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探索自然的科学_第1页
第01讲探索自然的科学_第2页
第01讲探索自然的科学_第3页
第01讲探索自然的科学_第4页
第01讲探索自然的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部分第01讲探索自然的科学考点梳理重点专攻重点一长度及其测量1.长度单位:基本单位:米,符号是m。其他换算关系:1m=10dm=100cm=103mm=106µm=109nm;1km=103m=104dm=105cm2.刻度尺的使用=1\*GB3①刻度尺的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兼顾选择=2\*GB3②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3\*GB3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4\*GB3④记录测量结果:测量数据=准确值+估读值+单位。重点二体积及其测量1.体积单位:常用固体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常用液体体积单位有升(L)、毫升(mL)2.单位换算:1m3=103dm3=106cm3;1L=1000mL;1m3=1000L;1dm3=1L;1cm3=1mL3.液体体积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4.量筒的使用=1\*GB3①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最小刻度=2\*GB3②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3\*GB3③注入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让液体沿量筒壁缓慢注入,待到离所需刻度线12cm时,量筒置于水平桌面,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刻度线处=4\*GB3④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速记:“羊”小“虎”大)=5\*GB3⑤记录读数,并标注所用单位。5.固体体积测量方法:不规则物体可使用:排水法、沉坠法、针压法重点三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可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如水银、酒精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C,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C,两者之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表示1°C。4.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GB3①测量前,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GB3②测量时,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3\*GB3③读数时,示数稳定后读数,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4\*GB3④记录时,数值和单位,0℃以下时,不要忘记负号。5.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体温计的量程为35°C至42°C,分度值为0.1°C;玻璃泡上方有一段极细的缩口,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故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6.常用的温度计除了液体温度计以外,还有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重点四重要实验仪器及其用途1.试管: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夹在接近试管口1/3部位;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约45°,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2.烧杯:盛放药品、配制溶液和较大试剂的反应容器;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不要超过烧杯容积的2/3;反应时,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不能量取液体。3.胶头滴管:用于滴加或吸取少量液体;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吸取液体时,应在空气中按住胶帽后再伸入液体中松开胶帽吸取药品;使用后,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在桌面上;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清洗。4.酒精灯:用于加热;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要盖两次;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所以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酒精灯在燃烧时若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湿抹布盖灭重点五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解释、表达与交流。2.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或偶然性:控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多次实验,重复实验,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并且实验结果一般要计算平均值。3.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模型法。难点强化难点一四大方法巧解长度测量(1)化曲为直法 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上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测图形,如空碗边缘的长度、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硬币的周长、圆柱体的周长、胸围、腰围等。(2)滚轮法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图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乘积就是曲线的长度,如测操场跑道的长度、测一个椭圆形花坛的周长。(3)平移法用刻度尺并借助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如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夹住物体,并与刻度尺垂直测硬币、球体、圆柱体的直径,圆锥的高、人的身高等。(4)累积法 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如测一张纸的厚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典例分析例1.(2024•鹿城区期末)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将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为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mm。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选填“大”或“小”)。【答案】2.50;1.4;大。【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50cm对齐,右侧与4.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4.00cm1.50cm=2.50cm;已知金属丝的圈数为n=18;故d=L(2)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大。故答案为:2.50;1.4;大。难点二不规则固体的测量方法(1)排水法(a)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适量”是指不能太少,要以能浸没被测物体为准,也不能太多,不要在物体浸没后,液面上升到超过最大刻度处),读出体积V1,如图所示。(b)再将固体用细线拴住慢慢放人量筒内的水中,并使其被浸没,读出此时水与固体的总体积V2,如图所示。(c)被测体的体积V=V1V2。(2)沉坠法(a)将被测物体和能沉人水中的重物用细线拴在一起(重物在下,被测物体在上),先用手提被测物体上端的细线,只将重物浸没在量简内的水中,读出体积V1,如图所示;(b)然后将拴好的两个物体一起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2,如图所示;(c)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3)针压法(a)在量筒内倒人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如图所示;(b)用细长针刺入被测固体并用力将其压人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V2,如图所示;(c)被测固体的体积V=V1V2典例分析例2.(2024•玉环市)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测量塑料盒体积时的实验情景,据图分析可得,塑料盒体积为()A.1cm3B.3cm3C.6cm3D.9cm3【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解题。【解答】解:根据图可知,塑料盒、金属环和液体的总体积为V4=60mL,金属环和液体的总体积为V3=54mL,则塑料盒的体积为:V=V4V3=60mL54mL=6mL。故选:C。难点三不准确温度计问题比例法典例分析例3.(2024•镇海区校级期末)小科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0℃时水银柱长5cm;在100℃时,水银柱长25cm。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一杯30℃的水时,水银柱长度为()A.6cmB.10cmC.11cmD.8cm【答案】C【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5cm;在100℃时,水银柱长25cm,所以1c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为100℃-0℃25cm-5cm=5℃,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一杯30℃的水时,水银柱的变化长度为30℃故选:C。难点四六大科学探究方法(1)控制变量法:通过控制其他变量来研究单一变量的影响。这种方法在实验中广泛使用,例如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光照、水分等其他因素。(2)等效替代法:用等效的替代方案来简化复杂问题。例如,在研究地球运动时,可以用模型地球仪代替真实地球,用灯泡代替太阳来模拟昼夜交替。(3)转换法:将问题转化为更容易解决的形式。比如,将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或者将抽象概念具体化。例如,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转化为可测量的长度。(4)类比法:利用已知事物的特性来理解未知事物。例如,用水流来类比电流,帮助理解电路中的电流概念。或者用细胞膜类比房屋的墙壁来解释细胞的选择性通透性。(5)科学推理法:基于逻辑和经验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包括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和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例如,通过观察多个生物体,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6)模型法:构建简化的模型来研究复杂系统。可以是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或概念模型。例如,用原子模型来解释化学反应,或者用食物链模型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典例分析例4.(2024春•嘉兴期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和转换法等都是研究科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下列实验与相关方法对应的是()选项ABCD实验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条件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相关因素探究月相规律方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转换法【答案】A【解答】解:A、“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中,使用不同的种子和周围环境,属于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使用与A完全相同的B蜡烛属于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利用了转换法,故C错误;D、探究月相规律的实验中主要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涂黑的乒乓球模拟月球,利用了模型法,故D错误。故选:A。提升专练1.(2024秋•鹿城区校级期中)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技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吸取液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加热液体【解答】解:A、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胶头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胶头滴管,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了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能用手持试管进行加热,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故选:C。2.(2024秋•杭州期中)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为8mL,测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所测金属块的真实体积是()A.小于7cm3B.大于7cm3C.12cm5D.等于7cm3解:在放金属块前俯视液面,示数为V1,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放金属块后平视液面,示数为V2,则测量的体积V=V2V1,故V偏小,故所测出金属块的实际体积小于金属块的实际体积,故A正确。故选:A。3.(2024秋•镇海区校级期中)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刻有47格均匀刻度线,将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20格处;当玻璃泡浸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液面停在45格处。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A.5℃、100℃~108℃B.4℃、108℃~100℃C.4℃、80℃~108℃D.5℃、80℃~108℃解: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定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被定为100℃。则一个格表示的温度为:100℃-0℃45格-20格=4℃/格,刻度范围,上限:(4720)格×4℃/格=108℃×格4℃​=108℃,下限:(020)格×4℃/格=−80℃,则该温度计上每一格表示的温度值和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分别是4℃、80℃~108故选:C。4.(2024秋•瑞安市期中)现有4个量筒,量程和分度值如表:现要求准确量取35毫升酒精,最好选用哪个量筒()组别甲乙丙丁量程/mL0100050010050分度值/mL220.51A.甲B.乙C.丙D.丁解: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因此丙量筒不符合要求;最大量度为100mL和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且量程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最大量度为50mL,分度值为1mL的量筒较合适,故甲、乙不符合要求,丁符合要求。故选:D。5.(2024秋•瑞安市期中)小安把同一金属块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甲量筒和乙量筒中(如图),量筒示数和液面高度变化量随金属块浸入体积的变化正确的是()A.B.C.D.解:根据题意可知,量筒甲的横截面积小于乙的横截面积。根据V=Sh可知,当金属块进入水中的体积相同时,甲水面的升高量大于乙水面的升高量,但它们的示数差是相等的。当金属块完全浸没后,水面的高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2024秋•杭州期中)如图是小科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得到的数据,则一元硬币的直径是()A.2.50厘米B.2.503厘米C.2.52厘米D.2.49厘米解: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定为7.(2024秋•鄞州区期中)饮料瓶内装一部分水,倒置于水平桌面,测得底部直径为D,上方高度为L1,再正置于水平桌面,测得液面高度为L2。若瓶子厚度不计,则该瓶的容积为()A.8.(2024秋•拱墅区月考)日常,保育员要时刻关注东北虎的健康状况,每日需要测量东北虎的体温,关于体温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温计测量前需要甩一甩B.读数时,体温计不得离开东北虎C.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0.1℃D.如图为某次测量时的体温计示数,为38.5℃解: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由图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体温计的示数为38.5℃。体温计测量前需要甩一甩,体温计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很细的细管,在对体温计进行读数时,可以离开东北虎读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4秋•温州期中)妈妈买了防蓝光的贴膜,小明想知道防蓝光效果怎么样,于是找来可以发出蓝光的手电筒,打开对着膜照射进行测试。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发现并提出问题B.作出猜想和假设C.实验并收集证据D.交流合作和评价解:由题知小明想知道防蓝光效果怎么样,于是找来可以发出蓝光的手电筒,打开对着膜照射进行测试。动手操作的过程是进行实并验收集证据。故选:C。10.(2024秋•柯桥区校级月考)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A.2cmB.2.0cmC.2.00cmD.2.000cm解: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细菌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00cm对齐,所以细菌的长度为l=2.00cm,故C正确。故选:C。11.(2024秋•浙江期中)为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小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维生素能使蓝色淀粉一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逐滴滴入2种果汁至恰好褪色,如图所示,并记录果汁滴数。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①准备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初始质量必须相等②2只烧杯中的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和浓度必须相等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A.①B.②C.②和③D.①和②解:控制变量以必须保证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现象的不同是由此因素引起的。实验中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同种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蓝色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2支胶头滴管分别向2只小烧杯滴入苹果汁和橘子汁,实验的变量是苹果汁和橘子汁的不同,其它条件均相同,如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2支胶头滴管滴出的每1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而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多少对此实验没有影响,故实验中必须控制的条件是③和②。故选:C。12.(2024秋•杭州月考)下列符合实验室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B.闻药品气味时,应尽量靠近药品使劲闻C.轻微烧伤或烫伤时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D.实验完毕后应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直接倒入水槽中解:A.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要使用外焰进行加热,故A错误;B.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扇闻法,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B错误;C.轻微烧伤或烫伤时,可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故C正确;D.实验完毕后整理好仪器,用过的废水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防止腐蚀下水道,应该倒入废液缸,故D错误;故选:C。13.(2024秋•鹿城区校级月考)浓硫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若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首先要进行的正确处理方式是()A.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B.立即用干布拭去C.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立即用纱布包扎解: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A。14.(2023秋•仙居县期末)夏天,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某研究团队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①招募血型为A、B、AB、O型的志愿者各30人。②取150个培养皿,各加入2mL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③从每个志愿者体内采10mL血液,分别加入培养皿中并摇匀,按血型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向剩下的培养皿中各加入10mL生理盐水并摇匀,记为戊组。④把五组培养皿都摆放在蚊子较多的同一环境中,统计相同时间内各培养皿中吸引蚊子的数量。⑤先统计各组吸引蚊子数,再算出各组吸引蚊子数占五组总数的百分比。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1)该团队开展以上实验想研究的问题是: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是否与有关?(2)实验中戊组起作用。(3)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答案】(1)血型。(2)对照。(3)30人能够得出可信的结论,一人会有很大的误差。【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该团队选择了不同血型的人采集血液,所以开展以上实验想研究的问题是: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叮咬是否与血型有关?(2)戊组是不作任何处理的一组,所以实验中戊组起对照的作用。(3)各组采用志愿者30人,而不是一人,理由是30人能够得出可信的结论,一人会有很大的误差。故答案为:(1)血型。(2)对照。(3)30人能够得出可信的结论,一人会有很大的误差。15.(2025•台州校级模拟)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回答问题。组别小(数)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甲30每日饲喂_____,8g/只,连续30天数量多且排列整齐7.1乙3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数量少且排列散乱1.2丙3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基本消失?(1)实验中选取的小鼠应该满足的条件是:的幼年小鼠(写出2点)。(2)实验过程中,选取30只小鼠的目的是:。(3)实验中,若甲组起对照作用,补全其饲喂方式。。(4)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推测出丙组体重增加值(选填“小于”或“大于”)1.2g/只。(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为减少陆地塑料污染,将塑料制品排放至海洋中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答案】(1)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或月龄相同);(2)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普通饲料;(4)小于;(5)C。【解答】解:(1)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应选健康状况相同、生长状况相同、月龄等相同的幼年小鼠。(2)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要选取30只小鼠,而不是1只。(3)实验中,若甲组起对照作用,每日饲喂普通饲料,8g/只,连续30天。(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可以推测出丙组体重增加值小于1.2g/只。(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可采用: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