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成语“助纣为虐”中的“纣”是()的暴君。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战国后期,燕国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同学们对这件事的评价很多,下列符合唯物史观的一项是()A.只要杀了秦王,燕国就不会灭亡B.荆轲是一个壮士,他用生命阻止秦王的暴行C.秦王进行的战争违背了历史潮流D.荆轲刺杀秦王虽然壮烈但行为愚蠢,违背了历史潮流3、以下对应的描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李白的诗--豪迈奔放B.杜甫的诗--清新飘逸C.白居易的诗--反映现实D.李白代表作--《蜀道难》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宋代诗句描写的是当时哪一节日时的情景?A.清明节B.端午节C.元旦D.中秋节5、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6、下列有关商纣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B.他把都城迁到殷C.他施用酷刑,残害人民D.他使商朝走向灭亡7、8、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刘少奇遭到迫害B.二月逆流C.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D.四五运动8、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A.设置台湾府B.册封“班禅”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对科举制的准确理解是()A.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B.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C.隋朝时开始创立D.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10、下列属于周代的贵族的等级的有()A.天子B.卿大夫C.诸侯D.奴隶11、关于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不正确的是()A.北宋的汴梁地区B.南宋的四川地区C.北宋的四川地区D.南宋的临安地区12、与唐朝诗人杜甫情况不符合的是()A.他处于盛唐时代B.他的诗气魄雄浑,人们称他为“诗仙”C.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时期,被称为“诗史”D.“三吏”“三别”是诗史名篇13、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形成统一思想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都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4、下列城市中;既是战国时诸侯国都城,又是新兴的封建城市的是()

①大梁②陶③邯郸④郢⑤宛⑥临淄⑦棠溪。A.①③B.②⑥C.④⑥D.⑤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秦始皇在中央设置______,______和______,分别管理______、______和______;在地方,推行______,从而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16、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6分)孔子—()A“兼爱”“非攻”老子—()B“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庄子—()C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到互转化。韩非—()D提出“仁”的学说。墨子—()E“无为而治”孙武—()F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17、夏商西周社会以____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西周时,周王以下的____、____、____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18、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______》(作品),北宋描绘都城汴河两岸繁荣的商业景象,它取自张择端的风俗画《______》.19、写出下列名人。

(1)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______。

(2)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0、(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21、通过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史称“禅让”,禹破坏了禅让制,开始王位世袭制。()22、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为著名的瓷都。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1题,共6分)23、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图1人物是哪位皇帝?他在位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2)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图2人物独特的历史地位。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的《忆昔》是对图3人物统治前期的描述,他是谁?他的统治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4)上述图片中的三个统治者在人才作用和教育方面都有哪些共同点?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7分)24、(5分)有关三国的历史小故事,你一定知道不少。请讲一个“刘备三顾茅庐”的小故事?并写在下面。(1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依据所学;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纣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据传是暴君.

故选B.

本题以成语助纣为虐为切入点;考查商朝的灭亡.

本题以商朝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答案】B2、D【分析】题目给出荆轲刺杀秦王的事件并说明目的是为了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当时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这个事件违背了这个趋势,而且即便荆轲刺杀当时秦王成功,也会有继位者或其它强大诸侯国完成统一。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对荆轲刺杀秦王的认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全面分析荆轲刺杀秦王与相关时代趋势.【解析】D3、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代表作有《蜀道难》等.杜甫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

准确识记唐朝著名诗人诗的特点.【解析】B4、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风俗。王安石的诗句描述的宋代的节日是“元旦”,也就是今天的春节,有“新桃换旧符”贴春联的习俗,故C符合题意;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虽然在宋代已经有了,但这些节日没有贴春联的习俗,故排除ABD。故选C。【解析】【答案】C5、A【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掌握.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历代王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解析】A6、B【分析】ACD都是对商纣王的正确表述;把都城迁到殷的商朝国王是盘庚,不是商纣.因此B表述不正确.

故选B.

本题以判断正误为切入点;考查商纣王.

本题以商纣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B7、A【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因为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力任免国家主席的,而文化大革命中的反革命分子无视,以欲加之罪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由此可以看出,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8、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对西北边疆的管辖。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乾隆”和“西北”两个关键词。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乾隆帝派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台湾在祖国东南,西藏在西南,新疆在西北。本题中设置台湾府、册封“班禅”是在康熙时,驻藏大臣是与达赖和班禅一起,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选D。【解析】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BCD【分析】据题干“对科举制的准确理解”结合所学可知;隋朝时开始创立的科举制,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故选:BC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科举制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BCD10、ABC【分析】西周建立后;通过实行分封制,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当时属于统治阶级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

故选ABC.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

本题以西周的等级制度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等级制度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ABC11、ABD【分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正确,ABC表述不正确。

故选ABD.

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了纸币交子.

本题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解析】ABD12、AB【分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表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

故选AB.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诗人杜甫.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唐朝的诗歌.【解析】AB13、CD【分析】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随着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春秋战国时政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的一种学术繁荣局面.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政治思想派别,是虚指,而不是指100位思想家.儒家学说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故AB表述正确,CD表述错误.

故选CD.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特点.

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百家争鸣.【解析】CD14、AC【分析】大梁是指战国时魏(梁)国都城;当时中国最大都市之一;邯郸肇起于商殷,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郢是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临淄是战国时期齐国都城,所以①③④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C.

本题以7个城市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既是战国时诸侯国都城,又是新兴的封建城市.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点.【解析】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略

【分析】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行政,军事,监察,郡县制。

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郡县制的相关史实。【解析】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行政;军事;监察;郡县制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们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老子是春秋晚期的思想家,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到互转化;庄子是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是“无为而治”;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孙武是兵家的鼻祖,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思想家老子,百家争鸣【解析】【答案】DCEFAB17、血缘诸侯卿大夫士【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18、略

【分析】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加,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故答案为:

《金刚经》;《清明上河图》.

本题考查了《金刚经》《清明上河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金刚经》《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史实.【解析】金刚经;清明上河图19、略

【分析】(1)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2)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译成多国文字.

故答案为:

(1)扁鹊.

(2)《离骚》.

本题考查学生对先秦文学;医学的掌握情况.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重点识记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贡献.【解析】扁鹊;《离骚》四、判断题(共3题,共30分)20、×【分析】【分析】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晋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故本题秦应改为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的来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21、×【分析】【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传位给启,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禅让制变为世袭制。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王位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点。22、√【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的制瓷业。北宋的制瓷业很发达,当时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解析】T五、识图题(共1题,共6分)2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高宗退位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用贤臣,虚心纳谏。完善制度;提倡节俭,注意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使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政治清明,国力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武则天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玄宗和“开元盛世”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即位后,经过改革,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