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设基础计算过程模板_第1页
机设基础计算过程模板_第2页
机设基础计算过程模板_第3页
机设基础计算过程模板_第4页
机设基础计算过程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级别βh高速级 1大锥齿轮轮毂长L=50低速级4圆柱齿轮齿宽B₁=85,B₂=80[解](1)求输出轴上的功率P₃、转速n₃和转矩T₃又于是(2)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而F=F,tanβ=5002×tan8°06'3圆周力F、径向力F,及轴向力F的方向如图15-24所示。(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先按式(15-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根据表15-3,取A₀=112,于是得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dj-n(图15-26)。为了使所选的轴直径d₁-2联轴器的计算转矩Ta=KAT₃,查表14-1,考虑转矩变化很小,故取KA=1.3,则T=KAT₃=1.3×9.6×10⁵N·mm=半联轴器长度L=112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L(4)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62mm;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为65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L₁=84mm,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I-I/段的长度应比L₁略子轴承30313、其尺寸为d×D×T=65mm×140mm×36mm,故dm-w=dw-m=65mm,而Iw-四=右端滚动轴承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由手册上查得30313型轴承的定位轴肩处的直径为φ77mm,因此取dv-w=77mm。③取安装齿轮处的轴段IV-V的直径dw-v=70mm;齿轮的左端与左轴承之间采用套筒定位。lw-v=76mm。齿轮的右端采用轴肩定位,轴肩高度h=(2~3)R,由轴径d=70mm查表15-2,得④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由减速器及轴承端盖的结构设计而定)。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l=30mm(参看图15-21),故取lπ-m=50mm。考虑箱体的铸造误差,在确定滚动轴承位置时,应距箱体内壁一段距离s,取s=8mm(参见图15-21),已知滚动轴承宽度T=36mm,大锥齿轮轮毂长L=50mm,则lm-N=T+s+△+(80-76)mm=(36+8+16+4)mm=lv-w=L+c+△+s-lv-v=(50+20+16+8-12)mm=82mm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dv-v由表6-1查得平键截面b×h=20mm×12mm,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长为70mm,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同样,半联轴器与轴的连接,选用平键为16mm×10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参考表15-2,取轴端倒角为C2,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如图15-26所示。(5)求轴上的载荷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图15-26)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图15-24)。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应从手册中查取a值(参看图15-23)。对于30313型圆锥滚子轴承,由手册中查得a=29mm。因图和扭矩图(图15-24)。图15-26轴的结构与装配MA、Mv及M的值列于下表(参见图15-24):载荷水平面竖直面支反力F总弯矩当为正弯矩。(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表15-1查得[o-]=60MPa。因此,σ<[o-],故(7)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①1)判断危险截面①这里是假设该轴需要精确校核疲劳强度,如不需要,则这一步工作可省略。的情况来看,截面C上的应力最大。截面V的应力集中的影响因素与截面/V的相似,但截面V不受扭矩作用,同时轴径也较大,故不必做强度校核。截面C上虽然应力最大,但应力集中不大(过盈配合及键槽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在两端),而且这里轴的直径最大,故截面C也不必校核。截面V和V显2)截面/V左侧抗弯截面系数W=0.1d³=0.1×65³mm³=27462.5mm³抗扭截面系数W₁=0.2d³=0.2×65³mm³=54925mm³截面V左侧的弯矩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表15-1查得σg=640MPa,σ-1=275MPa,T-1=155MPa。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α。及α按附表3-2查取。因,经插值后可查得又由附图3-1可得轴的材料的敏性系数为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按式(附3-4)为k,=1+q:(α-1)=1+0.85×(1.31-1)由附图3-2得尺寸系数ε。=0.67;由附图3-3得扭转剪切尺寸系数ε=0.82。轴按磨削加工,由附图3-4得表面质量系数为βo=β,=0.92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β₄=1,则按式(3-12)及式(3-16)得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为又由3-1节及3-2节得碳钢的特性系数为:于是,计算安全系数S。值,按式(15-6)~式(15-8)则得故可知其安全。3)截面IV右侧抗弯截面系数W按表15-4中的公式计算。W=0.1d³=0.1×70³mm³=34300过盈配合处的,由附表3-8用插值法求出,并取,于是得轴按磨削加工,由附图3-4得表面质量系数为βa=β=0.92所以轴在截面IV右侧的安全系数为:故该轴在截面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