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必刷卷(三)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1页
真题必刷卷(三)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2页
真题必刷卷(三)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3页
真题必刷卷(三)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4页
真题必刷卷(三)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真题·必刷卷】2022年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地理卷(三)(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题。1.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2.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A.2周 B.4周C.6周 D.8周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答案】1.A2.B3.D【解析】1.结合时间“公元8世纪”可知当时有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存在,据图,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A项正确,南海沿岸当时人口数量较少,商贸不发达,B错误;几内亚湾沿岸位于非洲西部,距离基尔瓦较远,商贸不发达,C错误;地中海沿岸距离基尔瓦较远,不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D错误,本题选A。2.据图中经纬线可知,从科伦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经过35个经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两地距离可计算为111×35=3885km,从摩加迪沙到基尔瓦大致经过10个纬度距,可计算两地距离为10×111=1110km,故从科伦坡到基尔瓦距离大致为4995km,据材料,郑和船队每天航行190km,可计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达,故最短4周就可到达,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变迁,因为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让基尔瓦显得有些鸡肋(基尔瓦仅仅是由于早期航海家们需要一个落脚点,充当桑给巴尔岛和索法拉之间的中转站。)。稍有吨位的船只,都可以从好望角直接抵达索法拉,然后直航到桑给巴尔,再转进印度等东方口岸,不需要在基尔瓦再停留,D项正确。资源枯竭,风沙影响,气候变暖均与该地商贸地位逐渐衰落关系不大,ABC错误,本题选D。玉龙雪山冰川八同明号拢道位于27°N海拔约4600m,地处雪线附近。栈道悬空架设,全长约500m。下图示意2021年4月初在玉龙雪山冰川公园观景栈道拍摄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4-6题。4.观景栈道悬空架设,主要是考虑()①防止积雪掩埋②保护地面冻土③增强抗风性能④减轻对地表的干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图示景观范围内积雪厚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A.海拔 B.土质 C.坡向 D.坡度6.若拍摄者7月初同一时间再次来到观景栈道,最有可能发现()A.太阳高度角变小 B.积雪覆盖增多 C.大气能见度降低 D.日落方向偏南【答案】4.B5.D6.C【解析】4.图示区域积雪覆盖度较大,积雪可能掩埋地面的栈道,影响游客出行,因此悬空架设,①正确。雪线附近以积雪覆盖为主,地表无冻土,②错误。栈道上方的栏杆和下方的支柱均为镂空透风,抗风性能较差,③错误。悬空架设可以减少观景栈道与地表的接触,减轻对地表的干扰,④正确。故选B。5.由图可知,坡度大的岩石陡壁积雪较少,地势较为平缓的缓坡地带积雪较厚,主要是因为坡度大不利于雪的堆积,D正确。地势较高的山峰地带积雪较少,A错误。土质对积雪厚度影响不大,B错误。图示积雪较少的山峰与积雪较多的缓坡均为同一坡向,C错误。故选D。6.7月初相比4月初,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太阳高度角更大,A错误。7月初气温更高,积雪融化多,积雪覆盖减少,B错误。7月该地进入雨季,降水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大气能见度可能降低。C正确。7月初相比4月初,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日落方位偏北,D错误,故选C。20世纪末开始,部分城市由于经济衰退、人口老龄化、自然环境恶劣等原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现象。下图示意四类收缩城市的人口变化格局。其中,深色部分为人口减少区域。据此完成下面7-9题。7.识别收缩城市及其类型,可依据()①人口普查数据②经济增长速度③产业从业人员比重④夜间灯光遥感影像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8.陕西省铜川市原以煤炭、陶瓷、机电制造等为支柱产业,计划经济时期起就已建有多处工业区,后因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滞后而逐步出现城市收缩。该市的收缩类型是()A.甲 B.乙 C.丙 D.丁9.甲类收缩城市内绝大部分地区同时经历着人口流失。此类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答案】7.B8.D9.A【解析】7.城市的扩张与收缩可以通过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进行甄别,①正确;经济增长速度代表的是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即便是非收缩型的城市,受多重因素影响,也有可能经济增长速度变慢,②错误;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只能看出三大产业在城市中发展的情况,不能判断产业产值的变化,故不能具体看出城市人口的变化,更不能去推断城市是收缩还是扩张,③错误;夜间灯光的遥感影像往往是城市规模及城市活力的表现,通常可以通过夜间灯光所占的面积来判断城市扩张或收缩的变化,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8.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甲为全面收缩型,该类的城市一般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口向经济与生态环境更好的地区迁徙,A选项错误。乙为点状人口收缩,一般是因为某局部因素而出现的人口收缩,材料中的铜川县是多产业导致人口收缩,不能呈现孤点状,B选项错误。丙为大部分地区人口收缩,铜川县只是部分产业由于升级而导致人口收缩,并不是大部分区域,C选项错误。丁是局部斑点状人口收缩,铜川县原有煤炭、陶瓷、机电制造等传统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和这些产业的转型升级,原有产业附近的区域出现人口外迁的现象,呈现出斑点状人口收缩,D选项正确。故选D。9.甲类处于人口全面收缩一般是因本区生态环境过于恶劣而产生的全面人口外迁的现象,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条件脆弱,生存条件较为困难,经济薄弱,是人口全面收缩的典型地区,A选项正确。北方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农业工业条件较为发达,不存在全面收缩的情况,B、C选项错误。青藏高原地区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加上独特的民族环境,同时山高谷深,交通条件较为落后,本区人口迁移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状态,处于迁入与迁出均衡的情况,不存在全面迁出的现象,D选项错误。故选A。胶结作用是固结成岩的一种途径,指某些化学物质填充到松散物质的粒间空隙之中,胶结固化后,使之变硬。据此完成下面10-11题。10.下图能表示胶结作用的是()A.B.C.D.11.主要由胶结作用形成的岩石是()A.砂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答案】10.B11.A【解析】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胶结作用是一种固结成岩的途径,发生在粒间空隙中的化学沉淀作用,作用的结果是在粒间的空隙中胶结固化,它能把颗粒或矿物粘起来变成固结的岩石。从图A、B、C、D四幅图中可以看出,A图表示压缩作用,没有颗粒物和填充物分别,A错误;B图中既有较大砾石颗粒,也有微小填充物,符合胶结作用特征,B正确;C图是细小颗粒变成较大颗粒,属于结晶作用,C错误;D图中只有较大颗粒物堆积,没有细小填充物,也不符合胶结作用特征,D错误。故选B。11.砂岩是沉积岩,是由固结成岩形成的岩石,A正确;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结形成的岩石,与胶结作用无关,B错误;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在地表快速冷却形成的岩石,与胶结作用无关,C错误;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地质环境中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与胶结作用无关,D错误。故选A。蔚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其北通大漠、南接雁门关,历史上是寒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方,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下图示意不同历史时期蔚县新增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12-14题。12.元朝新增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 B.水源 C.土壤 D.军事13.明朝新增聚落可能导致()A.城镇化水平提高 B.沙漠化问题凸显C.水土流失加剧 D.湖泊面积萎缩14.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推测这些聚落的主导产业是()A.农业 B.牧业 C.手工业 D.商贸【答案】12.B13.C14.D【解析】12.读图可知,元朝新增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B正确;由材料“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可知,交通不是自然条件,元朝时蒙古族统治中国,此地没有战争,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入关后在此不是从事耕作,所以交通、土壤、军事都不是元朝新增聚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13.明朝新增聚落比较多,山区也有大量聚落增加,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加上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因此水土流失加剧,但不是沙漠化问题,B错误,C正确;聚落分布是乡村地区,不是城镇地区,因此不会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A错误;没有湖泊分布,不可能导致湖泊面积萎缩,D错误。故选C。14.由材料“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可知,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处于中原地区与塞外少数民族交界地区,推测这些聚落是因为商贸而兴起的聚落,D正确;在元朝时此处没有新增聚落,不可能是牧业,B错误;在明朝时期此处也没有新增大量聚落,不是农业,A错误;不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推测不可能是手工业为主导产业,C错误。故选D。杞麓湖位于滇中高原,为封闭型断层陷落湖盆,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沿湖平原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图为杞麓湖某采样点部分时段沉积物平均粒径、有机碳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题。15.杞麓湖为淡水湖的原因是()A.降水量较大 B.蒸发微弱 C.冰雪融水汇入 D.湖中有泄水暗河16.III时期湖区气候相对()A.冷湿 B.冷干 C.湿热 D.干热【答案】15.D16.D【解析】1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杞麓湖为封闭断层陷落湖,该湖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可该湖又为淡水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淡水湖的性质是湖水中盐度低,要么该湖入湖水多,补给量大,要么该湖水可以外流,虽无明显地表径流出口,但有断层存在,可能湖中有泄水暗河,从地下汇流,D正确;结合材料可知沿湖为重要的农耕区,如果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又没有明显地表外泄出口的话,湖水水位应该呈上升状态,农耕区将不会存在了,A不符;气温低蒸发弱不代表该湖就是淡水湖,因为湖水中盐分是有一个累积的过程,青藏高原上很多湖泊气温低蒸发弱却成为了咸水湖,B不符;该湖位于滇中高原,那里没有大量冰川存在,湖水的补给方式是以降水补给为主,多冰雪融水汇入不符合实地情况,C不符;故本题D为正确选项。16.该湖泊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与湖泊水位呈显著负相关。从图示信息判断,可知III时期湖区沉积物的粒径及其碳酸盐含量偏高,因此该时期湖泊的水位应该偏低。而气候呈现干或者热的状态时,将会出现降水少、蒸发量大的现象,由此而造成的是湖泊水位下降变浅;如果气候呈现冷湿的特征时,蒸发弱、降水多,此时湖泊的水位才能保持较高。故III时期湖区气候相对干热,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班公湖由三段狭长湖泊组成,属内陆湖泊。该湖大部分在我国西藏阿里境内喀喇昆仑山山麓,湖面平均海拔4400米,湖泊面积约有600多平方千米,东西长约150多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5千米,最窄处仅5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湖水清澈,能见度可深达十几米,湖水的密度因受湖水的温度、盐度、深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在垂直方向上分层明显。班公湖有许多奇特之处:其一,湖盆形态奇特,湖面一波三折类似“Z”字型;其二,该湖水质奇特,盐度东西方向差异大;其三,生物分布奇特,东部在我国境内,水草丰盛,盛产鱼类,有我国海拔最高的鸟岛,而西部水草不长,鱼虾不生。材料二:下图示意班公湖及附近区域。(1)比较班公湖东西方向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2)分析班公湖湖水密度夏季垂直分层明显的原因。(6分)【答案】(1)东淡西咸。该湖泊属于内陆湖,水分支出以蒸发为主,盐分易积累,因而盐度较高;东部有较多河流注入,稀释作用强,盐度低;湖泊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的交换。(2)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升高,密度减小;夏季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及雨水汇入,使表层湖水盐度降低,密度减小;夏季湖泊水位高,深层湖水承受压力增大而密度增大;下重上轻不利于湖水对流,垂直分层明显。【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班公湖位于青藏高原,地处我国西部边境,属于内陆湖,湖水的内外水体交换较弱。该湖泊为内陆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淡水汇入少,盐度较高;读图可知,东部有河流汇入,对湖泊水具有稀释作用,降低了湖泊水体的盐度;同时湖泊南北宽约2-5千米,最窄处仅50米,中部较窄,不利于东西部水量交换,进一步增加了西部水体的盐度,因此东部的盐度小于西部。(2)根据材料可知,班公湖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云层稀薄,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区太阳辐射强,表层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湖水表层水温较高,湖水密度变小;该流域河流的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升高,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及雨水汇入湖泊,使表层湖水盐度降低;深层水温较低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层,湖泊水体不易对流;夏季湖泊水位高,深层湖水承受压力增大而密度增大;所以深层水密度大,表层水密度小,下重上轻不利于湖水对流,因此垂直交换不明显,垂直分层明显。18.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公斤/亩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1:2020年,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地的10万亩海水稻喜获丰收,平均亩产为548.53公斤/亩。海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可以让荒芜的盐碱、滩涂变为万顷良田。材料2:2019年9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设立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工作站,构建从种子研发、种子繁育、农机农技服务到优质稻米加工销售的全产业平台。材料3:据袁隆平团队测算,中国至少有15亿亩盐碱地(含滩涂),其中能够进行改造的土地至少有2亿亩。我国粮食生产的红线是18亿亩耕地,2020年粮食总产量6695亿公斤。(1)从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我国开展海水稻种植的必要性。(6分)(2)分析在铁力市开展“海水稻”寒地育种的有利条件。(6分)(3)有专家指出,我国内陆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有条件进行大规模机械化、无人化海水稻种植,且生产的都是绿色的海水稻米。分析专家观点的主要依据。(4分)(4)以人地协调观,阐述我国开展海水稻种植的积极意义。(4分)【答案】(1)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位于南方和黑龙江省,南方产区人多地少,水稻生产只能基本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在我国15亿亩的盐碱地中,如果能将2亿亩盐碱地种植海水稻,按平均面产300公斤计算,可以增加600亿公斤,这将有效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分;在盐碱地种植海水稻,还用以行效地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可见发展海水稻不仅可以取得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取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因此,在我国发展海水稻是必要的。(2)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气候属中温带,水稻生长(周)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养分积累;该地地势平坦,耕地多;黑土地土壤肥沃,有利于水稻生长;这些条件可以保证培植的海水稻稻种不但耐寒,而且品质好,产量足够大,满足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需求。(3)我国内陆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地区的基本特点是地势平坦,面积大,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无人化耕作;由于盐碱环境难以利用,这些地区多人烟稀少,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少,加之海水稻本身不需施肥、喷洒农药,有利于生产绿色的海水稻米。(4)人地协调观的本质是人类应该主动适应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广大的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都是自然环境发展演化的结果,在这类土地上种植海水稻,既保护了其原生态环境,又有效地利用了这些土地为人类谋福利。这是典型的人地协调的活动,值得提倡和发展。【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悠长的种植和食用稻米的历史,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较大;我国主要的水稻主产区主要位于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南方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水稻的生产只能基本满足人民的需求;根据材料信息“据袁隆平团队测算,中国至少有15亿亩盐碱地(含滩涂),其中能够进行改造的土地至少有2亿亩。”可知,我国盐碱土地的面积广阔,可用于种植海水稻的面积广阔;根据材料信息“2020年,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地的10万亩海水稻喜获丰收,平均亩产为548.53公斤/亩。”可知,海水稻的产量较高,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总产量,有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根据材料信息“海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可以让荒芜的盐碱、滩涂变为万顷良田。”可知,种植海水稻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等。综上分析可知,种植海水稻不但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因此,在我国发展海水稻种植是必要的。(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铁力市纬度位置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水稻的生长期较长,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稻米品质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水稻有机质的积累;铁力市位于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阔,可用于种植水稻的面积广阔;该地以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等。所以该地区开展“海水稻”寒地育种,可以使得培育的海水稻稻种品质好、产量大,且耐寒能力较高,满足海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良种品质需求。(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内陆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地区人类活动较少,地势低平,土地面积广阔,适合发展大规模机械化、无人化耕作;盐碱化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类互动较少,环境污染较少,种植的稻米品质较高;根据材料信息“海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可知,海水稻种植不需要施用化肥、喷洒农药等,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的稻米等。(4)人地协调观的实质是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应该主动适应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根据材料信息“据袁隆平团队测算,中国至少有15亿亩盐碱地(含滩涂)”可知,我国盐碱化土地面积广阔,广大的盐碱地区和沿海滩涂地区是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种植海水稻不但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有较高的生态效益。所以在我国开展海水稻种植契合人地协调观的理念,值得推广和提倡。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河流演变在沙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左图为科尔沁沙地中教来河河谷中沙丘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河流和风力共同作用下,河谷中先形成沙丘,再演变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同时,在河流演变过程中,也会夷平一部分已成沙丘。但由于沙丘群本身的障碍作用、植被的积极作用和河流改道的不均匀性,本区的地表过程以沙丘群的形成为主。河流的部位及其与风向的对应关系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会有很大差异。右图为教来河横断面地貌示意图。(1)根据材料推测该河谷地区沙地的形成过程。(8分)(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和CD断面中河流左侧湿地在演变过程中都形成了线状沙带,但形成过程有所不同,请分析两地沙带形成过程的差异。(8分)(3)分析部分沙丘被夷平的原因。(4分)【答案】(1)丰水期时,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在河谷中沉积,枯水期时,河流水位下降,泥沙出露,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形成沙丘;沙丘因风力作用和河流的阻隔作用,在相对宽阔区域形成小范围沙丘群;随着河流的演变,裁弯取直,原本被分割的小沙丘群慢慢连成一体,风沙逐渐将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的牛轭湖掩埋,使之连成一片;最后,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形成大范围的沙地。(2)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线状沙带形成过程: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位于盛行风迎风坡。枯水期,河流泥沙出露,在盛行风作用下,泥沙上扬,在AB断面中河流右侧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