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重量概念及测量教学教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5/3D/wKhkGWeMo2eADu0RAAElHqZj6Tc804.jpg)
![长度重量概念及测量教学教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5/3D/wKhkGWeMo2eADu0RAAElHqZj6Tc8042.jpg)
![长度重量概念及测量教学教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5/3D/wKhkGWeMo2eADu0RAAElHqZj6Tc8043.jpg)
![长度重量概念及测量教学教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5/3D/wKhkGWeMo2eADu0RAAElHqZj6Tc8044.jpg)
![长度重量概念及测量教学教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05/3D/wKhkGWeMo2eADu0RAAElHqZj6Tc8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科教材教法长度重量概念及测量
一.数学结构
二.认知结构
三.教学策略内容第一单元长度数学结构(1).长度概念
(2).曲线长的描述
(3).普遍单位
(4).数线(5).比例尺˙直线与线段:直线的两方向都可以任意延长;直线中任意两点之间的部分称为直线段,简称线段。
˙直线段的长短:两条以上之线段具有包含关系,或一样长之关系。
˙直线段的描述:可以以一线段为基准量加以测量,而得其数值。
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长度概念]
在曲线上取一些点,连成直线段,使其达到最短的距离,则为曲线长。
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曲线长的描述]*普遍单位:约定俗成,以北极经巴黎到赤道的子午线长的一千万分之一为一公尺(meter)。
*依度量衡国际标准制度长度以公尺(meter)为基本单位
1.一公尺的十倍、百倍、千倍,......等,称为十公尺、百公尺、千公尺
2.一公尺的0.1倍0.01倍0.001倍….等称为分公尺、厘公尺、毫公尺,......等。
*在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中,公尺改称为米。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普遍单位]
数学上使用数线来表示分数、有理数及实数
例如:1.观察中山高速公路里程明细图,知道图上的公里数表示距起点的里程数,能知道两地的距离有多少公里?2.能知道一条1公尺的绳子平分成5段后,每一段都一样长,并能以五分之一公尺来描述每一段绳长。
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数线]数学结构(5)
[
比例尺]
比例尺为1:X=1:1000,则地图上1公分为实际长10公尺。
图上的1公分相当实际长度式X公分时可记成1:X数学结构[比例尺](1).先备知识(2).学生迷思二.认知结构(1)
[先备知识]认知结构
(3).教学策略
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先备知识]生活中比较长短经验第三册(二上)长的直接比较(米)第二册(一下)
比长短(厘米)第四册(二下)长度经验间接比较(公里毫米)进行长度估测活动第五册(三上)使用测量工具
1.直线段实物概念的形成,刚开始是无法具体儿童描述的
2.长度保留概念是人类天生的某些视觉上的错觉,小朋友容易用目测衡量长短例如:十元硬币比五元硬币面积大很多,所以长度也会大很多的错误直觉推理
3.小学生无法具备用长度估测解题的能力,只能用经验估测
4.学生可能会随手比出身体宽度不到的长度
5.学生在比长短的概念上会因视觉上的错觉而混淆比较,忽略比较是必须要齐头式才能做比较。
认知结构[学生迷思]
认知结构[教学策略
]
儿童对于长度的概念的认知发展须经历下列阶段:
1.长度的初步概念
2.长度的间接比较
3.长度的普通单位比较
4.长度的测量单位比较
长度的初步概念长度的认识
*如长短、远近、高矮、厚薄、粗细等,加强儿童对长度的认识
例如教室有多长?请比出长从哪里到哪里?
*认识直线段的表征实物
例如:教师用「铅笔的长在哪里?是从哪里到哪里?
用手指比比看」
*逐渐将直线段抽象化直线段可以互相叠合,它只有长短、它没有宽度、厚度。
长度的初步概念*长度保留概念
例如一枝竹竿明明垂直线和水平线一样长,可是看起来垂直比较长教师可利用此种错觉,来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保留概念*对齐比较物的一端,观察另一端比较长短
例如直接比较两支铅笔的大小
*经验刻度标记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
例如公交车门板上有半票和全票的刻度。坐公交车时,司机如何决定你该买半票还是全票?*复制用绳子复制弯曲物的长例如剪一段和水桶把一样长的绳子
长度的间接比较*以经验而间接比较判断物体之长短
例如用绳子复制出黑板的长后,在与布告栏的长作直接比较*培养长度的量感
例如以接力的方式,学生一个接一个说出教室里越来越长的物件名称
长度的普通单位比较个别单位比较
1.以长度不同之积木描述另一积木的长
2.以长度相同之积木描述另一积木的长
例如以不同长度的数学积木累积出纸条长度,再点出用同长的数学积木之描述与方便性
长度的测量单位概念普遍单位
*普通单位的认识在实物上作出1公尺长的记号培养1公尺长的记号,培养1公尺的量感例如教室哪里到哪里是1公尺?
*普通单位的实测
用一把尺长15公尺或30公分的直尺来测量报纸上某定边的长度大约是几公分?
*普通单位的估测
不用尺量,想想看桌子的长大概是多少公分?
长度的测量单位概念二阶单位量
*同类量二阶单位量的关系
例如确认10个1毫尺合起来和1公分一样长,并记成10毫尺=1公分或1公分=10毫尺
*二阶单位量的化聚
例如透过实测得知200公分是2公尺
*二阶单位量的合成分解
例如小明练习跑步,上午跑了1600公尺下午跑了2500公尺上午和下午共跑了几公里几公尺?第二单元重量数学结构(1).重量概念
(2).「重量」是感官量
(3).称面的刻度结构
(4).公斤
(5).公克
一般重量的概念产生主要是透过「比较」与来自「测量」。「重」概念形成于掂物的「比较」,但是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弹簧」或「天平」,让「重」得以「测量」的方式转换出来,可能「重」与「美丽」这个语词一样无法描述出「量」。
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重量概念]「重量」是感官量,并可藉由工具测得
重量是存在于实物上的感官量,不同于长度、面积、容量等可藉由视觉产生量感,也不同于时间是藉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比对刻度而测得的工具量;重量必须藉由手掂实物来掌握量感,并和天平现象、秤面现象连结,才能产生意义。例如:小明体重40公斤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感官量]秤是科技文明的产物,将物件置于弹簧称上,可就指针所指刻度报读物重。但是一般的秤有其所称物重的上限;而且弹簧称面上的刻度是利用数线结构表示等比例物重,换言之,1公斤称和3公斤秤的秤面刻度结构就不同。1公斤秤:(最大刻度与次大刻度)3公斤秤:(最大刻度与次大刻度)
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称面的刻度结构]三年级上学期:视为符号四年级上学期:视为一种标签,尚未教学「1公斤=1000公克」连结秤与体重计的刻度位置四年级下学期:掌握1公斤量感以及了解刻度数线结构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公斤]
由于1公克的物件不易感觉,而且无秤面刻度系统的数线结构,必须借助天平(四下则借助皿天平),来进行教学活动,儿童较不易进入重量加法性的理解。虽然如此,砝码不同的组合所形成的重量,仍然能够妥善引导加法性,其方法正如秤面刻度系统一样。一.数学结构数学结构[公克](1).皮亚杰的重量保留概念(4).重量的间接比较
二.认知结构(1)
[先备知识]认知结构
(6).重量的普遍单位
(3).重量的直接比较
(2).重量的感觉比较
(5).重量的个别单位
(1)重量保留概念涉及时间因素儿童此时已知道重量和物件有关,而且同一物件你称的、我称的、今天称的、明天称的都一样重。(2)重量保留概念涉及物体变形因素儿童发展到具有重量保留概念时,会知道物体变形前后或置放方式不同,该物体重量不会改变。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重量保留概念](3)重量保留概念涉及物体分割因素儿童发展到具有重量保留概念时,会知道物体分割前后,该物体重量不会改变。(4)重量的递移性儿童发展到具有重量保留概念时,会知道甲物和乙物在称物工具上的刻度一样,就表示两物体一样重;或是甲物和乙物一样重、乙物和丙物一样重,就表示甲物和丙物一样重。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重量保留概念]利用手掂两实物的感觉来进行比较轻重,但当感觉暖昧时,常无法分辨轻重。
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重量的感觉比较]
当两实物的感觉无法比较出轻重时,使用天平原理进行两实物的比较,天平向下倾斜的实物较重。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重量的直接比较]
经由中介物的比较方式,透过第三者与递移关系的运用,分辨两物质的轻重。如班级儿童的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重,则甲比丙重,利用天平2次比出任二物的重量,再推理得知轻重,若直接用秤知道三物分别的刻度位置,就无间接比较的味道。
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重量的间接比较]
个别单位化也是一种间接比较的策略,在四上的时候有一个利用天平要比出二物重,重多少的活动,儿童会利用异物累加或同物累加于轻物到二边一样重,推知谁重,重多少;例如以弹珠为中介物(中介物要每个重量都相同,最好方便取得,如硬币、螺丝等),运用等臂天平测量铅笔盒的重量是等于几个弹珠的重量,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同物累加的策略后,让儿童去复制某物重,并藉个别单位分别描述二物重,进行重多少的活动。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重量的个别单位]
以公克或公斤的重量普遍单位做为测量实物的重量。如儿童的体重是多少公斤即为重量的普遍单位测量。
一.数学结构认知结构[重量的普遍单位]使用秤时,教师事先要归零,让儿童自然观察到秤面上未置物件其秤面指针所在刻度是0;0就代表秤上未放东西,并不是东西的重量是0公克。至于秤上未置物件,指针不是指向0,利用机械构造归零,是很难向儿童说明的。教师使用秤面放大图时,要配合实际的秤,引导儿童认识50公克、100公克、150公克,…,950公克、1000公克的刻度。并进一步让儿童知道在秤面放大图上所列出的50公克、100公克,…,950公克、1000公克,有哪些刻度在一般的秤面上会出现,以协助儿童能在一般的1公斤秤面上,以50公克为计读单位,报读物重。关于公斤、100公克等重量的教学,最好能亲身经验,来体会它们的「量感」,例如:秤体重等日常生活的经验。一.数学结构教学重点
寒假过后回到学校,小惠告诉大雄她去澳洲旅游。在墨尔本海滩,她欣赏到成群企鹅上岸的奇景。在暮色中归巢的企鹅群中,她说看到一只很大的企鹅。大雄听她这么一说,他也说他到过台北市立动物园,看到一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PWM制氢电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必杀03 第六单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综合题20题)(解析版)
- 讲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
- 2025关于合同中的表见代理
- 商业物业租赁合同范本
- 试验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 天然气购销合同模板
- 2025机械加工合同
- 卷帘门电机售后合同范本
- 商铺的买卖合同年
- cpk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表格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招聘2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做投标文件培训
- 9.4+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活塞式抽水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建筑工程工作计划
- 2025年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限责任公司招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瓶装液化气送气工培训
- 外科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船舶航行安全
- 9.2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