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一第一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教学检测(二)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主要有石斧、石铲、石䭠、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还有一些陶质器皿,如鼎、罐、壶、钵、碗、盆、勺等炊具和饮食器皿。据此可推知,裴李岗文化时期(

)A.处于群居生活时代 B.人们转向定居生活C.农业生产水平很高 D.已经出现贫富分化2.《国语》记载:“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翟、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荆蛮戎翟人也。”这在当时(

)A.彰显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B.导致了诸侯割据局面C.确立了贵族世卿世禄特权 D.促成了华夏认同观念3.魏统一北方后,多数内迁少数民族打破了部落组织,形成按封建编户重新编组的更广泛的民族杂居。如魏初秦凉地区仅五、六百户(落)人口中,即包括“羌、戎杂夷”等许多民族。这种状况(

)A.为民族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B.说明民族融合具有单向性C.折射出孝文帝改革成效有限D.体现了各民族特性的丧失4.韩愈是中唐时期的大文豪,同时也是儒家思想的忠实拥护者。他因反佛被贬潮州后,与高僧大颠来往,颇受影响,其排佛的态度,渐不如以前的强烈。他的弟子李翱曾作《复性书》,表面远攀儒家经典,不及佛书,实际其中已杂有许多佛教理论。这体现出(

)A.佛教已被儒士普遍接受 B.政治经历改变思想立场C.佛教理论影响儒家思想 D.传统儒家思想走向没落5.绍兴和议后,宋廷在江南等地推行经界法,淮南等地得到初步开发;绍兴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宋廷逐渐加强对江南等地官田的控制,淮南等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绍兴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宋廷大规模出卖江南等地的官田,淮南等地得到深入开发。据此可推知(

)A.南宋以经济发展为施政重点B.相对稳定的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C.南宋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增长D.政治中心南移使南方开始得到开发6.如表为明代永乐及成化年间徽州地区(主要是祁门、休宁、歙县)土地买卖交易契约内容及使用通货情况。这可用于说明明代(

)年代契约数契约内容分类使用通货分类卖田卖地卖山其他宝钞银谷物绢布永乐元年至二十二年(1403—1424年)1032935372841143成化元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9083742309000A.土地兼并较频繁 B.纸币渐退出流通领域C.确立土地私有制 D.白银货币化趋势明显7.1842年,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据此可知,《南京条约》(

)A.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导致列强势力延伸至中国内地C.导致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D.便利英国侵略者进行资本输出8.收复新疆时期,左宗棠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包括改善税收制度,减轻对民众的徭役负担,广开河渠,招抚关内外流亡丁口等。此外,左宗棠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民族团结,充分尊重当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据此可知,左宗棠收复新疆(

)A.得到了清政府的有力支持B.得益于正确的治边方略C.根源在于正确的军事战略D.源于对敌人势力的瓦解9.1924年9月,陈独秀指出,“憎恶义和团是野蛮的排外”是一个错误观念。他认为义和团不是野蛮的排外,之所以排外,是因为列强对中国侵略在先,义和团是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的反抗。据此可知,陈独秀(

)A.意在说明义和团加速近代化B.旨在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C.重在表达对底层民众的同情D.试图揭露清政府的反动面目10.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1914年5月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这一变化体现出(

)A.革命派因人设法的特征 B.责任内阁制得到了落实C.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 D.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加强11.胡适认为,采取骤然的替代方式企图解决东西方文化问题是回避而不是解决问题。1919年12月,他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提出建设新文化的理论原则:“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这反映了胡适(

)A.提倡全面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B.反对用马克思主义变革中国C.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明D.对新文化运动进行全面反思12.如图为五四运动时期刊发的一幅漫画《五四运动的起因》。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爆发源于人民对政府的不满B.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C.沉重打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D.促成了社会各阶级的联合13.如表为1920年和1936年全国机制布消费量统计(单位:千匹)。这反映出(

)时间总消费量进口国内生产1920年240629.47203993.5536635.921936年517441.47107771.13409670.34A.民众的消费水平提升较快B.国内布匹生产严重过剩C.布匹的进口替代效果明显D.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减轻14.如表为东汉平民读书人的事迹摘编。这突出体现了东汉平民读书人(

)人物事迹汝南项城人蔡衍以礼让化乡里,乡里有争讼者,辄诣衍决之,其所平处,皆曰无怨太原王烈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A.推动儒家教化在民间的践行B.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C.有利于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D.在司法活动中维护人伦15.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后,清廷被迫启用汉族官僚以镇压太平军,地方督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中央政府运作,湘淮军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镇压主力,且湘淮军并不绝对听命于中央。“兵部除绿营之外,各省勇数且不能知,若一旦出警,各省皆自顾疆圉,不能恤人。”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清朝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清廷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太平天国造成社会秩序混乱D.地方督抚权力有所膨胀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明太祖要求土司子弟入国子监读书。然而,能入监习儒的土官子弟毕竟人数有限,大多数边夷土官仍然“鲜知礼义”。《明太祖实录》卷239记载,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明太祖下令在云南、四川土司地区“皆设儒学,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弘治十六年(1503年)六月,明廷再次下诏:“以后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渐染风化,以化顽冥,如不入学者,不准承袭。”这种强制自然有利于儒学在西南土司子弟及西南地区广泛传播,从而深化国家对西南边疆的控驭。——摘编自蒋金玲《边疆治理视阈下的明代边疆文教》材料二

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清代前期,理藩院还兼管中外交涉事宜。为使管理规范化,清政府制定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在地方,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新疆为将军辖下的伯克、州县、札萨克制;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摘编自马大正《清代中国边疆政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治理西南地区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影响。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62年2月,太平军围攻上海,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即命李鸿章自皖援沪,与洋人并肩作战。李鸿章此行亲见西洋船炮之精良,大为钦羡,同年秋即招募上海英法通晓军械制造之兵弁,教导华人工匠制器之法。其后即以此批华匠成立一局,派参将韩殿甲驻局监督主持。不久,他又于松江另设一局,由英国军医马格里主持,该局即后来的金陵机器局(宁局)的前身。1863年,李鸿章咨调在广东的同知衔江西候补知县丁日昌来沪,成立另一制造局。韩、马、丁三处制造局,史称“炸弹三局”或“洋炮三局”。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三处制造局的基础上成立,这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摘编自张静《李鸿章集团与江南制造局》材料二

李鸿章除购置国外洋枪洋炮、造器练兵、筹备海防外,还开办军事工业,其中包括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自1872年开办轮船招商局以来,李鸿章又先后设立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等。此外,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文字学校,后改名为上海广方言馆,其开办初衷在于培养翻译人才,以便于处理中外交涉等事宜。后设立电报、造船等学馆,培养电讯和造船等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摘编自周婷《试论李鸿章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与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鸿章洋务思想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的洋务活动,并说明其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孙中山接受美联社专访(1912年1月23日)大总统介绍了民国与清廷的谈判,并坦率谈到中国现状。他言语中透出坚定的信心。对于西方各国驻北京使团不了解中国南方政权的真实情况,鼓励清廷顽固抵抗民国政府的行径,大总统表示忧虑,他坚信,清廷交出政权是大势所趋。孙中山说:“如果中华民国无法建立稳定政权并重建国内和平,责任在北京的清廷。清廷的袁世凯总理向我们确认,最近清廷接受了我们的条件。南北最终将实现停战。为了确保和平,我要求民国各省省长同意,一旦清帝宣布退位,他们就选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各省在经过一番犹豫后,最终表示同意。袁世凯完全清楚此事。”“这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协议,目的完全是为了中国人民未来的和平和福祉。推迟协议意味着更多牺牲和痛苦,国家将持续动荡。”“我们控制了除天津和营口之外的所有条约口岸。事实上,民国政府保护了绝大多数外国人和外国财产。中国人民每天都在问,为什么各国不及时承认我们呢?中国人民担心,北京一些外国使节要挑动外国干涉,这一阴影笼罩全国,中外人民都为此感到忧虑。”与此同时,革命军仍在向长江以北推进。估计现在革命军约有十万之众。——摘编自郑曦原《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根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说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概括《纽约时报》对研究民初中国的史料价值,并指出运用此类史料时应注意的问题。三、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共产党是要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如表是毛泽东关于宣传工作的论述。1925年《(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派宣传”我们……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1926年4月毛泽东谈到当时宣传工作中的缺点:“偏于市民,缺于通民;偏于文字,缺于绘画。”他提出:“中国人不识字者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图画宣传乃特别重要”“文字宣传,如写标语等,也尽力在做”1929年古田会议“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为了充实军艺股,应该把全军绘画人才集中工作”1931年《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要把《时事简报》作为“发动群众的一个有力的武器”“不会写本地的土话,也要用十分浅白的普通话”,要多报道“与群众生活紧密地关联着的”新闻;“字数每条不得超过四十字,每期不得超过四百字”——摘编自丁柏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新闻基本理论的探索》等(1)根据材料,概括毛泽东的宣传思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为北伐军进军湖南农村时设计一个标语,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8000年左右(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此时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类工具及生活用品,说明当时人们已走向定居生活,B项正确,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转向定居生活,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水平很高”表述夸大,裴李岗文化时期原始农业处于起步阶段,排除C项;贫富分化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裴李岗文化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A【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的情况,受封的对象包括姬姓王族、联姻的异姓诸侯及少数民族部落氏族,体现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A项正确;诸侯割据局面出现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贵族世卿世禄特权是通过宗法制确立的,而非分封制,排除C项;华夏认同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A【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打破了部落组织”“民族杂居”的状况可知,有利于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A项正确;民族交融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性,排除B项;材料时间是“北魏初”,此时并未开始孝文帝改革,排除C项;各民族自身特色并未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韩愈在与高僧大颠的交往中受到其影响,排佛的态度有所缓和;同时,他的弟子李翱在《复性书》中虽然表面上是远攀儒家经典,但实则杂糅了许多佛教理论,这表明佛教理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影响,C项正确;韩愈师徒不能代表众多儒士,排除A项;韩愈的政治经历并没有直接改变其反佛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儒家思想与佛教理论的交融,而不是儒家思想的没落,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绍兴和议后,南宋与金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对峙局面,这为南宋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宋廷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淮南等地的开发,B项正确;材料所述侧重南方经济的发展,无法体现南宋的施政重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宋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南方地区的开发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从永乐到成化年间,白银在土地买卖中逐渐成为主要通货,而宝钞和其他实物(如谷物、绢布)的使用则减少。这一变化表明,白银在交易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重要的流通货币,D项正确;表格数据主要反映了土地交易中使用通货的情况,并未体现土地兼并的频率,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明代徽州地区使用宝钞买卖土地的频次降低,但不能证明纸币渐退出了流通领域,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而且土地私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步确立了,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处港口及被割让的香港岛均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这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门户洞开,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延伸至中国内地,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左宗棠在新疆推行正确的治边方略,采取措施改善民生,减轻人民负担,并且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惯和信仰,这有利于赢得新疆地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为收复新疆提供了有力保障,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左宗棠个人行动,未体现清政府的态度,A项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收复新疆时期,左宗棠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政策,这不属于军事战略,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是面向新疆各民族的,并不是针对敌人势力的,因此不能体现左宗棠对敌对势力的瓦解和分化,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1924年9月”可知,陈独秀驳斥了“义和团是野蛮的排外”的观点,肯定了义和团的行为是“中国人民对列强侵略的反抗”的正义之举,当时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一评价是对反帝斗争的呼吁与支持,B项正确;义和团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排除A项;陈独秀肯定义和团,并非基于对底层民众的同情,而是希望通过义和团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陈独秀对清政府的态度,此时清政府已经灭亡,“揭露清政府的反动面目”不符合时代需求,排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至191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是责任内阁制,总统只是国家元首,具体实权由国务员行使,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则大大加强了总统权力,国务员成为虚设,这说明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独裁统治得到加强,D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设,存在因人设法的弊端,但是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并不属于因人设法,排除A项;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则大大加强了总统权力,国务员成为虚设,袁世凯大权独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党政治获得成功,排除C项。故选D项。11.【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胡适主张在引进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从而建设中国的现代新文明,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胡适主张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而非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不能得出胡适反对马克思主义,排除B项;材料表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中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及主张全面西化的思想进行了反思,但这并非针对整个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B【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根据漫画中的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陆章曹),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B项正确;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不是人们对北洋政府的不满,排除A项;漫画没有体现五四运动打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从漫画内容不能看出五四运动促成社会各阶级的联合,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和193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20—1936年,国内生产的机织布与消耗量,从远小于进口到大幅超越进口,这说明我国布匹的进口替代效果明显,C项正确;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消费者用于满足自身日常生活费用各项支出的总和,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民众消费水平提升,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只是消费量,没有存货数据,无法得出生产严重过剩,排除B项;1920—1936年我国民族危机加深,排除D项。故选C项。14.【答案】A【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蔡衍和王烈的事迹都体现了儒家“礼让”“以德感人”的教化思想,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了乡里,推动了儒家教化在民间的实践,A项最佳。蔡衍和王烈在乡里有一定的影响力,说明东汉的平民读书人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B项有一定道理,B项次佳;材料中蔡衍和王烈“礼让”“以德感人”的教化行为,能够化解争斗、和谐乡里关系,的确有利于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C项有一定道理,C项次佳;虽然蔡衍和王烈都参与解决争讼,但他们的行为更多体现的是儒家教化而非司法活动,排除D项。故A项(3分)B项(1分)C项(1分)D项(0分)。15.【答案】A【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推动汉人官僚地主势力的崛起,打破了满洲贵族的垄断地位,加强了地方势力,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清朝的权力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最佳;清廷的中央集权遭到了削弱,是部分材料内容,B项有一定道理;地方督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中央政府运作,说明地方督抚权力增长,D项有一定道理;材料没有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排除C项。故答案为:A(3分);B(1分);D(1分);C(0分)。16.【答案】(1)措施:实行土司制度;加强文化教育。(2)特点:建立了较完整的边疆治理体系;边疆治理规范化、法制化;因地制宜地管理边疆地区。(任答2点)(3)影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后世的边疆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任答3点)【详解】(1)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明太祖要求土司子弟入国子监读书。”可得出明朝治理西南地区的主要措施实行土司制度;根据材料一“皆设儒学,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和“以后土官应袭子弟,悉令入学”可得出明朝时期加强文化教育。(2)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二“清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可得出建立了较完整的边疆治理体系;根据材料二“为使管理规范化,清政府制定并不断修订补充《理藩院则例》《回疆则例》等法规,通令实施。”可得出边疆治理规范化、法制化;根据材料二“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的前提下,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而不强求划一。”可得出因地制宜地管理边疆地区。(3)本题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这种强制自然有利于儒学在西南土司子弟及西南地区广泛传播,从而深化国家对西南边疆的控驭。”可得出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在加强中央集权、保证政令统一”可得出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边疆治理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后世的边疆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7.【答案】(1)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目睹了西方军事技术的强大;受到当时西学东渐潮流的影响。(任答2点)(2)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购置国外洋枪洋炮;训练新式军队;筹备近代海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任答3点)意义: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的经济侵略;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晚清工业、国防、军事和教育的新发展;推动了晚清的近代化进程。(任答3点)【详解】(1)本题是背景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一“太平军围攻上海”“李鸿章此行亲见西洋船炮之精良”得出,从太平天国冲击清朝统治、西方军事技术先进;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西学东渐的影响。(2)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洋务活动:根据材料“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信息可得出,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根据材料二“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文字学校”可得出,兴办新式学堂;根据材料二“购置国外洋枪洋炮、造器练兵、筹备海防”可得出,购置国外洋枪洋炮,训练新式军队,筹备海防等;根据材料二中“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可得出,派遣留学生出国等活动。意义:根据材料一“招募上海英法通晓军械制造之兵弁,教导华人工匠制器之法”得出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根据材料二“设立电报、造船等学馆,培养电讯和造船等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得出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根据材料二“李鸿章除购置国外洋枪洋炮、造器练兵、筹备海防外,还开办军事工业”“设立电报、造船等学馆,培养电讯和造船等人才,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得出促进晚清工业军事、教育发展;根据材料二“自1872年开办轮船招商局以来,李鸿章又先后设立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等”,得出民用工业的创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的经济侵略;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晚清的近代化进程。18.【答案】(1)“清廷交出政权是大势所趋”反映了孙中山坚定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决心;“我要求民国各省省长同意,一旦清帝宣布退位,他们就选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反映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急于推翻清朝统治,对袁世凯作出让步;“民国政府保护了绝大多数外国人和外国财产”反映出当时革命党人对获取列强支持的期望、换取外交承认的需求以及对帝国主义势力的顾虑;“革命军仍在向长江以北推进。估计现在革命军约有十万之众”反映出当时革命党人建立共和制度的热情与决心。(任答3点,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历史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但是辛亥革命未能彻底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在反帝反封建过程中表现出软弱和妥协性。(2)史料价值:丰富了研究民初重大历史事件的史料;为研究民初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多角度视角;有利于了解当时国际社会如何看待中国。(任答2点)问题:辨析报刊史料的真伪;辨析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与立场;与其他史料进行多元互证;解读报刊史料的含义。(任答2点)【详解】(1)本题是特点、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材料中“清廷交出政权是大势所趋”“一旦清帝宣布退位,他们就选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推迟协议意味着更多牺牲和痛苦”“民国政府保护了绝大多数外国人和外国财产”“估计现在革命军约有十万之众”等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