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52∕T 1774-2023 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定与保护_第1页
(高清版)DB52∕T 1774-2023 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定与保护_第2页
(高清版)DB52∕T 1774-2023 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定与保护_第3页
(高清版)DB52∕T 1774-2023 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定与保护_第4页
(高清版)DB52∕T 1774-2023 民族民俗文化的认定与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12-04发布2024-06-01实施I 1 1 14分类 25项目认定 3 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黔西南州人民政府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商学院、贵州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婵娟、阮潇潇、罗非、林蓬、贺登位、李显、许礼静、黄廷梅。11范围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GB/T26363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认定DB52/T1401.1-2021山地旅游第1部分:体系3术语和定义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2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心态和制度等。包括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内4分类c)历史上各民族创造的山地农业生产文化方式;d)历史上各民族创造的与山地农业生产相关的观念习俗a)历史上保留与当代各民族创造的具有典型山地特征的特殊建筑式样,以及整体保存较好,与b)各民族为开发山地修建的古道,以及沿线的古市镇与聚落场所;c)各民族形成的建筑的修建技法,审美观念与风水观念。a)山地民族遗存下来的公共建筑或公共活动场所;g)山地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a)各民族形成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之间环境友好、人与人之间和谐包容的文化制度;b)各民族形成的有关人与自然的同根同源与互惠的生3c)各个民族群体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中诞生,起到规范人的生态行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d)各民族形成的注重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以适应特定的自然生态承载力的节制利用观。a)各民族在经济交往中形成的经济联系、劳动分工、商品交换,以及各种利益关系;b)各民族在政治交往中形成的友好交流(正面)与战争冲突(负面),以及各种族群关系;c)各民族形成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采纳等民族文化交流形式与路径。c)山地民族民俗的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d)山地民族民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包括技艺、医药、历法;e)山地民族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娱乐方式。4.2.4综合文化类a)各民族生产生活区域形成的民族民俗文化村落/5项目认定5.1.1以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5.1.2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5.1.3增强国家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体现国家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色。5.2.1建立山地民族民俗代表性项目专家调查与认定小组负责调查与评审工作。山地民族民俗代表性a)长期从事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的专家与学者,发表过与相关专业的代表性b)专家组人员数量以项目而定;c)全国、全省具有知名度的专家与学者,参与过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2.2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代表性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包括初评、盲审、终审三个阶段。5.2.3山地民族民俗文化调查工作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摄影器材以及文字记5.2.4民族民俗代表性项目调查与认定小组采用田野调查、个案访谈、口述史记录的方式获取民族民5.2.5山地民族民俗代表性项目专家调查与认定小组根据项4a)项目具有山地区域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突出的历史、人文、社会、政治、d)项目应当具有地方或者民族特色,并且在传播区域内具有数量较多的传承群体和较大的影响5.2.6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代表性项目的认定应同时确定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群体或个人)。认定的a)熟练掌握山地农业的传承技艺,山地农业产品类型,山地农业生产方式,山地农业生产相关b)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代表性项目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需要由民族村寨集体推c)完整地保存有关山地民族民俗文化的技艺与实物。5.2.7山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评审专家组对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进行评审,经初评、审5.2.8已经被授予“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村)”“少数民族特的认可。保护责任单位应当具有该项目相对完整的资料,具备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的能力a)保护山地农耕文化、山地建筑文化原有遗址的完整性,防止人为破坏与自然环境侵蚀;b)保护山地制度文化、山地民族交往文化相关历史性文献资料、手稿的完整性,防止遗失与损c)收集山地农耕文化、山地建筑文化、山地制度文化、山地民族交往文化的实物、资料,并登d)维护具有山地特色的历史古镇、村寨与建筑保持原本的颜色、材质以及周边环境的完整性。维护性修建,应当修旧如旧;新建建筑,应当保持材料、颜色、建筑风格与本民族古镇、村a)保护与山地农耕文化、山地建筑文化相关的制作工具与制作场所;b)保护与山地制度文化、山地民族交往文化中相关的,与礼仪与节庆相关的文化场所,以及定c)建立山地民族民俗文化档案及相关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向社会开放,便于公众查阅。a)开办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传习所,培养本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人;b)妥善保存山地民俗民族文化相关的实物、资料;c)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山地民族民俗文化调查活动;d)积极参与山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公益性宣传。a)根据项目认定类型进行项目开发及修复;d)应当以举办公开展览与文化节日、节庆的方式,开展山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商业与非商业展示e)应在不破坏原场所的条件下,可以在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区域内外建立商业或非商业的展示场所,按GB/T26363,开发为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f)应当积极参与山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活动及相关活动,包括:教育与传承、社区参g)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项目开发单位均可合理利用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代表性项目,将山地农耕文化、山地建筑文化、山地制度文化、山地民族交往文化等开发成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h)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名录中的项目,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按照GB/T26363、i)项目开发与利用考虑长远发展,避免单纯的商业化开发对山地民族民俗文化的破坏,寻求可6.6.1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定期对民族民俗名录代表性项目复核,复c)商业开发利用中的山地民族民俗文化展示是否真实与完整;d)山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人是否开展本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活动。6.6.2山地民族民俗名录代表性项目保存不完整、丧失民族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取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