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0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吐蕃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藏族B.维吾尔族C.蒙古族D.彝族2、人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的古代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B.《大藏经》C.《唐律疏议》D.《隋律》4、贞观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①得人而用;政治清明。

②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③勤于朝政;励精图治。

④裁汰僧尼,禁建新寺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已经过去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作者的作品B.编写体例不同C.同一时代的作品D.记载内容相同7、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建立军事屏障B.削弱贵族权利C.排斥异性诸侯D.巩固统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达赖与班禅是西藏佛教的首领。清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________。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____。从此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的册封。9、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这一时期被誉为____。10、唐朝时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______,成为后来著名的瓷都。11、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华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之为“医圣”。12、西晋的建立者是______。13、吐蕃杰出的政治家____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14、明太祖加强皇权,废除______,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15、阅读有关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图(1)宋代《货郎图》图(2)北宋“交子”铜版拓片图(3)南宋纸币铜版拓片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盛世滋生图请回答:(1)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2)材料二中交子最早出现于哪一地区?假如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三幅图片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何时开始,在什么时候最后完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是什么?(4)材料四反映了哪个朝代哪个城市的繁华景象?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河姆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T.正确F.错误17、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汉武帝这种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实行分封制。______(判断对错)18、历史上的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______(判断对错)19、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20、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21、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建筑,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4题,共8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其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秦朝君臣之间围绕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问题;发生过激烈争论秦始皇认为李斯的话有道理,决定实行郡县制。

(1)根据材料一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上有什么创新之处?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作用如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郡县制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作用?

(3)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图1);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他们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材料二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的身高平均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1)根据材料一和右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特征。

(2)根据材料二说明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异同。24、材料二中文化娱乐的丰富和材料一中城市商业的繁荣有何关系?25、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一。

(1)材料一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哪一年开始?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2)材料二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

--胡锦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新长征的征途上”,应该继承和发扬红军的哪些长征精神?评卷人得分五、改错题(共4题,共12分)26、史实:《汉书》记载:(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推论:汉景帝时期重视农业发展。______(判断对错)27、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28、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北京人的学习卡片;其内容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9、判断题(1)人是由猴子变来的()(2)北京人使用火,保存火种,改善了生存条件。()(3)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遗址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4)传说不是历史,但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5)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6)我们对远古历史的主要认识主要是通过对文物的考古发掘知道的()评卷人得分六、辨析题(共4题,共20分)30、见如图对联。小历认为该对联为颂扬老子而作;小史认为是为孔子而作。你赞同谁的看法?请引用对联中的关键词加以说明。

31、对1000年前的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持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条约。第二种主要持肯定。认为签订这个协定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事,谈谈自己的看法。32、河姆渡居民会种植水稻,住半地穴式房屋。33、夏商西周社会以能力高低区分尊卑等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吐蕃。吐蕃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藏族的祖先,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是白族和彝族的祖先,故选A。【解析】【答案】A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武则天当政时期;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贞观遗风”;唐太宗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为“开元盛世”。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武则天统治的知识。3、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A4、D【分析】“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勤于朝政,励精图治、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裁汰僧尼,禁建新寺不是共同原因。

故选:D。

本题以“贞观之治;开皇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因素”为切入点;考查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本题考查“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D5、D【分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4月23日,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6、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史记》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事上起传说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述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ACD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B。【解析】B7、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点。西周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故选D。【解析】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中央政府【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达赖与班禅是西藏佛教的首领。清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点评】本题是对清朝政府对西藏管辖知识点的考查。9、开元盛世【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第二子目开元盛世中的内容:“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可知,故填开元盛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开元盛世的原因和表现。10、略

【分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北宋兴起,成为后来著名的瓷都的是景德镇.

故答案为:

唐三彩;景德镇.

本题唐三彩;景德镇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手工业发展.

本题以唐三彩;景德镇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唐三彩;景德镇11、张仲景【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对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答案为:

张仲景。

本题以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华医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之为“医圣”为依托,考查张仲景。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秦汉科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成就。【解析】张仲景12、司马炎【分析】西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炎。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

故答案为:

司马炎。

本题考查了西晋。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司马炎建立西晋。【解析】司马炎13、松赞干布【分析】【分析】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汉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故答案为:松赞干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唐与吐蕃关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14、略

【分析】为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故答案为:

丞相.

本题考查明太祖废除丞相;知道为加强君权,明太祖废除丞相.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明太祖废除丞相.【解析】丞相1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结合材料一的信息,可以得出,唐朝改进发明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得出,农业生产发展的原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农具。(2)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货郎图》描绘一位货郎摆着各种小商品鸣锣呼唤顾客,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图(2)北宋“交子”铜版拓片和图(3)南宋纸币铜版拓片,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纸币的产生。北宋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促进了货币的流通,但是金属货币不利于携带,在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纸币与货币并行,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这三幅图片最恰当的研究主题宋代商业的繁荣。(3)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三的信息,“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根据所学可以得出,指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终完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是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基础;大量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人手,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等。(4)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经济的发展。《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反映了清朝朝代苏州的繁华景象。【解析】(1)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农具。(2)四川;宋代商业的繁荣。(3)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期;南宋。南方战乱较少,大量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人手。(4)清朝;苏州。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河姆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但不是彩陶,半坡人能够制造处色彩艳丽的彩陶,并装饰上美丽的花纹。故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17、√【分析】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原来的王是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达到了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故选:√。

本题考查的是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措施。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解析】√18、√【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武王起兵击败了商朝军队,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重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周朝的相关知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夏商周更替和春秋争霸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北宋的史实。北宋没有统一全国。【解析】【答案】错20、√【分析】【分析】墨子思想可概括为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兼爱、非攻“要求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坚决反对以大欺下、以强凌弱的战争。“节用”是指反对奢靡,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百家争鸣。21、×【分析】【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四、材料题(共4题,共8分)22、略

【分析】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1)考查材料一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上的创新之处和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作用。

(2)考查材料二中的郡县制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存在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作用。

(3)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识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状况,了解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的不同之处。【解析】(1)据材料一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其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可知,西周较夏商时期相比,在政治制度的创新之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据“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据所学知;郡县制与西周的分封制相比,主要表现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分封制之下,被分封的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密,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所以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有效控制,加强中央集权;这种变化的作用表现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

(3)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上述材料给我的启示是:不同的时代要制定相应的政治制度来适应时代的变化,政治制度变革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故答案为:

(1)创新之处:西周实行分封制。创新目的:加强并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政治秩序(统治);但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对统治不利。

(2)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有效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

(3)启示:不同的时代要制定相应的政治制度来适应时代的变化,政治制度变革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23、略

【分析】

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远古北京人.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本题以北京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关于北京人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2)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身高比现代人矮.

故答案为:

(1)北京人生活在山洞里;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

(2)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身高比现代人矮.24、(1)据材料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及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惧足,即无虚空之屋”。”可知,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为:店铺林立;店铺门面(规模)大、交易数额大、商品众多。

(2)材料二中文化娱乐的丰富和材料一中城市商业的繁荣有着重要关系;正是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才有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故答案为:

(1)表现:店铺林立;店铺门面(规模)大、交易数额大、商品众多。(任意两点即可)

(2)关系:正是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才有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宋代文化娱乐的丰富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解析】【小题1】(1)据材料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及南宋都城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惧足,即无虚空之屋”。”可知,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为:店铺林立;店铺门面(规模)大、交易数额大、商品众多。

(2)材料二中文化娱乐的丰富和材料一中城市商业的繁荣有着重要关系;正是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才有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故答案为:

(1)表现:店铺林立;店铺门面(规模)大、交易数额大、商品众多。(任意两点即可)

(2)关系:正是由于城市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才有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小题2】25、略

【分析】

本题以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切入考查红军长征的过程与长征精神的弘扬.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红军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内容与意义,最后一问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据所学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精神有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不怕牺牲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0;毛泽东.

(2)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3)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团结互助、坚定理想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言之有理、其中之一即可)五、改错题(共4题,共12分)26、略

【分析】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据“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可知,汉景帝时期重视农业发展。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解析】√27、错误:道教;订正:佛教.【分析】【分析】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建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故答案为:错误:道教;订正:佛教。

【点评】本题考查佛教的传入。28、略

【分析】

本题以小明制作的北京人的学习卡片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以北京人为依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故答案为:

错;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北京人当时还未掌握人工取火,只会使用天然火.29、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起源的相关内容。目前,大多数人类专家认为,现代人类肯能从是从非洲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故此题错误。(2)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人的相关内容。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改善了生存条件。故此题正确。(3)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故此题正确。(4)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传说的相关内容。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其中可能包含着真实历史的某些因素),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历史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但传说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故此题正确。

(5)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陶器的出现,反映了人类生产生活工具的进步,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故此题正确。

(6)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远古历史的主要认识的方式。我们对远古历史的主要认识主要是通过对文物的考古发掘知道的,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物是客观存在的,是对远古历史的主要认识的方式。故此题正确。【解析】(1)×

(2)√

(3)√

(4)√

(5)√

(6)√六、辨析题(共4题,共20分)30、赞同小历。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分析】【分析】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仁政”“民本”,联系所学可知,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