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高二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F/13/wKhkGWeLJE6AFpvGAAEtU6-x3XE770.jpg)
![5-1-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高二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F/13/wKhkGWeLJE6AFpvGAAEtU6-x3XE7702.jpg)
![5-1-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高二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F/13/wKhkGWeLJE6AFpvGAAEtU6-x3XE7703.jpg)
![5-1-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高二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F/13/wKhkGWeLJE6AFpvGAAEtU6-x3XE7704.jpg)
![5-1-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高二生物课后培优分级练(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1F/13/wKhkGWeLJE6AFpvGAAEtU6-x3XE77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1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难点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及分布一、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实验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传到尖端下部伸长区时,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使胚芽鞘向光弯曲。2.詹森的实验“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3.拜尔的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的实验造成胚芽鞘弯曲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生长素总结: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二、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①原因分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多,背光侧细胞生长快,向光弯曲生长②结论eq\b\lc\{\rc\(\a\vs4\al\co1(外因:单侧光照射,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向光性其它原因关于向光性的反应机理至仍未完全揭示和证实。有研究表明:在单侧光刺激下,植物向光侧很可能会大量合成生物抑制物质,使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抑制物质含量分布不均匀,而生长系则不一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但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可能因为受到生长抑制物质的拮抗作用而难以发挥其促进生长的生理作用,进而直接导致了向光性弯曲的发生【1】。向光性确切地说是植物对光照入射方向的反应,包括正向光性和负向光性。一般认为茎具有向光性,而根的生长对光不敏感或不具有向光性。但研究发现某种籼型水稻的根具有负向光性【1】。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的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很少。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化成生长素。2、分布: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处。在生长缓慢或趋于衰老的组织中分布较少。3、运输: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横向运输:在茎尖、芽尖等部位,若受到单侧光刺激时,生长素能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多,向光侧分布少。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拓展:极性运输就是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不受重力影响。根据化学渗透极性假说,各细胞细胞膜底部上携有生长素载体蛋白,顶端细胞膜没有这种蛋白,所以生长素只能从细胞底部运向下一个细胞。根据合成位置和运输目的地不同,极性运输又分为向顶运输和向基运输。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茎基部运输,称为向基运输;在根中,通过中柱从根基到根尖的向顶式运输,生长素到达根尖后,又有部分通过根部表皮细胞再运输到根基,属于向基运输【1】。生长素是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点的植物激素,其他类似物并无此特性。参考文献:【1】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载体研究进展,李运合,等,西北植物学报,209,29.(8):1714-1722四、植物激素人们把这类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五、不同处理方法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图解分析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遮盖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生长插入类①向右侧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生长④向光生长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转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小孔生长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类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①:a=b,c=d,都促进水平生长②: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说明:(1)锡纸:遮蔽光线。(2)云母片:生长素无法透过,阻挡生长素的运输。(3)盖玻片:作用同云母片。(4)琼脂块:允许水分和生长素的通过,也可储存生长素。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单侧光照,①②实验结果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B.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④
C.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将向右弯曲生长
D.如果把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⑤的左侧,则其向左侧弯曲生长【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胚芽鞘生长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生长素相关知识的考查在高考中出现较多,其中以生长素分布和运输为主。解答胚芽鞘长不长以及如何长问题的关键是判断胚芽鞘下部生长素的含量及分布。
分析题图:感受光的部位时胚芽鞘的尖端,①的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住,不能感光,无论有无单侧光,都直立向上生长;②有光时,向光弯曲生长,无光时,直立向上生长;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所以无论有无单侧光,③都直立生长;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所以④在有光时,向光弯曲生长,无光时,直立向上生长;④没有尖端,没有生长素的来源,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解答】
A.单侧光照,①②实验结果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B错误;
C.若将④放在匀速转盘上,并给予右侧光照,此时胚芽鞘各侧均匀受光,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应该直立生长,C错误;
D.把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⑤的左侧,则其应向右侧弯曲生长,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a、b、c表示经不同处理的胚芽鞘,d表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
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
C.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答案】D
【解析】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位置在胚芽鞘尖端,b胚芽鞘中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而c胚芽鞘无尖端,A错误;a中生长素不能通过玻璃片,a直立生长,b中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射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中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向光侧,因此去尖端的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B错误;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右(光源处)弯曲生长,C错误;如果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只有小孔部位受到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会弯向小孔生长,D正确。故选D。3.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C.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D.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端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图2中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C.图2中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D.胚芽鞘尖端对胚芽鞘弯曲没有作用,因为弯曲在尖端下面一段【答案】A
【解析】解:A、甲图出现向光弯曲生长,乙图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玻璃片阻止生长素运输,则甲图胚芽鞘弯曲是因为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引起,A正确;
B、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B错误;
C、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C错误;
D、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出现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使尖端下部弯曲,D错误。
故选:A。
据图分析:本题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
本题结合实验流程图,考查与生长素相关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5.用燕麦胚芽鞘与琼脂块做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一段时间后,①②③实验中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
C.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答案】D
【解析】解:由于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①中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胚芽鞘将向B侧弯曲生长。
由于琼脂块A和B之间的生长素不横向运输,所以②转动不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因此胚芽鞘②也向B侧弯曲生长。
由于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而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又因为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胚芽鞘③将向B侧弯曲生长。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单侧光的照射,使燕麦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及其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6.关于植物激素的相关问题。
资料: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很多,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
(1)仅根据资料1能否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为______。
(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______起作用。
资料2:考查研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经典实验是所谓的“供体——受体琼脂块”方法,现利用如图处理方法做实验。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______,检测4个实验受体琼脂块,其中含有生长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4)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①,过一段时间,发现下端的受体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
(5)有人提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的观点。最适合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的对照实验是______(选两组进行,填序号),实验结果为______,则该观点正确。【答案】不能
没有证明植物体可以合成赤霉素
信息分子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
①④
①②④
①④
两实验的受体琼脂块都有生长素,且含量相等,②实验的受体琼脂块没有生长素
【解析】解:(1)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资料1中没有证明植物体可以合成赤霉素,因此不能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起调节作用。
(3)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据图可知,A为形态学上端,B为形态学下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与重力方向无关,因此图中受体琼脂块能收集到生长素的为①④。
(4)为了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即要证明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而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往上端,则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形态学上端在上还是在下,重力方向为实验的无关变量,因此与实验①形成对照的组应为②。
(5)有人提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的观点。即无论重力对生长素的作用方向如何,生长素都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因此①②③④四个实验中,最适合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①②④,若实验结果为①④都能在受体琼脂块中检测到生长素并且含量基本相同,而②实验的受体琼脂块没有生长素,则证明该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1)不能
没有证明植物体可以合成赤霉素
(2)信息分子
(3)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
①④
(4)②
(5)①②④①④两实验的受体琼脂块都有生长素,且含量相等,②实验的受体琼脂块没有生长素
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的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图中实验处理:①和②供体琼脂块位于上方,受体琼脂块位于下方,不同的是AB端的位置相反,③和④受体琼脂块位于上方,供体琼脂块位于下方,不同的是AB端的位置相反。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难度适中。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单选题1.下列有关生长素及其发现过程中相关经典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一般不同
B.达尔文实验只证明了生长素会造成胚芽鞘向光性弯曲生长
C.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温特首次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A错误;
B.达尔文实验解释了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现象,但没有确定生长素发挥作用,B错误;
C.1910年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正确;
D.首次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的是拜尔的实验,D错误。
故选C。
2.科学家将若干长势相同的燕麦幼苗的顶端放在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用单侧光照射,然后将琼脂块a、b、c、d分别放置在去顶的幼苗顶上,测量由此造成的弯曲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可说明幼苗尖端在光下产生的生长素对去顶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B.将实验a和b与黑暗处相似实验比较,结果能表明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是否有关
C.实验d表明幼苗弯曲是生长素发生转移,不是背光侧和向光侧产生生长素的速度不同
D.实验a和c表明在光照下生长素从向光处转移到背光处,而云母片阻碍生长素的运输【答案】B
【解析】【分析】略。【解答】A、图中四个实验能共同说明生长素对去顶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说明是幼苗尖端在光下产生的生长素,只有与黑暗中对照实验进行对比才能说明尖端是否能在光下产生生长素,A错误;
B、将实验a和b与黑暗处相似实验比较,若弯曲角度都相同,则表明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若黑暗处弯曲的角度与光照下不同,则表明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有关,B正确;
C、实验c和d表明,幼苗弯曲是生长素发生转移,而不是背光面和向光面生长素产生的速度不同,C错误;
D实验a和c弯曲结果相同,无法表明生长素从向光处转移到背光处,D错误。3.为探究生长素横向运输发生的位置,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不弯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组是本实验的对照组,而②③组是本实验的实验组
B.②③组插入云母片没有阻断生长素的极性输出
C.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知,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D.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三组实验均应添加光照处理【答案】D
【解析】①组不做处理,是本实验的对照组,②③组是本实验的实验组,A正确;②③组插入云母片的目的是阻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而没有阻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正确;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知,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C正确;光照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该实验应避免光照,D错误。
4.为探究植物在单侧光下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长作用增强,还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有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玉米幼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b、c<d,说明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c+d=e+f=a,且e<f,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若c<d且c>e,则说明在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D.若背光侧生长素较向光侧多,则会使背光侧细胞分裂较向光侧快【答案】D
【解析】若a>b、c<d,则说明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了,即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了,A正确;若c+d=e+f=a,说明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生长素没有被分解,且e<f,则说明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B正确;因为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运输,若c<d且c>e,则说明在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C正确;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但不能促进细胞分裂,因此,若背光侧生长素较向光侧多,会使背光侧细胞伸长生长较向光侧快,D错误。5.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⑥不生长也不弯曲 B.③⑦⑧会向光弯曲生长
C.④⑤⑥会向光弯曲生长 D.②⑤会向右弯曲生长,⑧弯向小孔生长【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获取能力。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等知识及相关的探究实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①中由于匀速旋转,ab中生长素含量相等,因此直立生长;②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③中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被遮挡,故直立生长;④中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途径,所以生长素分布均匀,直立生长;⑤中胚芽鞘尖端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且右侧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所以向右侧弯曲生长;⑥中阻断了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途径,所以不生长,不弯曲;⑦中植物匀速旋转,外箱不转,植物受光均匀,直立生长;⑧中整体旋转植物,有单侧光照,所以弯向小孔生长。综上,ABC错误,D正确。二、填空题6.单侧光照射下,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有两种解释: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②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为确定植物弯曲生长的真实原因,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用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放射性如图所示。
实硷二: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向光弯曲生长的萝卜下胚轴中相关物质含量如表所示(表中相对数据为平均值)。单侧光处理暗黑处理向光侧背光侧萝卜下胚轴生长素萝卜宁生长素萝卜宁生长素萝卜宁(1)生长素是由________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________。
(2)实验一的结果支持解释________,原因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先发生________运输,再进行________运输,从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造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3)实验二是否支持解释①的观点?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分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1)色氨酸;信息
(2)①;横向;极性
(3)否;单侧光照射下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4)萝卜宁是生长抑制物,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萝卜宁的含量多于背光侧,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
(1)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面来,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2)由实验一的结果可知,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减少,所以支持解释①。受到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先发生横向运输,再进行极性运输,从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造成植物向光考曲生长。
(3)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与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实验二的结果不支持解释①的观点。
(4)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分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萝卜宁是生长抑制物,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萝卜宁的含量多于背光侧,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故答案为:
(1)色氨酸;信息
(2)①;横向;极性
(3)否;单侧光照射下测得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4)萝卜宁是生长抑制物,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萝卜宁的含量多于背光侧,从而抑制了向光侧的生长,导致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一、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巧妙地运用长瘤的番茄幼苗研究了生长素的分布及锌对生长素的影响,取样部位及结果见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取样部位生长素含量(μg•kg-1)对照组低锌组①茎尖12.53.3②茎的上部3.72.5③瘤上方的茎部4.82.9④长瘤的茎部7.93.7⑤瘤26.55.3A.部位①与部位②的生长素运输方向有差异
B.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促进该部位侧芽生长
C.因部位⑤的存在,部位④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
D.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答案】B
【解析】解:A、部位①可以进行横向运输,而部位②则不能,A正确;
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抑制该部位侧芽生长,B错误;
C、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部位①的生长素可以向下分别运输到②、③、④、⑤,导致生长素含量:②<③<④<⑤,C正确;
D、由表格分析可知,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D正确。
故选:B。
表格分析:与对照组相比,低锌组相应部位的生长素都低,说明锌可促进生长素合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2.某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B.单侧光照能够引起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C.生长素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生理作用 D.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C
【解析】【解答】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图中没有体现,A错误;
B、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中没有尖端,且胚芽鞘是直立生长,所以没有体现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错误;
C、由于胚芽鞘直立生长了,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正确;
D、图中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所以无法体现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错误。
故选:C。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直立生长了。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运输及胚芽鞘感受光剌激的部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某研究小组将植物的胚芽鞘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图1)后,小组成员甲绘制了图1
中Ⅱ段的横切示意图(图2),小组成员乙根据资料绘制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示意图(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在光照条件下,图1中Ⅱ段的色氨酸才可转变为生长素
B.图2中b侧的生长素引起的生理效应与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相同
C.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由图3可以看出,生长素能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答案】D
【解析】解:A、色氨酸是否转变为生长素与光照无关,A错误;
B、结合题意分析图1和2,b侧为段的背光侧,a侧为向光侧,b侧生长素分布比a侧多,细胞伸长生长比a侧快,即b侧生长素促进作用比a侧促进作用强,而横放植物的根的近地侧的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说明生长素在近地侧可能是抑制作用,B错误;
C、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是单侧光导致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下部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他没有证明有生长素的存在,C错误;
D、由图3可以看出,在生长素的调节下,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转录和翻译,控制产生的酶最终导致细胞伸长生长,所以生长素能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D正确。
故选:D。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2、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3、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相关实验的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4.为研究单侧光以及一定浓度的Ca2+、La3+(钙通道阻断剂)对吊兰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处理后测定了吊兰根的弯曲度及生长素(IAA)的浓度,结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浓度高的IAA促进吊兰根细胞生长作用强
B.Ca2+对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的影响程度比单侧光弱
C.单侧光影响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需Ca2+参与
D.La3+处理抑制了单侧光诱导的IAA极性运输【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生长素的生理作用、Ca2+、La3+对根生长的影响,属于理解应用水平。解题的关键是对图表的分析理解。
【解答】
A.浓度越高的IAA抑制吊兰根细胞生长作用越强,A错误;
B.由2和3组比较可知,Ca2+处理使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但是不能得出Ca2+对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的影响程度比单侧光强,B错误;
C.由2组和4组比较可知,单侧光影响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需Ca2+参与,C正确;
D.由2组和4组比较可知,La3+处理抑制了单侧光诱导的IAA横向运输,D错误。
故选C。
5.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后,幼苗在破土前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而在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水杨酸(SA)对“弯钩”的形成有影响,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破土前,“弯钩”内侧的生长速度比外侧快
B.破土后,“弯钩”外侧的生长速度比内侧快
C.“弯钩”破土前后的生长状况可说明拟南芥“弯钩”内侧生长素分布多
D.SA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从而影响拟南芥顶端“弯钩”的形成【答案】D
【解析】【分析】
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由图分析可知,SA处理的弯钩现象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这说明SA能够抑制幼苗顶端弯勾的形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A、由于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后,幼苗在破土前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因此破土前“弯钩”内侧的生长速度比外侧慢,A错误;
B、而在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说明“弯钩”外侧的生长速度比内侧慢,B错误;
C、由图分析可知,“弯钩”破土前后的生长状况可说明拟南芥“弯钩”内侧生长素分布少,C错误;
D、SA处理的弯钩现象较对照组明显减弱,这说明SA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从而影响拟南芥顶端“弯钩”的形成,D正确。
故选:D。
6.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合同范本
- 两人股份合作合同范本
- 中药材种苗购销合同
- 目标决定未来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26609
- 房产买卖中介合同
- 吊篮设备租赁合同书
- 中级财务会计案例讲课教案
- 风电项目主吊车装拆方案
- 基于CiteSpace的AED配置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 中学安全办2024-2025学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数学试题 (解析版)
- 2024年陕西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生态)等实施战略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 AI智慧物流园区整体建设方案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无痛人工流产术课件
- 心力衰竭业务学习护理课件
- 美发学徒助理职业规划书
- 法医病理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