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1页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2页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3页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4页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灰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三上25灰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灰雀》讲述了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时,每天经常到公园散步,很喜欢那里的三只灰雀。后来一个小男孩捉走了一只灰雀,在列宁委婉智慧的话语中受到教育,又把灰雀放回的故事。《灰雀》一文中有许多对话。从一开始列宁不明所以地问小男孩,到通过男孩的反应发现端倪,再次与小男孩交流,循循善诱地让男孩儿明白了爱护小动物的道理。课文中3只灰雀自由欢快的样子惹人喜爱,对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帮助。有意思的是,虽然讲了深刻的道理,列宁在言辞上却滴水不漏,看透却不把话说透,而是用充满深意的语言让孩子自己内心去反思和成长。教育了孩子,还给他留有余地,给予充分的尊重与呵护,这正是本篇课文最值得品味琢磨的。而男孩也是诚实而纯真的,在最初对话中,“没……我没看见"这支支吾吾样子,就透露出内心的不安。他的自尊受到了保护,他也从此事中有所收获。

列宁没有点破,小男孩却明白了,并且用行动证明了。这就需要通过对话去深入研究人物的心理活动,对没有说破的内容进行补白。

列宁与小男孩年龄身份都有很大差异,对话由充满深意,饱含很多心理活动的句子组成,因此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至关重要。通过朗读去体现自己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10个,写字13个。重点写好“养”“或"两个易错字。

(2)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抓重点词句体会列宁和小男孩对孩子的喜爱,读出感受。

(3)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从对话中品味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

(4)感受列宁的智慧、循循善诱和小男孩的诚实、知错就改,受到熏陶,生活中也做这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10个,写字13个。重点写好“养”“或"两个易错字。

2.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抓重点词语体会列宁对小男孩的喜爱。理解列宁和小男孩的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词,进行思考分析,产生自己的收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字10个,会写11个字。重点写好“养”“或"两个易错字。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爱。

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学习,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并写好“养、或”三个易错字。

环节一: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灰雀的图片和叫声。听声音、看图片、说感受。

灰雀很漂亮、叫声悦耳。

雀是有哪两个字组成的。

雀(加一加)。甲骨文小、隹、雀。

小+隹。看甲骨文,查字典,了解雀的意思,从而明白是由小和隹组合而成。

教师讲解,雀泛指体形较小的鸟。隹就是短尾巴鸟的意思。所以,小+隹,就是雀。

【设计意图】通过查字典识字、了解字义,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环节二:读准字音,学习生字

出示幻灯片,学习生字。

幻灯:换偏旁练习。

出示前测中学生写的字,指导写字。

形声字:郊、养、粉、粒、冻、冷、惜、诚、者。

重点学习:養——养。从食,羊声。后来字形演变发生了变化,写作“养"。

异体字写法養,表示圈羊喂草。

“者”改一改,老,匕改成日。组词。“者"最初造字时的样子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的意思也已经消失。现在的“者”,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会意字:谷、肯、男、或。

“肯"男”:加一加。

或:部首“戈”,说出几个带戈的字。

展示学生写的工整美观的生字,树立榜样。

投影出示词语,检查读音,伺机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分类识字。学会独立观察,找到每个字的特点,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环节三:读通课文,粗知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带读生词,字音准确。

郊外、养病、跳动、欢快、谷粒、男孩、或者、严寒、本来、可惜、肯定、诚实

3.指名读词语,声音洪亮、流利正确。

4.指名发言,试着用上面的词语,说一两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5.再次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的更自然流利。

6.指名一人一段读课文。

环节四: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组织组内交流自己查阅的有关列宁的资料,了解列宁。巡视各小组学习情况,伺机指导。

2.组织全班交流,各组由一个人汇报自己了解的信息。

【设计意图】了解列宁,从而为理解列宁在课文中的做法做铺垫。

环节五:总结

1.组织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或者疑问。

2.捕捉学生发言中的有价值信息给予鼓励,并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要点。

【设计意图】鼓励表达,鼓励质疑,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和发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业设计

1.用生字本写生字,按照上课讲的方法观察生字,占准田字格。

2.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中描述的故事。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抓重点词句体会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读出感受。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从对话中品味他们各自的心理活动。

3.感受列宁的智慧、循循善诱和小男孩的诚实、知错就改,受到熏陶,生活中也做这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课文、抓重点词句体会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抓重点情节和对话,通过反复阅读思考,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品味列宁和小男孩各自的心理活动。理解爱的不同方式,从中受到教育。

环节一:导入

安排学生自读课文,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故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快速回顾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环节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灰雀图片,播放叫声,帮助学生了解灰雀。

(1)看图片,一句话说说自己对灰雀的喜爱。

预设:灰雀很漂亮,我很喜欢。

我喜欢听灰雀悦耳的叫声。

我也想亲眼看看灰雀。

(2)找到书中对灰雀的描写,读一读。

(3)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

(4)小组内交流,读一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感受。

(5)全班交流,自由发言,有感情朗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感受。

2.引导学生了解灰雀失踪又飞回的过程。

预设学生的答案会有两种可能,一是灰雀自己飞来飞去,飞走了又飞回来;二是男孩捉走了灰雀又放回来。

(1)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填写完成。

小男孩捉走又放回

词句分析

理由1"没……"犹豫,心虚

理由26段,想说没死

又不敢讲自己捉走了,说了怕被批评

责骂

理由38段,会飞回

来,一定……,

活着非常确定活着,而且决定放

理由410段,一定会飞回来!再次确定会飞回来,人不可

能那么确定乌的行踪,除非

鸟在自己手里。

理由513段,男孩是诚实的。答应了放回来,就做到了。

(2)前测中有的学生认为是鸟自己随意飞来飞去的,集体交流讨论,明白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3)小结:读书要细细品味,才能读懂书中的意思。

3.体会列宁和小男孩谈论灰雀行踪时的心理活动。

(1)默读3-12自然段,思考:列宁和小男孩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2)试着填写说话练习。

(3)小组内讨论,说说填的内容。

(4)指名发言。

4.找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导语:列宁和小男孩和我们一样,都喜爱灰雀,关心灰雀。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内交流,读一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感受。

(3)全班交流,自由发言,有感情朗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感受。

5.总结《灰雀》的写作手法。

(1)《灰雀》写了大量的人物对话。

(2)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可以通过动作描写去分析,也可以通过语言描写去分析。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梳理情节,抓重点词句理解灰雀的去向和小男孩知错就改的过程。

学习通过课文中的词句推想文本背后没有写出来的情节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单元整合学习,使课文与课文之间产生联系,学习阅读方法是有连续性的。

环节三:升华主题,受到熏陶

1.读读语文天地的句子,和课文结合,谈谈体会。

出示句子: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预设:和人说话充满善意和热情,会使人感觉比穿了棉衣还温暖;用恶语伤人,会使人感到比矛戟刺戳还疼痛。列宁对小男孩说话,很温和很委婉,引导他改正错误,就是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2.读一读,结合课文谈体会。

出示句子: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预设:小男孩喜欢小鸟就捉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