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目标导航目标导航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2.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着重分析刘、焦二人的性格特征及其悲剧意义。3.品味诗中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1.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知识精讲知识精讲【作者简介】乐府双璧之《孔雀东南飞》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作者不详。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探寻背景】封建伦理纲常下的悲剧——《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刘悲剧的主要原因。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一边,表现出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文体知识】自然活泼的诗体——乐府诗“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汉乐府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基础知识】基础梳理·夯基提能一、字音识记箜篌(kōnɡhóu) 公姥(mǔ) 罗敷(fū)伶俜(línɡpīnɡ) 槌床(chuí) 绣腰襦(rú)葳蕤(wēiruí) 遗施(wèi) 纨素(wán)踯躅(zhízhú) 拊掌(fǔ) 明月珰(dānɡ)磐石(pán) 便言(pián) 否泰(pǐ)白鹄舫(húfǎnɡ) 赍钱(jī) 鲑珍(xié)二、文言基础(一)通假字1.箱帘六七十 (“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2.蒲苇纫如丝 (“纫”同“韧”,坚韧)3.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二)一词多义1.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出嫁)②处分适兄意 (适合、依照)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刚才)2.谢①谢家来贵门 (辞别)②阿母谢媒人 (辞谢)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诉,告知)3.令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美好)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对对方亲属的敬称)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让,使)4.举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开口)②举手长劳劳 (举起,抬起)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成功)5.作①非为织作迟 (做)②纤纤作细步 (迈动)③君当作磐石 (当作)④便可作婚姻 (结成)6.遣①为仲卿母所遣 (指夫家休弃妻子)②十七遣汝嫁 (送)③县令遣媒来 (派)7.迎①还必相迎取 (迎接)②不足迎后人 (送给)8.结①结发同枕席 (系)②既欲结大义 (结为)③严霜结庭兰 (凝聚)9.为①为诗云尔 (动词,写)②非为织作迟 (动词,是)③始尔未为久 (动词,算)④阿母为汝求 (介词,替)⑤时时为安慰 (动词,作为)⑥自名为鸳鸯 (动词,叫作)10.相①相见常日稀 (副词,互相)②儿已薄禄相 (名词,xiànɡ,福相)③及时相遣归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④会不相从许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⑤好自相扶将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11.自①自名秦罗敷 (代词,其)②我自不驱卿 (副词,本来)③葳蕤自生光 (自然)④本自无教训 (副词,已,已经)12.见①相见常日稀 (动词,见面)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 (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③渐见愁煎迫 (介词,被)13.且①吾今且报府 (副词,将要)②且暂还家去 (副词,暂且)14.何①何乃太区区 (疑问代词,怎么)②隐隐何甸甸 (副词,何等)③何意致不厚 (疑问代词,哪里)④何言复来还 (疑问代词,什么)15.若①今若遣此妇 (连词,如果)②腰若流纨素 (动词,像)③君既若见录 (代词,如此)16.故①大人故嫌迟 (副词,仍旧)②故遣来贵门 (连词,所以)③知是故人来 (旧的,从前的)(三)古今异义词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2.感君区区怀古义:情意深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古义:处理、处置。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4.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孔雀东南飞 (向东南)②鸡鸣入机织 (在鸡鸣时)③昼夜勤作息 (从早到晚)④理实如兄言 (按道理)⑤明日来迎汝 (第二天)⑥手巾掩口啼 (用手巾)⑦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在早上;在晚上)2.名词作动词①五里一徘徊 (飞五里)②头上玳瑁光(发光)3.形容词作动词千万不复全(保全)4.使动用法①及时相遣归(使……回去)②足以荣汝身 (使……荣耀)③以此下心意 (使……委屈)5.意动用法戒之慎勿忘 (以……为警戒)(五)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公姥”偏指“姥”,婆婆)2.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偏指“兄”,兄长)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作息”偏指“作”,劳作)(六)特殊句式1.汝是大家子 (判断句,“是”表判断)2.誓天不相负 (宾语前置,“相”代指刘兰芝,做宾语,前置)3.君既若见录 (宾语前置,“见”代指刘兰芝,做宾语,前置)4.渠会永无缘 (宾语前置,“渠”代“他”,指焦仲卿,做宾语,前置)5.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6.仕宦于台阁 (状语后置,应为“于台阁仕宦”)7.蒲苇纫如丝 (状语后置,应为“蒲苇如丝纫”)8.性行暴如雷 (状语后置,应为“性行如雷暴”)9.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10.同是被逼迫 (被动句,“被”式)11.渐见愁煎迫 (被动句,“见”式)重点梳理【重点01】理清思路1.“焦、刘殉情”的故事传说: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结为恩爱夫妻。但刘兰芝却为婆婆不容,遭到封建家长婆婆的百般刁难,忍无可忍,只好自请回娘家。焦、刘“誓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太守先后登门替儿子求婚,仲卿闻知此事,急见兰芝,生人作死别。在完婚那天,兰芝举身赴清池,仲卿也自挂东南枝。尔后双双化成鸳鸯,相向而鸣。这个美好的故事传说就演化成了这首我国最早最长的叙事诗。2.《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线索。全诗以仲卿、兰芝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3.情节结构比兴开头(1)(引子)(“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兰芝被休(2)(开端)(“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夫妻誓别(3-12)(发展)(“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兰芝抗婚(13-21)(高潮)(“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双双殉情(22-31)(结局)(“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魂化鸳鸯(32)(尾声)(两家求合葬——或之或之慎勿忘”)【重点02】问题探究1.试着用几个小标题来概括《孔雀东南飞》的主要情节。答:【明确】兰芝自遣、夫妻誓别、兰芝抗婚、双双殉情、两家合葬。诗歌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有什么作用?【明确】(1)借鸟起兴,以孔雀失偶比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的顾恋之情,这是我国古代民歌的传统手法。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暗示全篇的作用。3.《孔雀东南飞》这首诗的许多地方注意了前后照应,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真实自然,整首诗的结构也显得非常紧凑。哪些地方是前后照应的?【明确】(1)故事一开头兰芝向仲卿自陈时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她被遣回娘家,刘母大感震惊,说道:“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这样不避重复地再次用一串铺排句,既与前面相呼应,又表明此前兰芝所言非虚,也再次强调了兰芝的无辜与委屈。后文在兰芝做嫁衣时写道:“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这几句突出了她的心灵手巧,照应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2)故事开头仲卿向焦母求情时,焦母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结尾处仲卿自尽前拜别焦母时,焦母说道:“……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前后照应。(3)兰芝离开焦家时,本文不厌其烦且用充满赞叹的口气描绘她的装扮、容颜、体态,这为下文兰芝回到娘家后,官宦人家纷纷来求亲做了铺垫。(4)仲卿送兰芝回家,两人作别时,兰芝说:“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后来仲卿误以为兰芝攀高枝时重提誓言,说:“磐石方且厚……便作旦夕间。”前后照应。因为在封建家庭,婆母是礼教的执行者,她的压迫是一种基本的、不可反抗的压迫。【重点03】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分析刘兰芝的形象特点。文中句子形象特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①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不亢不卑,很有教养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爱情专一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②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有礼有节,举止得体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③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忠于爱情总结:④
【明确】①勤劳能干②善良友爱③外柔内刚,自有主意④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能干、外柔内刚、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重点04】理解浪漫主义的手法尾声化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诗歌结尾写两家合葬,用美丽的传说写了化鸟双飞、化木连理的理想结局,这个浪漫主义的结尾并不能改变全诗现实主义悲剧的性质,相反,还突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礼教的抗议。另外,鸳鸯双飞的结尾与孔雀失偶徘徊的起兴互相呼应,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离骚》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而《孔雀东南飞》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能力拓展能力拓展刘兰芝与焦仲卿婚姻悲剧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看法。【明确】(1)社会悲剧。汉末至魏晋是人生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成为新的社会价值。焦仲卿就是社会转型期处于迷惘和失望状态中的悲剧人物。他自幼失怙,受焦母溺爱,更承担了焦母对其寄托的期望,这种期望在焦仲卿身上便化作一种社会责任。在当时,焦的续娶是为名教所允许的。因为汉代婚姻的自由非后世任何一个封建朝代所能比拟。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妇女的地位低下。夫在从夫,夫死从子,一旦刘兄参与,其母则无能为力。在这样的社会中,刘兰芝的悲剧不可能避免。(2)文化悲剧。在以儒家礼教为核心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比其他任何社会都更注重人伦关系的规范化和秩序化。在全诗中,刘兰芝被塑造成了一个夫权社会中以男性为转移的典型的理想女性形象:纯洁、娴静、温柔、灵巧、贤能、美丽、守节。这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理想。由于被遣仍然表现出这种孝道,就更具有了催人泪下的道德感化力量,(3)性格悲剧: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实践飞跃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别人的个性解读完善自己心目中焦仲卿的形象,用你生花的妙笔为焦仲卿写一段鉴赏文字,可以写成诗歌、对联或散文,可长可短字数不限。答:参考示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庭树听见了你长长的叹息,东南枝见证你在现实前的无奈。你,哽咽不能语;你,长叹空房中;你,渐见愁煎迫;你,自挂东南枝。这是凤凰涅槃的悲壮,就在这一瞬间,绽放生与死,绽放爱与恨,绽放情与愁!人们目睹那美丽的爱情在自己的眼前轻轻地、轻轻地撕碎了……世间的爱情凝固在这一瞬间,生死相许的爱情见证了这一瞬间!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一、文言基础运用评价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通:通晓B.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著:著名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可是D.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扶将:扶持,扶养【答案】D【解析】A项,通:遍、次。B项,著:戴着。C项,却:退下。2.下列句子中不含“互文”现象的一项是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D.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答案】D【解析】选D。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意为“枝枝叶叶相覆盖、交通”;“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意为“朝、晚成绣夹裙、单罗衫”;“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意为“东西、左右植松柏、种梧桐”。3.与“好自相扶将”的“相”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③还必相迎取 ④嬉戏莫相忘⑤誓天不相负 ⑥蹑履相逢迎⑦怅然遥相望 ⑧不得便相许⑨登即相许和⑩叶叶相交通A.①④⑩ B.②③⑤⑧C.⑥⑦⑨ D.②④⑥⑧【答案】C【解析】选C。题干中的“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有指代作用,代第三人称“她”。C项“相”都是代第三人称“她”。4.下列加粗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汝岂得自由 B.槌床便大怒C.哽咽不能语 D.可怜体无比.【答案】C【解析】A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B项,古义,古代坐具;今义,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C项,古义、今义都是“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D项,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5.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妾不堪驱使 不堪吏人妇B.何乃太区区 感君区区怀C.始适还家门 适得府君书D.便言多令才 便利此月内【答案】A【解析】A项,均为“不能胜任”。B项,愚拙;情意深挚。C项,出嫁;刚才。D项,言辞敏捷;适合。6.下列各句中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①其日马牛嘶,新妇入青庐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③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⑥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马牛”偏“马”;③“父母”偏“母”,“弟兄”偏“兄”;⑤“作息”偏“作”。其他各句中没有偏义复词。故选A。7.下列有关《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并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见识狭隘、浅薄,没出息”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化常识以及实词用法的能力。A.“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错误,《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故选A8.对下面几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体现了起初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误会。B.“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是刘兰芝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挑战。C.“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这句诗暴露了焦仲卿的软弱性。D.“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表明刘兰芝忠于爱情,义无反顾。【答案】C【解析】“暴露了焦仲卿的软弱性”错,应是体现了焦仲卿的善良、孝顺。二、阅读鉴赏能力评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1)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①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②。初七及下九③,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④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⑤怀!君既若见录⑥,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⑦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2)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故遣来贵门。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⑧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⑨。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⑩后世人,戒之慎勿忘!9.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C.摧藏马悲哀 D.留待作遗施【答案】D【解析】A项,“取”同“娶”。B项,“纫”同“韧”,坚韧。C项,“藏”同“脏”,脏腑。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指的是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B.“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初七日;“下九”为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C.鸡鸣、黄昏、人定等,均是古代表时间段的词语,其中“人定”指亥时,相当于现在夜间21~23时。D.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谓有“良人”“郎君”“官人”等,丈夫对妻子的称谓有“夫人”“娘子”“内人”等。【答案】B【解析】选B。“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11.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B.本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这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其作用是统摄全篇,营造哀怨缠绵的气氛,引起下文。C.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刘兰芝的通情达理、胸怀宽广、坚决果敢、忠贞坚强的特点,焦仲卿死守孝道、软弱无能的特点,焦母专横霸道的特点,刘兄见利忘义、自私凶狠的特点都表现得十分鲜明。D.这首诗结尾部分的“化鸟”情节,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深化了诗歌的主题。【答案】B【解析】A项,“抒情诗”错,应是“叙事诗”;C项,对焦仲卿的特点概括不全,还有“压抑愤恨、对爱情忠贞”;D项,“化鸟”是浪漫主义手法。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你应当作磐石,我应当作蒲苇。蒲苇坚韧如丝一样不易断裂,磐石坚固沉稳,不管是什么都不会使它动摇。(2)(墓地)东西种上松柏,左右种上梧桐。枝枝互相覆盖,叶叶交错相通。13.姑嫂关系本不易相处,可是刘兰芝“却与小姑别”时却“泪落连珠子”,这说明什么?答:【答案】刘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刘兰芝的懂礼仪、易相处。这也同焦母的不容形成对照。题组B能力提升练一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为最长的我国古代汉民族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首先,他们为爱情而献身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追求爱情是人的一种生命本能,但真正为追求爱情而献出生命的人却________,特别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渴望爱情,但往往面对困难和阻碍就会________。而刘兰芝和焦仲卿却用他们的生命、热血和义无反顾的执着,谱写了一曲爱情壮歌。其次,主人公反抗礼教的巨大勇气和行为极具意义。虽然他们夫妻恩爱,但是焦母偏要以一己之好恶拆散二人,礼教的荒谬性、片面性可见一斑。夫妇二人一开始并没有萌生反抗之念,而是试图________妥协。但礼教并不体恤他们,刘兰芝被遣回家后,其兄长逼迫她另嫁他人。二人的爱情无处可托,最终他们走向了死亡。他们用生命进行的反抗实现了对爱情的生死不渝,令礼教的荒谬性、残酷性、非人性得以________。再次,《孔雀东南飞》所揭示的生存世界的深度,不亚于哲学对人类的存在的沉思。它形象地描绘了焦、刘殉情的悲剧,而悲剧的成因并非简单地指向某些人的人性之恶,而是直指人背后的历史文化弊病,展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噬人的本质。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是最长的我国古代汉民族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B.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C.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D.《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答案】C【解析】文中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作为最长的我国古代汉民族叙事诗”语序不当,应将“最长的”放到“叙事诗”前;二是“讲述了焦仲卿……”成分残缺,可在“讲述”前加“《孔雀东南飞》”。A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B项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D项“《孔雀东南飞》作为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尽的故事……”结构混乱,前一句还没有表述完,后一句就另起话头。故选C。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曲有关爱情、婚姻、生存的悲歌B.他们的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典型的现实意义C.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D.后人因为他们的勇敢反抗而赞叹不已,并深受鼓舞【答案】B【解析】首先看语境。前面概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由后文“首先”“其次”“再次”所领起内容可知,这三部分主要讲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反抗行为的现实意义。括号内的句子应起到过渡作用,由二人的故事过渡到二人行为的现实意义。然后分析四个选项。A项“这是一曲有关爱情、婚姻、生存的悲歌”仅是对前面故事的概括,与后文的现实意义不衔接。C项“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也是对前面故事的概括,与后文不衔接。D项“后人……”和前文二人的内容不衔接。B项“他们的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典型的现实意义”这一表述更能承上启下。故选B。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寥寥无几束手束脚谋求流露B.微乎其微束手束脚追求流露C.微乎其微畏葸不前追求暴露D.寥寥无几畏葸不前谋求暴露【答案】D【解析】寥寥无几:形容为数很少,没有几个。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束手束脚:形容做事顾虑多,不敢放手去干。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谋求:设法寻求。追求: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流露:(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偏义复词,“公姥”偏取“姥”义,“作息”偏取“作”义,“父母”偏取“母”义。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 B.手巾掩口啼C.足以荣汝身 D.卿当日胜贵【答案】C【解析】C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向东南;用手巾;一天天地。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台阁”,尚书省的别称,东汉以尚书直接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乃有此称。B.“城郭”,古代“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城叫“城”,外城叫“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再”,第二次;“拜”,见面时的礼节。D.“黄昏”,傍晚时分,一般指18点左右;“人定”,夜深人静的时候,指21点至23点。【答案】D【解析】D项“‘黄昏’,傍晚时分,一般指18点左右”表述不准确。“黄昏”,应为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时间,一般指19点至21点,也就是戌时。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又名日正、中午,表时间,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B.鸡鸣,古代纪时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夜里1点至3点。C.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聚会的日子。D.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答案】A【解析】“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错,“日中”指中午太阳仰角最大时,不是中午12点。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辞怎么写,如何写抬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书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就是这样。【答案】(示例)①“信”指使者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却在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赠邻女鱼玄机①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②,何必恨王昌③?【注】①鱼玄机追求恩师温庭筠未果,以写给温庭筠的两首诗结缘于李亿,后嫁于李亿为妾。后因李亿夫人不容,送于京郊咸宜观为道士。她希望能早日重聚,可惜终成泡影。鱼玄机在绝望之后写下了此诗。此诗一作《寄李员外》,一作《寄李亿员外》。②宋玉:战国楚辞赋家,屈原弟子,著录赋十六篇,颇多亡佚。③王昌:唐人习用,才子的代称。9.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无价宝比有情郎,阐述了女子对爱情的重视和追求。B.本诗以易求反衬难得,诉说了爱情追求的艰难与痛苦。C.诗人从邻女切身的生活经验得出痛苦的结论,喊出了被侮辱,被损害妇女的苦闷心声。D.本诗是对封建社会中妇女普遍遭受婚姻不幸的高度概括。全诗格调哀婉,含蕴深刻。【答案】C【解析】诗人是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得出痛苦的结论。10.你认为致使诗人怨愤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古代女人毫无地位,常被男子随意冷落抛弃,男子可以妻妾成群,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不能自由恋爱,因此古代女人每多有对男人之无情的不满和哀叹。(2)腐朽的制度,造成许多男子在爱情上喜新厌旧,情意不专,因而女子要想寻得一个有情有义的丈夫,比寻求一件无价之宝还难。(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0、11题。燕子楼张仲素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燕子楼白居易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注】工部尚书张愔去世后,其妾盼盼独居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张仲素写了《燕子楼》,白居易阅后,写了和诗。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仲素诗巧用一个“伴”字,将楼外之寒冷与楼内之孤寂联系起来,是为人的出场做安排。B.张仲素诗后两句是补笔,写盼盼的彻夜失眠,极言一夜相思之情的长度,只有天涯地角的距离才能比拟。C.白居易诗以“满窗明月”与“满帘霜”合写,“被冷”与“灯残”合写,增添了女子拂床动作,与张仲素诗既相衔接又不雷同。D.无论是张仲素诗还是白居易诗,都塑造了一个能够跃然纸上的在相思中煎熬挣扎的女性形象。【答案】B【解析】一夜相思之情的长度,即使天涯地角的距离也不能比拟。1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之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诗的题材、主题相同,诗体相同,和诗用韵与唱诗又为同一韵部,连押韵各字的先后次序也相同,既是和韵又是次韵。(2)唱和之作,最主要的是在内容上要彼此相应。张仲素的原唱,是通过写盼盼生活代盼盼抒发她“念旧爱而不嫁”的感情的,白居易的和诗则抒发了他对于盼盼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同情以及对于时光易老,今昔盛衰的感叹。题组C培优拔尖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1-2题。怨歌行①班婕妤新裂②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③夺炎热。弃捐④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注)①选自《相和歌·楚调曲》。②新裂:是说刚从织机上扯下来。③飙(biāo):急风。④捐:抛弃。⑤箧笥(qièsì):箱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二句写纨扇素洁之美:从织机上新裁下来的一块齐国出产的精美丝绢,像霜雪一般鲜明皎洁。二句喻中套喻,暗示了少女出身名门,品质纯美,志节高尚。B.三、四句写纨扇制作之工。把这块名贵精美的丝绢裁制成绘有合欢图案的双面团扇,那团团的形状和皎洁的色泽,仿佛天上一轮圆的月亮,具有美丽的姿容。“明月”不仅比喻女子的光彩照人,同时也象征着她对团圆的热望。C.“出入”二句,以团扇借代女子,扇子可置于怀袖之中,天气炎热时可随时取出摇动,顿生微风,使人爽快,表现了女子的命运不能自主。D.最后两句借扇拟人,巧言宫怨之情。以秋扇见捐喻女子似玩物遭弃,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答案】C【解析】C.“以团扇借代女子”错误,在这里是用团扇比喻女子;“表现了女子的命运不能自主”错,应是表达了女子蒙受恩宠时的满足。故选C。2.“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赏析。【答案】①运用象征的手法,“秋节”指秋天,也隐喻韶华已逝;“凉飙”象征另有新欢。②运用比喻的手法,作者用“炎热”比喻爱恋炽热。③运用语义双关的手法,团扇在夏季受主人宠爱,转瞬间秋季将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自己的爱宠,暗指女子失去了宠爱,表达了女子担心好景不长、朝不虑夕的心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由题目中的“怨”字可知,本诗表现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表面上说的是扇子,实际上说的是女子。再联系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作答。“常恐”正说明喜中伏悲,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乃是封建嫔妃的普遍心理状态。“秋节”隐喻韶华已逝;“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喻爱恋炽热;“夺炎热”意味着被夺去了宠爱,运用了双关的手法。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3-4题。羽林郎[东汉]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女子之美,采用了铺陈夸张手法;写反抗强暴,采取了巧妙的语言斗争艺术;结尾是喜剧性的戛然而止。B.本诗运用白描、夸张、比喻等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胡姬这一形象。C.本诗在情节上欲张先弛,撇开恶奴,描写胡姬,既为下文恶奴见之垂涎张本,亦为下文胡姬反抗调戏的紧张情节缓势。D.本篇写豪奴调戏胡姬时用了一连串的人物动作,即“过我”“就我”“贻我”“结我”,妙在全从胡姬眼中写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手法、语言的能力。B.“本诗运用……比喻等多种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胡姬这一形象”错误,从诗中来看,诗歌从胡姬的年龄、环境、服装、首饰以及发髻等方面来刻画胡姬这一形象,主要使用白描、夸张等手法,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故选B。4.胡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敢于反抗强暴凌辱:面对霍家豪奴,毫不畏惧。②头脑冷静,不慕富贵:她深知富贵者与贫贱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坚决拒绝对方的调戏。③能言善辩,机智敏捷:据理力争,毫不妥协。【解析】首四句交代了正反面人物及其矛盾冲突的性质,交代所谓“羽林郎”的身份,是狗仗人势的豪门恶奴。“胡姬年十五”十句,极写胡姬的美貌俏丽,经过这段描写之后,诗人笔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6-T1770-2023-茶树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
- DB36-T1704.2-2022-“赣鄱正品”品牌管理第2部分:产品全链数字化要求-江西省
- DB36-T1540-2021-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安全接入技术规范-江西省
- 医学说课课件
- 第12斩 状语从句-2024-2025年高考英语语法重难点复习百题斩
- 2025年机器人技术四级考试模拟试卷:机械控制与编程思维训练
- 2025年医保信息化建设应用试题集: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试卷(2025年秋季版)
- 计算机二级Delphi学习曲线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模拟(工程与行程综合)专项卷-名校同步测试题库策略解析
- 高等数学上册ppt课件完整版
- 电力建设热工热控作业指导书
- 自主探究式教学活动模式结题报告
- 甲醇及制氢装置预试车方案
- 110kV升压站土建监理实施细则
- 分子的立体构型
- 公司业务运营流程图(共1页)
- GB 25595-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糖(高清版)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练习
- 供应商社会准则符合性自审问卷
- 医院禁止胎儿性别鉴定的承诺书和责任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