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教新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陕教新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陕教新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A.军备问题B.殖民地问题C.德国边界问题D.成立国联2、“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权条款。依据这一条款,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材料主要表明A.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B.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变化C.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D.美国无视世贸组织规则3、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贸易量是区分国家类型的主要因素B.国际贸易青睐于实力相似国家之间C.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加强D.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4、汉代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管理官民上书的机构。据《廿二史札记》记载,汉代“上书无忌讳”,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东方朔、主父偃、严安等人因“上书言世务”,被简拔为官员。材料表明汉代A.君主专制的政治风气还没有形成B.自下而上察举选官的方式已被改变C.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官民可通过上书参与国家政治生活5、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B.使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D.确立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6、历史选修二一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朝鲜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之后颇有代表性的有限战争。美国政府认为;朝鲜就其战略价值而言尚不能与欧洲相提并论,欧洲仍然是东西方对抗的主战场。美国领导人首先考虑到,如果美国将战火燃烧到中国本土,中美之间正式爆发战争,苏联很可能会依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出面干涉。英国主张承认新中国,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谈判解决朝鲜问题,反对对华强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都希望这场战争尽快结束。同时,世界典论的压力和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也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军事行动上采取一定的限制。对于中国来说,抗美援朝实属被迫参战,早日结束战争,恢复朝鲜半岛的和平本身就是中国进行战争的基本目的,加上敌强我弱的现状和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打一场有限战争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当时,统一祖国的任务尚未最后完成,台湾等一些沿海岛屿和大陆的西藏还没有解放,国内战争还没有最后结束。

材料二:中国出兵;一开始就确定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政治目标。在志愿军出国前夕,首次提出了“朝鲜战争局部化”一词。麦克阿瑟曾建议使用核武器对中国发动攻击。美国的盟友英法等国反对使用核武器,美国最终放弃了使用核武器的想法,也没有进行全面的战争动员而只是进行了部分的战争动员。中国一开始就将战争的区域限定在朝鲜境内。在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中国就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总方针,尽量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当美国无法通过军事手段的运用迅速达到其目的的时候,为了尽早结束战争,也开始谋求同中国的谈判。

一根据赵宗九;王辉《论朝鲜战争中有限战争理论的实践》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朝鲜战争成为一场“有限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朝鲜战争是一场“有限战争“的表现。7、(20世纪战争与和平)

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8、材料1948年10月;在野的丘吉尔系统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说:“在这个关系到人类命运的时刻,当展望我国未来时,我感到在自由和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在内,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接点上。”很显然,在“三环外交”的构想中,英国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放在颇为重要的位置上。然而,“三环外交”实际上又是一个日趋衰微的大国在外交战略上所作的一种无奈选择。英国推行“三环外交”的结果未能如愿。如在马歇尔计划实施中,根据美国的要求,英国在接受美援的同时,与其他受援国一样必须在经济、财政上接受美国的监督。

——摘编自《“三环外交”的前世今生》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环外交”构想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三环外交”政策受挫的原因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海湾战争;全世界都知道7月15日将会开战,但哪一小时打,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从直接损失上看,多国部队42天花了610亿美元,伊方则损失了1900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1600亿美元。二战时,用B-17飞机,需出动4500架次。投弹900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到了越战期间,用F-105飞机,需出动95架次,投弹19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而在海湾战争中,用一架F-117飞机投下一枚炸弹,就能准确地命中目标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占总投弹量的90%,轰炸了南联盟的多座城市,而造成人员的死亡总共不到2000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与二战期间相同天数中人员平均伤亡100万人相比,是天壤之别。

——摘编自王增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得到哪些认识?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在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爆发了“八月革命”,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10月老挝宣布独立,印度支那出现了独立斗争的新局面。但是,法国不甘心放弃它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地位,在美;英的支持下重返印支。1946年12月,法国向越南民主共和国发动全面的殖民战争。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为首的印支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来持续九年的抗法战争。1950年初,胡忠明秘密访问中国,请求援助,毛泽东决定向越提供全面援助,委派陈赓代表中共中央到越南帮助工作,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和政治顾问团前往越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下,1950年9月,越南人民军发动“边界战役”,解放了中越边境的广大地区。1951年3月,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举行联盟会议,近一步巩固了印支三国人民的抗法统一战线,促进了抗法战争的胜利发展。在此形势下,1954年3月,在中国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越南人民军发动了著名的奠边府战役,给法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在印支三国人民的沉重打击下,法国陷入了困境,其1/4的兵力被困于印支战场,巨额的军费严重影响了经济的重建,国内反战运动规模巨大,最终于1954年签订《日内瓦协议》,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结束。

——改编自纪胜利,郝连云《战后国际关系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抗法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抗法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与影响。1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约有350万德意志人居住在西北边境的苏台德区。早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就唆使康拉德·汉来因,成立了苏台德德意志党,专门从事分裂活动,阴谋把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在英法的压力下,捷政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要求,可是汉来因仍以政府拒绝苏台德区完全自治为借口中断了谈判。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约有350万德意志人居住在西北边境的苏台德区。早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就唆使康拉德·汉来因,成立了苏台德德意志党,专门从事分裂活动,阴谋把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在英法的压力下,捷政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要求,可是汉来因仍以政府拒绝苏台德区完全自治为借口中断了谈判。1938年5月18日,捷情报机构报告说德军正在边境集结。19日,莱比锡的一家报纸登出了德军调动的消息。20日,捷政府宣布局部动员,征召后备役人员和某些技术人员入伍。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成了所谓的“五月危机”。——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月危机”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月危机”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及启示。21日,法国外长宣称,如果德军越过德捷边界,法国将履行《法捷同盟友好条约》的义务。同日,英国声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自己不会介入。苏联政府也多次声明同法国一起采取措施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23日,希特勒指示外交部通知捷驻柏林公使,说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德军在边境集结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1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其实从他(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和平原则开始;就没有得到国际舆论的支持,其理想主义的实施事实上就不具备一个较牢固的政治环境。首先,他希望通过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而事实上该原则的提出是英法两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的。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其次,威尔逊在十和平原则中第大唱“公开外交”,本来就令英法大为恼怒。再次,战后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美国希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将世界纳入自己精心设计的国际联盟体制,而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希望巩固其殖民帝国。最后,威尔逊在国内犯了两个严重错误一是他发出呼吁求全国在中期国会议员选举中选出一个民主党国会来,用来表示对他的对外政策的坚决支持:二是在讨论和平条件时,把参议院和共和党撇在一边,在任命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团人选时,没有征求参议院和共和党的意见。事实上,其“理想主义”在美国国内也没有赢得真正的呼声,正因为如此,之后也成为威尔逊在山东问题上让步的导火索,因为他的政策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甚至面对其国内斗争还形成了一个反威尔逊的联盟。

——摘自冯辉《美国在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上有关山东问题的态度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本质及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失败中得到的认识。13、工业革命引发社会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社会面貌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当然,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它还带来人类在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全方位巨变。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机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社会面貌变化之大,可谓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缭乱。当然,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它还带来人类在民族、国家、社会关系以及精神和思想领域的全方位巨变。——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统治下的“恶性循环”的社会。利己主义支配着所有的人,以致整个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都把自私自利作为一切打算的基础,因而在文明制度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每个人都以损人利己为能事,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文明社会的一切罪行和灾难的直接渊源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其要素的。材料二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统治下的“恶性循环”的社会。利己主义支配着所有的人,以致整个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都把自私自利作为一切打算的基础,因而在文明制度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每个人都以损人利己为能事,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文明社会的一切罪行和灾难的直接渊源和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资本主义的商业制度。傅立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其要素的。徐觉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观——摘自《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加强了,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与帝国主义各国实际力量的这种新变化情况相反,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的力量划分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关系上的分化、改组和重新组合,结果于19》20材料三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这种不平衡加强了,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与帝国主义各国实际力量的这种新变化情况相反,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的力量划分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关系上的分化、改组和重新组合,结果于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棉纺织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器”,从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角度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傅立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设想之所以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不平衡”的含义,简要分析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世纪末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4、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0分)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详解】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规定是殖民地问题,即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故B项正确。军备问题是关于军事发展规模等内容,与巴黎和会分赃性质不符,排除A。德国边界问题主要是削弱德国,不涉及分赃性质,排除C。成立国联的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与巴黎和会分赃性质不符,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限定信息“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结合《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D【分析】“美国商务部宜布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这对于芯片严重依赖美国进口的中兴通讯是致命的打击”说明美国对于世界贸易规则的践踏,D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中发生变化不符合事实;中国制造业不是薄弱,C错误。3、D【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65——1995年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方向占据主导地位,选项D正确;出口贸易有原料出口和工业品出口之分,无法从出口贸易两判断国家类型,选项A排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贸易往来,选项B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4、D【分析】【详解】

材料“汉代“上书无忌讳”,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东方朔、主父偃、严安等人因“上书言世务”,被简拔为官员”体现了官民可通过上书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皇帝听取建议的反躬自省,故D正确。君主专制政体在秦朝就建立起来,A错误。材料没体现察举制,排除B。材料没体现儒家思想,排除C。5、A【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内瓦会议。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英、法”“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可知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一起召开的国际性会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故A正确;B项内容为亚非会议的影响,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内容为新国成立初期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点睛】

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1954年2月18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会议达成协议,建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中、苏、美、英、法以及有关国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6、略

【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是从中美两国对战争的考虑和认识来描述朝鲜战争是一场“有限战争”的原因。美国:依据“美国政府认为,欧洲仍然是东西方对抗的主战场”可概括出“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心在欧洲”;依据“美国领导人首先考虑到,如果美国将战火燃烧到中国本土,中美之间正式爆发战争,苏联很可能会依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出面干涉。”可概括出“担心苏联直接参战”;依据“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都希望这场战争尽快结束”可概括出“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依据“世界典论的压力和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也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在军事行动上采取一定的限制”可概括出“世界舆论和国内反战情绪”。中国:依据“对于中国来说,抗美援朝实属被迫参战,早日结束战争”可概括出“被迫参战”;依据“加上敌强我弱的现状和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可概括出“敌强我弱”;依据“统一祖国的任务尚未最后完成,台湾等一些沿海岛屿和大陆的西藏还没有解放,国内战争还没有最后结束”可概括出“国内困难重重”。

(2)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从战争目标;战争时间;战争手段;战争区域这几个方面来说明这场是一场“有限战争”。依据“中国出兵,一开始就确定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政治目标”可知,中国在参战之始时就明确了战争目标;依据“,中国就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总方针,尽量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可知中国当时考虑要尽量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在战争的时间上做了充分的考虑;依据“中国一开始就将战争的区域限定在朝鲜境内”可知中国当时对战争的区域进行了限定;依据“美国最终放弃了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和当美国无法通过军事手段的运用迅速达到其目的的时候,为了尽早结束战争,也开始谋求同中国的谈判”可知,当时后来美国开始考虑用和平谈判的手段来结束战争。【解析】(1)美国:全球战略中心在欧洲;担心苏联直接参战;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世界舆论和国内反战情绪。

中国:被迫参战;敌强我弱:国内困难重重。

(2)战争目标;战争时间;战争手段;战争区域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原则:根据材料“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可知体现的原则是集体安全和经济制裁。

作用:根据材料“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结合国联的评价可总结出评价如下: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根据材料“《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可知体现的是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非战”:根据材料“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可知体现的是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解析】(1)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地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2)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8、略

【分析】【详解】

(1)内容:概括材料“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在内;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即可得到答案。目的:概括材料“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即可得到目的。

(2)原因:根据材料“英国推行“三环外交”的结果未能如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实力下降;马歇尔计划实施,美国插手欧洲事务;欧洲煤钢共同体等成立,欧洲一体化加快;二战后美苏冷战等角度回答即可。【解析】(1)内容:第一个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个环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在内;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第一个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目的:继续维持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和传统利益。

(2)原因:二战后美苏冷战;二战后英国实力下降;西欧一体化进程;二战沉重打击了世界殖民体系;美国插入欧洲事务。9、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可归纳出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根据材料“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可归纳出战争的进程和节奏加快;根据材料“伊方则损失了1900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1600亿美元”可归纳出战争消耗巨大;根据材料“用一架F-117飞机投下一枚炸弹,就能准确地命中目标”可归纳出能有效控制打击的目标;从作战方式来看,可归纳出作战方式多样化。

(2)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得出的认识如:高技术战争要求各军兵种之间应协调发展;提高军队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解析】(1)特点: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进程和节奏加快;战争消耗巨大;能有效控制打击的目标;作战方式多样化。

(2)认识:高技术战争要求各军兵种之间应协调发展;提高军队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10月老挝宣布独立,印度支那出现了独立斗争的新局面。但是,法国不甘心放弃它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地位,在美;英的支持下重返印支”得出法国试图维持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独立;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

(2)原因:根据“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为首的印支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来持续九年的抗法战争”得出越南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根据“毛泽东决定向越提供全面援助,委派陈赓代表中共中央到越南帮助工作,还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和政治顾问团前往越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得出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根据“法国陷入了困境,其1/4的兵力被困于印支战场,巨额的军费严重影响了经济的重建,国内反战运动规模巨大”得出法国国内反战运动的推动。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加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推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解析】(1)法国试图维持对越南的殖民统治;越南独立;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

(2)原因:越南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法国国内反战运动的推动。

影响:加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打击殖民主义势力);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推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11、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的信息可知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依据材料“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和所学可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分子的破坏;结合二战爆发时期英法对捷政府的压力概括相关背景。

(2)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抵抗决心;依据材料“法国外长宣称,如果德军越过德捷边界,法国将履行《法捷同盟友好条约》的义务。同日,英国声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自己不会介入”的信息可知英法苏出于自身安全需要,暂时支持捷政府;依据材料“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德军在边境集结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的信息可知德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启示: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国际社会团结一致制止侵略战争爆发来思考回答。【解析】(1)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分子的破坏;英法对捷政府的压力(或:绥靖政策的实施)。

(2)主要原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抵抗决心;英法苏出于自身安全需要;暂时支持捷政府;德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

启示:只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是可以制止侵略战争爆发的。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通过十和平原则实现其充当国际警察的威望”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质是美国企图领导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第二问,材料“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借威尔逊的声望和“中立”的地位,发表一个空洞的声明以抵消布尔什维克的影响”可得出为抵消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影响,英法不得已接受原则的提出;“‘公开外交’,本来就令英法大为恼怒”可知“公开外交”恼怒英法;“战后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得出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因为他的政策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国会的支持”可得出威尔逊的个人错误使得政策没有获得国内的支持,特别是国会的支持等方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2)小问,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角度分析回答。【解析】(1)本质:美国企图领导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原因:①为抵消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影响;英法不得已接受原则的提出。②“公开外交”恼怒英法。③英美矛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④威尔逊的个人错误使得政策没有获得国内的支持,特别是国会的支持。⑤美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不足以与英法抗衡。(每点,写到给。其它其如孤立主义的外交传统的影响;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共和派的挑战等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2)认识: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社会制度和传统政策是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②外交政策的制定要立足国情,顺应世界形势。③一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仍以欧洲为中心。13、略

【分析】【详解】

(1)机器:根据材料“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得出棉纺织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机器”是“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影响:根据材料“工业文明实现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得出生活方式变化:工业化城市兴起;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增多。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得出自然环境变化: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2)主张:根据材料“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统治下的‘恶性循环’的社会”得出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根据材料“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对立的;每个人都以损人利己为能事,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得出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根据材料“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其要素的”得出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得出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3)含义:根据材料“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往往以跳跃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得出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与帝国主义各国实际力量的这种新变化情况相反,各帝国主义国家所占有的殖民地、市场和势力范围,却是按照旧的力量划分的”并结合所学得出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各国积极寻求同盟者。【解析】(1)机器:“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任举两个)

影响:生活方式变化:工业化城市兴起(答“城市兴起”也可);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增多。(任答3点;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自然环境变化: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2)主张: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或答“批判利己主义盛行现象”);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原因: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3)含义: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主要原因: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各国积极寻求同盟者。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