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_第1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_第2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_第3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_第4页
2019届浙江专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二)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新民主主义革命(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2)红军长征及其意义(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5)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7)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bbbc

bb

c(2016·10月,12)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4次1考考点一国共对峙及红军长征[梳理·基础知识]一、南昌起义(b)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建军节)。二、(加试)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b+)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秘密会议。2.内容: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

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三、秋收起义(b)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革命道路。武装四、(加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b+)1.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______成立。2.意义:建立了一个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峙的工农民主政权,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五、红军长征及其意义(b)1.背景:由于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红军_________________失利。2.经过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瑞金第五次反“围剿” (2)1935年召开__________。 ①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结束。3.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遵义会议[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加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史料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对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实行民主,而对地主阶级等一切反动阶级和派别实行专政,直至消灭地主阶级,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统一全中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读史用史]史料一说明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及党的革命任务和目标,其反映了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提示:国共对峙,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史料二

“工农民主共和国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72页、第574页、第213页)[读史用史]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分别指的什么历史事件?提示:前者指的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建立;后者指的是1937年我党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要点二长征的原因、转折和意义

史料一[识图解史]

①到②指长征路线起点与终点。③指遵义会议及四渡赤水打乱敌人围追堵截部署。红军被迫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史料二

《遵义城头霞光闪》中说:“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识图解史]

史料中“云消雾散”“舵手”“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分别指什么?提示:“云消雾散”:纠正了“左”倾错误的军事路线。“舵手”: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精练·选考题组]【例1】

对比考查对长征历史意义的辨析 (2016·浙江10月选考)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选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

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骨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②④正确。①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③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答案

D练1

民主革命进程的地理历史综合考查 (2017·台州中学高三统练)某一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边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的三幅图片。下列有关解说正确的是(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B.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C.“左”倾错误的发展是导致图一到图二的根本原因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图三的原因解析

图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图二反映的是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领导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实行战略转移后,在以刘志丹建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形势;图三反映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华北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形。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答案

C练2

细化考查长征历程 (2017·镇海中学等九校高二联考)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毛泽东填写了《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在(

) A.陕北吴起镇 B.陕北延安 C.甘肃会宁 D.江西景德镇

答案

C【例2】

史料考查“八七会议”的内容 (加试题)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该决议反映了(

) A.“八七会议”精神的贯彻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解析

从史料“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准备总暴动”等信息可判定是在中共“八七会议”召开之后,故A项正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与材料无关,故B、D两项错误;材料信息“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说明了当时还没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C项错误。答案

A练3

(加试题)下图是我国历史上曾经发行的一张股票图样。请根据内容判断其发行的目的应为(

)A.打破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发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发行C.实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而发行D.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发行解析

由图文信息“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可知,该股票发行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故选A项。答案

A考点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梳理·基础知识]一、(加试)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c+)1.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2.意义:解放区农民分得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_____________的积极性。革命和生产二、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b)战役名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地域范围东北华北华东长江中下游主要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易错易误]

三大战役又称为战略决战,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c)1.成就:中国人民推翻了______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949年10月1日,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意义 (1)改变广大人民地位: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帝国主义新中国 (2)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____________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3)改变世界力量对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3.经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__________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史料

决战期间,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凭着落后的小农经济,依靠相当原始的运输工具,从千里之外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保障了数百万军队展开大规模决战并赢得胜利。——王道平、周宏雁、姜铁军著《震撼世界的大决战》 [读史用史]阅读史料,概括其反映的现象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联系。

提示:解放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战略决战胜利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保证。要点二(加试)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史料[识图解史]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1947年解放区土改的纲领性文件。据此简析1947年解放区的土改有何历史意义?提示:赢得了解放区人民的支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精练·选考题组]【例1】

用形势图考查战争战役 (2015·浙江1月会考)下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胜利进军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解析仔细观察图片,从徐州、双堆集等可以判断是淮海战役,故D项正确。答案D练1

考查著名战役的形势图 (2017·台州高三期末质检)1946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人民解放战争。下列均是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役,其中发动最迟的战役是(

)解析

由图中关键地理历史信息可知A项为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反攻;B项为辽沈战役;C项为平津战役;D项为淮海战役。故选C项。答案

C【例2】

(加试)考查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2017·杭州七校联考改编)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在1931年、1942年、1950年、1953年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结合历史背景可知,1950年的土地政策是(

) A.依靠贫雇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保障农民及地主的地权、财权、政权 C.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把……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解析

1950年的土地政策主要把地主土地没收并分给农民,故A项正确;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故B项错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是在人民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