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种植管理指南_第1页
果树种植管理指南_第2页
果树种植管理指南_第3页
果树种植管理指南_第4页
果树种植管理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果树种植管理指南TOC\o"1-2"\h\u30179第一章树种选择与规划 2187861.1树种选择标准 222291.2种植区域规划 3111921.3土壤与气候适应性分析 313415第二章土壤管理与施肥 3182132.1土壤改良方法 4170872.2施肥技术指导 4178872.3有机肥料应用 426210第三章种苗繁育与种植 592493.1种苗繁育技术 5302673.1.1选择优良品种 5251783.1.2采集接穗与砧木 5105983.1.3嫁接技术 5230303.1.4管理与养护 5326033.2种植密度与排列 5208323.2.1种植密度 577733.2.2排列方式 544023.3栽植方法与技巧 66403.3.1准备工作 629813.3.2栽植时间 6270723.3.3栽植方法 6288613.3.4管理与养护 63591第四章果园灌溉与排水 673844.1灌溉制度的建立 610344.2灌溉方法选择 7318614.3排水系统设计与维护 73685第五章果树修剪与整形 760005.1修剪基本原理 7282675.2修剪技术与方法 8181975.3整形修剪策略 818550第六章病虫害防治 8301206.1病虫害识别与诊断 981286.1.1病害识别 9315796.1.2虫害识别 9199866.1.3诊断方法 930166.2防治方法与策略 9158116.2.1防治原则 91066.2.2防治方法 984186.3生物防治技术应用 9285836.3.1天敌防治 10303356.3.2植物源农药 10157256.3.3微生物防治 10305776.3.4信息素诱杀 10310866.3.5抗病品种选育 103592第七章果实管理与采收 10165097.1果实生长调控 10226627.2采收时间与方法 11167987.2.1采收时间 11298007.2.2采收方法 11196537.3果实品质提升措施 11178第八章果园生态环境保护 12164698.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2306848.2生物多样性保护 1250918.3生态农业技术 1217957第九章果园经济管理 13291339.1成本控制与预算 13264339.1.1成本分类与构成 1378269.1.2成本控制措施 13283579.1.3预算管理 1392539.2市场分析与营销 14145379.2.1市场调查与分析 14103749.2.2营销策略 14113949.2.3营销团队建设 14210929.3产业链发展与延伸 1422909.3.1产业链拓展 14295929.3.2产业链协同 14132839.3.3产业链创新 1412475第十章果园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 14146510.1安全生产措施 142205110.1.1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14842110.1.2安全生产制度 151997810.1.3安全生产措施 15666610.2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5222210.2.1质量管理原则 15768610.2.2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52832610.3安全生产应急处理 152802810.3.1应急预案制定 153041110.3.2应急处理措施 15第一章树种选择与规划1.1树种选择标准果树种植的成功与否,树种选择。在选择树种时,应遵循以下标准:(1)生态适应性:优先选择适应种植地区生态环境的树种,以保证其生长良好。(2)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果实品质优良的树种。(3)抗病虫害能力: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4)生长周期:考虑树种的成熟期和收获期,以满足市场供应需求。(5)品种多样性:选择多个品种,以实现果实的多样化,提高市场竞争力。1.2种植区域规划种植区域规划是果树种植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为种植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1)地形选择:选择地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以利于果树生长。(2)土壤条件:分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等指标,保证所选地块适合果树生长。(3)水源保障:保证种植区域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果树生长的水分需求。(4)交通设施:规划合理的交通线路,便于果树种植、管理和果实运输。(5)防护措施:针对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等)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1.3土壤与气候适应性分析土壤与气候条件是影响果树生长的关键因素。以下为土壤与气候适应性分析的主要内容:(1)土壤分析: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水分状况等,为果树种植提供科学依据。(2)气候分析:研究种植区域的气候特点,如气温、降水、光照、风等,以了解果树生长的气候条件。(3)适应性评价:根据土壤与气候分析结果,评价所选树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为果树种植提供参考。(4)改良措施:针对土壤与气候条件的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如土壤改良、灌溉、防护等,以提高果树生长的适应性。第二章土壤管理与施肥2.1土壤改良方法土壤改良是指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进行改善,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过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1)深翻改土: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生长。一般要求深翻深度在30cm以上,每隔23年进行一次。(2)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常用的有机肥料有厩肥、绿肥、堆肥等。(3)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可以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发生,提高土壤质量。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等。(4)客土改良:将贫瘠土壤替换为肥沃土壤,或将不同性质的土壤进行混合,以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2.2施肥技术指导合理施肥是果树栽培中关键的技术环节,以下为施肥技术指导:(1)施肥时期:根据果树的生长周期和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时期。一般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施肥三种。(2)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树体大小、树势等因素确定施肥量。施肥量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3)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有撒施、穴施、沟施等。应根据土壤质地、肥料种类和果树生长状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4)肥料种类: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应根据土壤肥力、果树需肥特点和环保要求选择肥料种类。2.3有机肥料应用有机肥料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有机肥料的应用方法:(1)有机肥料施用原则:根据土壤肥力、果树需肥规律和环保要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施用过量易导致土壤盐分积累,影响果树生长。(2)有机肥料种类:常用的有机肥料有厩肥、绿肥、堆肥、沼气渣等。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果树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3)有机肥料施用方法:有机肥料可采用撒施、穴施、沟施等方法施入土壤。施用时,注意将有机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的配合施用: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果树生长。具体配合比例应根据土壤肥力、果树需肥特点和环保要求来确定。第三章种苗繁育与种植3.1种苗繁育技术果树种苗繁育技术是果树种植的基础,优良的种苗是保证果树生长、结果及品质的关键。以下为果树种苗繁育技术的几个关键环节:3.1.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抗逆性强、生长势好的优良品种,为果树种植提供优质种苗。3.1.2采集接穗与砧木采集接穗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砧木选择应考虑与接穗的亲和力,以保证嫁接成功率。3.1.3嫁接技术嫁接技术包括切接、劈接、芽接等。嫁接时,应保证接穗与砧木的接触面积,提高嫁接成功率。3.1.4管理与养护嫁接后的种苗需要精心管理,包括遮阴、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保证种苗生长健康,提高成活率。3.2种植密度与排列合理的种植密度与排列方式,有利于果树的生长、结果及通风透光。以下为种植密度与排列的相关要求:3.2.1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应根据树种的特性、土壤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而言,大型果树如苹果、梨等,每亩种植3050株;小型果树如桃、李等,每亩种植50100株。3.2.2排列方式排列方式有单行排列、双行排列、三角形排列等。应根据地形、土壤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排列方式。一般而言,单行排列适用于大型果树,双行排列适用于小型果树。3.3栽植方法与技巧正确的栽植方法与技巧,有助于果树生长、结果及延长寿命。以下为果树栽植的几个关键环节:3.3.1准备工作栽植前,应对土地进行深耕,施足底肥,保证土壤疏松、肥沃。同时对种苗进行修剪,剪除病虫害枝、徒长枝等。3.3.2栽植时间果树栽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春季栽植应在土壤解冻后进行,秋季栽植应在土壤冻结前完成。3.3.3栽植方法栽植时,应保持种苗直立,根系舒展。坑穴大小应根据种苗根系大小而定,保证根系充分伸展。填土时,应分层捣实,防止土壤下沉。3.3.4管理与养护栽植后,应及时浇水、施肥、修剪,保证果树生长健康。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预防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第四章果园灌溉与排水4.1灌溉制度的建立灌溉制度的建立是果园管理中的环节。应根据果树的种类、品种、生长周期、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灌溉制度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果树需水规律进行灌溉。不同果树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应掌握各种果树的需水临界期,保证水分供需平衡。(2)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灌溉。通过土壤水分监测,了解土壤水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3)根据气象条件进行灌溉。气象条件对果树水分需求有很大影响,应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合理调整灌溉计划。(4)经济、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经济性,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2灌溉方法选择果园灌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果园地形、土壤性质、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为几种常见的灌溉方法:(1)漫灌:适用于平坦地形、土壤渗透性较好的果园。通过灌溉渠道将水均匀地漫过果园,使土壤充分吸收水分。(2)喷灌:适用于地形复杂、土壤渗透性较差的果园。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降落在果园表面。(3)滴灌:适用于水资源紧张、土壤渗透性较差的果园。通过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果树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渗漏。(4)微灌: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紧张、土壤渗透性极差的果园。通过微灌系统将水以极细的水流输送到果树根部。4.3排水系统设计与维护果园排水系统对于预防土壤湿度过大、减轻果树病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排水系统设计与维护的要点:(1)设计原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畅通、经济、高效的原则,保证果园排水顺畅,降低土壤湿度。(2)排水方式:根据果园地形和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如明沟、暗沟、渗井等。(3)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应包括排水沟、排水管、渗井等,保证排水系统正常运行。(4)排水系统维护:定期清理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发觉排水设施损坏,应及时修复。(5)排水系统监测:通过监测排水系统运行情况,了解土壤湿度变化,为果园灌溉提供依据。第五章果树修剪与整形5.1修剪基本原理果树修剪是果树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调整树体结构,促进生长与结果的平衡,提高果品产量与质量。修剪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生长与结果的平衡:修剪时要根据树势、树龄和结果情况,合理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使果树保持稳定、健康的生长状态。(2)促进光合作用:修剪时要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3)调整树体结构:通过修剪,使树体结构合理,主枝、侧枝、结果枝分布均匀,有利于果实的生长与发育。(4)促进枝条更新:修剪时要适时去除衰老枝、病弱枝,促进新枝的发生,延长果树的寿命。5.2修剪技术与方法修剪技术与方法主要包括短截、疏剪、缩剪、摘心等。(1)短截:将枝条的一部分剪除,以促进剪口下的芽生长。短截可分为轻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根据修剪目的和树势选择适当的短截方法。(2)疏剪:将过密、交叉、重叠的枝条剪除,以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疏剪时要遵循“疏密留稀、疏弱留强”的原则。(3)缩剪:将枝条的一部分缩剪,以促进剪口附近的枝条生长。缩剪适用于衰老枝、病弱枝和结果枝的更新。(4)摘心:在生长季节,将新梢的顶尖摘除,以促进枝条的成熟和果实的生长。摘心时要掌握好摘心时间和程度。5.3整形修剪策略整形修剪策略应根据果树的种类、品种、树势、树龄等因素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整形修剪策略:(1)幼树期:以培养树形为主,注重树体结构的调整,保持生长与结果的平衡。修剪时应适当短截,促进主枝、侧枝的生长。(2)结果初期:适当减少修剪量,保持树冠的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的生长与发育。修剪时要注重结果枝的更新,去除衰老枝、病弱枝。(3)盛果期:保持树体结构稳定,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平衡。修剪时要疏剪过密枝,缩剪衰老枝,促进新枝的发生。(4)衰老期:加强修剪,促进树体更新。修剪时要重点疏剪衰老枝、病弱枝,适当短截,培养新枝。同时注意调整树冠结构,保持通风透光。第六章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识别与诊断果树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是保证果树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病虫害识别与诊断的具体内容:6.1.1病害识别病害是指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果树病害。其主要症状包括:(1)叶片症状:斑点、萎蔫、畸形、叶缘焦枯等;(2)枝干症状:腐烂、溃疡、裂皮、肿瘤等;(3)果实症状:斑点、腐烂、畸形、裂果等。6.1.2虫害识别虫害是指由昆虫、螨类等动物引起的果树虫害。其主要症状包括:(1)叶片症状:咬痕、孔洞、叶片卷曲等;(2)枝干症状:钻孔、折断、枝条枯萎等;(3)果实症状:果实变形、虫孔、果肉损伤等。6.1.3诊断方法(1)现场观察:对果树进行定期巡查,观察叶片、枝干、果实等部位的症状;(2)实验室检测:对疑似病虫害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体;(3)参考资料:查阅相关病虫害图谱和资料,进行比对诊断。6.2防治方法与策略6.2.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策略。6.2.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及时清除病残枝叶、果实;(2)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遵循农药使用规范,保证农产品安全;(3)物理防治:利用捕虫器、粘虫板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6.3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以下为生物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6.3.1天敌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果树病虫害进行控制。例如,利用捕食性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捕食害虫;利用寄生性天敌如赤眼蜂、白僵菌等寄生害虫。6.3.2植物源农药利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除虫菊素等,对果树病虫害进行防治。这些植物源农药具有低毒、环保、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6.3.3微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对果树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利用枯草杆菌、白僵菌等微生物防治病虫害。6.3.4信息素诱杀利用害虫信息素诱杀害虫,如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性害虫,降低害虫种群密度。6.3.5抗病品种选育选育抗病性强的果树品种,提高果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例如,选育抗病毒、抗细菌的果树品种。第七章果实管理与采收7.1果实生长调控果实生长调控是果树种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保证果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以下是果实生长调控的主要措施:(1)合理施肥: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保证果实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2)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水涝,保证果实生长过程中水分的充足供应。(3)修剪:适时进行修剪,去除病虫害枝、枯死枝、重叠枝等,保持树体结构合理,促进果实生长。(4)疏花疏果:合理控制花果数量,使树体负载适宜,有利于果实生长发育。(5)激素调控:在果实生长关键期,适时施用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促进果实生长和品质提升。7.2采收时间与方法7.2.1采收时间果实的采收时间对果实品质和耐储性具有重要影响。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应考虑以下因素:(1)果实成熟度:果实成熟度是决定采收时间的关键因素。成熟度高的果实品质优良,耐储性较好。(2)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以满足市场供应。(3)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果实成熟和采收时间有较大影响。应密切关注气候变化,适时调整采收时间。7.2.2采收方法果实的采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手工采收:适用于小面积果园或珍贵果树。采摘时,用手轻轻摘取果实,避免损伤果蒂和果实。(2)机械采收:适用于大面积果园。采用机械采收设备,如振动采收机、切割采收机等,提高采收效率。(3)半机械采收:结合手工和机械采收的优点,适用于中型果园。7.3果实品质提升措施果实品质提升是果树种植管理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果实品质提升措施:(1)选育优良品种:选择具有较高品质和抗病性的果树品种,为果实品质提升奠定基础。(2)加强树体管理:通过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保持树体结构合理,促进果实生长。(3)改善土壤环境:合理施肥、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为果实生长提供良好条件。(4)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减少果实病虫害发生,提高果实品质。(5)适时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适时采收,保证果实品质。(6)采后处理:对采后果实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分级、包装、预冷等,延长果实保鲜期。第八章果园生态环境保护8.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果园生态环境保护是保证果树健康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关键环节。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予以重视和实施:(1)合理规划果园:在果园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水源、交通、生态环境等因素,实现科学布局,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2)土壤保护:采取深耕、轮作、间作等土壤管理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土壤污染风险。(3)水分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防止果园土壤盐碱化。(4)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病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废弃物处理:对果园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8.2生物多样性保护果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持果园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以下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应予以关注:(1)物种多样性保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果树品种,增加果园物种多样性,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遗传多样性保护:加强果树品种选育和遗传资源保护,防止优良基因流失。(3)生态景观保护:保护和利用果园内的自然景观,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4)生态走廊建设:在果园周边建立生态走廊,连接不同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8.3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是果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以下生态农业技术措施应予以推广:(1)生物肥料:采用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替代化学肥料,提高土壤肥力。(2)生物农药:采用生物源农药、天敌昆虫等替代化学农药,降低农药残留。(3)节能环保技术:推广节能型农业机械、太阳能杀虫灯等节能环保技术,降低果园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4)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立体种植、循环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5)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如性信息素诱杀、色板诱杀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第九章果园经济管理9.1成本控制与预算果园的经济管理是保证果园高效运营的关键环节,其中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尤为关键。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9.1.1成本分类与构成果园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直接成本包括种苗、肥料、农药、人工、灌溉等;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固定成本包括土地、建筑物、设备等。了解成本构成有助于合理预算和控制成本。9.1.2成本控制措施(1)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2)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降低生产成本;(3)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4)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9.1.3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对果园各项经济活动的财务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年度预算;(2)分解预算指标,明确各部门责任;(3)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调整;(4)通过预算分析,提高经营效益。9.2市场分析与营销市场分析与营销是果园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相关内容:9.2.1市场调查与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消费者偏好等,为果园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9.2.2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2)价格策略:合理制定价格,兼顾利润与市场竞争力;(3)渠道策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覆盖率;(4)促销策略: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