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仁爱科普版选修1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据《元和郡县图志》载:“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据此,可推知A.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南方人口总量超过了北方C.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D.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2、属于阿里改革失败原因的是。

①改革自身的问题使其陷入困境。

②对外无休止的战争消耗了经济力量。

③赋税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灾难。

④导致了殖民势力的入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马克思说:“彼得一世改革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现代俄国政策”是指A.资本主义政策B.中央集权C.发展工业D.欧化政策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5、梭伦首创的民主机构,规定年满30岁的各等级公民都可以参加,是梭伦时代雅典最具有民主精神的机构。后来这一机构“成为一切公私事情的公断者”,成为平民控制国家权力和控制政府的重要工具。这个机构是A.陪审法庭B.四百人议事会C.公民大会D.十将军委员会6、康熙二十五年,广东成立了专营外贸的“外洋行”,将外贸与内贸区分开来,洋商与一般商人区分开来。外洋行是清廷政治权力与对外贸易商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从此,外洋行成为专门经管外贸的机构,洋商(行商)也成为一种专门的行业。此种交易形式A.旨在保证政府税收和对外防范B.是清廷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C.加剧了欧洲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反映了传统朝贡贸易格局的变动7、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A.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C.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D.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中国战略发展任务的转变;从建国之初沿袭而至的司法观念;审判制度、管理体制等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司法改革势在必然,主要发生了以下事件:1988年11月,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黑龙江、浙江、福建、内蒙古四省区实行在觉的领导下法院干部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的体制改革试点;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公布了《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内容主要涉及审判方式改革、审判组织改革、法官管理体制改革、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等内容。这个阶段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刚开始审慎分析中国司法的现状,并尝试探讨本土资源、国际资源和当代国情结合的可能性。

——摘编自单忠献《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及向度分析》(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司法改革的历史意义。10、材料在王位觊觎者相互争执;从而使君主制复辟终成南柯一梦之际,教会更是被保守派誉为旧制度的最后堡垒。既然如此,在新的政体下,教育大权难道还能再由教会控制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于是,身为教育部长的费里从1879年开始对教育实行改革。

法国在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7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有关费用由地方和国家通过税收承担。为了坚定青少年的共和信念,加强其爱国主义情感,费里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而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费里还努力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师资水平,规定只有获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执掌教鞭。与此同时,他还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

——改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安史之乱以后;刘晏针对“时天下钱少货轻”“商贾不通”,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对唐朝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他提出了“理财以爱民为先”“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的改革思想。同时刘晏认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主张选拔和任用一批坚决拥护改革,而又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据年景好坏,“常年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丰则贵取,饥则贱与”。与此同时,刘晏还采用因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的办法,以解决人民当时严重缺粮的困难。如,对于岭南深山;沼湖地区的人民,可以用竹、纸、漆器、绫锦等当地的土特产代替租税,把粮食留归民用;对于特别不便于运输的地方,让农民把货物集中到附近的产矿区,换取铜、铅等就地铸钱纳税。刘晏经济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刘晏理财“以爱民为先”,富其国而“不劳于民”。

——黄玉生《中唐时期刘晏的经济改革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改革的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清代实行银钱复本位制度,制钱与白银按一定比例共同流通,咸丰以前银钱比例大致在1000文/两到1300文/两之间波动。威丰年间,银钱比例变化很大,1854年甚至达到了2355文/两。1853年,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威丰开始了自上而下的铸币改制,在全国各省份增设了二十多个铸币局。1853年铸造了含铜量仅三文的当十大钱(即当十文铜钱),不久又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钱币样式由各铸币局自行权定。1853年8月,户部奏议"兵丁饷银,自本年九月为始,照二成搭钱,旧例每银一两,概行折给制钱一串"获得威丰许可。1854年,因铜储不足,又试铸铁钱、铅钱。但民间抵制咸丰制钱,坚持使用白银。1857年户部制定地丁等项搭收铜铁大钱要求∶"著照所议,顺天直隶各属钱粮,即自本年上忙为始,著以实银四成、宝钞三成、当十铜铁钱大钱三成,按成搭交。"由于前线战事日益吃紧,各地督抚不断拖欠朝廷税款的同时又要求中央拨款,咸丰被迫同意地方督抚兼管部分地方财政,各地督抚则积极恢复使用白银。1861年,清廷宣布停铸大钱,咸丰年间的铸币改革最终失败。——摘编自王业《试论咸丰朝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咸丰朝币制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咸丰朝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3、材料前秦苻坚当政时极力拉拢汉族地主,在王猛协助下,实行了一系列政策。苻坚首先整顿吏治,“拔幽滞,显贤才”,提拔了一大批汉族地主分子。在苻坚支持下,王猛在十数天内便杀掉不法贵强豪二十余人,结果“百僚震肃,素右屏气”。针对关中少雨易旱,苻坚下令推广先进的区种技术,还在当地大兴水利,使北方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苻坚废止胡汉分治,强调“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他曾严惩袭扰匈奴部民的大将军,还遣使在戎夷部落中劝课农桑。苻坚下令恢复了太学及地方学校,使公卿子弟入学受业,成绩优秀者,予以放表授官,对不通经的官吏则予以罢遣。史载当时“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贾贩于道”。社会经济情况比过去有很大改善。——摘编自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苻坚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苻坚改革的历史意义。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启动首先来源于边缘革命,即真正的变革不是来自于计划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而是来源于那些被市场经济主体排斥的、边缘化的群体。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经济特区这四大边缘革命的力量不断突破现行体制的桎梏,并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正是这些边缘力量成就了一系列变革,这一系列变革使得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一开始就具有了真正的市场力量。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启动首先来源于边缘革命,即真正的变革不是来自于计划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而是来源于那些被市场经济主体排斥的、边缘化的群体。包产到户、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经济特区这四大边缘革命的力量不断突破现行体制的桎梏,并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正是这些边缘力量成就了一系列变革,这一系列变革使得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一开始就具有了真正的市场力量。——田卫民《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市场化道路》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经过十余年来的自下而上推动的市场化启动,市场已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的基础之上;再次,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市场化战略。——田卫民《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市场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边缘革命”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四大的理论突破的内涵及意义。

材料二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经过十余年来的自下而上推动的市场化启动,市场已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的基础之上;再次,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市场化战略。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他也不主张数量和状态的平等,而主要是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正如他所说的:“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

——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中的哪些措施能体现这一思想。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梭伦“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的看法。16、服饰文化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反映时代风貌,折射时代变迁。

材料一。

①鲜卑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居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后建立代政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

(1)依据材料概括北魏时期服饰文化发展趋势;从史料角度分析北魏墓葬出土文物的价值。

材料二中世纪意大利女性的基本服饰为长筒型衣裙;头戴长到膝盖的面纱或头巾,外罩长及脚踝的斗篷。14到16世纪,服装成为身份和地位的显现,新兴中产阶级渴望像贵族一样炫耀他们的财富。妇女争奇斗艳,男子不拘礼节。服装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装饰。

(2)依据材料概括14-16世纪意大利服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因。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封闭已久的国门再次开启,源自西方的喇叭裤成为人们展示自我改变的重要方式,如一阵旋风传遍神州大地。喇叭裤的流行对中国服饰文化影响深远,从此中国开始采用A字形服装轮廓,青年男女开始崇尚西方人的体型,身材高挑成为当时人们择偶的重要标准。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头脑更加开放,开始从80年代的盲目追风当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冲击着中国人的心灵,培养着中国人对新事物的接纳力,显示着人们明亮乐观的气息。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力增强,中国服装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一部分人不再满足服装的实用功能,转而追求服饰的舒适性和时尚美。与此同时,中式服装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场合。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身穿的中式旗袍点燃了旗袍复苏的火焰。2008年“青花瓷”系列服装成为北京奥运会服饰的主角,很好地诠释了典雅的中国服饰文化。

——摘编自吴志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

(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分析合理、总结归纳准确)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马汉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而在近代中国,两次鸦片战争惨败之后,经洋务派中坚力量推动,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发展比较快,各方面都胜日本一筹。但李鸿章作为兴办近代海防的领军人物,仍坚持“守疆土,保和局”的海防战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清朝大败,这种失败,实际上是传统海防体系的全面崩溃。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海权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1、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22、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海外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根据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怎样的政治权利?(3分)

(2)如何评价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6分)

(3)除此之外,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又进行了哪些改革?(6)2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24、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

(3)试结合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可知洪州(江西南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户的增加无法得出人口总量的对比,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阿里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主要原因是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外部原因是欧洲列强的破坏。因此①②③项正确。④项中“导致了”的表述错误,不是对原因的叙述,其它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C【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所说的“现代”指的是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判断社会性质的依据是生产关系,彼得一世改革效法西方,推行“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改革在客观上带有资本主义色彩,促进了俄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政策是综合概念,与题意不符,排除A。中央集权与欧化政策不是生产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B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理解设问内涵“现代俄国政策”,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4、D【分析】【详解】

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教材没有讲到,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5、A【分析】【详解】

这一机构“成为一切公私事情的公断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机构是司法机构,即陪审法庭,故A项正确;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大会是立法和行政机构,故BC错误;十将军委员会开始设立于克里斯提尼时期,故D项错误。6、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外洋行是专门经管外贸的机构,是清廷政治权力与对外贸易商业资本相结合的产物,这样的外贸方式可以保证政府税收和对外防范。故答案为A项。闭关锁国是乾隆年间实行的“一口通商”的政策,排除B项。欧洲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朝贡贸易格局的变化,排除D项。

【点睛】

外洋行是清代设立于广州的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又称洋货行、洋行、洋货十三行。外洋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要代海关征收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7、D【分析】【分析】

由题干中的“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跟特权是两码事”可以排除A而选择D;B与题干无关,故排除;题干中的“公民”与C中的“雅典人”不一致,故C也错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8、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黑龙江;浙江、福建、内蒙古四省区实行在党的领导下法院干部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的体制改革试点”“尝试探讨本土资源、国际资源和当代国情结合的可能性”可从建立范围角度、国情角度进行分析。

(2)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司法改革的时间正好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可以从社会稳定角度、依法治国角度、司法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解析】(1)先试点后推广;内容具有广泛性;结合国情。

(2)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公平;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10、略

【分析】【详解】

(1)由材料“在新的政体下1879年开始对教育实行改革”;可得出1875年法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由材料“教会更是被保守派誉为旧制度的最后堡垒”,可得出天主教势力强大,教会控制思想和教育,防止君主派复辟帝制;由材料“坚定青少年的共和信念,加强其爱国主义情感”,可得出培育爱国精神的需要。

(2)关于“特点”,由材料“法国在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可得出教育受法律保护;由材料“世俗化义务教育”,可得出教育内容义务、免费、世俗化;由材料“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师资水平”,可得出重视师范教育。关于“积极作用”,可得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推动法国教育世俗化、维护民主共和体制、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等角度分析。【解析】(1)1875年法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天主教势力强大;教会控制思想和教育;培育爱国精神的需要;防止君主派复辟帝制。

(2)教育受法律保护;教育内容义务、免费、世俗化;重视师范教育;有利于打击天主教会势力;有利于推动法国教育世俗化;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体制;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主张:根据材料“他提出了‘理财以爱民为先’‘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的改革思想”可得出,爱惜民力,有效增加人口是增加赋税的重要前提;根据材料“主张选拔和任用一批坚决拥护改革,而又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可得出,选拔和作用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根据材料“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据年景好坏”可得出,制定常平法,根据年景好坏进行收税;根据材料“刘晏还采用因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的办法,以解决人民当时严重缺粮的困难”可得出,根据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

(2)影响:根据材料“刘晏经济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可得出,促进唐经济恢复发展;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赋税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据材料“史称刘晏理财‘以爱民为先’‘不劳于民’”可得出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根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后,刘晏针对‘时天下钱少货轻’‘商贾不通’,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对唐朝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可得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后世经济赋税改革提供借鉴。【解析】(1)主张:爱惜民力;有效增加人口是增加赋税的重要前提;选拔和作用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制定常平法,根据年景好坏进行收税;根据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

(2)影响:促进唐经济恢复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巩固政权;为后世经济赋税改革提供借鉴。12、略

【分析】【详解】

(1)内容:根据材料“不久又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钱币样式由各铸币局自行权定”可归纳出在地方增设铸币局,由各铸币局自行拟定铸币样式;从原料来看,铸造实际价值较低的铜、铁、铅大钱;根据材料“兵丁饷银,自本年九月为始,照二成搭钱,旧例每银一两,概行折给制钱一串”可归纳出户部以粮饷、赋税的手段强行推广使用大钱。

(2)原因:根据材料“银钱比例变化很大,1854年甚至达到了2355文/两”可归纳出银钱复本位制度存在缺陷,制钱与白银之间比例无法恒定;根据材料“1853年铸造了含铜量仅三文的当十大钱(即当十文铜钱),不久又添铸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可归纳出制钱实际价值低,滥发制钱造成了严重通货膨胀,受到民间抵制;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咸丰年间内忧外患的社会局势,缺乏推行改革的有利条件;根据材料“咸丰被迫同意地方督抚兼管部分地方财政,各地督抚则积极恢复使用白银”可归纳出地方督抚权力膨胀,破坏了清廷的中央集权。【解析】(1)在地方增设铸币局;由各铸币局自行拟定铸币样式;铸造实际价值较低的铜;铁、铅大钱;户部以粮饷、赋税的手段强行推广使用大钱。

(2)银钱复本位制度存在缺陷,制钱与白银之间比例无法恒定;制钱实际价值低,滥发制钱造成了严重通货膨胀,受到民间抵制;咸丰年间内忧外患的社会局势,缺乏推行改革的有利条件;地方督抚权力膨胀,破坏了清廷的中央集权。13、略

【分析】【详解】

(1)主要内容:根据“苻坚首先整顿吏治”得出整顿吏治;加强集权;根据“下令推广先进的区种技术,还在当地大兴水利,使北方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得出劝课农桑,休养生息;根据“废止胡汉分治”得出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缓和民族关系;根据“下令恢复了太学及地方学校,使公卿子弟入学受业,成绩优秀者,予以放表授官,对不通经的官吏则予以罢遣”得出恢复太学,发展教育。

(2)意义根据“社会经济情况比过去有很大改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苻坚改革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有益于加强思想统治;有利于汉族文化在北方的复苏;有利于加强前秦的统治力量,为前秦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解析】(1)主要内容整顿吏治;加强集权;劝课农桑,休养生息;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缓和民族关系;恢复太学,发展教育。

(2)意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有益于加强思想统治;有利于汉族文化在北方的复苏;有利于加强前秦的统治力量,为前秦统一北方奠定基础。14、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材料的出处《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市场化道路》可知;本题的时间设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前后;材料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是“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材料中“被市场经济主体排斥”分析说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内涵:依据材料中“党的十四大”、“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可知。意义:从材料中的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市场化战略等结合当代历史,从理论发展和现实意义、历史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解析】(1)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的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实现拨乱反正,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鼓励和支持;边缘化群体不断突破现行体制的桎梏;民主法制不断完善与健全。

(2)内涵:充分肯定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各国发展经济提供了借鉴。15、略

【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准确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指导思想:依据材料中的“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可知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的一些措施对各阶层的利益都有所照顾,例如: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位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他不期望为雅典人制定‘最好的法律’,而只是制定‘他们愿意接受的最好的法律’”这些内容可知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解析】(1)指导思想:公平思想(折中;中庸思想)。措施:颁布土地法令;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和平民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

(2)梭伦改革“制定和落实法律制度”是为了奴隶制城邦的长治久安,使权力立足于法律并重归法治,促进了雅典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这种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16、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表可知;北魏从盛乐时期至洛阳时期,服饰经历了由鲜卑风格到吸收汉文化再至鲜汉风格糅合,体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历史研究中史料实证方法及观念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二中“长筒型衣裙;头戴长到膝盖的面纱或头巾,外罩长及脚踝的斗篷..服装成为身份和地位的显现..服装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可知14-16世纪意大利服饰具有从封闭到开放,多样化,吸收外来元素等特点,二小问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4到16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商品经济、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影响进行回答。

(3)问;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封闭已久的国门再次开启,源自西方的喇叭裤成为.人们展示自我改变的重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头脑更加开放..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力增强”等有关服饰的阶段性变化结合相关时代背景阐述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特点及历史背景,并从文化自信;走向世界、彰显国际影响阐述其积极意义。

【点睛】

解读、评析类题解答型,一般要结合相关背景、历程、历史意义进行分别阐述,表述应清晰阐明历史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史论结合。【解析】(1)趋势:民族交融。

价值:出土文物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高。可用于研究北魏服饰发展;政治变革、民族融合等。

(2)特点:从封闭到开放;服饰丰富多样,吸收东方元素。

原因: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意大利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加强。

(3)解读: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西方服饰流行,推动了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趋于理性,服装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现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21世纪以来,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中国国力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服饰进入多元化时代,中国服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服饰由单纯模仿到自主创新,由盲目崇尚到趋于理性,由学习西方到走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9、略

【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据材料“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例如,论题: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解析】示例一:

论题:对海防的重视。海防力量的强大。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进入大发展时期。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

同样;新航路开辟以后,美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1682年登基时;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更没有海军。彼得亲政后,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一方面在国内进行全面改革,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与强邻奥斯曼帝国和瑞典争夺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俄国海军。他亲自制定《海军条令》.他又亲自指挥和参加了同瑞典进行的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终于在1721年为自己的国家争夺到了自由出入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国有能力去参加更加广大的世界竞争,从此俄国正式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下沼,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天皇政府把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作为当务之急。天皇对海军的事务经常事必躬亲。日本不断扩充海军。并对外扩张,这样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终于摆脱了列强控制,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任选两个国家的案例简要说明即可)

示例二:

论题:对海防的不重视。不大力发展海防力量。造成国家落伍与衰落。

论证:中国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与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观念格格不入,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防松弛。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先是葡萄牙,其船队在中国沿海反复出没并占领澳门,而后是西班牙、荷兰先后侵占台湾,这些都未能引起官方的重视。直到近代,随着西方殖民者对中国侵略。使中国的海权逐步丧失: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来看,不难发现,传统节日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相关。就中国传统节日来看,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而西方传统节日则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解析】论题:中西方传统节日是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阐述:中国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同时受宗法制度、儒家思想、地域风俗、民间信仰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西方传统节日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1)1项属于商鞅变法;2项属于宗教改革的内容;3项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宗教改革因信称义掌握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和精神上的自由;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缓解了平民的不满情绪。(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宗教改革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的轨道。

考点:商鞅变法;宗教改革;梭伦改革。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