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学习目标课程标准(2022)【内容要求】概念5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5.1.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5.1.3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核心素养生命观念探究实践【学业要求】1.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了解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课前预习

知识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

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

、与消化液充分

;二是食物中的

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

分子有机物。2.消化系统由

组成。细胞切断磨碎混合大小消化道消化腺3.消化道的组成(如右图):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4.消化腺:包括⑧

、⑨

、⑩

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肝脏胰

知识点2食物的消化5.口腔中的

分泌的唾液可以使淀粉分解为

。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

,可初步消化

。6.右图中[

分泌的胆汁储藏在[

中。胆汁经[

流入[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

变成微小的颗粒。唾液腺麦芽糖蛋白酶蛋白质③肝脏①胆囊④胆管②十二指肠脂肪7.淀粉最终分解为

,蛋白质最终分解为

,脂肪最终分解为

和甘油。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和脂肪酸8.

和维生素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水无机盐口腔唾液淀粉酶小肠肠液、胰液胃胃蛋白酶小肠肠液、胰液小肠胆汁小肠肠液、胰液

知识点3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9.如下图所示,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1)小肠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2)内表面有

(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很长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小肠(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其管壁都很

,仅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小肠中有

种消化液——

,有利于消化。薄一胆汁、肠液和胰液3点拨:1.物理性消化指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没有消化酶参与的消化,如胆汁对脂肪的乳化。2.化学性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分解,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如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拓展:唾液腺、肝脏、胰腺是独立于消化管外的消化腺,称为大消化腺。胃腺和肠腺分别散布于胃壁和肠壁上,称为小消化腺。注意: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会暂时储藏在胆囊中。2.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可乳化脂肪。3.在口腔内,只有一小部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其余的淀粉进入小肠后才被消化分解。点拨:营养物质消化曲线:点拨: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是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但并不是唯一部位,口腔、胃也有一定的消化功能。巧记:1.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可巧记为“长”(小肠长)、“大”(表面积大)、“多”(消化液多)、“薄”(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薄)。2.与消化有关的特点:长、大、多。与吸收有关的特点:长、大、薄。易错点拨易错点1

区分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器官组成,其功能和结构如下表所示: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消化道口腔牙齿咀嚼和舌头搅拌食物,在唾液的作用下初步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无吸收功能咽既属于消化道也属于呼吸道,是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路;无吸收功能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无吸收功能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消化道胃能蠕动,在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能蠕动,能消化和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可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肛门排出粪便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盐酸和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储存于胆囊中,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可乳化脂肪胰腺分泌胰液,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例1】右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脂肪在②处开始消化C.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D.④是吸收脂肪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C【点拨】①是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②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分泌胃液,初步分解蛋白质,不能消化脂肪;③是胰腺,分泌胰液,胰腺上有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能吸收甘油、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不能吸收脂肪等大分子物质。易错点2

营养物质的吸收(1)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在消化道内被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和水、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道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2)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等。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能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例2】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脂肪酸,DHA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对胎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HA在小肠可以直接被吸收B.DHA只能注射不能口服C.DHA要在小肠消化后才能被吸收D.胆汁能将DHA进行物理性消化A【点拨】DHA是脂肪酸,属于小分子物质,可以被小肠直接吸收。由于脂肪酸不会再被分解,因此可以口服。胆汁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对DHA不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探究【实验目的】探究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馒头的消化。【实验材料】3支试管、新鲜的馒头、清水、唾液、碘液、盛有温水的烧杯。【实验步骤】(1)将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

),C块

。牙齿的咀嚼不做处理(2)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③。试管编号①②③步骤(3)放入A馒头碎屑放入B馒头碎屑放入C馒头块步骤(4)注入2毫升唾液注入2毫升____

注入

毫升唾液步骤(5)_________

充分搅拌不搅拌步骤(6)3支试管一起放到

℃的温水中,水浴加热5~10分钟步骤(7)3支试管各滴加2滴

,摇匀,观察颜色变化237碘液清水充分搅拌【实验结果】①号试管

,②号试管

,③号试管部分变蓝。【实验结论】

。不变蓝变蓝唾液能消化淀粉,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可以促进淀粉消化【例】人的口腔里有牙齿、舌头和唾液等,它们与食物的消化有没有关系呢?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探究实验,下表是她的实验步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①②③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毫升唾液A2毫升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水浴保温5分钟加入碘液2滴(1)进行实验前可以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是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①号试管起

作用,变量是

。(3)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口腔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淀粉酶对食物的消化有影响吗2毫升清水对照唾液(或唾液淀粉酶)①③(4)水浴保温的温度是

,选择该温度的原因是

。(5)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①

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或淀粉被消化酶分解)课堂演练

知识点1

消化系统的组成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从吃下粽子到被消化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A.口腔→喉→食道→胃→小肠→大肠B.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D.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大肠一、选择题C2.下表描述消化系统组成的选项中,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B选项ⅠⅡⅢⅣA消化系统肝脏消化腺小肠B消化系统消化腺消化道口腔C消化系统消化道胃唾液腺D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咽

知识点2

食物的消化3.某校饮食研究小组同学提出细嚼慢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分别画出了“消化道内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B【解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彻底消化为葡萄糖,选项B的曲线变化最符合题意。4.下列人体消化液中,能将鸡蛋、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彻底消化的一组是(

)A.唾液、胰液和肠液B.唾液、胃液和肠液C.胆汁、胰液和肠液D.胃液、胰液和肠液D

脂肪也是人们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脂肪的消化离不开胆汁,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如果胆汁淤滞或浓度改变则可引起胆囊内结石(俗称胆结石),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严重时还需要接受胆囊切除手术。近年来,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与生活习惯有关系。如长期不吃早餐,则会使胆汁浓度增加,细菌繁殖,容易导致胆结石的形成。如果每天按时吃早餐,则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稠度,大大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根据以上资料,回答第5~6题。5.下列有关胆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胆汁贮存在胆囊内B.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一种消化液C.胆汁中含脂肪消化酶D.胆汁与麦芽糖的消化有关A【解析】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一种消化液,贮存在胆囊内,其中不含消化酶,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与麦芽糖的消化无关。选项A正确。6.我国胆结石发病率升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天三餐定时,可大大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B.长期久坐不动,胆汁淤积,易患胆结石C.高脂肪的摄入促进胆汁的分泌,可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D.接受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应合理控制脂肪的摄入C7.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时,小敏设置了三组实验(如下表所示,三组的馒头是等量的),并一起放到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比较三组试管内剩余淀粉的含量(

)A.③<①<②

B.①<②<③C.①<③<②

D.③<②<①C编号馒头碎屑或馒头块处理①馒头碎屑2mL唾液搅拌②馒头碎屑2mL清水搅拌③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8.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和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在④和②处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③分泌的消化液过少B

知识点3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9.下列关于小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胆汁、肠液和胰液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C.小肠内只能消化多肽、麦芽糖和脂肪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10.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图是小肠壁中的结构,其中不能体现结构与小肠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A.小肠长5~6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B.①和②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C.①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①中密布②,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D二、非选择题11.(资料分析)阅读下列关于“桃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桃胶是桃树的树皮分泌出来的红褐色或黄褐色胶状物质。将这些分泌物从树皮上剥下来后晾干就是原桃胶,可以入中药,也可以简单加工后食用。原桃胶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属于膳食纤维的一种。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因此难以消化吸收。原桃胶去除杂质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会变为小分子多糖,即商业桃胶。(1)根据资料,原桃胶中的主要成分大分子多糖

(填“能”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原因是

。(2)商业桃胶中的小分子多糖摄入人体后,在消化系统中所经过的路径顺序是口腔→

→食道→

→小肠→

→肛门,主要在

(填器官名称)内被吸收。不能

人体缺乏相应的消化酶咽胃大肠小肠(3)商家宣传食用桃胶能为机体补充蛋白质,增强机体内部的组织合成,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你认为这

(填“是”或“不是”)真的,理由是

。(4)桃胶中含有少量的植物胶原蛋白,有些商家虚假宣传桃胶还能有效补充机体的胶原蛋白,对皮肤弹性的下降有防治效果。但是胶原蛋白不可以被直接吸收,会在

和胰液等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

。不是

桃胶的主要成分中不含蛋白质胃液、肠液氨基酸12.(综合应用)下图为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图解,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

过程,B表示

过程,淀粉最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①是

,②是

;若③表示的是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则③是

。图中④所指的物质是

消化吸收口腔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肠液葡萄糖(2)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

,这些结构使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扩大了600多倍,这体现了生物体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其作用是

。小肠绒毛结构与功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素养提升人的肝脏、胆囊和小肠

肝是人体脏器名,属于五脏之一。正常的肝脏外观呈红褐色,质软而脆。上面突起浑圆,与膈肌接触,下面较扁平,与胃、十二指肠、胆囊和结肠相邻。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一般重1200~1600克,约占成人体重的1/50。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

胆囊是位于右方肋骨下,肝脏后方,胆囊窝内的囊袋,有浓缩和储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