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淀粉B.植物油C.葡萄糖D.蛋白质2、通常情况下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是A.B.C.D.3、化学反应中有各种类别的反应式来表示不同的含义,下列情景下的反应式书写正确的是A.往溶液中滴加过量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C.碱性电解液环境下的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D.等物质的量和同时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稳定共存的是A.NH3、O2、HClB.N2、O2、HClC.CO2、NO、O2D.SO2、H2S、N2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为负极,为正极,锂盐有机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锂的密度、熔点和硬度均比同族的碱金属低B.该锂离子电池可用乙醇作有机溶剂C.电池放电时,Li+从正极流向负极D.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某温度时;在一个2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从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倍。

(4)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4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25mol·L-1·min-1,A在4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x的值是_______。7、(1)现有下列五种物质A.食盐;B.食醋,C.苹果汁,D.葡萄糖,E.青霉素,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____;即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为防腐剂、着色剂的是____;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____。

(2)已知维生素A1的键线式如下;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

回答下列问题:

①维生素A是一类重要的维生素,又称视黄醇,它属于_____(填“水溶性”或“脂溶性”)维生素;如果人体内缺少维生素A,易患_____等眼疾(任写一种),维生素A含量较高的蔬菜有______。

②维生素A1的结构简式如上图,推测它____使溴水褪色(填“能”或“否”),若1mol维生素A1分子最多可跟_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______。对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获得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每个人的正常需要。某农村地区为获得饮用水,在将地表水取回家后,常使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进行杀菌消毒,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③人类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即便如此,仍会剩余不少垃圾,因此必须对剩余垃圾进一步处理,除卫生填埋外,还有一种能够改变垃圾的组成、结构使其体积减小、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能量并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这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_____技术。8、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将质量相同的粉末状和块状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mL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5min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min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有关。

(3)某同学在10mL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放出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

Ⅱ.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在0~3分钟内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A的转化率为______。9、(1)在下列有机化合物①CH4、②CH2=CH2、③CH3CH2OH④CH3COOH⑤中,可用作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作为水果催熟剂的是_________,从煤干馏产物中可获得的液态化工原料是_________,可清除水壶中水垢的是_________,可作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_。

(2)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合成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10、用化学用语填空。

(1)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2)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

(3)碱金属元素中(除Fr外),单质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_。

(4)卤素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11、有四种原子:①11H②3517Cl③3717Cl④2311Na。

(1)上述原子中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①和②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3)由上述元素形成的物质中,任写一种含离子键的物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____)A.正确B.错误13、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_____14、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_______)A.正确B.错误15、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_______)A.正确B.错误16、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会放出热量。_____A.正确B.错误17、根据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选用分液的方法分离。(_______)A.正确B.错误18、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____)A.正确B.错误19、在锌铜原电池中,因为有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_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0、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内容及部分记录】。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1H2C2O4溶液H2O0.2mol·L-1KMnO4溶液3mol·L-1稀硫酸3mol·L-1稀硫酸13.03.02.04.023.03.02.05.233.04.01.02.0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乙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所加固体的化学式_______。实验编号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1H2C2O4溶液H2O0.2mol·L-1KMnO4溶液3mol·L-1稀硫酸3mol·L-1稀硫酸43.03.02.0____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t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实验室可用下列几组试剂制取少量

①固体和②浓氨水和固体CaO;③浓氨水。

请问答下列问题:

(1)用上述三组试剂制取少量需要加热的是________(填序号),第②组试剂中产生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

(3)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

A.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

D.碱石灰固体CaO无水

(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5)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评卷人得分五、结构与性质(共4题,共20分)22、有下列各组物质:①和②石墨和足球烯;③正丁烷和异丁烷;④丙烷和庚烷;⑤和⑥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用序号填空:

(1)___________组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_组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__组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__组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__组是同一物质。23、如表列出了①~⑦七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

(1)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___。

(2)③与⑦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___。

(3)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填化学式)___。

(4)由①、②、③三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检验该化合物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

(5)下列事实能说明O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填字母代号)。

a.O2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加热条件下H2S比H2O更容易分解。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O2比1molS得电子多。

d.H2O的沸点比H2S高。

(6)含有上述元素的物质间存在如图转化。

M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___,实验室检验AlCl3是否为离子化合物的方法___。2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的分子中,可由A、D形成的是____。

c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有____种,d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

(2)Na在F单质中燃烧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该燃烧产物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写化学式)。

(3)A与D组成的化合物中,质量相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

(4)关于(1)中d分子有下列问题:

①d分子中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个。

②若用-C4H9取代d上的一个H原子,得到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种。25、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生产中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在装置中发生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气体体积不再变化;则已经平衡。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可能尚未达到平衡。

C.平衡后;向装置中通入氩气,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

D.平衡后;压缩体积,则生成更多的氨气。

E.催化剂可以提高生产氨气的产率。

(2)N2(g)+3H2(g)2NH3(g)ΔH=—92.0kJ·mol-1;恒容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①25min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改变一个条件引起的平衡移动,平衡时平衡常数KⅠ、KⅡ、KⅢ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和①中措施的目的相同的其他措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

(3)①合成氨工艺生产中间环节产生的CO会导致催化剂中毒,常用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氨水]吸收,Cu(NH3)2Ac+CO+NH3[Cu(NH3)3CO]AcΔH<0。简述吸收CO及铜液再生的操作步骤(注明吸收和再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且提高氨气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a.加压b.加催化剂c.升温d.及时移走产物。

(4)①用氨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ΔH<0。已知该反应的v(正)=k(正)c2(NH3)c(CO2),v(逆)=k(逆)c(H2O),k(正)和k(逆)为速率常数,则平衡常数K与k(正)、k(逆)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际生产中,原料气带有水蒸气,图2表示CO2转化率与氨碳比水碳比的变化关系。

a.曲线Ⅰ、Ⅱ、Ⅲ对应的水碳比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b.测得B点氨的转化率为40%,则X1=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4题,共28分)26、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气体B与气体C相遇产生白烟,A是强碱,D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溶剂水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写出A溶液和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工业上制备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7、大气中硫、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Ba2+、NH4+、Al3+、Cl-、SO32-、SO42-、NO3-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澄清试液分成三份,进行如下实验:。试样所加试剂实验现象第一份试液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第二份试液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第三份试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V)与生成的沉淀、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n)的关系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酸雨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不能确定的离子有___。

(2)写出第一份试液滴加淀粉­KI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第三份试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最初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

②最后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

(4)该小组为了探究NO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的SO2气体,再慢慢通入O2,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喷洒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则NO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28、化合物X是一种常见的脱叶剂;某兴趣小组对X开展探究实验。

其中:X是一种盐;由3种常见元素组成;混合气体B只含有两种成分。请回答:

(1)组成X的3种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X的化学式是______。

(2)步骤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在潮湿环境中X与水(物质的量1:1)水解,产物中含有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气体C通入足量(NH3)氨化BaCl2溶液能得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

(5)强酸性溶液D也可以溶解铁,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______。29、固体A仅由两种元素组成;7.2g固体A可以发生如图转化:

(1)组成固体A的元素符号为___。

(2)在工业制备溶液B的过程中,制取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写出固体A和过量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4)固体A和固体F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氨气能实现固体A的转化,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分析:根据淀粉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植物油是油脂,葡萄糖是单糖分析。

详解:A.淀粉是多糖;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A错误;

B.植物油是油脂;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错误;

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

D.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可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D错误。答案选C。2、C【分析】【详解】

C2H2、O2以及Cl2都能溶或难溶于水,而NH3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极易溶于水,故选C。3、D【分析】【分析】

【详解】

A.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选项A错误;

B.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选项B错误;

C.碱性电解液环境下的甲烷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选项未配平,选项C错误;

D.等物质的量和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两种强酸,在离子方程式中都应该拆开,选项D正确;

答案选D。4、B【分析】【分析】

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不能共存;一氧化氮极易与氧气反应,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

【详解】

A.NH3与HCl结合产生氯化铵;不能共存,A错误;

B.N2和O2常温下不反应;HCl与它们不反应,B正确;

C.NO遇O2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NO2;不能共存,C错误;

D.常温下SO2、H2S反应生成S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为B。5、D【分析】【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电池反应可知,电池放电时作原电池,C6Li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Li1-xMO2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原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则C6Li1-x为阴极,原电池的正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则LiMO2作阳极。

【详解】

A.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对应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故金属锂的熔点均比同族的碱金属高,A错误;

B.乙醇的氧化还原电位太低;容易被氧化,不能作该锂离子电池的有机溶剂,B错误;

C.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阳离子(Li+)从负极向正极移动;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电池充电时,LiMO2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MO2-xe-=xLi++Li1-xMO2;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根据图象知,随着反应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少而Z物质的量增大,说明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达到平衡状态时,参加反应的△n(X)=(1.0-0.7)mol=0.3mol、△n(Y)=(1.0-0.9)mol=0.1mol、△n(Z)=(0.2-0)mol=0.2mol,同一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X、Y、Z的计量数之比=0.3mol:0.1mol:0.2mol=3:1:2,该反应方程式为3X+Y2Z,故答案为:3X+Y2Z;

(2)从开始至2min,Z的物质的量从0变为0.2mol,则Z的平均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5mol/(L•min);

(3)开始时,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1mol+0mol=2mol,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为0.2mol+0.7mol+0.9mol=1.8mol,相同体积容器内,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故平衡时体现压强是开始时的倍;故答案为:0.9;

(4)经4分钟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生成D为0.5mol/L×2L=1mol,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5mol/(L•min),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解得:x=2;

设开始前放入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y;则。

且c(A):c(B)=3:5,则:解得:y=1.5mol/L,则A在4min时的浓度是c(A)=y-0.75=1.5mol/L-0.75mol/L=0.75mol/L,故答案为:0.75mol/L;2。【解析】3X+Y2Z0.05mol/(L•min)0.90.75mol/L27、略

【分析】【分析】

(1)依据人体基本营养物质与用途作答;

(2)①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会患夜盲症,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

②根据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内含碳碳双键,一个碳碳双键可与一个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3)①可在煤中添加石灰石进行脱硫处理,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生成N2和CO2;

②漂白粉与空气接触后;会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进行杀菌消毒漂白;

③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能量并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详解】

(1)果汁中含维生素C;葡萄糖为营养物质;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青霉素为常用的抗生素药物;醋既可作为着色剂,又可作为防腐剂;食盐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

(2)①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会患夜盲症或干眼症,胡萝卜;番茄等富含维生素A;

②维生素A分子内含碳碳双键,可使溴水褪色,1个该分子内含5个碳碳双键,故1mol维生素A1分子最多可跟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①可在煤中添加石灰石进行脱硫处理,生成硫酸钙,汽车加装尾气催化净化装置,使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生成N2和CO2,反应的方程式为:

(2)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漂白粉与空气接触后,会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进行杀菌消毒漂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

(3)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能量并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该技术为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解析】CDEBA脂溶性夜盲症或干眼症胡萝卜能5脱硫处理Ca(ClO)2+H2O+CO2=CaCO3↓+2HClO垃圾焚烧发电8、略

【分析】【分析】

Ⅰ.(1)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由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知产物,由此可写出方程式,反应发生后溶液温度升高,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

(2)由实验现象可知催化剂作用大小的影响因素;

(3)A;B、C三点的斜率代表反应速率;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Ⅱ.(4)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值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

(5)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据此可求得反应速率;利用转化率等于转化量与起始量的比值计算物质的平衡转化率。

【详解】

I.(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发生后物质温度升高,说明H2O2的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2)反应时间少;则反应速率快,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催化剂的表面积有关;

(3)由图可知;曲线斜率变小,反应速率减小,则A;B、C三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C;

Ⅱ.(4)由图象可知:A、B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则A、B为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则C为生成物,当反应到达2min时,△n(A)=2mol,△n(B)=1mol,△n(C)=2mol,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与化学计量数呈正比,则△n(A):△n(B):△n(C)=2:1:2,2min后外界条件不变,三种物质都存在,且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都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C;

(5)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n(B)=1mol,B的平均反应速率v(B)==0.1mol/(L·min);2min内A改变的物质的量为△n(A)=2mol,反应开始时A物质的量是5mol,所以A的反应转化率为×100%=40%。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及化学平衡图象的计算,注意把握由图象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以及反应现象与结论的推断,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化学实验能力。【解析】2H2O22H2O+O2↑放热催化剂接触面积的大小C2A+B2C0.1mol/(L·min)40%9、略

【分析】【详解】

(1)75%的乙醇可用作医用消毒剂,答案选③;CH2=CH2可促进果实成熟;可作为水果催熟剂的是②;煤干馏产物中获得的液态化工原料苯及其同系物,从煤干馏产物中可获得的液态化工原料是⑤;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乙酸反应,可清除水壶中水垢的是④;甲烷只含碳和氢,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燃料,可作清洁燃料的是①。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解析】③②⑤④①煤石油天然气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10、略

【分析】【详解】

(1)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所以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NaOH。答案为:(1).Na、F、HClO4、NaOH

(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是Cl;电子层数越少,核电荷数越大,则简单的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答案为:Cl、Al3+

(3)随核外电子层数递增,单质的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K的密度比Na小,单质的沸点逐渐降低,所以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Li、熔沸点最低的是Cs.答案为:Li;Cs

(4)卤素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元素是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IIA族。

答案为:第二周期第VIIA族。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注意碱金属的密度变化,为易错点。【解析】NaFHClO4NaOHClAl3+LiCs第二周期第VIIA族11、略

【分析】【分析】

(1)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的互称;是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2)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由同种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

(3)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详解】

(1)3517Cl和3717Cl的质子数都为17;中子数分别为18和20,两者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②③;

(2)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为11H3517Cl,11H3517Cl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极性键,故答案为:极性键;

(3)钠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钠,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点睛】

注意共价键的极性是根据成键元素判断的。【解析】②③极性键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B【分析】【详解】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水解产物不同。13、×【分析】【详解】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错误。【解析】错14、B【分析】【详解】

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锌铜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错误。15、B【分析】【详解】

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失去电子,正极材料不参与反应,但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不一定比正极材料强,例如:以镁棒和铝棒作为电极材料,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是活泼性较弱的铝作负极;错误。16、A【分析】【详解】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因此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该说法正确。17、B【分析】【详解】

食用油和汽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可依据两者沸点的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题干说法错误。18、A【分析】【详解】

煤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和CO2、N2等非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煤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9、B【分析】【详解】

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在锌铜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闭合回路,所以有电流产生,错误。四、实验题(共2题,共10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分析:本题主要结合实验考查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掌握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比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得出结论。

详解:(1)从表中数据可以改变的条件是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2)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6×0.003=0.0018mol,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0.003=0.0006mol,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比为0.0018:0.0006=3:1,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2×0.003/(3+2+3+2)=0.06mol/L,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为0.06/4=1.5×10-2mol·L-1·min-1。(3)①由图乙可知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说明生成物中的硫酸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②与实验1对比实验,则加入的硫酸锰的量不同,其他条件必须相同,所以加入的少量固体为硫酸锰。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则反应速率加快,溶液的褪色时间小于4min。【解析】①.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KMnO4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②.1.5×10-2mol·L-1·min-1③.生成物中的MnSO4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④.MnSO4⑤.(t)小于4min]21、略

【分析】【分析】

根据反应原理分析是否需要加热选择反应装置,实验室用固体Ca(OH)2和NH4Cl制取氨气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NH3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

【详解】

(1)①组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组反应为NH3·H2O+CaO=Ca(OH)2+NH3↑,由于CaO+H2O=Ca(OH)2既消耗水,又放出热量,促使一水合氨分解、又减少了NH3的溶解,因此不必加热,即放出NH3。③组为NH3·H2O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2O。因此需要加热的是①③,②中产生氨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2)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故方法②应选用装置B;

(3)NH3是碱性气体;且氨气可以与氯化钙反应;故只能选择碱性干燥剂,可以用B、D、E干燥;

(4)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已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氯化铵),证明已集满;

(5)装置①没有出气导管,装置③中没有“储液的装置”则易引起倒吸,装置②④有“储液的装置”可起防倒吸作用,故选②④。【解析】①③BBDE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已集满②④五、结构与性质(共4题,共20分)22、略

【分析】【分析】

(1)

和为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核素;属于同位素,故选①;

(2)

石墨和足球烯为碳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②;

(3)

丙烷和庚烷都属于烷烃,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4个CH2;属于同系物,故选④;

(4)

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均为C4H10,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的分子式均为C4H10;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③⑥;

(5)

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H原子两两相邻,所以其二溴代物只有一种,即和为同一种物质,故选⑤。【解析】(1)①

(2)②

(3)④

(4)③⑥

(5)⑤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应该处于左下角;故七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在左下角的元素符号为Na,故答案为:Na;

(2)③为O元素,与⑦为S元素,二者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非金属性强的O元素形成的氢化物H2O,故答案为:H2O;

(3)元素⑥S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iO3(或H4SiO4),故答案为:H2SiO3(或H4SiO4);

(4)由①、②、③三种元素即H、N、O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NH4NO3,检验该化合物中阳离子即铵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该化合物于试管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铵离子存在,故答案为:NH4NO3;取少量该化合物于试管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铵离子存在;

(5)a.O2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说明氧气的氧化性强于硫单质即非金属性O>S,a正确;

b.加热条件下H2S比H2O更容易分解,说明氢化物的稳定性水强于硫化氢即非金属性O>S,b正确;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O2比1molS得电子多;得失电子的数目多少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c错误;

d.沸点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d错误;

能说明O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b,故答案为:ab;

(6)由流程图可推知M为氯化铵NH4Cl,NH4Cl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或共价键)。根据熔融状态下离子化合物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故实验室检验AlCl3是否为离子化合物的方法是熔融状态下测导电性,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故答案为:离子键和极性键(或共价键);熔融状态下测导电性,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解析】NaH2OH2SiO3(或H4SiO4)NH4NO3取少量该化合物于试管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铵离子存在ab离子键和极性键(或共价键)熔融状态下测导电性,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24、略

【分析】【分析】

A为H;D为C、F为O、G为Mg、Q为Al、M为S、R为Cl、N为K;

(1)由A;D形成的是烃;据此选择;c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为二氯甲烷,按空间构型判断种类,d为甲苯,据此写分子的结构简式;

(2)Na在F单质中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据此写电子式并判断化学键的类型;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

(3)A与D组成的化合物为烃;质量相同,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氢质量分数最大的那个;

(4)d分子为甲苯,-C4H9有4种;据此回答;

【详解】

(1)由A;D形成的是烃;据此选择acd;

答案为:acd;

c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元取代物为二氯甲烷,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

答案为:1;

d为甲苯,其结构简式为

(2)Na在F单质中燃烧产物为过氧化钠,其电子式为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为K,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为KOH;

答案为: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KOH;

(3)A与D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等质量的甲烷;乙烯和甲苯中,氢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甲烷;

答案为:甲烷;

(4)①d分子为甲苯;甲苯分子中有一个甲基,甲基是四面体结构,最多13个原子共面;

答案为:13;

②甲苯苯环上一个H被-C4H9取代时,-C4H9和甲基可以处以邻位、间位和对位,-C4H9有4种,可得12种同分异构体,当甲苯的甲基上有一个H被-C4H9替代;又可得到可得4种同分异构体,故一共16种;

答案为:16。【解析】acd1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KOHCH4131625、略

【分析】【详解】

(1)A.恒温恒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由于n=V/Vm,则气体体积不再变化,就是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故A正确;

B.气体密度等于气体质量除以气体总体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质量始终不变,若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则气体总体积不变,即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故B错误;

C.平衡后充入稀有气体;维持恒温恒压,必须增大容器容积,其实质是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错误;

D.平衡后;压缩装置,缩小容器容积,其实质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E.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不能提高生产氨气的产率,故E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D;

(2)①25min时氨气的物质的量迅速变为0,而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变,之后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氨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说明25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

②根据以上分析,25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将NH3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45min时改变的条件时,氮气、氢气和氨气浓度都没变,之后氮气和氢气减小,氨气增加,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是降低温度的结果,由于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平衡常数KⅢ>KⅠ=KⅡ;

③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和①中措施的目的相同的其他措施还有高压;原料气循环利用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将N2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KⅢ>KⅠ=KⅡ;高压;原料气循环利用;

(3)①吸收CO后的乙酸铜氨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后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以供循环使用,依据Cu(NH3)2Ac+CO+NH3[Cu(NH3)3CO]AcΔH<0;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可知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

②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且提高氨气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压,故选a;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低温加压下吸收CO,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a;

(4)①2NH3(g)+CO2(g)CO(NH2)2(l)+H2O(g),已知该反应的v(正)=k(正)c2(NH3)c(CO2),v(逆)=k(逆)c(H2O),平衡时,v(正)=v(逆),则k(正)c2(NH3)c(CO2)=k(逆)c(H2O),k(正)/k(逆)=c(H2O)/c2(NH3)c(CO2)=K;

②a.氨碳比相同时曲线Ⅰ对应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大;相应的水碳比较小,所以曲线Ⅲ对应的水碳比最大;

b.由题意可知:2NH3(g)+CO2(g)CO(NH2)2(l)+H2O(g)

起始量x11

变化量2aa

即100%=40%,100%=60%,则x1=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K=k(正)/k(逆);Ⅲ;3。【解析】AD将N2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KⅢ>KⅠ=KⅡ高压、原料气循环利用低温加压下吸收CO,然后将铜洗液转移至另一容器中,高温低压下释放CO,然后将铜洗液循环利用aK=k(正)/k(逆)Ⅲ3六、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4题,共28分)26、略

【分析】【分析】

D的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D中含有K元素,因为丁是气体,A为强碱,则A为KOH;乙、丙、丁为气体单质,且生成气体B和气体C相遇生成白烟,这是NH3和HCl的反应,甲是金属,A是碱,则甲为Al,丙为H2;点燃条件下和氢气反应,生成HCl,则丁为Cl2,C为HCl,B为NH3,乙为N2;

【详解】

(1)根据上述推断NH4Cl+KOHNH3↑+KCl;则D为KCl;

(2)C为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3)金属铝和碱的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4)工业上制备氨气,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即:N2+3H22NH3。【解析】①.KCl②.③.2Al+2OH-+2H2O=2AlO2-+3H2↑④.N2+3H22NH327、略

【分析】【分析】

第一份试液:滴加适量的淀粉KI溶液,显示蓝色,证明一定含有能将碘离子氧化的氧化性离子,因NO3-单独存在氧化性很弱,所以一定会含有H+和NO3-,一定不含有SO32-;因为亚硫酸根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酸性条件下和硝酸根离子不能共存;

第二份试液:滴加用盐酸酸化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的Ba2+一定不存在;

第三份试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加入的NaOH溶液,产生气体,一定是氨气,所以一定含有NH4+,加入氢氧化钠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沉淀会消失,所以一定含有Al3+;钠离子和氯离子是否存在不能判断;

(3)氢氧根可以和氢离子发生中和反应;可以和铝离子发生反应,可以和铵根离子发生反应,结合图像,根据混合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先后顺序分析;

(4)根据物质的性质来书写方程式;根据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的特点来判断所起到的作用。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知道酸雨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32-、Ba2+,Na+、Cl-是否存在不能确定;

(2)试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后,硝酸的存在会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反应为:6I-+2NO3-+8H+=2NO↑+3I2+4H2O;

(3)第三份试液滴加NaOH溶液,加热整个过程中有多个反应,根据分析中存在的离子,结合图像,第一个发生的反应为: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为:H++OH-=H2O;最后发生的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2H2O;

(4)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氧化后产物是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还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即NO2+SO2=SO3+NO;整个过程中,一氧化氮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