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返航作文素材拓展:名言金句+精彩标题+适用角度+真题演练+精彩时评文_第1页
神舟十三返航作文素材拓展:名言金句+精彩标题+适用角度+真题演练+精彩时评文_第2页
神舟十三返航作文素材拓展:名言金句+精彩标题+适用角度+真题演练+精彩时评文_第3页
神舟十三返航作文素材拓展:名言金句+精彩标题+适用角度+真题演练+精彩时评文_第4页
神舟十三返航作文素材拓展:名言金句+精彩标题+适用角度+真题演练+精彩时评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言金句:01.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星,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到。年轻人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王亚平02.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工作有多难,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把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做好。——翟志刚03.一个人梦想实现了,必须有下一个梦想,否则人就会垮掉。就像人在太空,身体会失重,回到地面,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重”。——景海鹏04.即使攀登充满艰辛,即使没有到达顶点,登山者却很享受这个过程。——刘旺05.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为我们铺就了飞天之路,是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送上了太空。——刘伯明06.你可以分享我的快乐,但无法分享我的自豪,因为在我身后,有强大的祖国,站立着13亿多人民。——费俊龙07.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08.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09.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10.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专家、宇宙航行之父)精彩标题:1.太空探索

步履不停2.出发皆为梦想

归来都有壮志3.梦想和实干齐飞

奋斗与荣耀一色4.让中国声音响彻太空5.向星辰大海出发6.航天梦想飞船

随时都在启动7.六月征发心犹壮

万里归来颜愈少8.漫步太空人不老

中国航天接力跑9.欢迎航天英雄回家10.

向着科技自立自强一往无前11.天地不同老,日月岂停旋12.致敬航天人

扬我华夏魂适用角度:主题一:飞天梦想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是一张不设交卷时间的考卷,需要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作答。从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到国人第一次实现太空漫步;从“嫦娥”登月,到“天宫”揽胜;从“出差三人组”进入中国空间站,到新“出差三人组”太空过春节……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不断抵近和实现飞天梦想,写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壮丽篇章。这飞天梦想不仅点燃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着中国自信、执着、有担当的大国风范。主题二:航天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奋斗的升华,奋斗是精神的展开。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紧扣时代脉搏,在赓续传承中动态发展,展现了中国航天人在不同历史阶段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任务的蓬勃气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精神始终是传承和继续的血脉!中国航天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做出了富有启示性的贡献,载人航天精神所体现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既是红军精神的赓续,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主题三:科技强国历史和实践证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航天事业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支撑,唯有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关键产品,才能赢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回顾历史,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历程,就是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历程。中国航天人以自强不息、勇攀高峰、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打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助力中国跻身于航天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真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60分)

2021年,是中国的航天之年——“天问一号”带着“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空间站在轨驻留三个月的“神十二”成功返回地球,“神十三”又载着三位宇航员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在此期间他们开展了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为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着宝贵的探索实践。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尽。几十年的积淀,中国航天已成为创新高地、精神高地、人才高地,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航天精神”犹如奋进的号角,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人生的征程上劈波斩浪、不断向前。2022年4月16日三位航天英雄返回祖国,请你以实验中学高一学生的身份写一封给三位航天英雄的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导引情境意识:本次作文试题要以“具体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写作。因此,紧扣情境,锁定情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重要一环。本次作文所给情境为“三位航天英雄即将返回祖国”,“以实验中学高一学生的身份”写信,这就要求学生紧扣这一情境,表达对航天英雄回家的欢迎以及崇高的敬意,要有真挚的问候语,语言要有温度。任务意识:本题目为热点问题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热点问题和自身成长,写作中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度思考,其一致敬英雄,为中国航天事业点赞。依据材料中登陆火星到空间站在轨驻留三个月,再到三位宇航员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呈现亮点与精彩,进行思辨和探究。一个有英雄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有英雄也知道敬重爱惜的民族是可卓立于世界之林的。其二致敬英雄,激励包括自己在内时代青年。“航天精神”犹如奋进的号角,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人生的征程上劈波斩浪、不断向前。作为当代青年学子,我们更要学习英雄,传承精神,共享荣光,共赴未来。游漫漫宇宙,探未知奥秘亲爱的航天员们:你们好!物换星移,岁月如诗。几千年前的嫦娥飞天不再是梦,载人航天已不再是想想而已。中国航天一次次超越,一次次进步,令无数国人纷纷赞叹,从送你们出征的叮咛嘱咐,饱含激动,到而今凯旋两归的无比期待。这一路见证了太多太多。犹记得,你们日日饱尝失重之苦。全身浮肿变形,早已认不出当初的模样。在太空直播中为我们讲解太空世界,身着厚重的“企鹅服”,身上拉着多条绑带行动不便,洗濑刷牙这些于我们稀松平常之事也不能轻易完成,更不提在升入太空前所经受的训练苦楚,常常苦到头晕呕吐,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甘于牺牲的精神我们都看在眼中。犹记得,你们欣喜介绍太空之景。为我们表演液体表面张力,人体运动展开机械臂等操作实验。让在地球的孩子们也一起置身于浩瀚宇宙,亲眼目睹太空细节,探寻飞天故事在太空中戳小水珠等一系列介绍,让曾经遥不可及的距离也变得触手可及,让曾经印象中高大上的科学也变得通俗易懂,让身在地球的孩孑们也变得求知若渴。在这场直播对话中收益颇深,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梦想的翅膀展开,令中国的航天载人事业欣欣向荣。太空授课,不只是寻常普通的几个失重实验,背后的准备时间,消耗成本,技术攻关是不可估计的。太空授课的精彩纷呈背后,展示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欣欣向荣,你们的航天梦下的我们心中,把爱国情印在我们胸膛中。感谢有你们把无数孩子的梦想点燃,感谢有你们把知识的大门打开,感谢有你们助推中国的航天事业。星辰大海从未止步,迎接你们凯旋归来。从嫦娥奔月到祝融入火,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每一次腾空而起,每一次步步向前,这都是中国不懈的努力进步,我们坚信浩瀚宇宙的探索中会出现更多中国的足迹,愿我们的祖国在宇宙中,且行且远,探索无边,永远昌盛。此致敬礼实验中学高一学生2022年4月12日宇宙探索无止尽,航天精神永流传尊敬的三位宇航员:你们好!航天之年探宇宙,天问祝融登火星,十二十三游太空,人类步伐无止尽。中华儿女从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东方红一号到今天的神舟十三,取得了空间探索从无到有再到卓越成就。回首过去,我国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的就是让中国成为航天大国,为的就是让国家崛起,为的就是提高人民自豪感和自信心。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杨利伟步入太空,都是科研工作者、宇航员们,甚至是所有中华儿女披荆斩棘的结果!这是技术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更是整个世界的进步!着眼现在,如今你们也将要于今年4月返回祖国,我想你们也与我们一样早已期待已久,希望与家人团聚,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你们的天宫课堂为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精彩的实验和现象背后的原理。你们也耐心地为我们介绍了空间站的设备和仪器,也回答了我们所疑惑的问题。对此,我代表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们也在此期待你们能回归祖国的怀抱!放眼未来,在未来的时代里,中国航天将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工作。航天工作将会不断地被我们推进,新的目标和新的高度将会被我们不断刷新,航天精神也将会被我们继承并得以发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会树立远大目标,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坚守目标和榜样、继承和发扬创新精神,为能够成为未来的航天工作者而努力奋斗!有人说,生活没有标准的答案,而我认为我已经给出了我生活的标准答案:成为新时代好青年,我们将为梦狂奔,我们将建好属于自己的宇宙飞船,飞向那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星辰大海。我们终将与万物同行,让星辰成为我们路上的灯塔,走燃料和云铺成的路,只为使那颗最遥远的恒星变得触手可及......时代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去创造也需要前辈们的基础。在此,我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实验中学高一学生2022年4月12日精彩时评文:“感觉良好”凝结自信自强“感觉良好!”“感觉良好!”“感觉良好!”神舟十三号“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到阔别半年的地球,依然以令人熟知的“口头禅”表达着他们太空之行的最大感受——“感觉良好”。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长达183天的近地轨道驻留,考验着航天员的太空适应能力,实际上也是对航天技术水平的考验。作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感觉良好”感受,充分证明了这是一趟收获满满、富有成效的完美太空旅程。从自信从容的漫步太空,到在400公里高度的“天宫课堂”流畅开讲,再到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回到地球、完美着陆,航天员们再次创造了一系列中国航天新纪录,也切身体会着航天科技进步为太空任务创造的便利、高效和舒适。长久积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是航天员飞天路上的最好陪伴。今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正值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30周年。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锲而不舍地追逐梦想,中国载人航天不经意间已身处空间站时代。从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往返太空、2003年中国人第一次飞出地球,到2008年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2016年航天员在太空驻留33天,再到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长达半年……这些激动人心的瞬间,串起中国人钟情飞天、圆梦飞天的壮美轨迹,勾勒出中国航天事业攀登科技高峰、奋斗实现梦想的自信自强足迹。从“飞船时代”进入“空间站时代”,记录着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步,也反映出中国走出了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30年前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规划,立足自身条件,不超前、不浮躁,照顾国情,考量当时科技实力,也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前瞻。30年后空间站的即将建成则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圆满句号。有评论诙谐地说“只有中国航天把自己做的‘PPT’实现了”,这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正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