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疼痛诊疗课件_第1页
第十五章 疼痛诊疗课件_第2页
第十五章 疼痛诊疗课件_第3页
第十五章 疼痛诊疗课件_第4页
第十五章 疼痛诊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麻醉学系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疼痛:临床常见症状

患者就诊的主要主诉之一,占门诊10%传统观点:“忍痛”是美德

无知愚昧的象征疼痛诊疗学:现代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五章疼痛诊疗

消除疼痛是基本的人权!

Painreliefisabasichumanright!

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

Painisthefifthvitalsign!

“Byanyreasonablecode,freedomfrompainshouldbeabasichumanright,limitedonlybyourknowledgetoachieveit...”

LiebeskindJC&MelzackR1987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理念的共识:

“疼痛-第五生命体征”疼痛管理新标准:疼痛评价、治疗在临床具有优先地位疼痛作为第5生命体征,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病人具有足够的权利要求重视其疼痛的诊治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

JamesCampell,美国疼痛协会主席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一、疼痛的定义

由于机体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或相关联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机体在受到伤害刺激时不仅感觉疼痛,同时往往伴有情绪的变化,表现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性反应和自主神经内脏性反应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优点:

疼痛一方面引起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具有避免机体受到伤害的保护作用缺点:

疼痛常伴有组织细胞的损伤和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又使病人的肉体和精神遭受痛苦,剧烈的或长期的疼痛常常使病人难以忍受

治疗和消除疼痛,解除病人痛苦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任务: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各种疼痛病人、及时缓解病人痛苦并不断总结经验、进行科学研究、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二、疼痛诊疗学的任务和范围第十五章疼痛诊疗范围1、慢性疼痛性疾病2、神经病理性疼痛3、血管源性疼痛4、内脏性疼痛5、全身性疼痛6、创伤后疼痛7、不定陈诉综合征8、某些非疼痛性疾病9、癌性疼痛10、术后镇痛11、分娩镇痛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一)根据疼痛部位分类

浅表痛:外周神经痛,疼痛程度强烈,定位清楚,一般呈局限性

深部痛:自主神经性痛,疼痛性质可表现为钝痛、牵涉痛、移动痛、绞痛,疼痛定位不明确,可出现痛觉区过敏

中枢痛:CNS病变或功能失调引起的疼痛,疼痛一般较强烈、持久、难以忍受

三、疼痛的分类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二)根据疼痛原因分类

炎症性痛:生物源性炎症、化学源性炎症

神经病理性痛:神经系统的病变和损害

癌痛:癌肿侵犯或压迫神经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三)根据疼痛性质分类刺痛灼痛胀痛酸痛绞痛第十五章疼痛诊疗(四)根据疼痛发生的缓急和持续时间分类急性痛:数天或几周慢性痛:>1m(五)慢性疼痛发生的五轴分类法部位、系统、类型及特征、强度、原因第十五章疼痛诊疗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口述描绘评分法(VRS)无痛、轻微痛、中度痛、重度痛和极重度痛数字评分法(NRS)0-10疼痛问卷表(painquestionnaires)感觉、情感和评价三个因素分别量化行为测定法

四、疼痛的测量和评估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第十五章疼痛诊疗0246810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五、疼痛治疗原则和方法(一)疼痛治疗原则明确诊断除痛与病因治疗相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安全有效“没有一种利剑是单刃的,每把利剑都有双刃…”—雨果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一)常用疼痛治疗方法1、药物疗法:口服为主常用药物:阿片类药消炎镇痛药镇静药甾体类抗炎免疫药辅助药第十五章疼痛诊疗2、物理疗法:应用各种人工或天然的物理因素,如电、热、声、光、气、水等进行治疗的一类方法电疗法:直流、低频、中频、超短波电疗

光疗法温热疗法超声疗法磁疗法等第十五章疼痛诊疗

光疗法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超激光疗法第十五章疼痛诊疗3、心理疗法:①行为疗法②认知疗法③支持疗法④暗示与催眠疗法⑤放松疗法等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4、手术疗法:阻断、切断(或切除)破坏疼痛信号的传导通路,达到镇痛目的又称有创止痛疗法

常用方法:破坏性止痛手术刺激法止痛手术中枢神经系统内注药控制疼痛第十五章疼痛诊疗其他疗法小针刀疗法37˚C40˚C45˚C60˚C55˚C50˚C67˚C射频疗法第十五章疼痛诊疗表疼痛治疗方法治疗的性质治疗方针治疗方法除去致痛原因除去致痛病灶治疗致痛疾病消除致痛某一环节外科手术内科疗法镇痛药、物理疗法、神经阻滞疗法、手术

阻断疼痛神经传导途径化学性阻断用局麻药神经阻滞疗法、用化学性药物神经毁损疗法提高痛阈,改善疼痛反应物理性阻断电热凝疗法、神经切断手术镇痛药、镇静药、心理疗法、针灸疗法等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第二节术后镇痛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

术后急性疼痛是指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它表现为心理和行为上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历史未引起足够重视,不可避免的经历现状重要环节,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TissueDamageActivationoftheperipheralnervoussystemTransmissionofthepainsignaltothebrainPainThePainResponseActivation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atthespinalcordlevel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PainPerceptionBrainDorsalRootGanglionDorsalHornNociceptorSpinalCordThePainPathwayGottschalkA,SmithDS.AmFamPhysician.2001;63:1979-84.FieldsHL,MartinJB.In:Harrison’sPrinciplesofInternalMedicine.1998:53-58.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术后疼痛的演变:恶性循环手术急性疼痛慢性疼痛行为变化神经学改变Neuronalchanges脊髓兴奋性增高Spinalcordhyperexcitability上扬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一、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①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

HR

心肌耗氧外周阻力

BP

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第十五章疼痛诊疗②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和皮质醇

③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④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水钠潴留血管收缩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二)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肌张力肺顺应性肺不张通气功能

缺氧CO2蓄积功能残气量呼吸作功呼衰水钠潴留肺间质体液通气血流比失常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

(三)对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影响胃肠道功能(-)术后胃肠绞痛,腹胀、恶心、呕吐

膀胱平滑肌张力术后尿潴留括约肌张力第十五章疼痛诊疗(四)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分解代谢激素糖原分解胰岛素

血糖蛋白质、脂质分解疼痛→儿茶酚胺释放→疼痛第十五章疼痛诊疗

(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疼痛应激反应:抑制免疫系统

(七)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疼痛应激反应:高凝状态

(八)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兴奋或抑制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疼痛的后果SinatraR: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急性疼痛处理过程中的作用。JPainandSymptomManagement,24,1S,Jul2002,S18-S27心动过速O2消耗心肌缺血交感神经活动疼痛失眠焦急感染肺膨胀不全高碳酸血症肺功能抑制病人情绪低落组织缺氧

区域血流慢性痛呼吸抑制心脏负荷加重外周血管收缩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二、术后镇痛的意义

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

①减少儿茶酚胺和其它应激性激素的释放②减少心肌作功和氧耗量③减少自主呼吸的作功,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④避免术后高凝,减少血栓性疾病产生⑤改善消化系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⑥减轻免疫功能抑制,有利于机体恢复和抗感染⑦改善脏器、肢体血流灌注等等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术后镇痛的原则1、明确伤害刺激的来源和疼痛的原因,排除手术并发症引起的疼痛反应2、镇痛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有效、对生理影响小、简便易行等多种因素3、根据疼痛程度选用镇痛药和镇痛方法,建立有效的镇痛药水平、保持镇痛效果4、术后镇痛的药物,应从最低有效量开始,定时评估和调整镇痛方案,注意个体差异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二)术后镇痛的方法

1、口服给药2、肌肉注射3、静脉注射4、硬膜外腔注药镇痛5、其他第十五章疼痛诊疗口服给药阿片类药物、NSAIDs等生物利用度高的药物术后宜于口服的病人临床应用较少疾病本身、手术创伤和麻醉等可抑制胃肠蠕动口服药物吸收延迟,起效慢,效果差轻度疼痛、恢复后期可考虑第十五章疼痛诊疗肌肉注射-曾经的“经典”常用哌替啶、曲马朵、盐酸丁丙喏啡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缺陷较多效应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和注射部位血流情况血药浓度波动很大,易导致镇痛不全或并发症发生现代医学已不提倡第十五章疼痛诊疗静脉注射

吗啡、芬太尼、哌替啶和氢吗啡酮等避免了肌注的吸收问题单次静注起效最迅速有效,但血药浓度很快下降,作用时间短,需反复给药连续静注可减少药物浓度的波动,对缓解术后疼痛效果确切可能发生药物蓄积导致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多数医院不常规应用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硬膜外腔注药镇痛

常用吗啡、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或非阿片类药物氯胺酮、曲马朵等镇痛药可单独应用,也可与低浓度长效局麻药复合,效果更好镇痛效果确切,用药量小,可控性强,病人保持较好的自主活动能力,副作用小麻醉中需留置硬膜外导管注药镇痛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应十分慎重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通过一特殊的注射泵,允许病人自行给药的一种疼痛治疗方式克服了传统方法镇痛效果不稳定、不持续、不及时、需依赖医护人员的处方和给药等缺点已成为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及发展趋势第十五章疼痛诊疗PCA

技术参数负荷剂量(loadingdose):迅速达到镇痛所需血药浓度,使病人迅速达到无痛状态单次给药剂量(bolus):每次按压PCA泵所给的镇痛药剂量锁定时间(lockouttime):PCA装置对病人再次给药的指令不作反应,自我保护措施连续背景输注给药:减少病人的PCA给药次数,减少镇痛药的血药浓度的波动,从而增强镇痛效果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PCA分类

静脉PCA(PCIA)硬膜外PCA(PCEA)皮下PCA(PCSA)外周神经阻滞PCA(PCNA)等第十五章疼痛诊疗PCA临床应用范围

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分娩镇痛治疗烧伤和创伤疼痛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灼痛等内科疼痛患者的治疗癌性疼痛的治疗等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第四节分娩镇痛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分娩镇痛(analgesiainlabor)的特点在于孕妇生理上具有一系列变化,机体各器官系统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镇痛用药必须考虑药物对母子的可能影响镇痛方法不能影响正常的产程保证母子的安全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产程第一产程:从出现规律子宫收缩至宫口开全疼痛来源于子宫的强烈收缩和宫颈扩张T10-L1脊髓第二产程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疼痛源于会阴牵张L2-S4脊髓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一般无疼痛感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一、分娩过程及分娩疼痛原因与分娩疼痛有关的神经分布分娩疼痛的原因第二产程中的分娩疼痛

第一产程过程中的分娩疼痛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二、分娩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呼吸增快心血管负荷加重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产妇精神健康心理受损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三、分娩镇痛方法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对母婴影响小

——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求

——避免运动神经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

——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

——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最常用的方法:椎管内注药镇痛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椎管内给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主要用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分娩镇痛以及可能的剖宫产或产钳的分娩镇痛

①产妇存在分娩疼痛主动要求镇痛者②宫缩较强和分娩过程疼痛剧烈者③产妇有心脏病或肺部疾患不宜过度屏气者④痛阈较低的初产妇⑤有胎儿窘迫的产妇第十五章疼痛诊疗

禁忌证①原发性或继发性子宫收缩无力者②产程进展缓慢者③失血较多,循环功能不稳定者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已用过大剂量镇痛、镇静药者第十五章疼痛诊疗连续硬膜外镇痛(CEA)

局麻药为0.0625%~0.125%布比卡因或0.1%~0.2%罗哌卡因加: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产妇自行给药,用药量大,部分研究认为,有效,有争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

——主要优点:蛛网膜下隙注药镇痛起效快,用药量少,运动阻滞较轻硬膜外给药可产生较长时间镇痛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ambulatoryorwalkingepiduralanalgesia)优点:缩短产程,自然分娩率高吸入性麻醉镇痛——

氧化亚氮(笑气)——

挥发性麻醉药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第五节

慢性疼痛的治疗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一、慢性疼痛的概念

(chronicpain)

一种急性疾病或一次损伤所引起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疼痛缓解后间隔数月或数年复发或反复发作者成为慢性疼痛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二、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法(一)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1.明确诊断,查明疼痛的病因和部位2.进行疼痛评估3.采取综合治疗措施4.选择最安全、疗效好、副作用少的方法5.合理用药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二)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1.全身药物治疗全身性药物治疗可经口服、肌肉、静脉给药2.神经阻滞疗法根据疼痛部位和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神经阻滞方法3.物理疗法4.其他疗法:按摩、推拿疗法、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心理治疗等第十五章疼痛诊疗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分类常见病头面部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颈肩及上肢痛颈椎病、肩周炎、股骨外上髁炎、股二头肌腱桡骨滑囊炎、腕管综合征等胸背部痛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腰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等下肢痛股外侧皮神经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性膝关节炎、跟痛症等全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痛、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枢性疼痛综合征等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第六节

癌痛的治疗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癌痛(cancerpain)中期癌症患者50%有疼痛晚期癌症病人有疼痛者可高达70%以上30%患者痛不欲生国内外现状:50%以上未得到满意的治疗

第十五章疼痛诊疗一、癌痛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