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舞龙》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舞龙》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舞龙》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舞龙》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舞龙》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220121英文名称:DragonDance学分:1学时:32学时先修课程:基础体能、体操、武术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单位:教师教育学院修读学期:第2-6学期一、课程描述和目标《舞龙》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修读性质为选修。通过舞龙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内容的学习,提升体育科学素养和技术教学指导能力,具备承担基础教育阶段舞龙课堂教学、课余训练等工作,并充分运用项目特点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积极协作的团队精神和良好意志品质。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1.熟练掌握舞龙运动的基本技战术,掌握舞龙套路的技术动作方法。2.了解舞龙的发展、特点和现状,基本掌握舞龙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舞龙基本技术的主要示范方法,熟悉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练习手段和纠错方法。3.有效挖掘舞龙运动的育人元素,能够在舞龙教学、训练等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传统体育艺术鉴赏能力,继承和发扬传统体育项目,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传统龙狮礼仪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明理懂礼。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指标点3-1[运动技能]教学目标1H指标点4-2[运动技能指导能力]教学目标2M指标点6-1[学科育人]教学目标3M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舞龙》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舞龙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套路技术动作及教学方法等内容,具体要求及学时安排如下: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舞龙运动概述(1)舞龙运动简介(2)舞龙运动发展概况1.基本要求(1)了解舞龙运动的起源、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2)掌握舞龙运动基本知识和我国舞龙运动发展史。(3)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和拼搏精神。2.教学重点我国舞龙运动发展史;舞龙运动基本知识。3.教学难点舞龙运动发展趋势。2课堂教学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2舞龙基本功手法:举龙、擎龙、端龙、拖龙、倒把、换手、滑把、滚珠、绕珠、亮相步型:弓步、马步、扑步、跪步、金鸡独立步、八字步、丁字步(3)步法:跑步、单碾步、碎步、击步、行步、弧形步、圆场步、矮步、跳跃步1.基本要求(1)掌握舞龙运动基本功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2.教学重点步型与步法的动作规格。3.教学难点各项技术动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6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3基本技术动作1.教学内容:(1)“8”字舞龙类动作(2)游龙类动作(3)滚翻类动作(4)穿腾类动作(5)组图造型类动作1.基本要求(1)“8”字舞龙类动作: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2)游龙类动作:要求龙体运动轨迹呈圆、曲、弧线的运动规律,运动员随龙体的变化协调配合。(3)滚翻类动作:要求动作必须不影响龙体运动的速度幅度、美感的前提下完成,龙体轨迹要流畅,龙形要圆顺。(4)穿腾类动作:要求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5)组图造型类动作:要求活动图案构图清晰,静止造型形象逼真,龙珠配合协调,组图造型连接、解脱要紧凑、利索。(6)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2.教学重点各项技术的动作方法。3.教学难点各项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12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4舞龙自编套路基本要求(1)套路编排要内容丰富,构思巧妙,结构新颖,风格别致。要求每一类的动作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整套套路要有10-15个动作组成,整套套路既要有观赏价值,又要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2.教学重点动作与动作之间有机结合,人员与人员之间配合默契。3.教学难点出色完成全部动作8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5舞龙竞赛裁判工作舞龙运动竞赛裁判工作。基本要求(1)掌握舞龙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2)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2.教学重点常见错误和扣分3.教学难点执裁的准确程度2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6技能考核基本要求以一条龙龙为单位,动作连贯在3-5分钟之内完成全部套路动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教学重点动作与动作之间有机结合,人员与人员之间配合默契。3.教学难点规定时间之内出色完成全部套路动作2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3合计32注:表中打*的为重点支撑的教学目标。四、课程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过程考核、课后自主练习、集体讨论分析等形式进行教学。(一)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技术动作指导和纠错等形式为主。(二)课后理论作业主要以“学习心得、理论知识”为内容,以读书报告、课程小论文为形式,培养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三)过程考核主要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学生特点,根据教学进度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考试,并将成绩纳入课程成绩,督促学生进行课后练习。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舞龙运动技术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程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共计60分,结果性评价共计40分。具体方法和标准如下:(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包括理论作业成绩、平时技能考试、平时表现、期末考试(术科)共四部分,各部分设定值如下。2.课程目标达成考核与评价序号教学环节目标1(分值)目标2(分值)目标3(分值)合计1理论作业10102平时考试(技能)40403平时表现10104期末考试(术科)4040课程目标对应分值801010100(二)考核与评价标准1.理论作业考核环节考核/评价细则舞龙基本动作学习心得(10分)主要考核学生在学习中对舞龙运动、舞龙教学的理解与感悟,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作业质量进行等级评分,(A级9-10分,B级8-9分,C级7-8分,D级6-7分E级6分以下)。2.平时考试(技能)序号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分标准(1)“8”字舞龙动作在技术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单侧连续完成8次或8次以上“8”字舞龙,每人两次机会。龙体运动轨迹圆顺,人体造型姿态优美,快舞龙突出速度、力量,单侧完成8次或以上得满分(8分),单侧次数不足8次或动作明显有差距不得分。(2)游龙动作在技术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动作连续连贯,完成原地和行进间两种游龙动作,每人两次机会。龙体运动轨迹呈圆、曲、弧线的运动规律,舞龙者随龙体的变化协调配合,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完成动作得满分(8分),动作明显有差距不得分。(3)穿腾动作在技术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动作连续连贯,完成两种穿腾动作,每人两次机会。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完成动作得满分(8分),动作明显有差距不得分。(4)滚翻动作在技术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动作连续连贯,完成原地和行进间两种滚翻动作,每人两次机会。动作必须不影响龙体运动的速度幅度、美感的前提下完成,龙体轨迹要流畅,龙形要圆顺,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停顿完成动作得满分(8分),动作明显有差距不得分。(5)组图造型动作在技术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完成活动或静止两种组图造型动作,每人两次机会。活动图案构图清晰,静止造型形象逼真,龙珠配合协调,组图造型连接、解脱紧凑、利索完成动作得满分(8分),动作明显有差距不得分。3.平时表现1.旷课一次扣2分2.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3.请假不扣分4.缺课达学期的三分之一或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4.期末考试(术科)90—100舞龙动作熟练、标准,姿势优美、方法正确,布局合理,龙珠与龙配合协调、默契,完成动作时没有失误,动作干净利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活动图案造型动作构图清晰,静止造型形象逼真,以形传神,以形传意,龙珠配合协调,造型连接、解脱紧凑、利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出色完成全部动作给予满分。80—89舞龙动作较熟练、标准,姿势较优美、方法较正确,布局较合理,龙珠与龙配合较协调、默契,完成动作时轻微失误,龙体轻微打折,龙体运动与人体动作轻微脱节;活动图案造型动作构图较清晰,静止造型形象较逼真,龙珠配合较协调,造型连接、解脱较紧凑、利索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较出色完成全部动作。70—79舞龙动作各节速度和幅度明显不统一,出现明显塌肚或脱节现象,出现明显不合理的擦地,队员失误相撞、碰踩龙身、龙杆、龙体出现短暂的停顿,队员人体组合技术动作失误或滑落,龙体运动由动到静,由静到动转换松散,快舞龙力量明显不足、速度不快,组图造型转换不够紧凑,解脱不够利索,静态造型,龙体不太饱满、形象不太逼真,基本能完成全部动作。60—69舞龙动作各节速度和幅度严重不统一,出现严重塌肚或脱节现象,出现严重不合理的擦地,队员失误相撞、碰踩龙身、龙杆、龙体出现短暂的停顿,队员人体组合技术动作失误或滑落,龙体运动由动到静,由静到动转换松散,快舞龙力量严重不足、速度不快,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