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高二生物下册月考试卷77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能正确地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B.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要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选用的甲基绿与吡罗红两种染色剂不能分开使用B.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与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的使用方法是相同的C.在检测糖类、脂肪与蛋白质的实验中,只有脂肪的检测可能用到显微镜D.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必须水浴加热3、图a-b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的高低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则种群b种内斗争最激烈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b系统的稳定性最强C.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种群,则a是最高营养级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4、如图表示环境因素对某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b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CO2浓度B.与a点相比,b点C3含量多于a点C.a点与b点光合作用速率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不同D.a点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可产生ATP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消化酶是分泌蛋白,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C.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D.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效率可能相同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能否交配并产生后代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5题,共10分)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属于物理信息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属于物理信息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D.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0、科学家将一些作物的种子搭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高度真空和微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种子发生变化,从而培养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项工作可以诱发种子变异B.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大多是优良种子C.从太空带回的种子都变成了多倍体D.从太空带回的种子还需进行选择11、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A.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B.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C.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D.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12、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形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下面A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作答.
(1)如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____.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
(3)B图中Q1的b1和d1表示____.
(4)若P和Q1同化(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2•a)和72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J/(cm2•a)和24J/(cm2•a).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____.14、油菜素内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部位.为了研究其对植物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将数粒大麦种子在黑暗条件下水培萌发.当它们的胚芽鞘长至1.5至2.0cm时,切除尖端3mm,然后切成1.0cm长的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再分别转入用缓冲液配制的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epiBR应该属于____.(选填“生长素”“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
(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后切取1.0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的目的是减少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需要设置CK(对照组).CK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____中;分别于12;24、36、48t/h(时间点)测量胚芽鞘伸长量并记录结果.
(4)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____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结果表明,使用该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____.15、如图为种群年龄组成3种类型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示A、B、C各为什么类型?A______;B______;C______.
(2)种群C的密度会______,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是图______(填代号)所示的类型,若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种群密度会逐年______.人口控制的目标是力争使人口年龄的组成趋于图______(填代号).
(3)濒于灭绝的生物其年龄组成的类型可能是______(填代号).16、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处理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甘薯还原糖含量(mg/g)22.123.325.837.640.547.4768.945.328.6由表可见,温度为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1)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______.(2)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①______;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第四步:______.实验结果:______17、教材原文填空(1)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者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4)__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5)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称为丰富度。18、如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____(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2)转录过程中,首先把DNA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该变化还可发生在_________过程中。(3)mRNA是以图中的③为模板,在_______(填图中序号)的催化作用下,由4种游离的_____________依次连接形成的。(4)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_,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图中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5)由于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该生物体表现出新的性状,原因是: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________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肽链中____发生相应改变。19、如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德隆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______;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基因.乙病的特点是呈______遗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2基因型为______.假设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8分)20、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21、人体的皮肤角质层细胞游离于内环境之中。22、脊蛙所有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中.()23、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碳酸氢钠。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8分)24、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且结实率大大降低的现象,因而称之为“恶苗病”、科学家用赤霉菌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处理无病水稻,出现了与恶苗病同样的症状、这说明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后来科学家们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命名为赤霉素。(1)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能确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____________(填“是”或“否”)。(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此外还能促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这是生物之间相互适应____________的结果。(4)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大豆种子胚芽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不考虑加入外源物质后对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影响),先加入CaCl2溶液,后在b时间加入赤霉素,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芽细胞壁的伸展起到了作用(填“促进”或“抑制”),b点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25、如图为在夏季睛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请观察后回答:
(1)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______.
(2)对于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______过高;蒸腾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______供应大量减少,以致反应阶段植物体内的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使______的形成大为减少.
(3)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以致光合作用______反应产生的______减少,因而影响______反应的进行.26、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近年来又发现青蒿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某科研小组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①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②将等量癌细胞分别接种到4组培养瓶中,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除去上清液;③向4组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含2、4、8、16μmol/L青蒿素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④72h后统计并计算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青蒿素时不宜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____;根据青蒿素____的特点,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萃取前要将黄花蒿茎叶进行___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2)萃取青蒿素的过程应采用____加热;萃取液在浓缩之前需进行____,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3)科研小组进行上述②~④步骤实验的目的是____。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____。27、利用紫外线诱变可选育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单细胞真菌),只有发生高产突变的菌体才能在含有浓度为10mol/L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高产菌株及提取β-胡萝卜素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紫外线照射三孢布拉霉负菌的目的是________。(2)为选出高产突变菌种,还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3)进行③过程时,应选取________色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为筛选纯化β-胡萝卜素产量高的菌种,采取重复________(填图甲中数字)过程。(4)过程⑥是________,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结果发现颜色较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萃取时,萃取剂使用量________,提取的色素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内容。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错。故本题选A。【解析】【答案】A2、B【分析】解:A;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应用甲基绿与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进行染色,A正确;
B;用斐林试剂检验还原糖时;应混合使用,且需水浴加热,而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时,应先加A液,后加B液,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
C;在检测糖类、脂肪与蛋白质的实验中;只有脂肪的检测可能用到显微镜,C正确;
D;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D正确.
故选:B.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实验、检测蛋白质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解析】【答案】B3、B【分析】解:A、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b种群密度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A正确;
B、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则b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抵抗力稳定性最强,但恢复力稳定性弱,B错误;
C;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因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则a是最高营养级,C正确;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b;因为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基因多样性大的,D正确.
故选:B.
生物数量越多;竞争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基因多样性越丰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多样性、自我调节能力、种内斗争、能量流动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解析】B4、A【分析】A.b点是光饱和点,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故A正确;B.与a点比b点二氧化碳浓度低,C3含量低于a点。故B错误;C.a点和b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不同。故C错误;D.a点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才能产生ATP。故D错误。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故选A。【解析】A5、B【分析】解:A;消化酶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
B;酶可以在生物体外发挥作用;B错误;
C;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酶活性的大小通常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性愈高,反之活力愈低,C正确;
D、同一种酶分别在最适温度前和最适温度后可能具有相同的活性,如图中的A点和C点对应的温度下酶的活性相同;其催化效率相同;D正确.
故选:B.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5;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是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酶催化作用的特点和酶促反应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解析】B6、A【分析】【分析】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故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B错误;对物种间差异的研究关键是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故C错误;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故D错误。7、A【分析】【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与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A正确;B、少数细菌为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的能量合成有机物,B错误;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C错误;
D;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D错误.
故选:A.
【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是自养生物.二、双选题(共5题,共10分)8、B|D【分析】试题分析: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属于行为信息,A项错误;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了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BD9、B|D【分析】试题分析:通常雄鸟会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这属于行为信息,A项错误;与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比,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了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项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BD10、A|D【分析】试题分析:太空育种属于人工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既会产生人类所需要的性状,也会产生人类不需要的性状,因此需对其进行选择。综上所述,A、D两项正确,B、C两项错误。考点:本题以人工诱变育种为素材,考查与基因突变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析】【答案】AD11、A|C【分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异常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号染色体一定未分离,进入同一个配子中,A正确,B错误。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BY未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XBXB或YY未分离,C正确,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原因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AC12、A|C【分析】试题分析:Ⅳ号染色体用A表示,则亲本果蝇A0×A0→AA∶2A0∶00,缺失2条的个体不能存活;用B、b表示眼色基因,则XBXb×XBY→XBXB∶XBXb∶XBY∶XbY,F1中白眼雄果蝇占1/4,A正确。红眼雌果蝇占1/2,B错误。染色体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3×3/4=1/4,C正确。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2/3×1/4=1/6,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与染色体变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W1.N1>W2.N2P=b+c+d+e未被Q2利用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15%【分析】【解答】(1)W1.N1表示初级消费者的总能量,W2.N2表示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W1.N1>W2.N2.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光能,即图中b+c+d+e.
(3)Q1同化的总能量即P中的c,包括四个去向:呼吸消耗(e1)、流入Q2(c1)、被分解者分解和未被利用的能量,b1和d1即表示后两部分能量.
(4)能量传递效率指两个营养级总能量的比值,故能量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100%=15%.
【分析】除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外,自然生态系统流入各营养级的能量等于本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注意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分解者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以构建两种图解模型:①定量不定时模型: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有三条:自身呼吸散热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注意最高营养级能量去路只有2个方面,少了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②定量定时模型: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自身呼吸散热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或“贮存输出”.14、植物生长调节剂胚芽鞘内源油菜素内酯等量的不含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的相同缓冲液1μmol.L﹣10.4cm【分析】【解答】(1)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对胚芽鞘的伸长生长有调节作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类似物).
(2)在实验过程中;去除尖端3mm,然后切取1.0cm长切段用缓冲液浸泡1h的目的是减少胚芽鞘内原油菜素内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因为实验组是实验组是用缓冲液配制的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分别于12;24、36、48t/h时间点测量胚芽鞘的长度,故对照组的设置方法是:取相同数量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等量的不含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的相同缓冲液中,分别于12、24、36、48t/h测量胚芽鞘伸长量并记录结果.
(4)甲图切段用epiBR处理48小时实验组胚芽鞘的伸长量为1.2cm,和图乙的epiBR浓度为1μmol.L﹣1相对应,可见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1μmol.L﹣1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由柱形图来看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对胚芽鞘的伸长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且浓度为1μmol.L﹣1的epiBR促进伸长的效果最明显,故1μmol.L﹣1的epiBR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的适宜浓度;与对照组相对比,浓度的epiBR处理48h后,它可促进胚芽鞘的伸长量为0.4cm.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实验组是用缓冲液配制的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中处理,对照组应该只在相应的缓冲液中处理;切段用epiBR处理48小时实验组胚芽鞘的伸长量为1.2cm,和图乙的epiBR浓度为1μmol.L﹣1相对应,可见图甲曲线是将处理后的胚芽鞘切段浸泡在浓度为1μmol.L﹣1的epiBR中得到的结果.
图乙:由柱形图来看不同浓度epiBR(人工合成的油菜素内酯)对胚芽鞘的伸长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且浓度为1μmol.L﹣1的epiBR促进伸长的效果最明显.15、略
【分析】解:(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A;B、C的类型依次是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2)种群C为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密度会越来越小;我国每年新生人口较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密度会越来越大,实行计划生育努力使人口年龄组成趋于稳定;
(3)濒于灭绝的生物幼年个体较少;为衰退型.
故答案为:(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2)越来越小A增大B
(3)C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生物学知识的要点和理解能力.【解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越来越小;A;增大;B;C16、(1)不含淀粉酶
(2)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
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
第四步:50~65℃水浴加热1-2min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相关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还原糖的检测方法等,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分析综合能力。【解答】(1)由于马铃薯中无淀粉酶;因此马铃薯尽管淀粉含量较高,马铃薯中也不含还原糖。
(2)分析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马铃薯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所以实验原理是:①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还原糖,②还原糖与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实验是自变量是加入马铃薯溶液和甘薯溶液,因变量是加入斐林试剂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步骤:该实验中实验的自变量是加入马铃薯溶液和甘薯溶液,因变量是能否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7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
第四步:50~65℃水浴加热1-2min;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说明甘薯溶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形成还原糖,马铃薯中无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形成还原糖。
【解析】(1)不含淀粉酶(2)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第四步:50~65℃水浴加热1-2min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
17、(1)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3)相对静止状态变成显著活跃状态
(4)种群密度
(5)物种数目的多少【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神经调节和种群、群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答】(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替换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3)动物体或者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成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称为兴奋。(4)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5)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解析】(1)碱基对的增添、替换或缺失(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3)相对静止状态变成显著活跃状态(4)种群密度(5)物种数目的多少18、(l)DNA→RNA→蛋白质
(2)DNA复制
(3)②核糖核苷酸
(4)tRNA④
(5)1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分析】【分析】本题结合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和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其中①表示解旋酶;②表示RNA聚合酶,能催化转录过程;③表示DNA模板链;④表示翻译合成的多肽链。
【解答】(1)图示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该过程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DNARNA蛋白质。(2)转录过程中,首先把DNA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该变化还可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3)mRNA是以图中的③mRNA为模板;在②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依次连接形成的。
(4)能够识别mRNA的分子是tRNA;tRNA能转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为图中的④。
(5)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1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④中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发生相应改变。
【解析】(l)DNA→RNA→蛋白质
(2)DNA复制
(3)②核糖核苷酸
(4)tRNA④
(5)1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19、略
【分析】解:(1)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5;Ⅱ-6患甲病,Ⅲ-3不患甲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由遗传系谱图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代代都有遗传病患者,即世代相传;子代患病,亲代之一必然患病;Ⅱ-5、Ⅱ-6患甲病,Ⅲ-3不患甲病,因此Ⅱ-5的基因型为Aa,正常人的基因型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1,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Aa=.
(3)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1;Ⅱ-2不患乙病,且由题意可知,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Ⅲ-2患乙病,因此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且是交叉遗传;
由遗传系谱图可知,I-2是不患甲病患乙病的男性,其基因型是aaXbY;Ⅲ-2是既患甲病患又乙病的男性,且其父亲不患甲病,所以Ⅲ-2的基因型是AaXbY;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Ⅲ-1与Ⅲ-5均不患甲病,其后代也不会患甲病,Ⅲ-1是不患乙病的女性,其父母均不患乙病,但有一个不患乙病的兄弟,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各占Ⅲ-5是不患乙病的男性,其基因型为XBY,因此若Ⅲ-1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故答案应为:
(1)常显(2)世代相传患病
(3)X隐隔代相传(隔代、交叉、男性多于女性、伴性遗传)aaXbYAaXbY
本题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对人类遗传病的进行判断.分析遗传系谱图;Ⅱ-5;Ⅱ-6患甲病,Ⅲ-3不患甲病,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Ⅱ-2不患乙病,Ⅱ-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Ⅲ-2患乙病,因此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从遗传系谱图推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根据基因型推算相关的遗传概率.
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位置判断,伴性隐性遗传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遗传系谱图中的信息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解此类题目的思路是,一判显隐性,二判基因位置,三写出相关基因型,四进行概率计算.【解析】常;显;世代相传;患病;X;隐;隔代相传;aaXbY;AaXbY;四、判断题(共4题,共28分)20、A【分析】【解答】解: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21、B【分析】【解答】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由已死亡的无核角质细胞紧密排列组成。角质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其皮下组织,因此其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故错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活环境。22、A【分析】【解答】由于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脊蛙是将青蛙的脑切除,无大脑皮层,因此脊蛙所有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中,属于非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梳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23、A【分析】【解答】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对,常见的有碳酸氢钠/碳酸,但血浆中酸性物质增加,碳酸氢钠与其反应,当血浆中碱性物质增加,碳酸与其发生反应,故正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稳态。五、实验题(共4题,共8分)24、(1)否(2)种子萌发果实发育(3)共同进化(4)抑制赤霉素消除了CaCl2的影响,促进细胞壁的伸长【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解答】(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而该题干中的赤霉素是由赤霉菌分泌的,故不能确定是植物激素。
(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新区初级中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含答案)
-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 5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 地理-山东省2025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学习质量检测济南期末试题和答案
- 202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题库
- 2024认定实际施工人法律风险防范与合同完善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工业互联网安全电子交易SET合作协议3篇
- 2024高端设备制造销售合同
- 2024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3篇
- 2024蔬菜大棚温室租赁与智能控制系统供应合同3篇
- 园林景观给排水设计汇总计算书
-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 美国签证-个人信息表
-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 内侧蒂直线短瘢痕法治疗乳房肥大症的临床研究
- 天一大联考2024届物理高一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整改回复书样板后边附带图片
- 空气能施工方案
- 常见藻类图谱(史上最全版本)
- 硫酸装置操作规程
- Python数据分析案例实战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