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自刎项羽观后感_第1页
乌江自刎项羽观后感_第2页
乌江自刎项羽观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江自刎项羽观后感TOC\o"1-2"\h\u219第一章走进乌江自刎的历史画卷 19258第二章《史记》中的项羽:英雄的崛起与陨落 125113第三章乌江自刎:项羽的无奈与决绝 13045第四章我的惋惜:项羽本可另有选择 24647第五章从性格看命运:“匹夫之勇”与“妇人之仁” 210530第六章引用经典:“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思考 22273第七章项羽之死的深远影响 321952第八章以史为鉴:英雄悲歌后的启示 3第一章走进乌江自刎的历史画卷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乌江自刎这一悲壮的场景便跃然眼前。在楚汉相争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项羽,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英雄,最终走向了乌江畔的绝路。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被刘邦的大军逼至乌江。他望着滔滔江水,身边是寥寥无几的残兵败将。当时的乌江亭长还劝他渡江,可他却做出了令人唏嘘的选择。想象一下那幅画面,江水奔腾,项羽站在岸边,他的铠甲或许已经残破不堪,眼神中满是疲惫与不甘。那是一个英雄穷途末路的时刻,周围弥漫着绝望的气息。乌江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见证了项羽最后的演出,他的故事在这里即将画上句号,而这一幕也永远地刻在了历史的记忆之中。第二章《史记》中的项羽:英雄的崛起与陨落在《史记》的记载里,项羽的一生就像一颗璀璨而又迅速陨落的流星。他起初是多么的英勇无敌啊。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他凭借着这种无畏的勇气,带领楚军大败秦军。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可是后来,他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这一决策或许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他自恃武力高强,轻视刘邦这个对手,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楚汉战争的推进,项羽逐渐陷入困境。他虽然在战场上依旧勇猛,但在政治和谋略方面却远远不及刘邦。《史记》详细地描绘了他的性格和他所经历的每一个重大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他从英雄走向末路的全过程。第三章乌江自刎:项羽的无奈与决绝乌江自刎是项羽无奈与决绝的体现。当他来到乌江畔时,他已经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他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心爱的虞姬也已香消玉殒。他深知自己即便渡过乌江,也难以再与刘邦抗衡。刘邦已经拥有了天下的大部分土地和众多的支持者。项羽本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他无法接受失败后的苟且偷生。就像他说的:“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他觉得自己辜负了江东父老的期望,没有颜面再回去。这种无奈和决绝,让他放弃了乌江亭长提供的生机,选择了以死亡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第四章我的惋惜:项羽本可另有选择看到项羽乌江自刎,我心中满是惋惜。其实他本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就拿勾践来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成功复国。项羽如果渡过乌江,他完全有可能像勾践一样,在江东地区重新积聚力量。江东子弟多才俊,他们对项羽也有着深厚的感情。项羽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只要他能放下一时的骄傲,重新组织军队,发展经济,广纳贤才,说不定还能与刘邦再一争高下。可是他被自己的骄傲和当时的失败情绪所笼罩,没有看到这种可能性,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实在是令人遗憾。第五章从性格看命运:“匹夫之勇”与“妇人之仁”项羽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匹夫之勇”在战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虽然让他在战斗中取得了不少胜利,但也让他陷入了很多危险的境地。例如在垓下之围时,他只想着凭借自己的武力突围,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应对刘邦的大军。同时他的“妇人之仁”也害了他。鸿门宴上,他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可他却犹豫不决。刘邦在他面前表现得恭顺谦卑,他就不忍心下手了。他没有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被自己的感情左右。这种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优势,最终走向了失败。第六章引用经典:“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思考项羽在乌江畔发出了“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感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命运的安排,而不是自己作战不力。他确实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多次战斗中都取得了胜利。可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武力较量,更是政治、经济、谋略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刘邦在这方面就做得比他好得多。刘邦懂得拉拢人心,建立广泛的联盟,发展经济来支持战争。而项羽只是单纯地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把责任都推给了上天,这是他的一种逃避,也是他对自己失败原因认识的局限性。第七章项羽之死的深远影响项羽之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格局上来说,他的死标志着楚汉相争的结束,刘邦得以建立汉朝,统一中国。汉朝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在文化层面,项羽成为了一个悲壮的英雄形象。后世无数的文学作品、戏曲等都以他为题材。像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崇尚英雄气概,他的悲壮结局也让人们对命运、对失败与尊严等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第八章以史为鉴:英雄悲歌后的启示项羽的故事就像一首英雄的悲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能像项羽那样只凭借一时的勇气,而要学会运用智慧。在做决策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不能被感情左右。例如在商业竞争中,不能只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