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5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课时强化训练含解析_第1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5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课时强化训练含解析_第2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5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课时强化训练含解析_第3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5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课时强化训练含解析_第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第5讲细胞膜与细胞核课时强化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第5讲细胞膜与细胞核测控导航表学问点题号1.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成分、结构和功能1,2,3,4,5,6,7,13,14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8,93.细胞膜和细胞核的相关试验10,11,12,15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C)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淌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解析: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需通过主动运输实现;不同膜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其功能也不完全相同;分泌蛋白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与膜脂的流淌性有关;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2.下列有关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B)A.信号分子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B.受体都是糖蛋白C.两者的结合过程具有可逆性D.信号分子通过特定的结构部位与相应的受体特定结构结合,所以靶细胞才对信号分子起反应解析:生物体内,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均能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不肯定都是糖蛋白,还可能是蛋白质等;信号分子与受体两者的结合过程具有可逆性;信号分子通过特定的结构部位与相应的受体特定结构结合,所以靶细胞才对信号分子起反应。3.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C)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苍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变更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析: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细胞苍老时,细胞膜通透性变更,使物质运输实力降低。甘油可以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整细胞的代谢,实现了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4.细胞间信息沟通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沟通的实现分别依靠于(D)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干脆接触解析:卵巢属于内分泌腺,其分泌的雌激素进入血液中,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沟通;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并结合,通过细胞的干脆接触实现细胞间信息沟通。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D)A.细胞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有关B.制备细胞膜时,一般选用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试验材料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全部细胞都含有磷脂D.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但限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解析: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6.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究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B)A.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通透性试验,发觉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更简单通过细胞膜,得出了“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的结论B.科学家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并将两种细胞融合,发觉两种颜色的荧光匀称分布。这一试验以及相关的其他试验证据表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C.从细胞膜中提取的脂质铺成的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提出了“细胞膜只由脂质分子组成”D.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提出了“生物膜的流淌镶嵌模型”解析:19世纪末,欧文顿依据易溶于脂质的物质简单通过细胞膜的现象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科学家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并使之融合,发觉两种颜色的荧光匀称分布,再依据这一试验及其他相关试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两位荷兰科学家将从细胞膜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发觉其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提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定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由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构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但并没有提出“生物膜的流淌镶嵌模型”。7.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①具有识别和免疫功能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⑤有关C.A侧为膜内侧,B侧为膜外侧D.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解析:图中①糖蛋白具有识别、爱护、润滑作用,还能参加免疫反应;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由②、⑤蛋白质确定;A侧有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外侧,B侧无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内侧;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具有亲水性,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具有疏水性。8.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D)A.核孔能实现核质的物质干脆交换,不具有选择性B.全部细胞核糖体的形成均与核仁有关C.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细胞核体积不变D.核膜可通过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相连解析: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对物质的进出具有严格调控作用,即具有选择性;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也就没有核仁,因此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苍老的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内质网膜内与核膜相连,外与细胞膜相连。9.探讨表明,心房抖动(心律失常疾病)是由于核孔复合体(可以看成一种特别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运输障碍引起的。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C)A.房颤的成因可能与核膜内外的信息沟通异样有关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缘由可能是蛋白质结构异样D.RNA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需依靠核孔复合体解析: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常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沟通,核孔复合体运输障碍引起房颤,则可能与信息沟通异样有关;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限制中心,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通过核孔进行信息沟通,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核孔复合体可看成一种特别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核孔运输障碍的干脆缘由可能是核孔复合体中蛋白质结构异样,根本缘由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体的基因发生突变;RNA在细胞核内经转录产生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而通过核孔时须要依靠核孔复合体。10.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试验,如图所示,其基本过程为: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耀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逝)。③停止激光束照耀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渐渐复原,即又出现了荧光斑点。该试验不能说明(C)A.细胞膜具有流淌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依据荧光复原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依据荧光复原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淌速率解析:用激光束照耀某区域,荧光消逝,过一段时间后荧光又出现,说明细胞膜具有流淌性,也能说明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依据荧光复原的速率只能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淌速率,不能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11.以动物的受精卵为试验材料进行以下试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D)A.试验①和试验③说明白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试验②和试验③说明白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该试验可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D.该试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解析:试验①和试验③说明白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试验②和试验③说明白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该试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12.如图为伞藻嫁接试验与伞藻核移植试验示意图,该试验结果说明(D)A.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质有关B.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限制的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限制中心解析:通过图示可以看出,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二、非选择题13.在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黏附并移出血管(如下图①②③),最终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据图分析回答:(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和蛋白质。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P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

(2)①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与P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

解析:(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毛细血管壁细胞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由核糖体合成的。(2)①②③过程是白细胞运动和穿过毛细血管壁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淌性的结构特点。由题图可知,白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的是糖蛋白和糖脂。答案:(1)脂质(或磷脂)核糖体(2)(肯定的)流淌性糖蛋白和糖脂14.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该细胞面对肠腔的一侧形成许多突起即微绒毛,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数量,有利于汲取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图中的四种膜蛋白功能不尽相同,其中膜蛋白A的功能是,膜蛋白D的功能是,膜蛋白B和C功能相同,都是。

(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汲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微绒毛是细胞膜面对肠腔的一侧形成的突起,因此该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细胞须要载体蛋白(膜蛋白A)的帮助,微绒毛不仅增加了膜面积,还增加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利于汲取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2)题图显示:膜蛋白A具有帮助小肠上皮细胞汲取葡萄糖的作用,体现了物质运输功能;膜蛋白D可以把二糖水解为单糖,说明具有生物催化功能;膜蛋白B将2个相邻细胞膜紧密连接在一起,膜蛋白C为受体蛋白,说明二者的功能都是进行细胞间信息沟通或细胞识别。(3)免疫球蛋白是生物大分子,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胞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流淌性。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载体蛋白(2)运输物质催化进行细胞间信息沟通或细胞识别(3)胞吞流淌性15.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细胞生物学家们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是以伞藻为试验材料所做的几个经典生物学试验。请依据所供应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伞藻是单细胞生物。甲、乙两种伞藻的帽形不同(如图),现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发觉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其次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态相同。(1)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缘由是

(2)其次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的帽状体形态相同,这能说明核、质之间的关系是

材料2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肯定大小时,就不再接着长大,而是起先发生细胞分裂。于是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说,细胞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并且还做了如下试验:在帽状体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帽状体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帽状体再生出来,核才复原分裂。(3)请你利用伞藻,另外设计一个试验,作为上述试验的补充,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

解析:(1)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嫁接在一起,B部分含有少量的原乙伞藻细胞核转录的信使RNA,它能指导合成少量原乙伞藻的蛋白质。A部分则能指导合成甲伞藻的蛋白质,因而嫁接后长成的帽状体有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所以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2)切除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其次次长出的帽状体与甲相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限制中心,即细胞质中各种代谢活动或生命现象受细胞核限制,最终确定生物性状的主要是细胞核。(3)依据材料2可知,核质比的大小可能会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