草,屋角有一条裂缝,原来很窄,现在变宽了。七年了,还没有走出战争,那裂缝仿佛也长大了,变老了,是在等着我们去打胜仗么?这一节课是江昉先生的《楚辞》选修课。有些理工科的学生也选读,还有从别的学校特地赶来的。他们说,听江先生的课,如同饮一杯特制的美酒,装的是中华文化的浪漫精神。讲义是江昉自编的,他正在校勘《楚辞》,把研究心得和他诗人的创造力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门课十分叫座。这些日子因战事和学生从军,人心波动不安,这间教室现在还是坐满了人。嵋在椅子的搁板上摆好讲义和笔记本,正襟危坐。旁边的同学在小声说话,一个同学上前把黑板仔细地擦了一遍,一面哼着“打胜仗,打胜仗。中华民族要自强——”打胜仗,打胜仗!嵋心里想着,再不打胜仗,连这教室都老了。江昉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把手中的书摊在桌上,把口中叼着的烟斗放在讲台上,他从不含着烟斗上课。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国殇”两个大字。教室里一阵翻讲义的声音,随即是肃静。江昉坐在椅上,两眼望着屋顶,慢慢地吟诵。他的声音低沉而洪亮,抑扬顿挫,学生们随着声音认真地读着诗句。读完全诗,江昉把摊在桌子上的书又摞整齐。这是他的习惯,带了书来,摊一下就算是用过了。默然片刻以后,他开始讲,先介绍了《国殇》在《九歌》中的地位,便逐句讲解。江昉讲话时,微阖双目,有时把烟斗在桌上磕一磕。讲完这两句,他问大家:“我说得够明白?”稍停了一下,又接下去讲。讲到“首身离兮心不惩”这一句时,激昂起来:“首身分离是古来一句常用的话,用具体的形象表示死。人死了,可是其心不改,精神不死。屈原在《离骚》中有句云‘虽九死其犹未悔’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要靠这点精神。最后一句‘魂魄毅兮为鬼雄’,有的版本作‘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样一来就差一些,还是‘魂魄毅兮为鬼雄好’,这个‘毅’字很重要。”江昉起身到黑板前写字,只听“哧”的一声,长衫的下摆被椅上露出的钉子撕破了,现出里面的旧棉袍,上面有好几个破洞,棉絮从破洞里露出来。他毫不觉得,只管讲述,同学们也视而不见。写完板书,他就捏着粉笔站着讲,棉絮探着头陪伴他一直到下课。几个同学围上去提问题。其他同学在议论滇西情况。敌人占领了我滇西土地,切断了滇缅公路,一切外援物资都靠空运。这条空运道路非常艰险,飞机在山谷中飞行,又有敌机拦截,坠落牺牲常有所闻。大家愤愤不已。有人说战场听起来太远了,应该走进去,每人都出一把力。嵋想到了“面目枯槁、衣衫褴褛”这几个字,好像有人这样形容屈原,他用生命的膏汁点燃丰富的思想,把自己烧尽。他的死如同琴弦的崩裂,如同夜空中耀眼的闪电,留下滚滚雷鸣,响彻古今。先生们也是这样,会不会?大概那也是值得的。江昉走后,嵋收拾书包。同学庄无因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伞:“要下雪了,知道么?”又下雪了,下的很急,不像昆明的雪。两人走进图书馆,在最里面的长桌前,对面坐了。无因取出一叠粗纸,开始笔谈。“解析几何有问题么?”嵋的下节课是解析几何,无因特来做课前辅导。“现在的问题不是解析几何,我有更重要的问题。”无因脸上显出一个大问号。“我在想,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我想去从军。”嵋在“从军”下面重重画了条横线。“你从军能做什么?我很难想象。”急雪在窗外飞舞,敲打着薄薄的玻璃窗。窗隙中透进了冷风,有同学过去将窗关紧。这一切他们两人都不觉得。“我做我能做的一切。”这是嵋的回答。无因在后面接着写道:“我可以做些建议么?”“我知道你的建议,应该好好读书,可是现在更需要我们的地方是战场。”无因看了不语。嵋又推过一张纸来,上写着:“我只是烦了,连教室都老了。我想去加一把力,打胜仗,好结束战争。我想,那也是我们的本分。”“当然我也有这样的本分,不过我也有别的本分。你也有别的本分。”嵋抬头望了无因一眼,不觉“哧”地一笑,仍低头看那张粗纸,写道:“你应该继续读书,你会有大作为的。”“也许战场上的每一个生命都会有大作为。我相信你就会为这世界增添很多,增添什么我不知道。”“莫非是数学定理?”嵋抬起眼睛又一笑,微向上翘的睫毛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两人相视无语。无因收起那些粗纸,两人走出图书馆。急雪已经过去,几点雪花缓缓飘落。无因打伞送嵋到教室,便自走了。嵋不知这节课讲些什么。看着年轻的教员,只觉得他很像一个士兵。晚饭后父亲弗之才回来,他是学校的历史系教授,也是教务长,下午刚去送过一批参军的学生。他说:“我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那些年轻的脸,一个个都显得那样聪明活泼。我们不得不将他们送上战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难过的是,自己不能去。”灯光昏暗,弗之长叹一声。这时嵋忽然大声说:“爹爹,娘,我要去从军。”母亲碧初猛然站起来,一手扶住嵋的肩。“你?”弗之说,“可你是女孩子!”正上高二的小弟合子委屈地说:“我已经去报过名了。可是他们说我年纪太小了。”嵋说:“我认真考虑过了,我要为胜利加一把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弗之喃喃自语。“我不必市鞍马,也不是替爷征——不过,也算是代爹爹完成一个心愿吧。”说着,望了母亲一眼,不觉流下泪来。碧初也已泪光莹然,弗之伸手拭去了妻子的泪,又抚着嵋的头,手在微微颤抖,默然不语。火盆里燃烧的木炭由红转白,发出轻微的声响。这一晚,弗之夫妇很久不能入睡。就嵋的性格来讲,她做出什么事,他们都不会惊异。谁都有责任去打胜这场战争,难得有这些好青年。可是嵋究竟是女孩子,年纪又小,叫人怎么放心。碧初坐起来,走到灯下缝东西。弗之说:“又缝什么?灯这么暗,不要缝了。”碧初叹息道:“你没看见嵋的手冻成什么样了?想缝一双棉手套,反正家里有旧布,总比买的便宜。”弗之默然半晌。碧初又缝了一会见他还在那里,便说:“总有办法的,只要大家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现在,嵋又要走了。”弗之叹道:“这也是她的志气。”碧初不再说话,小小的银针在手里飞舞。三日后,嵋戴着母亲缝制的温暖的手套,告别了父母,和同学一起到曲靖医士训练班报到去了。注释: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修改,标题为选者所拟。《西征记》是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4.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展现了江昉先生授课时的个人风采。B.小说通过描写“急雪”烘托了孟嵋在与庄无因对话时内心的愤愤不平。C.缝手套的细节表现了碧初复杂的心情,其中有对女儿的理解,亦有不舍。D.小说中《国殇》《木兰辞》的诗句,起到了塑造人物、凸显主题的作用。5.有人说“教育是国之命脉,先生是教育之魂魄”,小说中的江昉就是这样的先生,请概括其形象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6.小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孟嵋的心理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孟嵋的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三、(2022·吉林延边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九个矿工和一条狼沈瑞明天刚擦黑,暴雨就“哗哗”地泼了下来。凌晨四点的时候,随着一阵“嗡嗡”的沉闷的巨响,刹那间地动山摇,蓝光闪烁。山洪随之也暴发了,泥石流“呜呜”地啸叫着,裹挟着山石泥块,沿着沟壑风卷残云般扑面而来。大地震以后,他们仅靠着从小木屋里抢出来的三十几个夜宵馒头和山里少量的野果与木薯,在绵延荒凉的野狼谷里坚持了十七天,成为那场灾难最后的获救者。这真是一个奇迹。五月十二日凌晨,这九个死里逃生的人带着恐惧、惊慌和饥劳,在迷宫般的群山里茫然地走着。路全部断了。巨大的山体和岩石在暴雨和余震的淫威下,不时地在野狼谷四周崩塌、滑落。据皮五回忆,地震的前一天,他曾发现周围山体上有大量的巨石滚落,但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私营矿主杨老板更是无动于衷。……第十五天,他们还在迷宫似的峡谷里转悠。偶尔能看见头顶上方的天空有救援直升机在盘旋。他们曾兴奋地挥动衣服高声叫喊。但始终没被发现。他们失望和沮丧,一线生的希望又破灭了。他们再次燃起一堆算火,希望引起搜救人员的注意。马彪摸了摸挎包,野果和木薯也没有了。他掏出弹簧刀,弯腰砍去一堆藤蔓,挖出几块新鲜的木薯,然后放到篝火上烤。不一会儿,木薯的香味便飘散开来。青烟袅袅,黄昏的野狼谷更显宁静。被午阳驱散的雾气又慢慢地聚拢过来。林子渐渐地被抹上一层玛瑙红。有岩鹰在空中静静地翻翔,无声无息。马彪和皮五他们带着老灰继续攀爬行走。蓦地,老灰停住蹒珊的脚步,左右晃了晃,然后昂起那颗硕大的头颅。嗷呜——嗷呜——嗷呜——这回嗥声更大。嗥毕,老灰突然趴在了地上,两爪前伸贴地,全身紧绷。马彪和皮五他们听到老灰的嗥声,有了经验,赶紧停下。不到一分钟,一波更强的余震又来了。刹那间,地动山摇,天旋地转,泥土裹挟着巨大的山石翻滚直下。众人赶紧躲到一棵巨大的山毛榉后面。老灰又救了咱们一命。大伙儿对老灰心生感激。眼前已经无路可走。巨大的岩石堵住了峡谷的出口。他们顺着一条断沟继续前行。不时有零星岩石随着山体崩塌滑落。他们左闪右躲,在峡谷丛林中绕行。彪子,老灰不行了。走在前面的马彪听见皮五在后面喊,你看看它,这回真的是不行了。马彪回头看了眼老灰。马彪说,那怎么办呢?皮五说,想想办法,我们不能丢下它,老灰对我们有恩,它几次救了咱们,一定要一起走。王三说,那就抬吧,抬着它走。皮五和另外几名矿工开始轮流用衣服抬着老灰。老灰已经很轻,瘦得只剩下一副皮囊。失去弹性的肩胛和乳房耷拉在一边。马彪和皮五注意到,老灰的眼神开始变得浑浊,眼角挂着一颗豆大的泪珠。马彪说,这畜生也知道感恩?皮五说,地震了,它也会想念它的同伴和家人,也会感激我们的不离不弃,它应该也通人性。第十六天,老灰的脚步东倒西歪,越发蹒跚,一边走,一边打晃。马彪和皮五让老灰走在中间,走一阵,抬一阵。突然,皮五在后面喊,老灰不行了,彪子,真的不行了。马彪回头,见老灰终于蹒跚着倒下了。皮五走过去,蹲下,摸了摸老灰的头。皮五用双手抬起老灰的身子,身子很轻。皮五突然号啕大哭。皮五说,老灰,你不能就这么走了呀,你不能就这么丢下我们九个人呀!老灰努力想睁开眼睛,却已经抬不起眼皮。它想伸出舌头舔一舔皮五,却没有力气够到了。马彪和王三以及另外几名矿工也哭了,蹲在一边不停地抹泪。马彪说,老灰,你不能走呀,老灰,我们一起走,一定能够走出去。老灰的眼睛终于闭上了,再也没有睁开。皮五突然大叫一声,老灰——随着一声撕裂的长号,老灰——老灰——老灰——的呼喊声在空阔的山谷里久久回荡着。他们失去了一个伙伴。在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他们曾经一起抗争。一场特殊的葬礼开始了。九个人用双手和树棍刨了个坑。他们用溪水将老灰干瘪的身子洗干净。皮五脱下里面穿着的一件T恤,马彪用刀子将它划开,穿在老灰的身上,然后抬进坑里,放平,用手捧来土,一把一把地撒在它的身上,再压上一些石块,最后折来一些树枝,盖在石块上。皮五说,这么重情义的一条狼,希望它来生转投人胎,有些叫人的人,还真不如它呢。马彪说,是啊,这哪是一条狼啊,分明就是一个人。王三说,那你还要杀它?你下辈子就投胎做狼。九名受困者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面无表情地站立着,雕塑般一动不动。然后围住老灰的坟茔,肃穆地站成一圈儿,深深地鞠了一躬。五月二十九日下午两点,大地震的第十七天,已经极度虚脱、奄奄一息的马彪、皮五和王三他们,在野狼谷一片开阔的坡地上,终于等来了救援部队的直升机。他们的身旁,是一堆快要燃烬的篝火。一架绳梯从直升机的腹部悬了下来……他们终于获救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雨大和山洪凶猛等,渲染了地震来袭的恐怖氛围,为故事创设了一个特定情境。B.小说采用倒叙写法,先写九名矿工经历生死十七天后获救的结局,再回忆事情的经过,展开九人一狼的故事。C.小说第一次出现的救援直升机为结尾众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再次等来救援直升机并全部获救埋下了伏笔。D.“老灰的眼神开始变得浑浊,眼角挂着一颗豆大的泪珠”这一细节意在表现老灰死前未能见到同伴的悲伤。8.小说中老灰有何形象特点?它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小说意蕴丰富,你认为它有哪些思想内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四、(2022·山西阳泉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刘半截吴金良刘一杰原名刘杰。这名字,太容易撞车。上小学的时候,一个年级就有俩刘杰,外加一个刘婕。三个刘jié,经常把老师都弄蒙了。他爸爸心生一计,给他名字中间加了个“一”,笔画少,区别大,挺实惠。刘一杰当年插队回城,不知通过什么关系到了报社。我到报社的时候,他已经是发行部的老职工了。行业报,发行部就是个摆设,实际上除了文字工作什么都管。以致好长时间,我都以为刘一杰是烧茶炉兼管收发的杂役。茶炉不大,刘一杰每天早起捅开火,添几铲煤,水烧开了,关上炉门就干别的去了。别的是什么呢?前院有个小花囿,他侍弄花草;后院有几棵柿子树和枣树,他扫树叶。扫地属于搞卫生,这个业务一延展,他就把各办公室和编辑部的卫生工作也包揽了。这也不错,那些废报纸废信封和不用的来稿,几天就能搜罗一麻袋。街上有收废品的,每个周日来一次。他家就在报社收发室后面的套间里,老婆孩子,三口人,两间房,挺滋润。名字实惠,日子滋润,工作轻松,我们都很羡慕他。他自己也挺满足,快四十了,又没文凭,在报社干不了什么,这个位置挺适合他。刘一杰抽烟,在家抽烟总是抽一半就掐灭;再想抽的时候拿新的。等到上班,他烟盒里装的都是抽了半截的烟。报社烟民不少,惯例是彼此散烟给大伙抽。刘一杰就免了这个程序,不用散给别人了。因为他烟盒里都是半截烟,那是不能给别人抽的。时候一长,我们都看懂了他的小心思。刘和留同音,于是我们开玩笑,说你这家伙连一杰(截)都不够,你就是个刘半截。私下里,刘一杰跟我抱怨:老婆限制我抽烟,两天一盒。我要给你们散烟,一天两盒也不够!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过于节俭。比如,每逢周末,他就回父母家。把攒下的脏衣服、床单被罩之类的拿回报社,大洗特洗。偶尔有人看见,他就解释:家里没地方晾晒。报社老职工说,老刘是太节俭了。当年搞对象,天儿热,女友要吃冰棍,他也只买一根。自己不吃,还编个理由说牙疼。趁女友不注意,找个水管子喝凉水。节俭成习,导致公私不分了。那年我们到郑州开发行会,编辑部和发行部去了十来个人。领导认为刘半截会管钱,就让他管着差旅费。领导说出门在外怕上火,让他买点水果给大家吃。结果他转悠半天买回来一堆烂梨,说是用刀子削一下更好吃。气得我们集体罢吃。他惹不起我们,又怕糟蹋东西,把这些烂梨洗净削好,煮了两大锅梨水,号称这个更败火。念在他诚心诚意兢兢业业的份儿上,我们也只好喝了。最气人的是我们该回北京了,让他去买火车票。他买回来的票,时间不好就不说了,还是站站停的普客,还无座。领导拍案质问:刘一杰,我可是能坐软卧的!咱就算不讲究那个,你好歹也给大家买个有座位的票吧!你怎么想的?刘半截也是被领导训斥惯了,坦然道:“我也没注意有没有座,我就从上往下捋,哪个便宜买哪个。反正都是到北京,干吗多花那个冤枉钱呢!”结果,我们基本上都是站了八个小时到北京。领导给他下评语:这人把省钱当作唯一目的,从不考虑性价比。所以,他办不了大事;但是小事交给他,尽管放心。领导果然交给他一件小事,让他做了发行部主任。只一年时间,发行业绩平平,但是发行费差旅费省了一万多。他还自鸣得意:节流相当于开源。刘半截比我早退休几年。春节,我俩喝酒。酒至微醺,他也不忘炫耀,说他请了个半价保姆照顾老妈。细问,就是小时工,每天给老太太洗洗换换。别的事,都是他做。他说,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我说你节俭一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