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的浮力(讲义)(原卷版)_第1页
1.3水的浮力(讲义)(原卷版)_第2页
1.3水的浮力(讲义)(原卷版)_第3页
1.3水的浮力(讲义)(原卷版)_第4页
1.3水的浮力(讲义)(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

水的浮力

【知识点分析】

一.浮力基础

1.浮力的定义:所有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都会受到对它竖直向上托举的力叫浮力。

(1)浸入: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两种;

(2)施力物体:液体或者气体;

(3)受力物体:浸入液体或者气体中的物体。

(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压力差

3.物体是否受浮力判断

二.浮力计算

1.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量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

数F拉,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G-F拉。

2.探究影响物体收到浮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猜想:

①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液体有关

②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浮力大小可能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第1页共12页.

(2)实验步骤:①将重物悬挂于弹簧测力下端,慢慢浸入水中直至浸没,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记录物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②取出重物,擦净、晾干,再次将重物悬挂于该弹簧测力计下,慢慢浸入盐水中

直至浸没,并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录物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3)实验结论:

对比图①②③④可以得出: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对比图①④⑤可以得出: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

重力,即:F浮=G排液=m排g=ρ液gV排

4.上下表面压力差法: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都有压力,浮力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浮=F下-F上

第2页共12页.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浮力等于重力,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2.浮力秤:浮力等于重力,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正比关系

第3页共12页.

3.轮船与热气球:浮力等于重力

4.半潜船与潜水艇:浮力等于重力,改变自重来控制升降

5.提升重物的受力分析: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计算体积与密度

6.物块上浮时受力分析:浮力增大至等于重力,然后浸没时可算体积

第4页共12页.

【例题分析】

一、选择题

1.小科通过研究得到“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

体的深度无关”的结论,下列四组实验可以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的是()

①测力计挂着浸在水中的铁块,慢慢下移,在铁块浸没前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

②测力计挂着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让铁块再下移一段距离测力计示数不变

③将两块相同的木块以横、竖不同的姿态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④将质量相同、形状各异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均漂浮在水面上

A.只有②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

2.现将一杯子和木块(不吸水,密度为0.6103kg/m3)以两种方式放入同一容器中(容器内水的质量保持

不变)。如图所示,图1杯子开口向上,浮在水面上。图2杯子倒扣(里面充满水),木块紧贴杯底,一起

悬浮在水中。两种情况下()

A.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B.杯子所受浮力的大小相同

C.容器内水的深度相同D.木块对杯子底部力的大小相同

3.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

第5页共12页.

(VA<VB),按如图两种方式放入两种液体中,待静止后B刚好浸没在甲液体中,A刚好浸没在乙液体中,两

杯中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C.甲液体对B下表面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A下表面的压强

D.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远洋货轮从长江驶入大海时,浮力会变大

B.图乙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都无法使瓶内的“浮沉子”悬浮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位置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将同一只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漂浮,所受浮力大小Fa=Fb,液体的密度ρa<ρb

FaFb

5.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质量m和体积V如下表所示,将它们浸没在水中释放,在其稳定后,三个小球所

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球甲乙丙

m/g304054

V/cm

605020

3

A.F甲>F乙>F丙B.F乙>F甲>F丙C.F丙>F乙>F甲D.F甲>F丙>F乙

第6页共12页.

6.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

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甲丙乙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7.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的是()

A.沉在色拉油中的石头B.下半部打入小河底部上半露出水面的木桩

C.被水淹没,固定在水池侧壁凸起的石块D.空气中漂浮的气球

8.某同学用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食盐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石块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8NB.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2N

C.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10-4m3D.丙图中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

9.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稀盐水的烧杯中,鸡蛋恰好悬浮(如图甲)。向盐水中继续加入一定量的

食盐,从鸡蛋渐渐浮起到露出水面直至静止的整个过程中(如图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鸡蛋最后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GB.鸡蛋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

C.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先增大后减小D.使潜水艇从海底上浮的方法与图中使鸡蛋上浮的方法不同

第7页共12页.

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容器内只有水,b容器内有水块漂浮在水面上,c容器内

漂浮着一块冰块,d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个容器对地面的压力都相等②四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③在b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④c容器中冰块熔化后水面高度上升

⑤d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

A.①③⑤B.①②⑤C.①②④D.②③④

11.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底部,放一个

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加水(水始终未溢出),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容器中水的深

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深4cm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4NB.水深8cm时,容器内水的质量为800g

C.正方体物块的密度是0.8×103kg/m3D.水深11cm时,将物块取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300Pa

12.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质量相等体积不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

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B排开甲液体的质量小于小球A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B.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等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C.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小球A排开甲液体的质量小于小球B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第8页共12页.

13.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

A、B静止时,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比较(绳子的体积不计),正确的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14.图甲所示,是小科家的“懒人花盆”。它的外面是一个储水盆,里面是一个栽培盆,栽培盆中有一圆柱

体浮子能在光滑的管中自由上下运动,浮子的顶端可显示水位高低,栽培盆底的陶粒通过渗透与蒸发的原

理起到吸水和透气的作用,从而为土壤提供水分。“懒人花盆”的原理图可简化成图乙。已知:浮子重为

0.02N,横截面积为0.5cm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储水盆内所用营养液浓度越高,浮子受到的浮力不变

B.浮子在水中漂浮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是0.04m

C.营养液对漂浮的浮子底面的压强为400Pa

D.营养液加水稀释时浮子就会上浮一些

15.冬至,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我们会吃汤圆过冬至。小科发现汤圆刚放入水中时会沉

入锅底,而当汤圆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针对此现象,小科同学用简化图模拟烧煮一段时间后的汤圆分布

图(其中A、B、C表示汤圆),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A汤圆与锅底接触,则A的密度一定大于水的密度

B.B汤圆静止时,浮力等于重力

C.C汤圆浮出水面,则C汤圆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D.若此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则B汤圆所受浮力减小

第9页共12页.

二、探究题

1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

猜想(选填序号)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和

5N。然后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N。

②比较序号,,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阳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由此小

阳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富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第10页共12页.

1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已知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继续探究“浮力的

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设计如下实验:

(1)用重3.2N的物体A做了如图1甲、乙、丙的实验,来验证浮力的大小跟是否有关;

(2)为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小科提出将与物体A密度不同、体积也不相同的物体B

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图示O位置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丁。取出物体B,再将

物体A缓慢浸入水中,在水面上升到O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便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

度是否有关。同组的其他同学认为小科的这个实验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控制并有明显的误差,

并提出了多种改进意见,你认为合理的是;

A.选两个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比较浮力大小

B.选两个体积相等,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比较浮力大小

C.选两个密度相等,体积不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比较浮力大小

(3)继续探究“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数据绘制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图,如图2所

示,分析论证时发现,这一图线是误将当作浮力作出的图像。

18.如图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步骤如下: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满袋水的重力为2N

(不计袋子厚度和重力)

(1)乙图,将水袋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水袋所受浮力为N;

(2)丙图,继续让水袋下沉,但未浸没,水袋所受浮力(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丁图,水袋浸没在水中(未触杯底),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N。由此(选填“能”或“不

能”)得到结论:此时水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4)设丙图中水袋受到的浮力为F浮,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为G排,则F浮G排(选填“=”或“≠”)。

第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