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金色的鱼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老班长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一外貌描写,让我们初步感受到老班长饱经风霜,为后文他为革命的奉献埋下伏笔。在描写老班长钓鱼、煮鱼汤给战士们吃的情节时,“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通过这些动作描写,展现出老班长为解决战士们的饥饿问题想尽办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如“颧、鬓”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精读等阅读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老班长的优秀品质。-掌握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例如,在文中“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这一语句,通过老班长的神态“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和语言描写,表现出老班长对战士们的关心和革命意志的坚定。学生需要理解这样的描写方式如何体现人物品质。2.教学难点-深刻体会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舍己为人的精神内涵,并能将这种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例如,在导入环节,可以播放一段长征过草地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环境的恶劣,为理解老班长的行为和品质做好铺垫。2.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老班长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老班长在钓鱼、煮鱼汤时的动作描写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通过这些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文本探究。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讨论老班长的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等。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拓宽思维。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长征过草地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在长征途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从而引出课题《金色的鱼钩》。1.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出示生字词,如“颧骨、两鬓、搪瓷碗、青稞面”等,指名学生认读,正音。-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2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20分钟)-分析老班长的外貌描写-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如“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提问学生从这些外貌描写中能看出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回答出老班长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年龄虽然不大但显得很苍老,可能是长期为革命操劳所致。-分析老班长的语言描写-找出老班长的语言描写部分,如“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些语句,体会老班长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然后提问学生从这些语言描写中体会到老班长怎样的品质。学生可以体会到老班长在生命垂危之际,还心系战士们,体现出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分析老班长的动作描写-找出描写老班长钓鱼、煮鱼汤等动作的语句,如“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老班长的动作,感受他当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些动作描写中看出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能够体会到老班长为了让战士们吃上食物,积极想办法,是一个关心战士、有责任心的人。1.3小组合作,探究主题思想(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4-5人。-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从老班长的人物形象、长征的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明确课文表达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1.4深入理解关键语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鱼钩生锈后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光芒,实际上是说老班长的精神像金色的光芒一样永远闪耀,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1.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老班长的人物形象、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以及课文的主题思想。-强调老班长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种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六、课堂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qúangǔ(颧骨)liǎngbìn(两鬓)tángcíwǎn(搪瓷碗)qīngkēmiàn(青稞面)-答案:颧骨、两鬓、搪瓷碗、青稞面。2.填空-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是“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些描写表现了老班长(饱经风霜、长期为革命操劳)的特点。-答案:饱经风霜、长期为革命操劳。3.阅读理解-阅读文段“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回答问题:-(1)这段话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2)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怎样的品质?-答案:(1)神态、语言。(2)老班长关心战士,有着坚定的革命意志,舍己为人。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体会到老班长的优秀品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小组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