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3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铜生锈B.干冰制冷C.海水晒盐D.风能发电2、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之一是对CO催化过程的研究,即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①CO⇌COad,②O2⇌2Oad,③COad+Oad→CO2(式中标有ad的表示吸附在金属铂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经过过程①②③后,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B.只要达到着火点或者有催化剂铂的存在,CO就能转变成CO2C.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D.一氧化碳在铂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原理可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但不能治理酸雨危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霉菌污染的黄豆只要连续煮半小时,就对人体无害了B.灼烧头发和棉纱线会产生相同的气味C.烹调鱼时会产生多种氨基酸,因此味道鲜美D.人们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就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4、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

A.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

B.制氯化铁:2Fe+3CuCl2═2FeCl3+3Cu

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2SO4+Ba(NO3)2═BaSO4↓+2KNO3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时,50g水可以溶解25g甲物质B.升温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3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大6、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避免CO中毒C.用干冰人工降雨D.限制使用塑料袋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有关溶液(溶质为固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而言,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只要温度不变,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D.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液的固态物质的溶解度8、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不能进行鉴别的是()A.CaCO3,BaCO3B.K2SO4,KClC.生石灰、熟石灰D.CuSO4,Fe2(SO4)39、在t℃时;将A物质的溶液蒸发60g水后,析出5gA;再蒸发60g水后,又析出6g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是t℃时A的饱和溶液。

B.将原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增加1g溶质。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10g

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3g

10、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D.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11、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rm{.}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

A.装置Ⅰ可作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装置Ⅱ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用于制取氧气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无毒气体D.装置Ⅳ、Ⅴ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1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B.

检验空气中氧气含量C.

探究分子不断运动D.

溶液滴定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2012秋•泰州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实验开始时应____(填序号)

①先通一氧化碳后点燃A处酒精灯

②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通一氧化碳

原因是____,实验结束时,先____,后____,原因是____,实验现象:____色的粉末逐渐变为____色,澄清石灰水____.因为尾气中含____,所以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尾气处理的方法有____.14、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FeCl3、BaCl2、Na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假设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操作X的名称是____.

(2)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

(3)溶液F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符号是____.

(4)滤液D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15、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更轻松的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1)常用清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涤精与油、水混合产生____作用;冬天常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的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因为乙二醇溶于水后使溶液的凝固点____(填“升高”或“降低”)

(2)不同的铁制品所采取的铁的保护方法有所不同,如自行车的链条常采用____的方法防锈,自行车的车身常采用____的方法防锈.16、(2011秋•顺义区期末)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洗比用水洗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但若在水中加入洗涤剂,也会有很好的洗涤效果,原因是洗涤剂可以起到____(填字母;下同).

A.催化作用B.氧化作用C.乳化作用。

(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煤做成蜂窝状(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燃煤取暖若通风不畅,常引发煤气中毒事故,煤产生“煤气”的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除排放煤气外,燃煤与多种环境污染问题有关,下列环境污染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层破坏D.可吸入颗粒增加。

(3)干果类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将食品与____隔绝.氮气常用作糕点包装袋内的填充气,氮气的下列性质,与该用途有关的是____(填字母).

A.无毒B.难溶于水C.化学性质稳定D.密度与空气相近.17、质量相同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所含分子个数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其中具有可燃性的是,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是,能用来灭火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18、纯净物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____(判断对错)19、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米饭等淀粉类食品,因为淀粉消化后转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会造成血糖升高.如果少吃米饭而产生难以忍受的饥饿感,可多吃些南瓜解饥.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0、下列物质中均含少量杂质(括号内);试选用一种试剂将杂质除去.

。除杂试剂化学方程式HCl(H2SO4)溶液____________KCl(K2CO3)溶液____________21、氯化钠在工农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rm{(1)}测定某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rm{100g}氯化钠溶液样品,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rm{28.7g}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rm{(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rm{垄脵}配制rm{500mL}质量分数rm{6%}的氯化钠溶液rm{(}密度rm{1.04g/cm^{3})}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rm{g}rm{垄脷}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____。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rm{垄脹}若用质量分数为rm{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rm{100g}质量分数为rm{4%}的氯化钠溶液。Ⅰrm{.}需要rm{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rm{g(}精确到rm{0.1g)}Ⅱrm{.}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22、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1H2He第二周期3Li4Be5B6C7N8O9F10Ne第三周期11Na12Mg13Al14Si15P16S17Cl18Ar(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形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阴离子______.

(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类别氧化物酸碱盐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析】【解答】解:A;铜生铜绿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产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风能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2、B【分析】【分析】A;铂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B;根据该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来判断;

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根据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一氧化碳有毒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铂在①②③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它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改变.故A正确;

B、CO⇌COad,O2⇌2Oad,COad+Oad→CO2该过程无反应条件,所以,CO不需要达到着火点就能转化为CO2.故B错误;

C;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所以是化合反应,该反应中钙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CO⇌COad,O2⇌2Oad,COad+Oad→CO2该过程不需要其他条件;就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这一反应原理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会使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而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中还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等物质,所以,该反应不能治理酸雨.故D正确.

故选B.3、C【分析】【分析】A根据黄曲霉素有毒的知识判断.

B根据头发和棉纱线所含的成分及其性质判断.

C根据鱼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且能水解成氨基酸的性质判断.

D根据合理膳食的原则判断.【解析】【解答】解:A受霉菌污染的黄豆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不能食用,所以A错误.

B头发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而棉纱线中主要含有纤维素,二者成分不同,燃烧气味也不同,所以B错误.

C鱼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能水解成氨基酸,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氨基酸,味道鲜美,所以C正确.

D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共有六种;除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外,还有维生素,所以D错误.

故选C.4、B【分析】

A;稀硫酸可以和氧化铜反应;但不能与碳粉反应,故可通过稀硫酸除去碳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硫酸铜溶于水,碳粉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可分离二者;

B;铁单质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故通过这个反应不能达到目的;

C;硝酸钡可以与硫酸钾反应生成沉淀;但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无现象,故可以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可以中和多余的胃酸,故可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

故选B.

【解析】【答案】A;根据稀硫酸可以和氧化铜反应;但不能与碳粉反应进行解答;

B;根据铁单质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进行解答;

C;根据硝酸钡可以与硫酸钾反应生成沉淀;但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进行解答;

D;根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可以中和多余的胃酸进行解答;

5、C【分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判断:

A;一定量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是否能全部溶解;

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

C;比较20℃时图中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D、比较30℃时图中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解析】【解答】解:A;据图知: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5g,即30℃时,100g水最多溶解甲物质25g,所以此温度下50g水最多只能溶解甲物质12.5g,故A错误;

B;据图知:温度升高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大;所以,随温度升高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不能变成饱和溶液,可以说是变得更不饱和,故B错误;

C;曲线图显示;在温度为20℃时两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

D;在温度为30℃时;图中乙物质曲线处于甲物质曲线下方,说明此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故D错误.

故选:C.6、B【分析】【分析】A;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解析】【解答】解: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煤气泄露时向室内洒水不能避免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干冰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D;限制使用塑料袋;能减少塑料的使用,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AB【分析】【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达到了最大的限度进行分析;

B;根据温度一定;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进行分析;

C;根据植物油不能溶于水进行分析;

D、根据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达到了最大的限度;所以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故A正确;

B;温度一定;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所以只要温度不变,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故B正确;

C;植物油不能溶于水;所以植物油分散到水中不能形成溶液,故C错误;

D;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所以配制溶液时搅拌不可以增大溶液的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故D错误.

故选:AB.8、AB【分析】【分析】用水作为试剂鉴别,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溶于水后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CaCO3、BaCO3均难溶于水;分别加入水中,均形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故用水不能鉴.

B、K2SO4;KCl均都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溶于水均无明显的温度变化,现象相同,故用水不能鉴别.

C;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放入水中微溶于水,故用水可以鉴别.

D、CuSO4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Fe2(SO4)3易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故用水可以鉴别.

故选:AB.9、BC【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析出晶体以后溶液就饱和了,比较两次蒸发可以发现,说明60克水和6克晶体组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设在t℃时该溶质的溶解度为S.

则解得:S=10克;

∵从第二次蒸发水可以看出;每蒸发60克水,就会析出晶体6克;

但是第一次蒸发掉60克水;就析出晶体5克,说明原来溶液不是饱和溶液;

若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时;则蒸发掉60g水后会析出6g晶体;

故将原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需补充溶质6g-5g=1g.

故选BC.

【解析】【答案】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析出晶体以后溶液就饱和了,比较两次蒸发可以发现,说明60克水和6克晶体组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然后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写出关系式即可.

10、CD【分析】【解析】

A.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与图像相符,故A正确;

B.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rm{2}rm{1}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

C.在两份等质量氯酸钾中;一份加催化剂,一份不加催化剂,加催化剂的一份反应需要的时间短,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固体的质量不相同,与图像不相符,故C错误;

D.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与图像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CD。

【解析】rm{CD}11、BD【分析】解:rm{A}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装置Ⅰ可作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装置Ⅱ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用于制取氧气错误,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无毒气体正确,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装置Ⅳ、Ⅴ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错误;装置Ⅳ不能用于收集氧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rm{C}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rm{.}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rm{.}实验室制取rm{CO_{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rm{.}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rm{.}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rm{.}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解析】rm{BD}12、BD【分析】【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红磷的着火点分析分析;

C;根据探究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分析;

D、根据溶液滴定的操作要点分析.【解析】【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瓶底要加少量得水,故A正确;

B;由于红磷的着火点较高;利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不能引燃红磷,故B错误;

C;通过品红能使整杯水变红能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C正确;

D;在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故D错误.

故选B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略

【分析】【分析】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和氧化铁反应时要先排尽装置中的气体;而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应该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该实验的现象为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同时一氧化碳有毒,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析】【解答】解: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了防止一氧化碳爆炸,在和氧化铁反应时要先排尽装置中的气体,然后再加热,即应该选择①;而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应该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该实验的现象为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同时一氧化碳有毒,应该进行尾气处理,常见的尾气的处理方法为对尾气进行点燃.

故答案为:①;为了防止一氧化碳爆炸要先排尽装置中的气体;停止加热;停止通入一氧化碳;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红;黑;变浑浊;一氧化碳;点燃.14、略

【分析】

(1)B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就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

过滤可以将不溶性的杂质从溶液中分离;而题中经过x操作分离出了溶液F和白色沉淀E,故答案为:过滤;

(2)固体混合物加水后形成的溶液是无色的,所以一定不存在硫酸铁,生成的白色沉淀一部分不会溶解,一部分溶解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一定存在氯化钡、碳酸钠、硫酸钠,对于氯化钠不会影响反应中的现象,故答案为:Na2CO3、BaCl2、Na2SO4

(3)复分解反应是两种物质交换成分进行反应的,所以F中存在硝酸根离子,故答案为:NO3-

(4)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滤液D中是氯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故答案为:AgNO3+NaCl═AgCl↓+NaNO3

故答案为:(1)CO2过滤;

(2)Na2CO3、BaCl2、Na2SO4

(3)NO3-

(4)AgNO3+NaCl═AgCl↓+NaNO3

【解析】【答案】(1)根据B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B就是二氧化碳;

根据过滤是将不溶性的物质从溶液中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来判断;

(2)根据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硫酸钡沉淀难溶于酸进行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

15、略

【分析】【分析】(1)根据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回答前一空;根据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的性质回答后一空.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回答.【解析】【解答】解:(1)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可以通过乳化作用把油污变成小油滴;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低,且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不会对装置产生影响.

(2)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保护层;可以隔绝氧气和水,根据自行车的不同位置特点,链条涂油,车身刷漆.

答案:(1)乳化;降低;(2)涂防锈油;喷漆.16、略

【分析】【分析】(1)根据油污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性不同;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煤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根据燃煤燃烧的生成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3)食品在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变质,氮气的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一般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1)油污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使油污乳化.

(2)将煤做成蜂窝状,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发生完全燃烧;燃煤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CO;燃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产生的烟尘会造成可吸入颗粒增加;氟氯烃可以破坏臭氧层;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

(3)真空包装;可以起到隔绝氧气和水的作用,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在通常情况下,氮气无毒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

(1)油污更易溶解于汽油中;C;

(2)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的完全燃烧;2C+O22CO;C;

(3)氧气、水;AC.17、略

【分析】

质量相同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依次是28、44、16,所以当气体质量相等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对应分子数目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对应分子数目越少.所含分子个数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CO2、CO、CH4;其中具有可燃性的是:CO和CH4;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是CO;能用来灭火的是CO2;属于有机物的是CH4.

故填:CO2、CO、CH4;CO和CH4;CO;CO2;CH4.

【解析】【答案】CO、CO2、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8、44、16,相同质量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所含分子个数越少,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则所含分子个数越多.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由于CO2;CO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将它们归入无机物中研究.

四、判断题(共2题,共16分)18、×【分析】【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来解决.【解析】【解答】解:纯净物由有一种物质组成的,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因此,该说法错误.19、×【分析】【分析】米、面、西瓜、南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解析】【解答】解:糖尿病患者如果因为少吃米饭而产生难以忍受的饥饿感时;不能通过多吃些南瓜解饥,因为南瓜中含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会造成血糖急剧升高,影响身体健康.

故填:×.五、计算题(共3题,共24分)20、略

【分析】解:要除去HCl溶液中的H2SO4,实质就是除去硫酸根离子,可利用H2SO4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要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碳酸钾溶液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除杂试剂化学方程式HCl(H2SO4)溶液氯化钡溶液BaCl2+H2SO4═BaSO4↓+2HClKCl(K2CO3)溶液稀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氯化钡溶液;BaCl2+H2SO4═BaSO4↓+2HCl;稀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21、(1)NaCl+AgNO3═NaNO3+AgCl↓11.7%(2)①31.2②B③Ⅰ.66.7Ⅱ.烧杯【分析】【分析】据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的方程式及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钠的质量,并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进行解答;根据溶液质量rm{=}溶液体积rm{隆脕}密度,溶质质量rm{=}溶液质量rm{隆脕}溶质质量分数;用托盘天平称量纯净食盐的质量,称量前应先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再将药品放入左盘,直到天平平衡;根据溶液配制的步骤以及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rm{(1)}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钠质量为rm{x}

rm{NaCl+AgNO_{3}篓TNaNO_{3}+AgCl隆媒}

rm{58.5}rm{143.5}

rm{x}rm{28.7g}

rm{dfrac{58.5}{x}=dfrac{143.5}{28.7g}}

rm{dfrac{58.5}{x}=dfrac

{143.5}{28.7g}}

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1.7g}{100g}隆脕100%=1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