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新版七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6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食品安全关系人们的健康rm{.}“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不法份子在奶制品中加入了三聚氰胺,从而导致婴幼儿患结石病rm{.}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rm{C_{3}H_{6}N_{6}}下面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rm{)}A.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合物B.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C.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26}D.三聚氰胺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rm{3}rm{6}rm{6}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rm{(}rm{)}

A.只有rm{垄脷垄脺}B.只有rm{垄脹垄脺}C.只有rm{垄脵垄脹}D.只有rm{垄脷垄脹}3、溶质质量分数为rm{10%}的硝酸钾溶液rm{100g}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rm{(}rm{)}A.加入固体硝酸钾rm{10g}B.将溶液中溶剂水蒸发掉一半C.蒸发掉水rm{50g}D.加入rm{100g20%}的硝酸钾溶液4、下面是小波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rm{(}rm{)}

。选项主题归纳rm{A}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rm{-}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氧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氮元素;rm{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金属铜rm{-}由rm{Cu}原子构成;

氧气rm{-}由rm{O_{2}}分子构成;

氯化钠rm{-}由rm{Na^{+}}和rm{Cl^{-}}构成;rm{C}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rm{-}验纯;

汽车到加油站加油rm{-}严禁烟火;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rm{-}注意室内通风;rm{D}在探究灭火所采取的方法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rm{-}用湿抹布扑盖;

电器因短路起火rm{-}用水浇灭;

炒菜时油锅着火rm{-}立即盖上锅盖;A.rm{A}B.rm{B}C.rm{C}D.rm{D}5、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rm{(}rm{)}A.甲醛是由rm{1}个碳原子、rm{2}个氢原子和rm{1}个氧原子组成的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rm{30g}C.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rm{1}rm{2}rm{1}D.甲醛属于有机化合物6、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rm{.}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rm{(}rm{)}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睡觉时闻到很重的煤气味,打开电灯检查煤气罐漏气部位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7、下图是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装置图,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rm{(}rm{)}

A.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B.过滤时,待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D.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过滤速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将Mg;Al、Zn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成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其可能的原因是()

A.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

B.放入的Mg;Al、Zn的质量比为12:9:32.5;盐酸足量。

C.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B.在tl℃时;a;c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

10、利用下列方法制取气体时;可采用如图装置的进行的是()

A.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1、下列rm{CO_{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rm{(}rm{)}A.B.C.D.1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到他所需的氧气后停止加热,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rm{.}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rm{(}rm{)}A.rm{55}rm{32}B.rm{55}rm{43}C.rm{55}rm{53}D.rm{55}rm{64}13、实验中,一种仪器与另一种仪器之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接触的是rm{(}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1)曲线A和C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

(2)t1℃时将35gB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时,将A、C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t1℃,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___C(填“>”;“<”或“=”)

15、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做好化学实验rm{.}回答下面有关基本操作的问题.

rm{(1)}有下列玻璃仪器:烧杯、试管、量筒、集气瓶rm{.}其中可以直接用于加热的有______;既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反应容器的有______.

rm{(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______.

rm{(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在瓶底______.

rm{(4)}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应用______盖灭酒精灯.16、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rm{2}”的含义:

rm{(1)2H}____;rm{(2)H_{2}O}____;rm{(3)Mg^{2+}}____;rm{(4)}____.17、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rm{(1)}该图进行的是______操作.

rm{(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滤纸的边缘要______rm{(}填“高于”或“低于”rm{)}液面rm{.}这主要是为了______

rm{(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去水中______杂质,如需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______rm{(}填“吸附”或“蒸馏”rm{)}操作.

rm{(4)}我们生活中可以用______和______代替滤纸和玻璃棒完成此操作.18、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已知氢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试分析:

(1)CaH2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应读作____.它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已知反应物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后,元素化合价降低.请判断上述反应中,反应物____(填化学式)具有氧化性.

(2)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1个H3+粒子中含有____个质子,____个电子.19、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里;二氧化锰的催化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解释.鉴于制得的氧气中有氯气的气味,生成的氯化钾又混有紫红色物质,许多科学家认为反应过程如下:

①2KClO3+2MnO2=2A+B↑+C↑②2A=K2MnO4+MnO2+C↑③B+K2MnO4=2KCl+____+C↑

请回答:反应③中括号里应填的内容为____,A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和____.20、在下面的(1)~(4)的选项后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分子的性质的序号: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干____.

(2)在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可装入25m3石油气____.21、A是含碳化合物;下图表示A;B、C、D、E、F、G七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①是工业上制取C的重要反应,反应②中F足量,反应③曾是工业上制F的方法.

(1)写出化学式:B____,C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____.

22、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白云石矿石,其化学式是xCaCO3•yMgCO3.现称取27.6g白云石,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收集到13.2gCO2,则白云石的化学式为____(取x;y的最小整数比).另取一定质量的已研细的白云石与过量的炭粉混合;隔绝空气强热,除。

CaCO3、MgCO3分解外,还发生的反应为:CaO+3CCaC2+CO↑;2MgO+5CMg2C3+2CO↑及___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4题,共40分)23、收集氢气的方法既可以用______法收集;原因是______,也可以用______法收集,原因是______.

24、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善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基本要素.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回答下列两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1)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来测定KClO3和KCl混合粉末中KClO3的含量.

①若读数时俯视液面;则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②若未待气体恢复至室温时读数;则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③在操作完全正确的前提下;测得的实验结果仍可能偏小,原因是______.

(2)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出现下列异常现象:①事先已检验证明,通入装氧化铜试管中的氢气是纯净的,但在加热试管时却发生了爆鸣.②试管中有亮红色的金属出现时,试管底部破裂.③试管中的氧化铜粉末全部变红后,又逐渐变黑.

试从操作和装置等方面考虑;分别简述产生上述三种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5、在下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初中化学课本中所学习过的物质,A是一种金属单质,C为一种红色固体粉末,D是一种有毒气体,E;H都属于盐,F为能溶于水的碱,框图中有关反应的部分生成物没有标出来.根据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填空:

(1)用化学式表示A是______;D是______;

(2)由F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若H是难溶性盐;则I的化学式是_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Fe+3CO226、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善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基本要素.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来回答下列两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1)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来测定KClO3和KCl混合粉末中KClO3的含量.

①若读数时俯视液面;则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②若未待气体恢复至室温时读数;则测得的实验结果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③在操作完全正确的前提下;测得的实验结果仍可能偏小,原因是______.

(2)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出现下列异常现象:①事先已检验证明,通入装氧化铜试管中的氢气是纯净的,但在加热试管时却发生了爆鸣.②试管中有亮红色的金属出现时,试管底部破裂.③试管中的氧化铜粉末全部变红后,又逐渐变黑.

试从操作和装置等方面考虑;分别简述产生上述三种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解:rm{A}根据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知三聚氰胺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根据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rm{C_{3}H_{6}N_{6}}可知三聚氰胺由rm{C}rm{H}rm{N}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2隆脕3+14隆脕6+6=126}故C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rm{=}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rm{隆脕}原子个数之比,可知三聚氰胺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rm{(12隆脕3)}rm{(14隆脕6)}rm{6=6}rm{14}rm{1}故D错误;

故选D.【解析】rm{D}2、D【分析】解:气球爆炸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化学反应使叶脉以外的部分反应掉,属于化学变化;用粮食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解析】rm{D}3、C【分析】解:rm{100g10%}的某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rm{100g隆脕10%=10g}含溶剂rm{100g-10g=90g}.

A、设需要再溶解该物质的质量为rm{x}rm{(100g+x)隆脕20%=100g隆脕10%+x}rm{x=12.5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B、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rm{y}rm{(100g-y)隆脕20%=100g隆脕10%}rm{y=50g}应将溶剂蒸发掉溶液质量的一半,而不是溶剂质量的一半,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C、由rm{B}选项的分析,应蒸发掉水rm{50g}故选项采用的方法正确.

D、加入rm{100g20%}的硝酸钾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rm{dfrac{10g+100g隆脕20%}{100g+100g}隆脕100%=15%}故选项采用的方法错误.

故选:rm{dfrac

{10g+100g隆脕20%}{100g+100g}隆脕100%=15%}.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三种方式:rm{C}加入溶质,rm{垄脵}蒸发溶剂,rm{垄脷}加入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该溶液;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rm{垄脹}【解析】rm{C}4、D【分析】解:rm{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空气中元素含量的排序为氮、氧等,所以正确.

B;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铜是金属,由铜原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正确.

C;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大量汽油蒸气,遇火发生爆炸,煤燃烧不充分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中毒,所以正确.

D;为了防止触电;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所以错误.

故选D.【解析】rm{D}5、D【分析】解:rm{A}分子由原子构成,应是一个甲醛分子由rm{1}个碳原子、rm{2}个氢原子和rm{1}个氧原子构成;故题目说法错误;

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rm{30g}说法错误,应是rm{30}

C、观察图示,可知一个甲醛分子中含有rm{1}个碳原子、rm{2}个氢原子和rm{1}个氧原子,故rm{1}rm{2}rm{1}是其分子中原子个数比;而不是元素的质量比,故错误;

D、由图示可知:甲醛的化学式是rm{CH_{2}O}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

故选D.【解析】rm{D}6、A【分析】解:rm{A}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应该迅速用锅盖盖上,因为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

B;煤气有可燃性;煤气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火可能引燃发生爆炸,因此打开电灯检查煤气罐漏气部位,故做法错误;

C;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故做法错误;

D;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做法错误.

故选A.【解析】rm{A}7、D【分析】解:

A;图中制过滤器时加水湿润;是为了使滤纸能紧贴漏斗内壁,加快过滤的速度;

B;过滤时;待滤液不能高于滤纸的边缘,是正确的;

C;玻璃棒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是正确的;

D;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故错误.

故选:rm{D}

过滤实验中的一贴二低三靠为: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rm{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rm{b.}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rm{a.}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rm{b.}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

rm{c.}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本题主要考查了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及实验者的安全,同学们需特别注意.【解析】rm{D}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BC【分析】

A;放入三种金属的质量相同;盐酸足量,则铝产生的氢气质量最多,其次是镁,最少的是锌,产生氢气质量不同,故A错误;

B;盐酸足量;设12g镁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则有。

Mg+2HCl═MgCl2+H2↑

242

12gx

=

x=1g

设9g铝产生氢气的质量为y

2Al+6HCl═2AlCl3+3H2↑

546

9gy

=

y=1g

设32.5g锌产生氢气的质量为z

Zn+2HCl═ZnCl2+H2↑

652

32.5gz

=

z=1g

故B正确;

C;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则盐酸全部参加反应,相同质量的盐酸所含氢的质量相同,故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故C正确;

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则盐酸全部参加反应,盐酸的质量不同,产生的氢气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BC.

【解析】【答案】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金属的质量,二是酸的质量.

9、BD【分析】

A;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故A错误;

B、由于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即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c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不饱和溶液可能会变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

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应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比较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②判断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等.

10、BD【分析】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B;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C;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

D;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1、B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效果判断,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装置应能实现固液分离。【解答】A.将干燥管移出液面可实现固液分离,故A不符合题意;B.小试管能起到液封的作用,节约药品,但反应过程中固液不能分离,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故B符合题意;C.可抽动的铜丝可以将固体反应物移出液面,故C不符合题意;D.长颈漏斗下端位于液面以上,产生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装置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BD。【解析】rm{BD}12、BC【分析】解: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剩余的固体混合物由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混合而成。

高锰酸钾rm{KMnO_{4}}中锰、氧元素质量比rm{=55}rm{(16隆脕4)=55}rm{64}

锰酸钾rm{K_{2}MnO_{4}}中锰、氧元素质量比rm{=55}rm{(16隆脕4)=55}rm{64}

二氧化锰rm{MnO_{2}}中锰、氧元素质量比rm{=55}rm{(16隆脕2)=55}rm{32}.

因此,剩余的固体混合物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应在rm{55}rm{64}与rm{55}rm{32}之间,由于rm{55}rm{43}大于rm{55}rm{53}在上述比值之间,故BC可能;并且两元素质量比不可能等于rm{55}rm{64}或rm{55}rm{32}故AD不可能.

故选BC.

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时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有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三种物质;因此剩余固体混合物中锰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应大于三种物质中两元素质量比最小的比,而小于三种物质中两元素质量比最大的比.

本题还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反应放出氧气而使反应后所得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减小而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后固体物质中锰、氧元素质量比小于高锰酸钾中锰与氧元素质量而判断.【解析】rm{BC}13、AB【分析】解:rm{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与试管口不应该接触,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导管口与集气瓶底,如果接触,影响气体排出,故B错误;

C;向试管中倒液体药品;试剂瓶口与试管口应该接触;故C正确;

D;过滤时;用烧杯承接滤液,漏斗下端尖嘴部位与烧杯内壁应该接触,故D正确.

故选:rm{A}rm{B}【解析】rm{AB}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

(1)由A和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和C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5克。

(2)在t1℃时;B的溶解度是40克,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B20克,则在5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B,因此将35gB物质加入50g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答案为:饱和。

(3)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它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就会有晶体析出,而C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将它的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虽然C和A的溶解度在t1℃时相等;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相等,但C已不是饱和溶液,因此它们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C,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可以表示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可以判断某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等.

15、试管;量筒;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酒精灯帽【分析】解:rm{(1)}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烧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量筒既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来加热;故填:试管;量筒;

rm{(2)}玻璃仪器清洗后;当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故填: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rm{(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故填: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rm{(4)}熄灭酒精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允许用嘴吹灭.

故答案为:酒精灯帽.

rm{(1)}熟记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m{(2)}根据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rm{.(3)}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温度很高,容易溅落从而把集气瓶炸裂rm{.}所以实验时应该在集气瓶底部放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rm{.(4)}酒精灯内有酒精蒸气,用嘴吹灭时,会把火吹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rm{.}本题主要考查常见仪器的作用,看似简单,但同学们要细心才可作对此题.【解析】试管;量筒;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酒精灯帽16、两个氢原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分析】试题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rm{(1)}符号前面的数字rm{2}表示原子个数,故答案为:两个氢原子。

rm{(2)}右下角的数字rm{2}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几个原子,故答案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rm{(3)}右上角的数字rm{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答案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rm{(4)}元素正上方的数字rm{2}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故答案为: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解析】两个氢原子rm{;}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rm{;}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rm{;}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负二价17、过滤;引流;高于;防止过滤的液体不经过滤纸而直接流入烧杯中,达不到过滤的目的;不溶性;蒸馏;纱布;筷子【分析】解:rm{(1)}由图中可知;进行的是过滤操作;

rm{(2)}玻璃棒的作用是把液体导入漏斗中;滤纸边缘要高于液面,这样可以防止过滤的液体不经过滤纸而直接流入烧杯中,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rm{(3)}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固体除去;蒸馏是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因此要得到更纯净的水,可进行蒸馏;

rm{(4)}生活中的纱布可以代替滤纸;筷子可以代替玻璃棒来进行过滤.

故答案为:rm{(1)}过滤;

rm{(2)}引流;高于;防止过滤的液体不经过滤纸而直接流入烧杯中;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rm{(3)}不溶性;蒸馏.

rm{(4)}纱布;筷子.

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固体除去,在过滤过程中要注意玻璃棒的作用,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可以用于过滤rm{.}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rm{.}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rm{.}二低是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rm{.}三靠是指上面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据此结合题意分析解答.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析】过滤;引流;高于;防止过滤的液体不经过滤纸而直接流入烧杯中,达不到过滤的目的;不溶性;蒸馏;纱布;筷子18、略

【分析】

(1)根据由两种元素的组成化合物的读法,倒着读作“某化某”,CaH2应读作“氢化钙”,根据题意知,氢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在CaH2+2H2O=Ca(OH)2+2H2↑反应中,H2O的化合价由反应前+1价,到反应后0价,化合价降低;所以说反应物H2O具有氧化性性;

故答案为:氢化钙;CaH2+2H2O=Ca(OH)2+2H2↑;H2O.

(2)【解析】

一个氢原子带一个质子;三个氢原子就带三个质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所以应该也带三个电子,又因为H3+作为一个整体失去了一个电子,所以含有2个电子.

故答案为:3;2.

【解析】【答案】(1)根据由两种元素的组成化合物的读法;倒着读作“某化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及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题意,氧化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后,元素化合价降低判断物质的氧化性;

(2)根据原子所带质子和电子的关系;离子所带质子和电子的关系分析本题.

19、略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和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②为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A为高锰酸钾,C为氧气,故①中B为氯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③中空里应该填写的物质的化学式为二氧化锰,故填:MnO2,KMnO4,Cl2.

【解析】【答案】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和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分析即可.

20、略

【分析】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干;是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湿衣服上的水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

(2)在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可装入25m3石油气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

故答为:(1)C;(2)B.

【解析】【答案】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1、略

【分析】

(1)A是含碳物质,能生成B和C,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和C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能与F反应生成D和G,G能与C反应,则B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F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G可能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CO2;CaO;

(2)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是含碳物质,能生成B和C,则A可能是碳酸钙,生成的B和C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能与F反应生成D和G,G能与C反应,则B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F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G可能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22、略

【分析】

根据题意;白云石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xCaCO3•yMgCO3xCaO+yMgO+(x+y)CO2↑

100x+84y44(x+y)

27.6g13.2g

=x:y=1:1

因此白云石的化学式为CaCO3•MgCO3;

白云石与过量的炭粉混合在隔绝空气强热时,炭粉在高温下可以与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故答案为:CaCO3•MgCO3;C+CO22CO.

【解析】【答案】碳酸钙;碳酸镁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根据题意可推断出白云石加热时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和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利用反应中白云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推算出化学式中x、y的比,然后取最小整数比写出白云石的化学式;

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白云石分解出的二氧化碳能与过量的炭粉发生反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四、计算题(共4题,共40分)23、略

【分析】

气体的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进行收集.

故答案为:排水;氢气不易溶于水;向下排空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解析】【答案】根据氢气的密度和溶水性分析收集方法;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进行收集.

24、略

【分析】

(1)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来测定KClO3和KCl混合粉末中KClO3的含量.

①若读数时俯视液面;则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②若未待气体恢复至室温时读数;读数偏大(因为气体受热膨胀,导致计算的氯酸钾的质量就大).则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无误差”);

③在操作完全正确的前提下;测得的实验结果仍可能偏小,原因是氧气有一部分溶解.

(2)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出现下列异常现象:①事先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