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16/wKhkGWeMlOuAQtCaAAMFNl1Uv7k599.jpg)
![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16/wKhkGWeMlOuAQtCaAAMFNl1Uv7k5992.jpg)
![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16/wKhkGWeMlOuAQtCaAAMFNl1Uv7k5993.jpg)
![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16/wKhkGWeMlOuAQtCaAAMFNl1Uv7k5994.jpg)
![2025届辽宁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16/wKhkGWeMlOuAQtCaAAMFNl1Uv7k59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历史科试卷客观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寇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自己的天子遇到了大敌,纷纷率兵救难勤王。即使到了春秋中叶,还出现过“诸侯城周”的勤王举动。这反映了分封制使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集中B.周王朝的疆域有所扩大C.血缘亲疏关系不断强化D.权力中心意识影响深远2.西汉时期人们性格直露,言行激烈,急躁易怒,较少谦让。而东汉时期“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在生活中人们身体力行,谦让蔚然成风,并且谦让的范围十分广泛。这一变化反映了A.社会环境的和平稳定B.儒家礼仪规范的确立C.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D.社会风气的儒化趋势3.唐后期的河北幽州,尊安史叛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并修坟建祠予以祭祀。后朝廷欲变更其俗,“乃发墓毁棺”,居然激起当地兵变。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藩镇威胁中央统治B.君主专制遭到削弱C.中央政权认同式微D.阶级矛盾不断激化4.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代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的世俗化B.国家统一影响文学艺术的发展走势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通俗文学蕴含着程朱理学价值观念5.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曾五次北征蒙古,与此同时,他还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先后派亦失哈5次巡视奴儿干,招抚女真各部。结合表1,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次数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时间亦失哈五次北巡奴儿干时间第1次永乐八年二月出发永乐九年春出发第2次永乐十二年三月出发永乐十年冬第3次永乐二十年三月出发永乐十三年到十八年冬第4次永乐二十一年七月出发永乐十八年前后第5次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出发永乐二十一年春出发,二十二年秋返回A.明朝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管理边疆B.奴儿干都司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引发了明蒙战争D.奴儿干都司保障了北部边疆的稳定6.表2为广州、上海1844-1855年对英进口总值变化表。年份广州所占百分比上海所占百分比年份广州所占百分比上海所占百分比184487.412.6185058.441.6184577.622.4185157.942.1184671.228.8185250.649.4184769.730.3185337.962.1184866.833.2185442.157.9184963.936.1185521.878.2表2据此可知A.协定关税导致中国贸易逆差B.清政府的海关税收逐年增加C.自然经济主导地位不断丧失D.区位优势影响对外贸易发展7.晚清时期,中国曾兴起重商主义思潮。曾国藩1862年就提出“商鞅以耕战,泰西以商战”的观点,郑观应则进一步指出“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这表明A.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初步发展B.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与西方有类似之处C.近代中国重商主义具有经济民族主义特点D.近代中国重商主义突破了“中体西用”观念8.表3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报在第一时间以头条新闻形式发表的消息和评论。对这一历史现象,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报刊》报道标题报道内容摘录《申报》武昌失守鄂省城内新军全行叛变,前日调防督署之马步工兵各一队,于轰攻督署时倒戈而起,与署内防兵力战,旋将防兵击逃,署亦焚毁。《民立报》长江上游之血水革命党者,万恶政府下之产儿,故有倒行逆施之政府,欲求天下不乱而不得。何也?制造革命党也。《大公报》武昌革党起事之警电粤乱甫平,川乱旋起;川乱未已,鄂乱又生。乱机之伏,几如遍地火星,随处可以触发。《盛京时报》武昌叛乱志详19日傍晚,革命党约300人潜伏武昌,突袭督署,并随处纵火,督署及藩司署均被烬。A.各家报刊虽争相报道,但都从不同侧面谴责武昌起义B.《盛京时报》立场反动,不能真实报道武昌起义史实C.各家报刊观点态度多样,社会舆论受到时局政治的影响D.各家报刊报道不尽相同,反映民国初期文化环境宽松9.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制定的《目前农运计划》指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民运动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次则陕西、四川、广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七省亦应以相当的力量去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共产党A.发动农民建立工农民主政权B.决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C.组织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D.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0.中共中央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起草工作后提出宪法草案初稿,1954年3月交宪法起草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组织全国各大城市各方面代表人物8000多人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修改而成宪法草案,于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又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约有1.5亿人参加讨论······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该宪法出台的过程说明了A.程序正义的立法规范B.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C.通俗易懂的普法方式D.以集体为核心的立法原则11.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与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奴隶制民主政治模式。其根本原因是A.海洋国家的地理优势B.小国寡民的政治形态C.工商经济的繁荣兴盛D.人文哲学的高度发展12.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会反对奢侈之风,因此,当时欧洲人普遍穿着宽松的长袍。但15世纪末以来,西欧上层社会开始流行艳丽豪华的服饰。这一变化反映了A.享乐主义的盛行B.人文意识的觉醒C.自由主义的兴起D.宗教改革的深入13.狄更斯小说《穷人的专利权》中,老工人约翰为了给自己的一个发明申请专利,总共经历了三十六道手续,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用时近两个月,花费近百英镑(相当于当时一个高级技术工人三年的所有收入)。文中约翰的朋友点评道:“申请专利的过程就是使一个人成为宪章派的捷径。”这种状况主要反映了当时英国A.贫富分化的加剧B.等级观念的固化C.专利获取的艰难D.行政体制的滞后14.1923年,“划定了联盟工业企业和共和国工业企业,前者主要是重工业大型企业,直接由全苏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一些重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由各加盟共和国最高经济委员会管理;其余的工业企业则由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由此说明新经济政策A.注重轻重工业的比例协调B.探索优化工业企业管理模式C.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5.“他宣传非暴力学说(源于信奉仁爱、不杀生的印度教),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由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由此可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利用印度传统道德伦理发动群众反抗殖民统治B.以爱制暴取代了以暴制暴的抗争形式C.促进了印度民族意识觉醒和印度人民团结统一D.使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独立16.1992年6月,欧洲理事会在里斯本召开会议(里斯本会议),会议讨论了欧共体与中东欧国家的伙伴关系,重申在《欧洲协定》的框架内发展欧共体与中东欧国家的伙伴关系,加强政治对话并将其扩展到包括最高政治级别的会议,通过合作帮助其入盟。由此可知,里斯本会议A.加快了两极格局瓦解的步伐B.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扩大C.确立了欧洲合作的基本原则D.实现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主观卷II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西汉)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愁不获乎?”--(宋)司马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人的观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人观点产生的背景并指出其作用。(8分)18.戊戌政变是密谋下的宫廷政变,处处可见其蛛丝马迹,又让后世难觅确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是1898年梁启超流亡日本后追记,内容当据谭嗣同转述。其中记载:“(农历八月)初三日夕,(谭)君径造袁(世凯)所寓之法华寺······君曰:荣禄密谋······若变起,足下以一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袁怒目视曰:“若皇上在仆营,则诛荣禄如杀一狗耳。······至初五日,袁复(被光绪)召见,闻亦奉密诏云。”袁世凯的《戊戌纪略》写于1898年9月29日(农历八月十四日)。《纪略》记载:“次日初三······忽闻外室有人声······乃谭嗣同也。······(谭)因出一草稿,如名片式,内开:“袁世凯初五请训······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朱谕宣读,立即正法。初五日请训,因奏曰:“古今各国变法非易······如操之太急,则生流弊。······为动容,无答谕,请安,退下。”(1)辨析上文所引史料,据此能够确认的关于戊戌政变的史实有哪些?(6分)(2)指出上文所引两则文献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一时期非洲遭受的殖民灾难深重。对刚果实施残暴统治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辩护说;我们唯一的纲领是让国家在士气和物质上得到重生,这一辨词在西方具有普遍代表性。1902年,英国学者霍布森批评说:帝国主义的最大危险在于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它已习惯于这种(利他主义)自我欺骗,从而丧失自我批评的能力;帝国主义的当前趋势正在向这个方向(战争)发展,作为反作用力其后果可能是西方国家的衰败和西方文明的崩溃。-摘编自(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材料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独立,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艾德礼(1945-1951年任英国首相):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帝国兴起,繁荣一个时期,然后垮掉了······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伊斯美(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同意印度独立)那样去做之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摘编自(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主要原因,并说明霍布森观点的合理性。(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种观点的区别。试从国际形势角度说明二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蓬勃发展的原因。(6分)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发展阶段大致时间大致跨度主要特征备注工具时代起步发展成熟250万-0.6万年前250万-20万年前20万-4万年前4万-1万年前250万年230万年16万年3万年原始文化旧石器早期、狩猎采集旧石器中期、血缘氏族旧石器晚期、母系社会人类诞生社会化过渡农业时代起步发展成熟1万-0.6万年前前4000-1763年前4000-前500年前500-618年618年-1500年4000年5800年3500年1100年900年新石器时期、作物栽培农业文明、农业经济古代文明、奴隶制古典文明、封建制东方文明繁荣、欧洲中世纪文明诞生农业化过渡工业时代起步发展成熟1500-1763年1763-1970年1763-1870年1871-1913年1914-1945年260年210年110年40年30年欧洲文明崛起、文艺复兴工业文明、工业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家庭机械电器化、社会主义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化非农业化过渡知识时代起步发展1945-1970年1971-2100年1971-1992年1993-2020年20年130年20年30年第三次产业革命、信息化知识文明、知识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微电脑第二次信息革命、网络化第二次现代化知识化非工业化--摘编自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人类文明进程周期表》结合所学知识,就人类文明进程的某一历史时期,自拟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DDCABDCC910111213141516CBCBDBA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2分)(1)观点:(4分)贾谊:主张重农抑商。(2分)司马光:认为农业、工商业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富之源。(2分)(2)①背景:(4分)贾谊:秦末战乱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或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2分)司马光: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2分)②作用:(4分)贾谊:重农抑商对恢复发展经济、稳定人心、恢复社会秩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分)司马光:关于农业、工商业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国家财富之源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18.(14分)(1)史实:八月初三日谭嗣同拜访袁世凯;谭嗣同预谋诛荣禄;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召见袁世凯。(每点2分,共6分)(2)①类型:(2分)《戊戌政变记》属于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传记。(1分)《戊戌纪略》属于一手史料/直接史料/纪略。(1分)②价值:(6分)《戊戌政变记》是梁启超流亡后的追记,且非当事人,真实性需要考证。(2分)《戊戌纪略》出自当事人袁世凯,且成文时间更早,作为直接史料,它为研究戊戌变法提供了新的视角。(2分)但由于袁世凯在近代史上的“大奸大伪”形象,所以仍需甄别。(2分)19.(14分)(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列强瓜分世界奠定物质基础;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宣扬“利他主义”,煽动对外扩张。(每点2分,共4分)合理性:霍布森认为,帝国主义国家打着“利他主义”的幌子瓜分世界,有可能引发战争,导致西方文明崩溃。两次世界大战是列强瓜分世界的结果,沉重地打击了西方国家,西方文明呈现衰退的趋势。(每点2分,共4分)(2)区别:艾德礼认为英国是自愿允许印度独立的,伊斯美认为英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办公室文件消毒及深度保养合同
- 租赁期间房屋买卖合同
- 公司之间的借款协议
- 出租车停运损失上诉状
- 电器代理合同协议
- 财务管理系统操作与应用手册指南
- 农业科技行业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策略
- 广告招牌安装合同年
- 办公室租赁合同书
- 安全事故赔偿协议书
- 2025年度年度表彰大会会议服务合同
- 亲子关系断绝协议书范文
-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机械能 综合素质评价卷(含答案)
- (完整版)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精校版)
- 2024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社会招聘笔试真题
- 网络货运行业研究报告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 警察法制进校园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Unit 2 单元话题完形填空练习(含答案)
- 00015-英语二自学教程-unit1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