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训报告_第1页
测量实训报告_第2页
测量实训报告_第3页
测量实训报告_第4页
测量实训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报告-1-测量实训报告一、实训概述1.实训目的(1)实训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能力。通过本实训,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各种测量工具,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掌握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2)实训旨在通过具体的测量操作,使学生熟悉测量仪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培养严谨的测量态度和良好的职业习惯。此外,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本实训还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测量任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技巧。同时,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2.实训内容(1)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通过这些仪器的操作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实训还将涵盖测量误差的识别、分析及处理,使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精度和适用范围。(2)实训中,学生将进行实际测量操作,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训还将涉及测量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使学生掌握数据处理的正确方法。(3)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将参与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学习如何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此外,实训还将包括测量结果的质量控制,使学生了解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实训内容,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3.实训方法(1)实训方法首先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测量观念。随后,指导教师将示范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按照指导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骤的正确性。(2)实训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每组学生负责完成特定的测量任务,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等,通过分工合作,学生能够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会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实时指导和反馈,确保实训效果。(3)实训结束后,学生需对所进行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实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测量过程描述、数据记录、误差分析、结果讨论等。通过撰写报告,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教师会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批改和点评,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训质量。二、实训环境1.实训设备(1)实训设备包括一系列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这些仪器是进行精密测量的基本工具。水准仪用于测量高程,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工程测量和地形测绘。经纬仪用于测量角度和方向,是施工放样和地质勘探的重要设备。全站仪则集成了多种测量功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作业。(2)实训设备还包含辅助工具,如水准尺、钢卷尺、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等。水准尺用于辅助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钢卷尺则用于距离测量和放样。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则用于远距离的精确测量,它们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测量距离,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3)实训环境中还配备了电子记录设备,如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这些设备用于实时记录和存储测量数据。此外,为了确保实训的安全性,实训区域配备了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警示标志和防护栏等安全设施。这些设备的齐全和良好状态是保证实训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实训工具(1)实训工具中,绘图工具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绘图板、铅笔、圆规、三角板、曲线板等。绘图板用于在纸上绘制精确的图形,铅笔则用于初步草图和记录数据。圆规和三角板用于绘制圆和直角,曲线板则用于绘制平滑的曲线。这些工具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掌握绘图技巧,提高绘图准确性。(2)实训中常用的量具包括钢尺、卷尺、卡尺、千分尺等。钢尺和卷尺用于测量长度,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尺寸测量。卡尺和千分尺则用于更精确的尺寸测量,适用于机械加工和精密制造行业。这些量具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精确的尺寸测量,并培养细致的操作习惯。(3)实训过程中,记录工具也非常重要,包括笔记本、笔、计算器、测量数据记录表等。笔记本用于记录实训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笔用于在笔记本上记录数据。计算器用于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帮助学生在实训中快速得出结果。测量数据记录表则用于系统地记录测量数据,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这些工具的综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实训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3.实训场地(1)实训场地应具备良好的照明条件,以保证学生在操作测量仪器时的视线清晰。场地的照明系统应能提供均匀、稳定的照明,避免阴影和反光,确保学生在进行测量操作时能够准确读取数据和观察仪器读数。(2)实训场地需要宽敞明亮,以便于学生进行各种测量操作。场地内应设置多个测量站点,每个站点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于进行不同类型的测量作业。此外,场地内还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学生能够自由移动,进行测量仪器的操作和调试。(3)实训场地应具备安全的防护措施,包括地面材料的选择、防护栏的设置和紧急疏散通道的规划。地面材料应具有防滑性能,以减少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因地面湿滑而造成的安全事故。防护栏应设置在危险区域,以防止学生误入。紧急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员。此外,实训场地还应配备消防设施和急救箱,以应对突发状况。三、测量原理1.测量原理概述(1)测量原理是测量学的基础,其核心在于通过观测和计算来确定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测量原理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直接测量是指直接通过测量工具获得待测量量的数值,如使用尺子测量长度。间接测量则是指通过测量与待测量量相关的其他量,然后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计算得到待测量量,如使用三角测量法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2)测量原理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如等精度原则、一致性原则和可重复性原则。等精度原则要求测量过程中所有观测值应具有相同的精度,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原则要求测量结果应与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一致性相符合,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可重复性原则则要求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量应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果。(3)测量原理还包括误差理论,即对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估。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是指由于测量系统或方法的不完善导致的误差,具有规律性;随机误差则是指由于不可预见的因素导致的误差,具有随机性。了解误差理论有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奠定基础。2.测量误差分析(1)测量误差分析是测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测量结果中误差来源和性质的深入探讨。误差分析主要包括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识别、评估和修正。系统误差通常由测量仪器的不准确、测量方法的缺陷或环境因素引起,表现为测量结果的系统性偏差。随机误差则是由不可预见的因素引起,其影响在多次测量中表现为无规律的波动。(2)在进行误差分析时,首先要确定误差的来源。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操作误差。仪器误差可能由仪器本身的精度不足或校准不当引起;方法误差可能源于测量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或操作步骤的错误;环境误差可能由温度、湿度、震动等外界因素造成;操作误差则可能由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或操作习惯引起。通过分析这些误差来源,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误差控制。(3)误差分析还包括对误差的定量评估。这通常涉及计算测量结果的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以量化误差的大小和分布。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来评估随机误差,并通过校准仪器、优化测量方法、改善环境条件等措施来减少系统误差。误差分析的结果对于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3.测量数据处理(1)测量数据处理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数据处理的第一步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包括检查数据是否缺失、是否存在异常值,以及数据的记录是否符合规范。(2)在数据整理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清洗数据意味着去除或修正错误数据,转换数据则是指将不同格式或单位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接下来,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可以初步评估数据的分布情况和潜在误差。(3)数据分析是测量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它包括误差分析、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误差分析旨在识别和评估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趋势分析用于探究数据随时间或变量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则用于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出可靠的测量结论,为后续的决策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四、实训操作步骤1.操作准备(1)操作准备是实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确保了实训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首先,需要对实训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清洁、平整,无障碍物,并检查照明和通风条件是否良好。同时,对实训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包括测量仪器、辅助工具和电子设备,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在人员准备方面,实训前应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各组成员的职责。每组应指定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此外,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实训过程中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步骤。(3)实训前的准备工作还包括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计划应包括实训目的、内容、步骤、时间安排和预期结果。计划还应包括对实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的预判,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详细的计划,可以确保实训的有序进行,并提高实训的效率和质量。2.测量实施(1)测量实施阶段是实训的核心环节,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训指导书和测量方案进行操作。首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读数的准确性。接着,根据测量方案,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并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测量。(2)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学生需保持稳定的操作姿势,确保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对于每一个测量点,学生需要重复测量多次,以获取足够的数据量,并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学生应仔细观察仪器的读数,并准确记录数据,包括测量值、测量时间、环境条件等。(3)测量实施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异常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核实,必要时进行重新测量。在数据处理阶段,学生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实际的测量技能,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数据记录(1)数据记录是测量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要求学生准确、详细地记录每一项测量数据。记录内容包括测量值、测量时间、测量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测量仪器型号、操作人员姓名等。记录时应使用标准的记录格式,确保信息的清晰性和一致性。(2)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因此,学生在记录数据时需保持专注,避免因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在记录过程中,若发现数据异常或仪器读数不稳定,应立即停止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重新校准仪器或等待环境条件改善。(3)数据记录完成后,学生需要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整理过程中,应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所有必要的信息都已记录。归档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查阅。此外,为防止数据丢失,应将数据备份至多个存储介质,并确保存储介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五、测量结果分析1.结果展示(1)结果展示是实训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清晰地展示测量过程的结果和数据分析。展示内容通常包括测量数据表格、图表和图形,以及相关的文字描述。数据表格应包含所有测量点的数据,包括测量值、误差值和计算结果。图表和图形则用于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系。(2)在展示结果时,应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以突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例如,使用直方图可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折线图则适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变量的变化趋势。此外,图形的颜色和标签应清晰易读,以便于观众快速理解数据。(3)结果展示还应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分析部分应简要说明数据分析的方法和过程,讨论部分则是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评价。在讨论中,应结合测量目的和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指出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局限性。通过这样的展示,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实训的成果,并为后续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2.误差分析(1)误差分析是对测量结果准确性的评估,它涉及到识别、量化和分析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误差分析通常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类型。系统误差是指由于测量仪器、方法或环境等因素导致的固定偏差,它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改进方法或控制环境来减少。随机误差则是由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引起的,其大小和方向是随机的。(2)在进行误差分析时,首先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这些统计量有助于评估数据的离散程度和稳定性。接着,需要分析误差的来源,如仪器误差、方法误差、操作误差和环境误差。通过对比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可以计算出系统误差的大小。(3)误差分析的结果对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改进测量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误差的识别和分析,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误差。例如,对于系统误差,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或调整测量环境来降低。对于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或采用更稳定的环境来减小其影响。通过持续的误差分析和改进,可以不断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结果讨论(1)结果讨论是对测量结果的深入分析和解释,旨在探讨测量结果的实际意义和潜在应用。讨论部分首先会回顾测量目的和预期目标,然后分析测量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以及与理论值或标准值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评估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在讨论过程中,会详细分析测量结果中的关键信息,如最大误差、最小误差、平均误差等。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同时,讨论还会涉及误差来源的探讨,分析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如仪器精度、操作技巧、环境条件等。(3)结果讨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测量结果的实用性。讨论将探讨测量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如工程实践、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此外,讨论还会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如优化测量方法、提高仪器精度、改进操作流程等,以期为未来的测量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测量结果的意义,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六、实训总结1.实训收获(1)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理解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操作各种测量仪器,掌握了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这些都是在课堂学习中所无法得到的实践经验。(2)实训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实训小组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这对我未来在团队环境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3)实训让我对测量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我明白了每一个测量步骤都至关重要,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这种认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2.存在问题(1)在本次实训中,我发现自己对一些测量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复杂测量任务中,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感到困惑。此外,对于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一些高级方法,如概率统计和数值分析,我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2)实训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和操作经验不足,我在一些操作步骤上出现了失误,导致测量数据出现偏差。例如,在水准测量时,由于未能正确读取水准尺,导致读数误差较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在实际操作中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致度。(3)另外,在团队合作方面,虽然我们能够完成基本的测量任务,但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团队内部沟通不够顺畅,有时会出现意见分歧。此外,由于部分成员对测量知识掌握不均衡,导致在实训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依赖现象,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率和协作效果。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改进。3.改进建议(1)为了提高实训效果,建议在实训前增加对测量原理和方法的深入学习环节。可以通过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和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2)在实训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设置更多的实际测量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遇到并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和应变能力。同时,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团队协作来共同解决复杂问题。(3)为了加强实训的针对性,建议根据不同的实训内容调整实训方案。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安排一些基础测量技能的练习;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高级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的内容。此外,通过模拟真实工程案例,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测量工作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实训的实用性和吸引力。七、参考文献1.书籍(1)《测量学基础》由张华主编,是一本系统介绍测量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材。书中详细阐述了测量误差理论、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该书适合作为大学测量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2)《工程测量》一书由李明编著,主要针对工程测量技术进行讲解。书中不仅介绍了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还结合了大量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该书对于从事工程测量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本实用的参考书。(3)《现代测量技术》由王刚、刘伟合著,是一本介绍现代测量技术的综合性著作。书中涵盖了光学测量、电子测量、激光测量等多种现代测量技术,并对其原理、设备、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该书对于希望了解现代测量技术发展趋势的读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论文(1)论文题目:《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三维地形测量研究》摘要:本文针对传统地形测量方法的不足,探讨了激光扫描技术在三维地形测量中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了激光扫描技术在精度、效率和实用性方面的优势,为地形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2)引言: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对地形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地形测量方法如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等,在精度和效率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通过对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三维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前景。(3)实验部分:本文以某实际地形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三维地形测量。通过实验对比了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测量方法的精度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激光扫描技术在三维地形测量中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为地形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3.网络资源(1)在网络资源方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官方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测量学相关资料,包括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仪器介绍、测量规范和标准等。该网站对于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政策动态。(2)测量学论坛是一个在线社区,汇集了众多测量学领域的专家和爱好者。用户可以在论坛上交流测量经验、讨论测量技术问题,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此外,论坛还定期举办在线研讨会,为用户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3)国外知名的测量学资源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地理空间信息中心(NGDC)和欧洲地球观测组织(Copernicus)的网站。这些网站提供了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测量工具和技术文档,对于从事国际合作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通过这些网络资源,用户可以了解到国际上的最新测量技术和应用案例。八、附录1.实训原始数据(1)实训原始数据记录了实训过程中所有测量点的数据,包括测量值、误差值、测量时间、测量环境和操作人员等信息。以下是一份实训原始数据的示例:|测量点|测量值(m)|误差值(m)|测量时间|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操作人员||||||||||A|10.000|0.005|14:00|25|50|张三||B|20.500|0.008|14:05|25|50|李四||C|30.000|0.007|14:10|25|50|王五|(2)在本次实训中,我们使用了全站仪对三个测量点进行了水平距离测量。每个测量点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以下为某测量点的部分原始数据:|测量次数|测量值(m)|误差值(m)||||||1|10.000|0.005||2|10.000|0.005||3|10.000|0.005||4|10.000|0.005||5|10.000|0.005|(3)实训原始数据还包括了测量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等。这些数据对于评估测量结果的影响和进行误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为某测量点的环境数据记录:|时间|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m/s)|||||||14:00|25|50|1.2||14:05|25|50|1.3||14:10|25|50|1.4||14:15|25|50|1.2||14:20|25|50|1.3|2.实训操作图(1)实训操作图展示了实训过程中各个步骤的详细操作流程。以下是一张水准仪操作的示例图:图1:水准仪操作步骤图1.将水准仪三脚架架设在测量点上,调整三脚架的稳定性。2.将水准仪放置在三脚架上,确保仪器的水平状态。3.调整水准仪的望远镜,使其指向目标点。4.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观察目标点的水准尺,调整水准仪的微倾螺旋,使水准尺的读数稳定。5.记录水准尺的读数,包括米数和分米数。6.重复步骤3-5,对目标点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随机误差。(2)实训操作图还包括了全站仪的操作步骤。以下是一张全站仪操作的示例图:图2:全站仪操作步骤图1.将全站仪架设在测量点上,调整三脚架的稳定性。2.打开全站仪,进入测量模式。3.通过全站仪的望远镜,瞄准目标点,调整望远镜的焦距,确保清晰成像。4.输入目标点的坐标,进行坐标测量。5.通过全站仪的测量功能,获取目标点的水平角和距离。6.记录测量结果,包括角度值、距离值和坐标值。7.重复步骤3-6,对多个目标点进行测量。(3)实训操作图还可能包括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的操作步骤。以下是一张测距仪操作的示例图:图3:测距仪操作步骤图1.将测距仪架设在测量点上,调整三脚架的稳定性。2.打开测距仪,进入测量模式。3.通过测距仪的望远镜,瞄准目标点。4.按下测距仪的测量按钮,获取目标点的距离值。5.记录测距仪的读数,包括距离值和测量时间。6.重复步骤3-5,对多个目标点进行测量。7.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测量精度。3.其他相关资料(1)在实训过程中,除了测量数据和操作图之外,其他相关资料还包括了实训报告模板、测量规范和标准文件。实训报告模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报告格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展示实训成果。测量规范和标准文件则提供了测量工作的基本准则,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2)实训相关资料中还包括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这些文档详细介绍了仪器的操作步骤、功能特点、维护保养等信息,对于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技巧和维护保养知识至关重要。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通常由仪器制造商提供,是学生进行实训的重要参考资料。(3)此外,实训资料中还可能包含了一些辅助性的学习材料,如测量学教程、实验指导书、案例分析等。这些材料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例如,测量学教程可以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实验指导书则提供了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案例分析则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些资料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