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初中物理寒假衔接8年级专题05温度与熔化和凝固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C/17/wKhkGWeMl4iAUvi_AAHjhJYHTa8564.jpg)
![2025人教版初中物理寒假衔接8年级专题05温度与熔化和凝固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C/17/wKhkGWeMl4iAUvi_AAHjhJYHTa85642.jpg)
![2025人教版初中物理寒假衔接8年级专题05温度与熔化和凝固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C/17/wKhkGWeMl4iAUvi_AAHjhJYHTa85643.jpg)
![2025人教版初中物理寒假衔接8年级专题05温度与熔化和凝固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C/17/wKhkGWeMl4iAUvi_AAHjhJYHTa85644.jpg)
![2025人教版初中物理寒假衔接8年级专题05温度与熔化和凝固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2C/17/wKhkGWeMl4iAUvi_AAHjhJYHTa85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o"3.1温度"温度与\o"3.2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内容早知道☛第一层巩固提升练(6大考点)考点一温度的概念考点二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考点三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考点四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考点五探究晶体熔化时的特点考点六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应用☛第二层能力提升练☛第三层拓展突破练温度的概念⭐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3、长见物体温度(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2)人的正常体温为36.8~37.2℃。(3)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6℃。(4)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5)电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约为-18℃,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5℃。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60℃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C.洗澡时沐浴水温为70℃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4℃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最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 D.漳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冬天沈丘的气温降到零下,则河中冰层下表面的温度为℃4.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我国常用摄氏温标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0℃,我国南极中山站的年均气温约为﹣10℃左右,读作:。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玻璃管、水银和刻度。(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6.(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A.B.C.D.7.如图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其中乙温度示数是℃。8.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物体的长度为cm。(2)图甲是自制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有关。图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一部分,图中所示示数为℃。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2、体温计也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体温计结构(1)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读数更精确。(2)侧壁呈圆弧形,相当于放大镜,便于看清液柱表面位置。(3)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即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
4、使用前:甩一甩,使用其他温度计时不必甩。
5、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离开人体以后温度会下降,这样水银以弯曲的管子为界(因为弯曲的管子很细,比其它地方细,管子冷却最快,收缩最快,就断开了)分开,温度下降,两边的水银向两边收缩而使水银柱断开,这样使玻璃管中的水银不会退回到玻璃泡内,所以即使离开人体,体温计显示的还是人体的温度,这样体温计才可以离开人体而读数!9.小山在测量体温时,用到如图所示的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温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0~42℃C.体温计此时的读数为36.5℃D.体温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10.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2℃,在没有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实际体温是37℃,丙的实际体温是39.6℃,那么测乙、丙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8.2℃和39.6℃ B.37℃和39.6℃C.都是38.2℃ D.37℃和38.2℃1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其读数为℃。12.温度计利用液体性质。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一位护士正确给小明测完体温后忘甩了,又接着给小华、小刚测,三人测量结果分别为38.5℃、38.5℃、39℃,则(选填“小明”“小华”或“小刚”)可能没有发烧。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积累与运用1⭐积累与运用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1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B.C.D.14.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玻璃 B.松香 C.石蜡 D.海波15.固态沥青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用液态沥青做屋顶防水时,液态沥青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6.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填序号)。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探究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实验前器材组装: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实验步骤步骤①在小试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试管中晶体粉末不宜过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没温度计测温泡即可)。步骤②在大烧杯中注入足量的温水(35~40℃之间),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步骤③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海波,当海波温度升到4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几分钟,然后撤去酒精灯和热水)。步骤④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3.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变高。17.(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小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用温度计分别测量a、b两种物质的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1)由实验可知,(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2)在第时,物质的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某时刻测量物质的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为。(4)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18.(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小邵同学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温度为°C;(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均匀受热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通过水浴法来加热试管中的物质(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冰的温度一时间图像,老师发现小邵和小高两位同学的图像略有不同,如图丙所示,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A.冰的质量不同B.酒精灯火焰不同C.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D.冰的初温不同19.(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碎冰此时的温度为℃;(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冰属于(晶体/非晶体);(4)小明分析图像还发现:0至时段内的温度变化比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其主要原因是。20.(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应用⭐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5、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7、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2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关于3D打印,其过程是: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材料,喷头按照3D图纸设计轨迹运动,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以上描述的打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先熔化放热,后凝固吸热B.先升华放热,后液化吸热C.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D.先液化吸热,后凝华放热22.(2024·安徽·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23.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4.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的特点。1.夏天要喝冰饮料时,会在饮料中加入冰块,而不是加冷水。这样做会使饮料的温度降得更多。一个原因是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个原因是冰块()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D.液化放热2.巴蜀中学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简易温度计,如图。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柱向上移,说明温度降低B.此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C.换粗一点的管子可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D.温度计的塑料瓶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毛细管3.(2024·河南·中考真题)我国北方某地最低气温曾达到,当地多使用酒精温度计,这是利用了酒精的(
)A.热值高 B.比热容大 C.沸点低 D.凝固点低4.体温计的原理是,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5.8℃,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7℃),测量的结果是,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6.4℃),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5.如图甲是小明用小药瓶、细玻璃管和酒精制作的简易温度计。温度计标刻度时,将小药瓶分别放在20℃和60℃的水中,并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A和B,则40℃对应的位置是(选填“A”“B”或“C”)。如图乙是小红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小红的温度计是根据原理来测量温度的。6.(2024·重庆·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过程搅拌试管中的海波是为了使它受热,海波的温度升高,内能;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7.(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有关。小丹还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要记录的数据有和;(3)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8.温度的测量在不同场合下有特定的要求,因此,生产生活中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温度计。(1)如图甲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上方玻璃泡内装的是空气,玻璃管中间有一段有色液柱。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液柱会(填“上升”或“下降”)。(2)如图乙是小科设计并制作的一个液体温度计。使用中他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我们需要改进,换用更(填“细”或“粗”)的玻璃管。(3)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所示,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填“A”或“B”)侧。1.(中国传统文化)(2024·陕西·中考真题)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技术十分发达,其中制作模具时常用到“失蜡法”,具体做法是,用固态蜂蜡雕刻成铸件模型,再将耐火泥料敷在其表面,加热后蜂蜡变成液体流失,模具便做好了。该过程中蜂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升华 C.熔化 D.凝固2.(新情景)(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是冬天屋檐下的冰锥,关于冰锥中的冰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 B.凝固 C.汽化 D.液化3.(新情景)如图所示的是超市海鲜区的照片,工作人员通常会在海鲜或者冰鲜的食物下面铺上大量碎冰,而不用零摄氏度的冷水浸泡。关于这种做法,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主要是利用冰升华时会吸热B.因为零摄氏的冰比零摄氏度的水的温度低C.利用冰熔化时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D.使用碎冰是因为碎冰熔化得更慢4.(新情景)9年前的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沥青被烤化属于现象(填物态变化);沥青被烤化过程中温度(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5.(新考法)(2024·山西·中考真题)由于全球变暖,世界各地许多冰川开始快速消融。如图所示,为了保护全球海拔最低、蕴含丰富地质学信息的四川达古冰川,科学家正在探索为冰川盖“被子”来减小太阳辐射热对冰川消融的影响。市场上有同种规格的白色、灰色、黑色三种颜色的纳米纤维布,选谁做“被子”呢?请你设计一个可操作的选择方案。6.(中国传统文化)(2024·贵州·中考真题)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金属钱币。下表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材料熔点t/℃铝660铁1525(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哪种材料制作“钱范”?(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摄氏度?为什么?7.(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金属钱币。如表提供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材料熔点t/℃铝660铁1538(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哪种材料制作“钱范”?为什么?(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多少摄氏度?为什么?
专题05\o"3.1温度"温度与\o"3.2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内容早知道☛第一层巩固提升练(6大考点)考点一温度的概念考点二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考点三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考点四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考点五探究晶体熔化时的特点考点六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应用☛第二层能力提升练☛第三层拓展突破练温度的概念⭐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3、长见物体温度(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2)人的正常体温为36.8~37.2℃。(3)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6℃。(4)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5)电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约为-18℃,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5℃。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60℃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C.洗澡时沐浴水温为70℃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4℃【答案】D【详解】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30℃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C.洗澡时沐浴水温为40℃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2℃左右,24℃靠近22℃,故D符合题意。故选D。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最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 D.漳州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答案】C【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且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冰箱冷冻室温度低于0℃,冷藏室温度在0℃以上,7℃以下,故B不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人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在25℃左右,故C符合题意;D.漳州属于我国南方城市,冬天的最低气温不可能达零下40℃,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冬天沈丘的气温降到零下,则河中冰层下表面的温度为℃【答案】热胀冷缩0【详解】[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冬天沈丘的气温降到,因为湖面冰层下表面和水接触,所以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4.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我国常用摄氏温标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0℃,我国南极中山站的年均气温约为﹣10℃左右,读作:。【答案】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零下10摄氏度(或负10摄氏度)【详解】[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3]-10℃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玻璃管、水银和刻度。(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2023·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详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故A错误;B.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并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C正确;D.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D错误。故选C。6.(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如图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其中乙温度示数是℃。【答案】热胀冷缩-14【详解】[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此时是零上,读作,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液面在零刻度线下,此时表示零下的温度,读作。8.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物体的长度为cm。(2)图甲是自制的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的性质而制成的,它的测温效果与小玻璃瓶的容积和玻璃管的有关。图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一部分,图中所示示数为℃。【答案】(1)0.12.30(2)热胀冷缩粗细-22【详解】(1)[1][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指每小格代表的长度,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物体的长度为2.30cm。(2)[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2]当玻璃瓶的容积不变,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体积膨胀相同,管越细,上升的高度越高,越灵敏,所以测温效果与玻璃管的粗细有关。[3]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越往上数值越小,说明温度计的示数为零下,故温度计的示数为-22℃。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2、体温计也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体温计结构(1)体温计的玻璃管很细,读数更精确。(2)侧壁呈圆弧形,相当于放大镜,便于看清液柱表面位置。(3)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管,即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会在缩口处断开。
4、使用前:甩一甩,使用其他温度计时不必甩。
5、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离开人体以后温度会下降,这样水银以弯曲的管子为界(因为弯曲的管子很细,比其它地方细,管子冷却最快,收缩最快,就断开了)分开,温度下降,两边的水银向两边收缩而使水银柱断开,这样使玻璃管中的水银不会退回到玻璃泡内,所以即使离开人体,体温计显示的还是人体的温度,这样体温计才可以离开人体而读数!9.小山在测量体温时,用到如图所示的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温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0~42℃C.体温计此时的读数为36.5℃D.体温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答案】C【详解】A.体温计的玻璃泡中装有液体水银,水银吸收或放出热量,体积会增大或缩小,所以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35℃,最大刻度为42℃,所以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故B错误;C.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由液面位置可知读数为36.5℃,故C正确;D.由于体温计具有缩口结构,水银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D错误。故选C。10.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测得甲的体温是38.2℃,在没有甩体温计的情况下,用酒精消毒后又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实际体温是37℃,丙的实际体温是39.6℃,那么测乙、丙后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
)A.38.2℃和39.6℃ B.37℃和39.6℃C.都是38.2℃ D.37℃和38.2℃【答案】A【详解】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是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若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病人的体温高,则准确,如果低,则显示原来的示数。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7℃(小于38.2℃)和39.6℃(高于38.2℃),那么两次测温后,他的记录数据是38.2℃和39.6℃,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其读数为℃。【答案】0.1可以37.6【详解】[1]由图可知该体温计每一大格为1℃,每一大格分成10份,故分度值为0.1℃。[2]由图可知该体温计的下端有一个极细的弯管,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水银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被测人体来读数。[3]由图可知该体温计每一大格为1℃,每一大格分成10份,其分度值为0.1℃,故此时读数为37.6℃。12.温度计利用液体性质。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一位护士正确给小明测完体温后忘甩了,又接着给小华、小刚测,三人测量结果分别为38.5℃、38.5℃、39℃,则(选填“小明”“小华”或“小刚”)可能没有发烧。【答案】热胀冷缩37.8小华【详解】[1]一般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示数为37.8℃。[3]由于体温计有特殊的结构“缩口”,故体温计用完之后需要用力往下甩。护士给小明测完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变为38.5℃,但她忘记甩体温计。接着,她又用这个体温计给小华和小刚测量体温。由于体温计没有甩,如果小华和小刚的体温都低于或等于38.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将不会下降,仍然会显示38.5℃。而如果他们的体温高于38.5℃,则体温计的示数会相应上升。根据题目,小华和小刚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8.5℃和39℃。由于体温计没有甩,所以小华的体温可能是38.5℃,也可能低于这个温度(但体温计仍然会显示38.5℃)。而小刚的体温则肯定是39℃,因为他测量的结果高于小明的测量结果。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小华可能没有发烧,因为他的体温可能是基于未甩的体温计而得出的38.5℃,实际体温可能低于这个温度。小明的体温是38.5℃,小明肯定发烧;而小刚也肯定发烧,因为他的体温是39℃。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积累与运用1⭐积累与运用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1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A. B.C. D.【答案】D【详解】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A.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有一段时间内物质吸热,温度不变,因此为晶体的熔化图像,反映晶体熔化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因此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反映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C.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因此为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反映非晶体凝固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D.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像,反映晶体凝固的特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玻璃 B.松香 C.石蜡 D.海波【答案】D【详解】常见的晶体有钻石、石英、云母、海波、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沥青、橡胶、玻璃、塑料等。由此判断,海波属于晶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固态沥青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用液态沥青做屋顶防水时,液态沥青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非晶体降低【详解】[1]沥青熔化没有固定的温度,因此属于非晶体。[2]由于沥青不是晶体所以随液态沥青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16.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填序号)。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答案】①④⑤晶体有熔点(一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详解】[1][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石英、海波、水晶、食盐、各种金属等;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玻璃、沥青。因此上述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有①④⑤。探究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实验前器材组装: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2.实验步骤步骤①在小试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试管中晶体粉末不宜过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没温度计测温泡即可)。步骤②在大烧杯中注入足量的温水(35~40℃之间),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步骤③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海波,当海波温度升到4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几分钟,然后撤去酒精灯和热水)。步骤④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3.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变高。17.(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小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用温度计分别测量a、b两种物质的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1)由实验可知,(选填“a”或“b”)物质是晶体。(2)在第时,物质的状态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某时刻测量物质的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为。(4)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答案】(1)a(2)固液共存状态(3)43(4)增加【详解】(1)由图乙可知,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但物质有段时间温度不变,说明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是晶体。(2)a物质在4~8min时间内处于熔化过程,在第6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共持续了4分钟。(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43℃。(4)在加热过程中,a物质持续吸热,故内能增加。18.(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小邵同学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的温度为°C;(2)下列措施中能使冰均匀受热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通过水浴法来加热试管中的物质(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冰的温度一时间图像,老师发现小邵和小高两位同学的图像略有不同,如图丙所示,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A.冰的质量不同 B.酒精灯火焰不同C.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 D.冰的初温不同【答案】(1)-14(2)B(3)D【详解】(1)如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零刻线下,读数为-14℃。(2)A.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是因为外焰温度高,不能使冰均匀受热,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水浴法来加热试管中的物质,物质和热源的接触面较大,能均匀受热,故B符合题意。故选B。(3)ABC.由图像可知,冰的初温相同,开始熔化的时间、熔化时间不同,说明冰的质量可能不同,也可能是冰的质量相同,酒精灯火焰不同或烧杯中水的质量不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冰的初温相同。假使冰的质量相同、初温不同,则冰开始熔化前的加热时间不同,熔化时间相同,而图中熔化时间也不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9.(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碎冰此时的温度为℃;(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冰属于(晶体/非晶体);(4)小明分析图像还发现:0至时段内的温度变化比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其主要原因是。【答案】受热均匀状态-3晶体水的比热容比冰大【详解】(1)[1][2]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可以使碎冰受热均匀,碎冰熔化比较缓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状态。(2)[3]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刻度以下第3格,所以读数为-3℃。(3)[4]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故冰为晶体。(4)[5]取0至t1时段与t2时刻后一段相等时间观察,则吸热相等,物质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根据可知,升高的温度不同,水升温比冰要慢。20.(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答案】CC38晶体物质受热不均匀,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详解】(1)[1]实验中为了让酒精灯用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组装器材时,要从下到上组装,则应先固定C。(2)[2]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可以使被加热液体受热均匀,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采用水浴加热,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使得测量的温度准确,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故C符合题意。故选C。(3)[3]由图乙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温度为38℃。(4)[4]由图丙可知,BC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即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该物质由固定的熔点,故该物质是晶体。(5)[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实验时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物质受热不均匀,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应用⭐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5、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7、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21.(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关于3D打印,其过程是: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材料,喷头按照3D图纸设计轨迹运动,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以上描述的打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先熔化放热,后凝固吸热B.先升华放热,后液化吸热C.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D.先液化吸热,后凝华放热【答案】C【详解】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材料,属于熔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属于凝固过程,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选C。22.(2024·安徽·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 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答案】C【详解】AB.“炙化其中油蜡”是固态的油蜡变成液态的蜡水,因此是熔化的过程,故AB错误;C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液态的铜液变成固态的铜,因此是凝固的过程,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3.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在(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熔化吸收【详解】[1][2]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由固态熔化成液态水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24.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的特点。【答案】晶体熔化吸热【详解】[1]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说明这种颗粒吸收了热水的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这种颗粒是晶体。[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1.夏天要喝冰饮料时,会在饮料中加入冰块,而不是加冷水。这样做会使饮料的温度降得更多。一个原因是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个原因是冰块()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C.汽化吸热 D.液化放热【答案】A【详解】由题意知,夏天要喝冰饮料时,会在饮料中加入冰块,而不是加冷水。一个原因是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个原因是冰块放入饮料后由固态变为液态,会熔化吸热,使饮料的温度降低。故选A。2.巴蜀中学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简易温度计,如图。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柱向上移,说明温度降低B.此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C.换粗一点的管子可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D.温度计的塑料瓶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毛细管【答案】A【详解】ABD.根据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可知,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因此此温度计的原理是气体的热胀冷缩,当温度降低,气体的体积变小,液柱向上移,故A正确,BD错误;C.换粗一点的管子,当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气体变化的体积相同,则液柱上升的体积相同,因为管子的横截面积变大,则变化的高度变小,因此会降低温度计的精确度,故C错误。故选A。3.(2024·河南·中考真题)我国北方某地最低气温曾达到,当地多使用酒精温度计,这是利用了酒精的(
)A.热值高 B.比热容大 C.沸点低 D.凝固点低【答案】D【详解】而酒精的凝固点较低,是-117℃,在-52.3℃时,酒精仍然是液态,所以当地多使用酒精温度计。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体温计的原理是,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5.8℃,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7℃),测量的结果是,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6.4℃),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答案】液体的热胀冷缩37℃37℃【详解】[1]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体温计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2][3]体温计有缩口,水银柱能在温度变高时升高,但是在温度降低时不能自动下降,要想降低示数需要用力甩体温计,所以测量乙同学的体温结果是37℃,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37℃。5.如图甲是小明用小药瓶、细玻璃管和酒精制作的简易温度计。温度计标刻度时,将小药瓶分别放在20℃和60℃的水中,并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A和B,则40℃对应的位置是(选填“A”“B”或“C”)。如图乙是小红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小红的温度计是根据原理来测量温度的。【答案】C气体的热胀冷缩【详解】[1]一般物体热胀冷缩。如图1所示温度越高,酒精体积越大,因此20℃对应A点,60℃对应B点。40℃在20℃和60℃之间,故40℃对应的位置是C。[2]如图乙是小红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温度变化时,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引起弯管中液柱移动,故小红的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来测量温度的。6.(2024·重庆·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过程搅拌试管中的海波是为了使它受热,海波的温度升高,内能;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答案】均匀增大48【详解】[1]实验中,加热过程搅拌试管中的海波是为了使它均匀受热。[2]加热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8℃。7.(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有关。小丹还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要记录的数据有和;(3)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答案】见解析停表雪的状态变化时间温度见解析【详解】[1]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此时有太阳,温度升高,另外还有可能与其它外部因素有关,因此填写环境温度、屋顶材料、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积雪厚度、屋顶形状等合理即可。(2)[2]实验时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因此,需要测量时间的停表。[3]由于实验室探究雪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因此实验中要时刻观察雪的状态变化。[4][5]实验过程中要分析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因此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3)[6]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熔点),则是晶体,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改变(没有熔点),则是非晶体。8.温度的测量在不同场合下有特定的要求,因此,生产生活中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温度计。(1)如图甲是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上方玻璃泡内装的是空气,玻璃管中间有一段有色液柱。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液柱会(填“上升”或“下降”)。(2)如图乙是小科设计并制作的一个液体温度计。使用中他发现该温度计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我们需要改进,换用更(填“细”或“粗”)的玻璃管。(3)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相同的受热条件下,铜的膨胀程度比铁的膨胀程度大,将两个形状、厚度相同的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就可制成双金属片温度计,如图丙所示,当气温升高时,指针偏向中央刻度线的(填“A”或“B”)侧。【答案】(1)下降(2)细(3)B【详解】(1)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玻璃泡内装的空气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游戏公司前台接待总结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神经外科分流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草坪护理CRM软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导向销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古董搬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双膜储气罐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环保EPDM颗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坏死性筋膜炎药品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车辆后备箱释放电缆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伏舟托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5年销售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DB3713T 340-2024 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技术规范
-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考试版)
- 车间空调岗位送风方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初一年级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