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探究题专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22/wKhkGWeHUFyAFDdVAAH0iCQJk6w462.jpg)
![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探究题专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22/wKhkGWeHUFyAFDdVAAH0iCQJk6w4622.jpg)
![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探究题专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22/wKhkGWeHUFyAFDdVAAH0iCQJk6w4623.jpg)
![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探究题专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22/wKhkGWeHUFyAFDdVAAH0iCQJk6w4624.jpg)
![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探究题专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2/18/22/wKhkGWeHUFyAFDdVAAH0iCQJk6w46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第4章《电路探秘》实验探究题专练---2022-2023学
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实验探究题(共17小题)
1.(2021秋•丽水期末)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利用恒定电压为6V
的电源、“15Ω2A”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①将阻值为5欧的定值电阻R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3伏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记为Ra;
③用阻值为10欧的定值电阻R2替换R1,重复步骤②,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有效
阻值记Rb;
④用阻值为15欧的定值电阻R3替换R2,重复步骤②,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有效
阻值记Rc。
(1)在步骤②中,电流表的示数为安;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作用;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3次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最大的是(填“Ra”、“bR”或
“Rc”)
(4)小明想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在ab间分别接入20Ω、30Ω两个定值电阻来进一步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为顺利完成这两次实验,他应该换用最大阻,值
至少为Ω的滑动变阻器;
(5)下列实验中,可以利用该电路图完成的是
A.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
B.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C.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
2.(2021秋•衢江区期末)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科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第1页共24页.
电压为6伏的电源、滑动变阻器(25Ω,2.5A)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如下实
验。
①将4欧的R1接入电路,当电压表示数为4伏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②用R2替换R1,发现无论如何左右移动滑片P,电压表指针在4伏的刻度左右摆动,
但无法准确指在4伏的刻度线上。老师告知小科,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构如图乙示意,
因此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
会导致步骤②现象发生。
③用一根阻值为0.5欧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并按图丙方
式接入电路,继续实验。通过调节滑片P和旋钮触片Q使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
表示数如图丁示意。
(1)图丁中电流表的示数为安;
(2)步骤③中滑片P和旋钮触片Q处在如图丙示意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伏,
则小科应如何操作?
(3)小科利用图甲电路继续他的探究实验,仍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下列
定值电阻可用来替换R1进行实验的有。
A.15欧B.25欧C.35欧D.45欧
3.(2021秋•普陀区期末)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
第2页共24页.
关系,电源电压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
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开始时,小红根据甲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
表没有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小红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2)实验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选填符号)。
A.滑动变阻器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3)在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4)实验时,它选择的变阻器是(选填序号)。
A.10欧0.5A
B.20欧1A
C.50欧2A
(5)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4.(2021秋•临海市期末)某同学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利用电压恒
为3伏的电源、标有“20欧,1.5安”的滑动变阻器、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进行
实验。
(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的实物图连接。
第3页共24页.
(2)第一次用5欧姆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第二
次实验,仅将电阻换成10欧姆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可以
1
发现:II(填“<”、“=”或“>”)。因此,该同学认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
221
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你认为该同学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5.(2021秋•吴兴区期末)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雨刮器控制系统,其刮水的速度能够
随着雨量的大小而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如图所示。图a是
由一组手指状平行金属线组成的雨水检测网器件,图b是自动控制系统的模拟电路。
(1)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检测浸入雨水中部分未浸入12全部浸入
浸入浸入
33
电流表的示数/A00.160.200.32
①雨水检测金属网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更类似于(选填“开关”或“滑动变阻
器”)。
②根据表中的现象和数据,解释刮水器刮水的速度能够随着雨量的大小而相应地发生变
化的原因是;
(2)活动小组发现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工作,无法实现无雨时车窗的清洗,于是增加
了一个电路元件改进了电路,将“”和“增加的元件”连入电路ab间,绘
制在图c中。
第4页共24页.
6.(2022春•鄞州区校级期末)图甲是小致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的电路
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电流表无损坏,有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
的定值电阻5个。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成图乙的实物图。
(2)某次实验,更换电阻R,合上开关后,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
是。
(3)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将5次实验数据描绘在图丙中。图中A点对应的横坐标与纵
坐标围成矩形的面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对应的横坐标与
纵坐标围成矩形的面积。
(4)观察图象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5)实验中,小致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Ω。
7.(2021秋•天台县期末)生产生活或科学研究当中,经常需要我们设计电路。
(1)某小组要研究物质导电能力的实验,请在方框1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
仅S1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人脸识别成功后S2闭合,电动机工作,
开锁成功。请在方框2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8.(2021秋•新昌县期末)某小组同学准备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
第5页共24页.
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1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不同阻值
的定值电阻及导线若干,图甲是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且满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
时电阻变大。
(2)他把5欧的电阻连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电路
中的故障可能是。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
示数达到一定值,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乙图所示,为安。
(3)将5欧的电阻换成10欧的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伏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9.(2021秋•鹿城区期末)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
b、c、d跟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c与a横截面积不同;d
与a材料不同。实验方案有如下两种
方案甲乙
电路
原理①将电阻丝a、b、c、d分别②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电路
接在M、N之间,测出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
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越大,电压。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被
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测的电阻丝阻值越。
越。
(2)增加一把刻度尺,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请选择上述方案中的填
第6页共24页.
(“甲”或“乙”),具体做法:。
10.(2021秋•淳安县期末)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正确操作实验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如表中。
物理量组别123456
▲6
电阻R/Ω51015202530
电流I/A1.20.60.40.30.240.2
(1)小组同学设计记录表中的“▲”处应填。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成。
(3)小组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调节滑动变阻器,这样操
作的目的是。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11.(2021秋•余杭区期末)小明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
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1电路a、b间。
(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的关系”;
(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来比较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
第7页共24页.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查阅资
料发现,有一种电波感应器(如图2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
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力,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
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电波,反射回来的电波结果如表(+号越多电波越强),则萝
卜、土豆、番薯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感应器接受导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
萝卜++++
土豆+++++++
番薯++
12.(2022春•江北区期末)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
的实验电路。他们在学校实验室找了如下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
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标有“20Ω1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
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故障排除后,他们将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
的示数达到2V,并读出对应的电流值。当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2V。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B.50Ω的阻值太小
第8页共24页.
C.控制的电压2V太高
D.电源电压太高
(4)该实验小组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数据作出了电流I随
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并分析关系图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3.(2020秋•仙居县期末)如图是水果自动筛选装置,原理如下:传送带上的水果经过检
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R0两端电压
小于6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较小的水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功能。已知:
电源电压为24伏,R0=40欧姆,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表所示,
压力(牛)012345
R的大小(欧)20012086604440
(1)由表可知,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
(2)当R0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R0的电流为A。该装置能够剔除质量小于
多少千克的水果?(g取10N/kg)
(3)不同种类的水果筛选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在水果筛选要求(当R0两端电压小于6V
时,机械装置启动)不变时,请你提出对电路进行改进的一种方法,使该装置能够筛选
质量大小不同的水果。。
14.(2022春•海曙区期中)小金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
变阻器标有“10Ω1A”字样,四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30Ω的定值电阻(用R0
表示)。
第9页共24页.
(1)在图中完成电路连接。要求:①闭合开关前滑片P在A处;②电压表选择合适量
程。
(2)小金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
0.36A;再将5Ω换成10Ω电阻,闭合开关,然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移动,直
至电压表示数为,记下电流表读数;之后小金依次将15Ω、30Ω电阻先后接入
电路,重复以上步骤。
(3)实验中小金记录了定值电阻和电流表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的阻值R0/Ω电流表的示数I/A
150.36
2100.18
3150.12
4300.06
老师分析实验数据,指出第四次实验数据0.06A是编造的。请说明老师的理由:。
小金重新实验,发现30Ω电阻两端的电压还是始终达不到实验的要求,老师告诉他,只
要在以下①②③三个方案中任选一个,其余均不变,就能顺利实验并得到正确的数据
了:
①换用最大阻值至少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
②将本次实验电阻两端控制不变的电压调整到2.25V~3V之间。
③更换电源,电源电压不高于V。
(4)实验结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小金检讨自己编造数据的行为并提出:本次实验如
果不采用老师的①②③三个方法,30Ω电阻不能用来第四次实验。同组的小李提出反
对意见,认为30Ω电阻“无罪”,用在实验中没“毛病”。他告诉小金:只要采用
的方法,既不需换用滑动变阻器或更换电源,也不需调整电阻两端控制不变的电压,就
第10页共24页.
能将第四次实验继续进行下去。
15.(2022春•镇海区校级期中)在做“研究相同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
验时,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0A”,还有多个阻值不小于5Ω的定
值电阻可供选择。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小科检查电路时发现有元件连接错误(其它元件连接正确),
该元件和错误分别是。
(2)改正错误后,正确操作,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定值电阻/Ω510
★
电流表示数/A0.400.200.10
第三次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3)若要增加实验次数,所选择的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大是欧。
16.(2022春•慈溪市校级期中)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
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
第11页共24页.
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
①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然后将10Ω
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
示数。
(3)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17.(2022春•宁波月考)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
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电阻丝的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部分实验装置已经接好,如图乙所示。
(1)完成图乙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
(2)如图乙,小明先将R1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调节R2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电流
表的示数;之后将R1的滑片向右移动,依次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长度为滑动变阻器
311
总长度的,,,每次移动R的滑片后,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4241
(填“R1”或“R2”)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并记录各次移动后电流表示
数。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了电流表的示数I与R1接入电路的长度L的图象如图丙,
根据该图象的变化趋势得到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填“能”或
“不能”)。
第12页共2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题(共17小题)
푈3푉
1.【解答】解:(1)由①②知U=3V,R=5Ω,根据I===0.6A;
푅5훺
(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定值电阻两
端电压不变;同时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3)三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均为3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也是
一定的,由分压原理,当最大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即阻值最大的是Rc;
(4)电源电压调为6V不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3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
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V=6V−3V=3V,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1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30Ω电阻时,变阻器连
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1×30Ω=30Ω;
(5)A、此电路可以根据伏安法测电阻,故A正确;
B、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需要在并联电路中探究,故B错误;
C、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故C错误;
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需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电压与电流
值,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1)0.6A;(2)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3)Rc;(4)30;(5)AD。
2.【解答】解:(1)图丁中电流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1A,电流大小为2A;
(2)由②知,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因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
构如图乙所示,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故导致电压表指针在4伏的刻度左
右摆动,图丙中,用一根阻值为0.5欧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且此时将其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中,故只能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
减小旋钮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因步骤③中滑片P和旋钮触片Q处在如图丙所示
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超过4伏,为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4V,即应减小电路中的电流
大小,由欧姆定律,要增大电路的电阻大小,故将滑片P向右移,使电压表示数略小于
4V,再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根据U=IR,电压
表示数变大,直到电压表示数为4V;
第13页共24页.
(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
푈푈푉푅滑
=−−−−−−①,①式左边为一定值,故右边也为一定值,当变阻器取最大值时,
푈푅定
6푉4푉25훺
对应的定值电阻最大,即=,即定值电阻的最大电阻为50Ω,故用来替换R1
4푉푅定
进行实验的有15欧、25欧、35欧的电阻,即选ABCD。
故答案为:(1)2;(2)再将触片Q沿逆时针转动(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
根据U=IR,电压表示数变大,直到电压表示数为4V;(3)ABCD。
3.【解答】解:(1)实验开始时,根据甲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没有示数,
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与电源接通,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定值
电阻断路;
(2)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实验过
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电压表示数,故选B;
(3)电压表要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V=IR=
0.1A×20Ω=2V不变,故电压表选择小量程,如图:;
(4)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V
=IR=0.1A×20Ω=2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V=6V﹣2V=4V,
푅푈푉1
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
푅滑푈滑2
该实验中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R滑=2R=2×20Ω=40Ω;故选C。
(5)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
变,结合UV=IR可知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如图乙中阴影部分)
总是相等,表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故答案为:(1)定值电阻断路;(2)B;(3);(4)C;(5)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第14页共24页.
4.【解答】解:(1)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因为电源电压为3V,
所以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如图所示:
;
(2)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
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
푈푈
I1==⋯⋯①;
푅1푅′5훺푅′
第二次实验仅将电阻R换成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同
理:
푈푈
I2==⋯⋯②,
푅2푅′10훺푅′
1푈
①式两边同除以2有:I=⋯⋯③,
2110훺2푅′
푈푈
因>,由②③得:
10훺푅′10훺2푅′
1
I>I,
221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更换定值电阻后,应该控制电压一定,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与没有更换定值电阻时相等,而该同学没有进行这一步操作,直接
读电流表示数了,即没有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故这样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没有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
5.【解答】解:(1)①根据表格可知,金属网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其作用类似于滑动
变阻器;
②根据表中的现象和数据,解释刮水器刮水的速度能够随着雨量的大小而相应地发生变
化的原因是:雨量变大,检测金属网浸入雨水部分变大,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变快;
(2)没有雨水时,电动机不能工作,其原因是a、b两点之间为断路。要使其在无雨时
可以工作,可以在ab之间增加一个开关雨金属网并联,如下图所示:
第15页共24页.
。
故答案为:(1)滑动变阻器;(2)雨量变大,检测金属网浸入雨水部分变大,电流变大,
电动机转速变快;(2)金属网与增加的元件(开光)并联;见解答图。
6.【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所以电路要接入A接线柱,滑
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
根据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出,从负接线柱流出,可以判断电流从定值电阻R的左
端进入,从右端流出,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和定值电阻R的左端连接,定值电阻
R的右端和电流表串联,正确电路连接如图。
(2)合上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的
部分是短路,所以定值电阻R短路。
(3)如图丙,横坐标是电阻,纵坐标是电流,由于在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所以IR的乘积是定值,所以图中A点对应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围成矩形的面积等于B点
对应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围成矩形的面积。
(4)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由图丙知当定值电阻R=5Ω时,电流是I=0.5A,则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U=
IR=0.5A×5Ω=2.5V,
电源电压是U总=6V,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U'=U总﹣U=6V﹣2.5V=3.5V,
由于U:U'=2.5V:3.5V=5:7,
第16页共24页.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起分担电压的作用,根据电阻分担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即,U:U'=R:R',
当定值电阻R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5:7=25Ω:R',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R'=35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35Ω。
故答案为:(1)如上图;(2)定值电阻R短路;(3)等于;(4)反比;(5)35。
7.【解答】解:(1)要研究物质的导电能力,需要把不同的物质接入到电路中,实验中可以
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反映物质导电能力的强弱,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
电路如图所示(AB见接入不同的物质):
(2)根据题意知,S1闭合,灯L发光;灯光照亮人脸完成人脸识别时S2闭合,即S1、
S2同时闭合,电动机M才工作,所以电动机与S2串联后再与灯泡并联,开关S1在干路
中,如图所示:
8.【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要采取“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的电
阻变大,应接A端接线柱,电流表与电阻串联,选择的量程为0﹣0.6A,如图所示:
;
(2)他把5Ω的电阻连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电
第17页共24页.
压表无示数,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电阻(或电压表)短路;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0~0.6A的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
0.24A;
(3)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得,电压表示数:UV=IR=0.24A×5Ω=1.2V;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
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
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
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即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V。
故答案为:(1)见上图;(2)电阻(或电压表)短路;0.24;(3)B;1。
푈
9.【解答】解:(1)①将电阻丝a、b、c、d分别接在M、N之间,根据I=知,电压一
푅
定,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越小。
푈
②将电阻丝a、b、c、d串联在电路中,根据I=知,电流一定,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푅
表示接入的电阻丝阻值越大。
(2)①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成正比,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
故选用ab两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在电压一定时,分别测量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
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分析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故选用甲图。
②也可将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等,在电流一定时,分
别测量出两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分析出电压与电阻的
关系,故选用乙图。
故答案为:(1)小;大;(2)甲(或乙);选用ab两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在电压
一定时,分别测量出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分析出电
流与电阻的关系(也可将电阻丝a、b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等,在电
流一定时,分别测量出两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用刻度尺测量出两电阻丝的长度,分析出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答案不唯一)。
10.【解答】解:(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故表格中“▲”
处应为:“电压U/V”;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因此电压表应选用0~15V的量程,
由图甲可知,滑动变阻器选用左下接线柱与定值电阻串联,如图所示:
第18页共24页.
;
(3)每次更换电阻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为了控制电压不变,下一步的操
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4)分析实验数据知,电阻为原来的几倍,通过的电流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可得出:当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1)电压U/V;(2)如图所示;(3)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4)当电压一
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1.【解答】解:(1)该实验设计中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故思路类似
课本中“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
(2)小明通过观察比较灯的亮度来判断导电能力大小;
(3)因物体对电波吸收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由表中数据知,蕃薯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弱,
蕃薯对电波吸收最强,土豆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强,土豆对电波吸收最弱,因物体对电波
吸收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故萝卜、土豆蕃薯的导电能力强弱关系为:蕃薯>萝卜>土
豆。
故答案为:(1)材料;(2)灯的亮度;(3)蕃薯。
12.【解答】解:(1)电源电压恒为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将电流
表串联接入电路中;变阻器上下各选一个接线柱与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
第19页共24页.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
是通路;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断路,故
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断路);
(3)A、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
电压:
U滑=U﹣UV=3V﹣2V=1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
当接入5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R滑=0.5×50Ω=25Ω,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25Ω的滑动变阻器,
而现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或50Ω的电阻太大了,故A正确,B错误;
C、因变阻器最大电阻太小,分去的电压过小,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时,电压
表示数也大于2V,控制电阻的电压过小了;故C错误;
D、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V<3V,当接入50Ω电阻时且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
푈푉푅
时,电源电压为最大,由分压原理可得:=,所以电源电压最大值:
푈퐸푅푅滑
푅푅滑50훺20훺
U=×U=×2V=2.8V<3V,即电源电压太高,故D正确;
E푅V50훺
故选:AD。
故答案为:(1)见解答图;(2)定值电阻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或电压表断路);(3)AD。
13.【解答】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所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
力的增大而减小;
(2)当R0两端电压为6V时,则电路中的电流:
푈06푉
I=I0===0.15A,
푅040훺
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UR=U﹣U0=24V﹣6V=18V,
压敏电阻的阻值:
푈푅18푉
R===120Ω,
퐼0.15퐴
查图表得G=F=1N,
由G=mg可得水果的质量:
퐺1푁
m===0.1kg,
푔10푁/푘푔
第20页共24页.
所以该装置能够剔除质量小于0.1kg的水果;
(3)在筛选质量大小不同的水果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不同,其阻值不同,要水果筛
选要求(即AB间电压小于6V时,机械装置启动)不变,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应改变
R0的阻值,所以可将R0改为可调电阻,如滑动变阻器、电阻箱,也可将变阻器与电流表
串联连入电路,方便调节时观测;
故答案为:
(1)减小;
(2)0.15;该装置能够剔除质量小于0.1kg的水果;
(3)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14.【解答】解:(1)电源电压恒为3V,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闭合开
关前滑片P在A处,即阻值最大处,故变阻器应选B接线柱与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
如下图所示:
;
(2)小金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
0.36A,则5Ω电阻两端电压为:
UV=I1R1=0.36A×5Ω=1.8V;
实验中,当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根据分压原理,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研
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增大变阻器两端的
电压,由分压原理,要增大变阻器电阻阻值,故应把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直至电压表
示数为1.8V;
푈3푉
(3)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I===0.075A,故第四次实验数
小푅定大푅滑大30훺10훺
据0.06A是编造的;
③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当电阻最大为30Ω且变阻器接
入最大阻值时,电源电压为最大,由分压原理可得:
第21页共24页.
푈푉푅定大
=,
푈퐸푅定大푅滑大
所以电源电压最大值:
푅定大푅滑大30훺10훺
UE=×UV=×1.8V=2.4V,即电源电压不高于2.4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红砖绿色环保采购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设备租赁与安装维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跨境电商进口食品购销合同书
- 健身房个人训练师2024年合同
- 2025年度国家建造师聘用合同(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 2025年度购房押金监管及结算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国际石油交易平台开发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合作供销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能源资源开发与合作合同-@-1
- 2025年度花卉种植基地花卉种植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上海铁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国旗班指挥刀训练动作要领
- 春季安全开学第一课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学课件
- 肖像绘画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墓地个人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 (11.3.1)-10.3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