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第9课(易混易错应对选择与材料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知识归纳(新高考 )_第1页
必修4第9课(易混易错应对选择与材料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知识归纳(新高考 )_第2页
必修4第9课(易混易错应对选择与材料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知识归纳(新高考 )_第3页
必修4第9课(易混易错应对选择与材料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知识归纳(新高考 )_第4页
必修4第9课(易混易错应对选择与材料题)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知识归纳(新高考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易混易错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应对选择与材料题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2.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3.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4.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_______为中心,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革命文化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人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在于不同元素的融合。✘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重要转折点。2.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改: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传统文化。✘改: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4.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就是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向/主要看它能否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能否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否优秀。✘改: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向还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理论为指导。✘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6.发挥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改: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7.通过市场运作/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改: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心。✘

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9.文化创作者的灵感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改: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10.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所有者。✘改: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11.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改: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12.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工作者。✘

改: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13.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要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国外文化等资源。✘改: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14.只要人民群众喜欢的文化作品,就具有恒久的魅力。✘改: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15.创新乡村文化传播方式,坚持以流行时尚为创作导向。✘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16.文艺的繁荣发展能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可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17.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落后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18.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改:二者都很重要。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一元指导。20.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21.文化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改:文化自信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22.制度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沉淀、更持久的力量。✘改:文化自信≠制度自信。23.建立健全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改:把社会效益放首位。24.推进文化事业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文化产业建设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25.传统的非遗技艺传承方式属于落后文化,遭到人们的抵制。✘改:对待腐朽文化的态度是抵制,对待落后文化态度是改造或剔除;传统非遗技艺传承方式不是落后文化。26.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改: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是社会实践。27.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改:讨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文化。28.积极汲取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改:立足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9.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魂聚力,发挥其引领作用。✘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其引领作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说法指导思想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创作的导向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文化工作者)人民的社会实践、人民的生活(≠文艺工作者的灵感)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方向)是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社会实践归纳提升比较科学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区别指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指人们通过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水平,陶冶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辨别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辨别区分区别含义形式危害对策落后文化指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如常见的看相、算命、看风水、婚事丧事大操大办等浪费钱财、腐蚀心灵、丧失人生目标,破坏社会风气属认识问题(认识上的不科学、不积极),对个人影响较深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黄赌毒、殖民主义文化、邪教等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有严重危害,祸国殃民

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相同点:都是文化中的糟粕,都不是科学的文化;都与先进文化对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立;都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文化发展的路径(要求)(1)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3)根本途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4)创作导向(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关键路径: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促进时代发展。(6)基本路径:融通古今中外各种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归纳提升建设文化强国---措施归纳提升1.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措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P118:修订增加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其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道德修养:①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四观)②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五德)提高科学文化修养: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建设文化强国---措施归纳提升1.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求: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综合探究: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内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方向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使命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发展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传承促进优秀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