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师大新版第二册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b、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B.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b、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D.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NA数目相同2、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丙株保留幼叶,并将甲株的叶柄横。
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3、下列属于克隆的过程是。
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并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
②由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细胞群。
③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离体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
④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细菌繁殖形成一个菌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这说明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全部运向侧芽B.原顶芽不再向侧芽运送过量生长素C.顶芽摘除后,侧芽开始分泌生长素D.顶芽摘除后,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5、下列哪种细胞比较难以克隆?A.有限细胞系B.无限细胞系C.转化细胞系D.肿瘤细胞系6、人体角膜是一层无血管、无色素并具有丰富神经末梢的结构,若有异物与角膜接触,眼睑就不由自主地合上,在此过程中,感受器是()A.角膜中的上皮细胞B.眼睑部位的肌肉C.角膜上的神经末梢D.眼睑部位的血管7、植物顶芽分生组织特有的功能是A.进行光合作用B.向光弯曲生长C.类似动物干细胞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8、2018年11月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考察船开启科考征程。据悉南极环境恶劣,工作艰苦,但科考队员的身体却十分健康很少患感冒和其他传染病,原因是该地区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极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因此科考队员的代谢速率会减慢B.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后,可能会改变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C.长期生活在南极的人,对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会下降D.清除感冒病毒,恢复健康,依赖于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9、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B.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D.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药物定向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作用时间比较长B.作用范围比较局限C.反应速度比较慢D.主要通过激素传递信息11、下图1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影响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横放植物根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2所示植物的根竖直放置,则图1所示的含义仍然适用B.当b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所对应的浓度时b侧细胞仍能伸长生长C.由图可知,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作用效果D.若a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E点,则b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EC段12、关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C.调节因子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D.与神经调节相比,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13、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14、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共9题,共18分)15、为了验证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与来自胸腺的T细胞有关;也与来自骨髓的B淋巴细胞有关,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切除小鼠的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胸腺的小鼠,使小鼠完全丧失免疫功能。
②把完全丧失免疫功能的小鼠平均分为三组;甲组,乙组,丙组。
③给甲组小鼠输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乙组小鼠输入___________________;给丙组小鼠同时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
④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的免疫功能的恢复状况并记录。
实验结果:
①甲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产生抗体的功能得到一定恢复。
③丙组小鼠免疫功能全部恢复。
实验结论: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与来自胸腺的T细胞有关;也与来自骨髓的B淋巴细胞有关。
(2)免疫系统中免疫活性物质是由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产生的发挥免疫功能的物质。16、大量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影响了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
(1)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运输到根细胞,在_________中形成CO2和水,释放的能量转移到______中;直接用于根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根尖每生长1cm拍照一次,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实验组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____对照组。
(3)①为进一步探究CO2浓度升高对根细胞的影响,获取相关处理下的非根毛区横切面,制作成_______;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观测指标。
1组。
2组。
3组。
4组。
正常浓度CO2
高浓度CO2
正常浓度CO2+10NmNAA(生长素类似物)
高浓度CO2+5UmNPA(生长素运输阻断剂)
高浓度CO2+5UmNPA(生长素运输阻断剂)
表皮细胞体积。
大。
小。
小。
大。
表皮细胞总数。
少。
多。
多。
比1组少。
生毛细胞数目。
少。
多。
多。
比1组少。
注:生毛细胞由表皮细胞分化形成;继续生长形成根毛。
②由表可知高浓度CO2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据1、2、3组结果推测高浓度CO2通过______________影响根毛生长发育。
③据1、2、4组说明,高浓度CO2对根毛生长发育影响与______有关。
(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根尖每生长1cm测定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情况,实验结果如图。
综合上述实验,推测CO2浓度升高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生长素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进一步传递信息,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已知植物细胞有生长素受体、钙离子通道蛋白—钙调素复合体、钙离子通道蛋白、细胞内信号分子亚硝基化靶向蛋白等,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根毛伸长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表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①处应为________(填35S或32P),②处应为___________(填35S或32P)。
(2)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A组的结果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在B组实验中,保温时间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关系为___________。
(4)此实验与艾弗里的实验有相同的设计思路,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些部位,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
(3)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______,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____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特点。
(4)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
_____
(5)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4)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19、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测量每组切段平均长度,结果见下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浓度(mg/L)
待测样液
0
0.001
0.01
0.1
1
10
100
切段平均长度
10
6.5
6.8
8.2
10
12
10
5.5
(1)上述实验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项),由上述结果可初步判断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lmg/L还是10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结果说明生长素在根尖处向________(填“远地侧”或“近地侧”)运输,茎尖处向_______________〔填“远地侧”或“近地侧”)运输,能说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根尖”或“茎尖”)。
(2)实验2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在正式实验前一般可以先做一个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6个琼脂块生长素的浓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图甲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乙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请回答:
(1)由图甲可知,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________;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
(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首先按照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由图可确定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22、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CTK)均能促进植物根的生长;为研究IAA、GA和CTK的组合使用对根生长的促进效应是否高于单独使用的效应。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材料与用具:长势相同的插枝若干,适宜浓度的IAA溶液,适宜浓度的GA溶液,适宜浓度的CTK溶液,烧杯若干。(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实验过程水分蒸发对溶液浓度的影响;不考虑溶液体积对实验的影响;实验条件适宜)请回答:
(1)实验思路:(实验分组用表格形式)_____________
(2)若三种激素作用具有相互促进效应,请预测并用文字描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23、已知SARS是由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SARS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1)实验步骤①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和____酶,后者的作用是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的________和________连接起来。
(3)如果省略步骤②而将大量扩增的S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表达的S蛋白,其原因是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_______,也不能__________。
(4)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________与________进行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5)步骤④和⑥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______(相同、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2题,共4分)24、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下列感受结构分别对应于一种外界信息,请将合适的一对以引线连接起来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则b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c细胞为有丝分裂,没有形成四分体,A错误;
B、a细胞染色体数为8条,DNA数为8个,不含染色单体;b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DNA数为8个,染色单体8条,故a、b细胞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都不同;B错误;
C;性腺中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所以图中4个细胞均可出现在同一个生殖性腺中,C正确;
D;c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DNA数为8个;d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DNA数为4个,所以c、d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NA分子数不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要能正确识别细胞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形态和数量变化规律,确定其分裂方式和时期。2、B【分析】试题分析:为排除顶芽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要去掉顶芽,要证明幼叶产生生长素需要设计一组去掉叶并涂抹生长素,另一组去掉幼叶进行对照。故实验需共设三组。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处理的能力。3、A【分析】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并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原理是DNA复制,亲代和子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属于分子水平的克隆;故①正确;②由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细胞群,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和亲代一致,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故②正确;③植物组织培养将离体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属于个体水平的克隆;故③正确;④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细菌繁殖形成一个菌落,属于细胞水平分克隆;故④正确。
考点:克隆技术。
点睛:广义上的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遗传物质均一的生物群,包含三个层次,即分子水平的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和个体水平的克隆。分子水平的克隆通常是指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克隆,又称为基因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是细胞的培养;个体水平的克隆,是指动物的克隆和植物的克隆。4、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顶端优势的理解,明确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
植物顶芽生长对侧芽萌发和侧枝生长的抑制作用,叫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去除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来源减少,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为枝条。ACD错误,B正确。5、A【分析】【分析】
【详解】
A;有限细胞系的细胞分裂存在一个极限;达到该极限值后,细胞将不再分裂并衰老,死亡,不能进行无限增殖,因此比较难以克隆,A正确;
BD;无限细胞系和肿瘤细胞系的细胞都具有无限增殖能力;都容易克隆,B、D错误;
C;转化细胞系通过某个转化过程形成;失去正常细胞特点,而获得无限增殖能力,容易克隆,C错误。
故选A。
【点睛】6、C【分析】【分析】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由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经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经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效应器做出应答反应。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人体角膜是一层无血管;无色素并具有丰富神经末梢的结构,当异物与角膜接触时,刺激角膜上的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然后经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眼睑,使眼睑就不由自主地合上,因此角膜上的神经末梢是感受器。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7、B【分析】【分析】
按芽在植株上着生的位置可分成顶芽和腋芽:
(1)顶芽;位于植株的主茎或侧枝的顶端,形体一般较其他芽大,且生长最为活跃,开展后能使茎向上(背地性)生长。
(2)腋芽;也称侧芽,生于主茎和侧枝叶腋内,形体较小,开展后可形成次一级的侧枝,其生长发育常受顶芽的抑制。
【详解】
A;顶芽分生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向光弯曲生长是植物顶芽分生组织特有的功能;B正确;
C;植物顶芽分生组织类似动物干细胞;根尖分生区也类似于动物干细胞,这不是其特有的功能,C错误;
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是植物根的功能;D错误。
故选B。8、A【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南极地区环境恶劣,人体需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恒定;但是该地区也有优点,即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极少,所以科考队员的身体十分健康很少患感冒和其他传染病。
【详解】
人是恒温动物,酶的活性不会发生改变,且为了维持体温恒定,需要增加产热量,因此代谢活动会增强,A错误;感冒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可能会改变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B正确;长期生活在南极的人,由于该地区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极少,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对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会下降,C正确;清除感冒病毒,恢复健康,依赖于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9、B【分析】【分析】
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1、原因: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2、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不定向性;③突变率很低;④多数有害。3、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①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
【详解】
DNA的复制的过程中碱基的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转录形成的是RNA,与基因突变无关,A错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正确;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C错误;基因突变是本来就存在的,药物对其进行选择而不是诱发基因突变,D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辨析能力。要注意,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另外,还要掌握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如: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突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等等,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10、A:C:D【分析】【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详解】
A;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A正确;
B;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B错误;
C;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慢;C正确;
D;激素属于信号分子;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可见,体液调节主要通过激素传递信息,D正确。
故选ACD。11、A:B【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A、B、E、F四点对应生长素促进生长,其中E、B促进作用相同;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抑制生长。图2中,由于重力作用,a点生长素浓度低于b点,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所以a点促进生长,b点抑制生长。
【详解】
A;若图2所示植物的根竖直放置;则图1所示的含义照样适用,A正确;
B、当b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所对应的浓度时,b侧细胞仍能伸长生长;B正确;
C;由图可知;某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只能产生一种作用效果,C错误;
D、若a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E点,则b侧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对应于CD;D错误。
故选AB。12、A:B:D【分析】【详解】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作用时间。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点睛】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A正确;
B.体液调节通过通过体液运送调节因子;B正确;
C.体液调节的调节因子有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并不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C错误;
D.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正确。
故选ABD。13、B:D【分析】【详解】14、B:C【分析】【详解】
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强,B正确。基因NDM1编码的金属β内酰胺酶使抗菌药物失活,从而表现出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C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D错误。三、实验题(共9题,共18分)15、略
【分析】【分析】
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
【详解】
(1)由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把完全丧失免疫功能的小鼠平均分为三组,甲组;乙组和丙组。给甲组小鼠输入来自胸腺的T细胞,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又由于没有B淋巴细胞,故不能产生抗体;给乙组小鼠输入来自骨髓的B淋巴细胞,由于小鼠体内只有B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但由于B淋巴细胞分化为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得到一定恢复;给丙组小鼠同时输入来自胸腺和骨髓的淋巴细胞,既有B淋巴细胞,又有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全部恢复,丙组小鼠免疫功能全部恢复。
(2)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系统的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
【点睛】
本题结合实验,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上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甲和乙小鼠的变化情况,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解析】来自胸腺的T细胞来自骨髓的B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免疫细胞其他细胞16、略
【分析】【分析】
1、由图甲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增大。
2、由表格的数据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和正常浓度CO2+10NmNAA处理均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表皮细胞体积均减小;高浓度CO2+5UmNPA处理减少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3、由题图乙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增大。
【详解】
(1)有机物分解形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为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2)由题图可知,实验组(高浓度CO2处理)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浓度CO2处理)。
(3)①根据表格的内容可知;观测指标为表皮细胞体积;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因此应将获取相关处理下的非根毛区横切面,制作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②由表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和正常浓度CO2+10NmNAA处理对根细胞的影响相似,均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由此推测高浓度CO2通过生长素影响根毛生长发育。
③由表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而高浓度CO2+5UmNPA处理减少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说明高浓度CO2对根毛生长发育影响与生长素运输有关。
(4)由题图可知,与正常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处理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增大。综合上述实验,推测CO2浓度升高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的机制是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生长发育(提高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5)结合已知信息分析;生长素促进根毛伸长生长的机制可能是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亚硝基化靶向蛋白,使钙离子通道蛋白与钙调素分离,钙离子内流,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表格的数据和题图,明确CO2对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结论。【解析】线粒体ATP(三磷酸腺苷)高于临时装片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生长素生长素运输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毛细胞的分裂、分化(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生长发育或提高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亚硝基化靶向蛋白,使钙离子通道蛋白与钙调素分离,钙离子内流,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17、略
【分析】【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详解】
(1)根据A组离心管上清液放射性高可推知,A组应为用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B组离心管中沉淀物放射性高可推知,B组应为用32P标记的核酸,故实验中,①处应为35S,②处应为32P。
(2)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部分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不分离,A组的结果中出现沉淀物出现较高放射性。
(3)在B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DNA未注入大肠杆菌,导致上清液放射性过强;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也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过强;所以保温时间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关系为②。
(4)此实验与艾弗里的实验有相同的设计思路,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点睛】
在B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DNA未注入大肠杆菌,导致上清液放射性过强;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也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过强。【解析】35S32P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沉淀物出现较高放射性②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18、略
【分析】【分析】
根据图甲可知;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其背光侧生长大于向光侧,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其背光侧生长小于向光侧;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敏感程度大于茎.
【详解】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其向光侧生长小于背光侧,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若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比背光侧小,且生长程度也小于背光侧,故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m(0<向光侧生长素浓度
(3)据图乙可知,根和茎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根>茎,由于生长素在单侧光的影响下;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但生长程度却小于向光侧,说明在根的背光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故据此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B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在高浓度下抑制生长,低浓度下促进生长,即其具有两重性特点。
(4)M为根的形态学上端,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实验目的为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故自变量为形态学上端的位置变化,故实验组应该设计为:
(5)IAA的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该抑制剂不破坏IAA也不影响细胞呼吸即不影响能量供应,而经其处理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受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故最大可能影响了载体蛋白的作用,进而推测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点睛】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解析】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小于m(0<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茎A、B两重性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19、略
【分析】【分析】
根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切根平均长度,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其余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详解】
(1)生长素浓度为0mg/L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属于实验组,据表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切根平均长度,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因此上述实验遵循的原则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在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1〜10mg/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因此最适浓度范围应在0.1~10mg/L之间。
(2)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其余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以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3)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以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反之就为10mg/L。【解析】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0.1mg•L-1〜10mg•L-1能本实验既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也体现了高浓度抑制生长(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既表现出促进作用,也表现出抑制作用)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注: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1;反之则为10mg•L-120、略
【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实验1的自变量是重力的有无,在重力的作用下根表现为向地性,茎表现为背地性;实验2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3的自变量是材料托的倾斜程度,因变量是琼脂块含有的生长素含量。
【详解】
(1)实验1中生长素在根尖和茎尖都由远地侧向近地侧运输;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了茎的生长;抑制了根的生长,所以根表现为向地生长、茎表现为背地生长,其中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2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因变量是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在正式实验前一般可以先做一个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实验设计的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3的自变量是材料托的倾斜程度,三个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是一样多的,但是由于重力的作用,6个琼脂块生长素含量是由差异的,其中A1=a1、A3>a3、A2>a2,且含有的生长素是最少的>a3,因此图中6个琼脂块生长素的浓度大小为A3>A2>A1=a1>a2>a3。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再找我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等知识点,能够分析三个实验并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确定不同实验的实验目的,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解析】近地侧近地侧根尖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可以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实验设计的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材料托的倾斜程度A3>A2>A1=a1>a2>a321、略
【分析】【分析】
分析甲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分析乙图,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故a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点。分析丙图,丙图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月季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图示,据图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mol/L之间时,对月季枝条生根都是促进作用,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为抑制作用;据此分析。
【详解】
(1)由图甲可知,生长素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故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对于同一器官来说,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
(2)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小于a侧,a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结合甲图可知,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10-8mol/L,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促进作用。
(3)由图可知,2,4-D溶液浓度在10-11mol/L~10-10mol/L之间促进生根效果最好,所以促进月季枝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的范围是10-11mol/L~10-10mol/L;当2,4-D溶液浓度在10-12mol/L~10-9mol/L之间时促进生根,2,4-D溶液浓度在10-8mol/L时抑制生根;所以该试验结果能体现两重性。
【点睛】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作用,要求学生能结合曲线图,明确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能正确判断不同浓度处理下生长效应,难度不大。【解析】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次性竹制餐具供货与可持续资源开发合同2篇
- 幼儿园教研工作制度模版(2篇)
- 人力资源助理的工作职责(2篇)
- 2025年小学班主任德育计划例文(2篇)
- 幼儿园幼儿膳食管理制度范文(2篇)
- 2025年英语教师工作计划模版(3篇)
- 夏季汛期安全工作方案(2篇)
- 教职工上下班工作制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快递代理权转让与业绩考核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例文(二篇)
- 破产法培训课件银行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泥结石路面施工设计方案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物理化学习题(含答案)
- 某公司廉洁自律管理规定全套
- 精密仪器设计基础
- 2023年个股期权从业人员考试(二级)真题模拟汇编(共170题)
- 诺基亚4G基站配置及常见故障处理课件
- 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