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040.30
P
团体标准
T/CABEEXX-XXX
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实际建筑能耗
强度的建筑节能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forbuildingenergy
conservationbasedonactualbuildingenergy
intensityinhotsummerandcoldwinterareas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改善夏热冬冷地
区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办公建筑热环境,提高供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以
不同能耗强度等级来逐步促进建筑能效提升,制定本导则。
【条文说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碳排放量从建国初的7858万吨,
增长到了2020年的102.51亿吨。2020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
辩论上,我国提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2060年前实
现碳中和。建筑能耗是社会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能耗的降低对于全社会
碳排放达峰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为减少碳排放量,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节能减排,1986年~2016年采
用的建筑节能30%、50%、65%的三步走战略,在建筑节能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分比的节能指标对于建筑实际能耗控制的约束性较弱,
不同建筑之间能耗横向对比难度较大。因此,近几年来,以能耗绝对值为约束指
标的标准体系逐渐兴起和完善,更直观的反应建筑节能水平。
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和用能模式有其特殊性,夏季和冬季均有较高的能耗需
求。本导则针对该地区的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办公建筑,给出了基于实际用能水平
的供暖通风空调能耗分级指标,用于指导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办公建筑的设计、施
工、验收和日常管理,实现不同建筑的节能水平在同一个标尺上进行评价。
为了和当前节能减碳、碳中和的大背景相契合,本导则给出了某装配率水平下的
装配式建筑的碳排放指标,但不进行约束控制,仅作为碳排放指标的参考。
1.0.2本导则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办公建筑的节能设计、施工、
验收及运行管理。
【条文说明】本导则适用于新建和改造的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办公建筑,新建建筑
包括扩建和改建。扩建是指保留原有建筑,在其基础上增加另外的功能、形式和
规模,使得新建部分成为与原有建筑相关的新建建筑;改建是指对原有建筑的功
能或者形式进行改变,而建筑的规模和建筑的占地面积均不改变的新建建筑。
1.0.3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办公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导则规
1
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导则针对的是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办公建筑,参考《近零能耗建筑
技术标准》GB/T51350-2019,小型办公建筑为办公区域建筑面积小于10000m2的
办公建筑,以分散式空调系统为主。后文简称办公建筑。
2
2、术语
2.0.1建筑碳排放buildingcarbonemission
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
体排放的总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条文说明】
根据《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建筑碳排放包括全生命周期的碳
排放量。
2.0.2碳排放因子carbonemissionfactor
将能源与材料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对应的系数,用于量化建筑物不同阶
段相关活动的碳排放。
【条文说明】
常见的碳排放因子可参考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
2.0.3建筑碳排放指标计算边界accountingboundaryofcarbonemissions
calculation
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阶段、构件物流阶段、装配阶段和运行阶段的温室气体
排放的计算范围。
【条文说明】
对于本导则,考虑到建筑建材生产和建筑建材运输、建筑拆除,这几个过程
很难进行统一的规定,各个项目根据自身的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在本导则的计
算过程中,只考虑构件生产阶段、构件物流阶段和装配阶段的碳排放水平,运行
阶段按照供暖空调通风照明的能耗指标给出,不计算为碳排放指标。计算边界的
工业化过程包括工业化生产阶段、构件物流阶段和装配阶段。碳排放指标是作为
参考指标。
2.0.4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指标carbonemissionsof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
criteria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运输、建造和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总和,折算到
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指标。
【条文说明】
本导则中,以装配式建筑为计算对象,为实现建筑各个阶段碳排放的可对比
3
性,设定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值为碳排放指标。
2.0.5建筑能耗需求energyconsumptiondemandofbuilding
在设定计算条件下,单位面积年供暖、通风、空调的终端能耗量,利用能源
换算系数,统一换算到电当量后的值,另外,照明能耗采用单位面积功率的指标
来控制。
【条文说明】
本导则主要考虑和热环境调节相关的用能,不考虑建筑内其它活动的用能,
例如办公、家电和电梯,。
2.0.6建筑能耗指标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criteria
根据建筑用能性质,按照规范化的方法得到的能耗数值。本导则将能耗指标
分为三级,分别为限额水平1(在当前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基础上能耗降低30%)、
限额水平2(在当前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基础上能耗降低50%)和限额水平3(在
当前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基础上能耗降低75%)。
【条文说明】
建筑能耗指标的定义中,规范化是指在确定建筑能耗指标时应按照本导则规
定的方法(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舒适性需求,建立标准用能模式,确定围护结构、
内热、设备效率等边界条件,计算得到标准工况下的建筑能耗数值)。
2.0.7装配率assemblyratio
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
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单体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
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条文说明】
装配率的术语定义参考《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单体装配
率的具体概念参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最新发布了《关于本市装配
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的通知》及附件《上海市装配式建
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2.0.8预制率prefabricationratio
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
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4
【条文说明】
参考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自2016年5月1
日起实施。
2.0.9性能化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design
以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为性能目标,利用建筑模拟工具,对设计方
案进行逐步优化,最终达到预定性能目标要求的设计方法。
2.0.10子气候区subclimaticzone
将夏热冬冷地区按照CDD26和HDD18的取值划分为A区、B区、C区三
个子气候区。
【条文说明】
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其详细气候特征划分为若干个子气候区,子气候区划分
参考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建筑技术标准》T/CABEE004-
2021中的子气候区划分方式。
2.0.11建筑面积buildingarea
住宅户内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的面积。
【条文说明】参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0.12换气次数airchangerate
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
【条文说明】
换气次数主要用在建筑通风负荷的计算中。代表的意义是室内空调开启,
门窗紧闭的情况下的房间渗风量。
2.0.13体形系数shapecoefficientof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条文说明】
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不包括女儿墙,
也不包括屋面层的楼梯间与设备用房等的墙体。突出墙面的构件如空调板在计算
时忽略掉,按完整的墙体计算即可。
5
3、基本规定
3.0.1约束性指标应包括室内环境参数及建筑供暖空调通风系统耗电量,推荐性
指标应包括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能源设备系统等技术指标。
【条文说明】
供暖空调通风能耗为约束性指标,分为三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围护
结构性能参数对应,但是围护结构性能参数是作为推荐性指标给出,可以根据具
体项目来调整热工参数水平。
3.0.2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指标为参考性的评价指标。
【条文说明】
本导则的装配式建筑碳排放指标是根据典型案例计算得出。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
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
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装配式建筑的碳排放指标是一个
备受关注的议题。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方式而言,装配式建筑主要特点有:1)结
构性能良好,采用工厂化制作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力学性,离散性小。2)
施工速度快,工厂流水化、模块化的作业效率远远高于人工现场施工的速度,装
配式建筑的工期仅为传统建筑工期的三分之一。3)成本低,施工周期的缩短能
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生产成本。4)工厂化生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以
及住宅回收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污染,有利于环保,降低现场施工的噪音,同时预
制构件生产的灵活性也为绿色建材的使用提供了空间。5)节能,高效的建造方
式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物耗、能耗。6)标准化的生产受气候等外部条
件影响较小,质量稳定,能有效提高装配构件的安全等级。
3.0.3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周边环境,在保证室内热环境
的前提下,改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建筑设备及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供暖空调通风及电气系统能耗。
【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应根据气候特征和周边环境,通过被动式设计降低建筑冷热量需求
和通过主动式能源系统的能效提升达到能耗设计要求。
6
3.0.4建筑能耗包含全年供暖空调通风能耗。居住建筑满足室内全年舒适,办公
建筑满足室内工作日7:00-18:00时间内舒适。
【条文说明】
居住建筑的建筑室内全年舒适,并不意味着夏季或者冬季持续开启空调,而
是在室内温度偏离了舒适温度需求时,开启供暖或者制冷。办公建筑的室内舒适,
意味着工作时间的室内温度达到舒适要求。
3.0.5应依据不同子气候区进行节能设计,子气候区划分应符合表3.0.5的规定。
表3.0.5夏热冬冷地区子气候区的划分依据
类别气候特点典型城市CDD26HDD18
A区夏季炎热,冬季冷重庆、韶关、桂林、南平100~380700~1200
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南京、杭100~3801200~2200
B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州、上海
C区夏季热、冬季寒冷成都、绵阳、遵义、汉中≤1001200~2200
注:1CDD26(coolingdegreedaybasedon26℃)为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C
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26°C的差值乘以1d,所得乘积的累加值(单位:°C•d,度日)
2HDD18(heatingdegreedaybasedon18℃)为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C
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18°C的差值乘以1d,所得乘积的累加值(单位:°C•d,度日)。
【条文说明】
子气候区划分参考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低能耗建筑技术
标准》T/CABEE004-2021中的子气候区划分方式。
7
4、指标参数
4.1环境指标
4.1.1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4.1.1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参数
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冬季夏季
温度(℃)≥18≤26
相对湿度(%)/≤60
新风量按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居住建筑设计
最小换气次数确定
4.1.2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办公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参数
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冬季夏季
温度(℃)2026
相对湿度(%)/≤65%
新风量30m3/h.p
【条文说明】
室内环境设计参数分别按照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的要求来取值。
4.2能耗指标
4.2.1在满足室内舒适的情况下,单位建筑面积年供暖空调通风能耗应符合表
4.2.1要求。计算方法见附录A,计算过程中,建筑EER=3.0,COP=2.8。
表4.2.1-1居住建筑能耗指标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kWh/m2)(kWh/m2)(kWh/m2)
子气候区A(重庆)403530
子气候区B(上海)454035
子气候区C(成都)353025
表4.2.1-2办公建筑能耗指标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kWh/m2)(kWh/m2)(kWh/m2)
子气候区A(重庆)555045
子气候区B(上海)605550
8
子气候区C(成都)454035
【条文说明】
本导则的建筑供暖空调通风能耗值,设定三个限值水平,等级1的能耗水平
是在每个子气候区的当前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30%,等级2是在当前节能设
计标准基础上降低50%,类似于国家标准的超低能耗建筑要求,等级3是在当前
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75%,类似于国家标准中的近零能耗建筑要求。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空调设备系统的实测性能参数,建筑空调设备性能取值
EER=3.0,COP=2.8,进行全年供暖空调耗电量计算时,可以直接代入该指标计算
得到末端耗电量。
能耗指标的计算过程,首先通过软件计算建筑供暖空调通风负荷,基于设备
性能参数换算为终端耗电量,最后根据终端耗电量和kWh的换算系数,换算成为
供暖空调通风能耗值(需求)。
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项目,不进行能耗指标抵扣。
4.2.2建筑气密性指标应满足表格4.2.2要求。
表4.2.2建筑气密性指标
能耗限额1(kWh/m2)能耗限额2(kWh/m2)能耗限额3(kWh/m2)
气密性指标n常压≤0.5n50≤1.0
【条文说明】
能耗限额水平1和能耗限额水平2分别对应为在当前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
上节能30%和50%,通过软件验算,在满足围护结构热工参数指标要求的前提下,
建筑气密性指标水平即房间的渗漏换气次数满足在常规压差下≤0.5次/h即可
实现能耗限额要求,对于能耗限额水平3,对应于近零能耗建筑的指标要求,气
密性要求也相应地上升,需要实现50Pa压差下的换气次数≤1.0次/h的要求。
能耗限额3的水平下,因为气密性极好,需要配新风系统,新风系统能耗约
占50%(包括新风机组本体能耗),如果采用新风热回收系统,则要扣除热回收部
分,夏季扣除部分为66%,冬季扣除部分为71%。
4.2.3对于不同能耗限额等级要求的建筑,可再生能源在不同的能耗替代水平下
的应用面积宜满足表4.2.3要求。
表4.2.3-1太阳能光伏铺设面积占居住建筑面积比例
限额水平光伏替代30%光伏替代50%光伏替代100%
9
能耗限额1≥7%≥12%≥22%
子气候区A
能耗限额2≥6%≥10%≥19%
(重庆)
能耗限额3≥5%≥9%≥16%
能耗限额1≥6%≥10%≥19%
子气候区B
能耗限额2≥5%≥9%≥17%
(上海)
能耗限额3≥4%≥8%≥15%
能耗限额1≥6%≥10%≥19%
子气候区C
能耗限额2≥5%≥8%≥16%
(成都)
能耗限额3≥4%≥7%≥13%
表4.2.3-2太阳能光伏铺设面积占办公建筑面积比例
限额水平光伏替代30%光伏替代50%光伏替代100%
能耗限额1≥9%≥14%≥28%
子气候区A
能耗限额2≥8%≥13%≥26%
(重庆)
能耗限额3≥7%≥12%≥24%
能耗限额1≥8%≥12%≥24%
子气候区B
能耗限额2≥7%≥11%≥22%
(上海)
能耗限额3≥6%≥10%≥20%
能耗限额1≥7%≥12%≥24%
子气候区C
能耗限额2≥6%≥10%≥20%
(成都)
能耗限额3≥5%≥9%≥18%
【条文说明】
本表格中的替代能耗比例为供暖空调通风能耗的比例。
参考《中国各地市经纬度、日均峰值日照时数、最佳倾角、年均发电量信息
参考表(NASA)》,上海、成都和重庆的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典型城市日均峰值日照时数、最佳倾角、年均发电量信息参考表(NASA)
1MWp系统25年年1MWp系统25年1MWp系统25年年1MWp系统25年首
平均发电量(万度首年发电量(万平均发电量(万度年发电量(万度电)
电)(水平面)度电)(水平面)电)(最佳倾角)(最佳倾角)
重庆市78.1087.1280.9190.25
上海市97.24108.47104.64116.73
成都市81.1690.5385.2595.09
1MWp的太阳能光伏约1万平方米,因此每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在最佳倾
角的情况下,年发电量如下:
表2典型城市单位面积年发电量信息参考表
1平方米系统25年年平均发电量(度1平方米系统25年首年发电量(度
10
电)(最佳倾角)电)(最佳倾角)
上海市104.64116.73
重庆市80.9190.25
成都市85.2595.09
可再生能源铺设面积需求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面积供暖空调能耗需求×建筑面积
可再生能源面积需求=
每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该公式可以转换为,可再生能源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的最小值可以为一个
常数,由单位面积供暖空调能耗需求除以每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计算得到。
可再生能源面积需求单位面积供暖空调能耗需求
可再生能源面积需求比例==
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4.2.4采用新风热回收装置的建筑,新风热回收装置性能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热回收机组的显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5%;
2全热回收机组的全热交换效率不应低于70%;
3单位新风量耗功率应小于0.45W/(m3/h),办公建筑单位风量耗功率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相关规定。
4.3碳排放指标
4.3.1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指标和建筑体形系数相关性较大,碳排放指标应按确
定边界条件进行计算。
【条文说明】
对于同一个工厂生产的同一批构件,无论是用在居住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在
同样的输配距离下,工业化生产阶段、构件物流阶段和装配阶段的单位构件的碳
排放应该是相同的,总碳排放量和构件数量有关。但是进行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
计算时,体形系数就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体形系数越大,单位面积碳排放数
值越高;体形系数越小,单位面积碳排放数值越低。因此,本小节的碳排放指标
是在边界条件基本都确定的情况下的指标值,仅作为参考。
根据各自项目情况进行计算,如果没有相关的项目信息,可以参考附录C的
边界条件设定。
11
4.3.2装配率为80%时,工业化生产阶段、构件物流阶段和装配阶段的居住建筑
2
总碳排放指标设定为5kgCO2e/m,计算过程参考附录B。
【条文说明】
居住建筑选用的是上海市保障房的典型建筑图纸进行计算。碳排放数据为参
考值,是针对典型案例来进行计算的,可以看出,碳排放主要环节包括构件生产
阶段和物流运输阶段,而物流运输的碳排放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构件生产厂与施工
工地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远,则碳排放数据增加显著。因此一般有规定装配式
建筑的建设场地和构件厂的距离不宜太远。在本案例中,构件生产场地和施工工
地的距离为8km,运输较为方便。因此,不同项目的计算结果和各项指标的设定
直接相关。
以建筑作为总体,碳排放的最大影响因素是装配率,装配率越高,工业化过
程的碳排放升高越明显,但同时现场的碳排放也会显著减少。根据文献计算结果,
预制装配式施工节能降耗减排分析与实际测算结果如下案例所示(东南大学,王
玉,博士论文《工业化预制装配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减碳的环节主
要在人工和脚手架、模板的减少。
表南京上坊北侧经济适用房项目工业化建造方式减碳测算表
项目人工节约电节约水节脚手架、模板节废弃物节总量
约约约
单位:kg/m256.17.10.071140.8178
装配率提高时,工业化过程的碳排放增加,但是现场碳排放降低,降低的量
远远高于装配率提升带来的碳排放提升值。引用文献的案例为例,当装配率从60%
提升到80%时,工业化过程的碳排放值从将升高33%,现场施工的碳排放值减少
50%。当装配率从80%提升到100%时,工业化过程的碳排放值将升高25%,现场
施工的碳排放值减少100%。碳排放值的计算结果取决于选取的案例,本案例中,
工业化过程的碳排放值为6kg/m2。
4.3.3装配率为80%时,工业化生产阶段、构件物流阶段和装配阶段的办公建筑
2
总碳排放指标设定为8kgCO2e/m,计算过程参考附录C。
【条文说明】
办公建筑的碳排放计算数据采用一栋典型的行政办公楼来进行计算。不同项
12
目的计算结果和各项指标的设定直接相关。在本案例中,构件厂和施工工地的距
离同样设定为8km。
13
5、设计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设计应以建筑耗电量为目标、以性能设计为原则,通过定量分析和优
化设计,选取最适宜的围护结构性能参数与技术措施。
【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时,第一步设定不同的能耗限额目标和室内环境参数,第二步制定
设计方案,第三步利用能耗模拟计算软件等工具进行设计方案的定量分析及优化,
第四步分析优化结果并进行达标判定,当能效指标不能满足所确定的目标要求时,
修改设计方案,重新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直至满足目标要求。第五步确定优选
的设计方案并编制性能化设计报告。
对于3个等级的能耗限额水平,随着能耗水平的降低,针对夏季,隔热遮阳
的要求升高,针对冬季,保温要求也相应升高。在设计时,需要平衡冬夏季的需
求,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
5.1.2建筑总平面的规划布局和单体平面设计应减少热岛效应,应有利于冬季日
照同时减少夏季太阳热辐射,应有利于自然通风但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条文说明】
在夏热冬冷地区,应加强夏季遮阳、冬季更多的太阳光进入室内,要加强
自然通风以延长非空调时间,在进行总平面的规划布局时,要避开冬季的主导风
向,并通过设置挡风墙、板、防风带(如植物)等挡风措施来阻隔冬季冷风,降
低多数条件下建筑场地内行人高度风速,减小建筑物前后压差。
5.1.3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南偏东30°至南偏西30°。
5.1.4办公建筑应开展能耗在线监测,宜建设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智慧管理。
5.2围护结构
Ⅰ基本要求
5.2.1建筑体形应避免过多凹凸与错落,体形系数宜按表5.2.1选取。
表5.2.1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14
建筑物≤3层4~9层≥10层
建筑的体形系数≤0.55≤0.40≤0.35
【条文说明】
建筑体形系数的大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体形系数越小,单位建筑
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越小。对于居住建筑,从建筑
节能的角度出发,对体形系数提出统一限值指标。另外,体形系数过小,将影响
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和通风设计等,因此住宅建筑体形系数不宜低于0.25。
表5.2.1中的建筑层数,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对
住宅建筑的划分,小于等于3层为低层住宅,4~9层为多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
高层住宅。体形系数限值参考《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
2010中的要求,将高层住宅建筑的体形系数控制在0.35以内。考虑到夏热冬冷
地区新建居住建筑多以高层为主,且大多以夏季空调负荷为主,体形系数在围护
结构的能耗中所占比例不高,因此高层建筑体形系数难以达到时,可通过其他参
数的权衡调节来实现低能耗目标。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由于室内外的温差远不如严寒和寒冷地区大,
建筑体形系数对空调和采暖能耗的影响没有北方地区明显,但也有一定的影响。
此处不要求体形系数限值,与国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保
持一致。建筑体形规整,减少凹凸变化,是为了降低单位建筑面积围护结构面积,
从而减低建筑能耗,有利于建筑节能。
5.2.2居住建筑朝向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表5.2.2中的限值。
表5.2.2居住建筑朝向窗墙比的限值
朝向窗墙比
北≤0.35
东、西≤0.25
南≤0.45
【条文说明】
窗墙比对于建筑能耗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于夏季,窗墙比越大,冷负荷越高,
对于冬季,窗墙比越大,从窗户进入的太阳辐射热更多,热负荷越低,但是也不
宜过大,会提高从室外传递到室内的冷量,增加热负荷。通过综合全年冬夏季的
影响,对建筑不同朝向制定了窗墙比的要求。
5.2.3办公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含透光幕墙)均不应大于0.50。
15
【条文说明】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的窗墙比应实现全年冬夏季降低冷热负荷下的动态
平衡。
Ⅱ非透明围护结构
5.2.4住宅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宜符合表5.2.4的规定。外墙平均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如附录C所示。
表5.2.4-1子气候A区非透明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建筑及围护结构部位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外墙≤0.6≤0.5≤0.4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
≤1.1≤1.0≤0.9
挑楼板
分户墙、分户楼板≤1.5≤1.4≤1.2
屋面≤0.4≤0.3≤0.2
表5.2.4-2子气候B区非透明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建筑及围护结构部位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外墙≤0.5≤0.4≤0.3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
≤0.9≤0.8≤0.7
外挑楼板
分户墙、分户楼板≤1.3≤1.2≤1.1
屋面≤0.3≤0.2≤0.1
表5.2.4-3子气候C区非透明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建筑及围护结构部位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外墙≤0.4≤0.3≤0.2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
≤0.7≤0.6≤0.5
外挑楼板
分户墙、分户楼板≤1.1≤1.0≤0.9
屋面≤0.3≤0.2≤0.1
【条文说明】
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分
户墙(楼板)、屋面,通过模拟计算发现,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越严格,
全年供暖空调能耗水平越低。因此,对于三个水平的能耗限额,围护结构传热系
数的要求逐渐升高。
5.2.5办公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宜符合表5.2.5的规定。
表5.2.5-1子气候A区非透明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建筑及围护结构部位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16
外墙≤0.5≤0.4≤0.3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8≤0.8≤0.6
分户墙、分户楼板≤1.4≤1.4≤1.2
屋面≤0.3≤0.3≤0.2
表5.2.5-2子气候B区非透明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建筑及围护结构部位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外墙≤0.4≤0.3≤0.2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6≤0.6≤0.5
分户墙、分户楼板≤1.2≤1.2≤1.0
屋面≤0.2≤0.2≤0.1
表5.2.5-3子气候C区非透明围护结构各部分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建筑及围护结构部位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外墙≤0.3≤0.2≤0.1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4≤0.4≤0.3
分户墙、分户楼板≤1.0≤1.0≤0.8
屋面≤0.2≤0.2≤0.2
5.2.6保温构造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层的安全和耐久为主要影响因素时,宜选用保温层内置的方式,包括
自保温、内保温及自内组合保温;
2热反应速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时,宜选用内保温和自内组合保温;
3热桥处理为主要影响因素时,宜选用内外组合保温和外保温方式;
4装配式建筑宜选用外墙保温结构一体化组合内保温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
温结构一体化组合夹心保温(自保温)系统。
5选择有机保温板时采用环保阻燃剂。
【条文说明】
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很多城市都推出了外墙保温系统的禁限目录,多种外墙外
保温系统被禁限,例如《上海市禁止或者限制生产和使用的关于建设工程的材料
目录(第五批)》沪建建材[2020]539号、《2019年湖南省建筑节能技术、工艺、
材料、设备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目录(第一批)》、《宜昌市建设工程推广、
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目录(第二批)》。
通过研究,目前外墙保温系统可根据工程类型和特点采用外墙保温一体化系
统、板(块)外墙自保温系统、保温装饰复合板墙体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
统、外墙组合保温系统等多种形式。外墙保温工程宜采用工厂化预制的墙体保温
17
一体化墙板(构件)。
根据夏热冬冷气候特征和用能模式,内保温和自保温的外墙保温体系在间歇
用能情况下,室内升温降温反应速度较快,相比起外保温系统更加节能。但是在
无热桥的要求下,采用外保温系统效果更明显。
5.2.7建筑的轻质外墙及屋面、东向和西向的重质外墙及屋面宜使用建筑反射隔
热涂料。
5.2.8反射隔热涂料应结合保温材料在外墙或屋面外表面使用。
5.2.9屋面的保温隔热宜采用下列措施:
1宜采用种植屋面或架空隔热屋面等构造,种植屋面不宜采用倒置式屋面;
2宜采用平、坡屋顶结合的构造形式,合理利用屋顶空间,屋顶可设置花架,
种植攀缘植物、盆栽、箱栽植物等;
3面层宜采用浅色或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
5.2.10分户门的传热系数不宜大于1.5W/(m2.K)。
5.2.11对于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应与机电、内装等设计进行专业协同。机
电施工图深化设计应综合布置各系统管线、减少交叉,无法避免管线交叉的地方
应设置过路线盒,保证楼板内只有一层线管。
【条文说明】
严格控制机电管线预留预埋及现场接驳。预留预埋及现场接驳包括预制构件
厂内的线管预留预埋、施工现场的预留预埋,以及现场管线与预制构件厂内管线
的接驳。
Ⅲ透明围护结构
5.2.12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宜符合表5.2.12的规定。
表5.2.12不同子气候区的外窗传热系数(W/(m2.K))
子气候分区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子气候区A区≤1.8≤1.6≤1.4
子气候区B区≤1.6≤1.4≤1.2
子气候区C区≤1.4≤1.2≤1.0
【条文说明】
外窗传热系数影响夏季、冬季通过窗户的传热量,对于夏季而言,外窗传热
18
系数越低,保温性能较好,室内热量蓄积比较高,导致冷负荷升高,而冬季,则
有利于热负荷降低,外窗传热系数越高,冷负荷越低,但是热负荷越高。全年计
算下来,冬季热负荷计算值的权重高于夏季冷负荷,为了实现全年能耗的降低,
在有限的范围内,外窗传热系数越低越好。
5.2.13办公建筑不同窗墙比下的外窗传热系数宜符合表5.2.13的规定。
表5.2.13不同子气候区的外窗传热系数(W/(m2.K))
子气候分区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子气候区A区≤2.0≤1.8≤1.6
子气候区B区≤1.8≤1.2≤1.0
子气候区C区≤1.6≤1.4≤1.2
5.2.14建筑不宜设置凸窗。当设置凸窗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凸窗传热系数应比表5.2.14限值减少10%;
2凸窗的面积应按洞口面积计;
3凸窗的顶板、底板及侧向不透明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传热阻不低于热桥
要求。
5.2.15建筑室内与阳台间的墙体和门窗,应符合建筑物外墙和外窗的热工要求。
Ⅵ遮阳与隔热
5.2.16遮阳设计应根据当地太阳能资源气候特征、房间使用要求、外窗朝向、建
筑周边环境及建筑安全性综合考虑。
5.2.17住宅建筑外窗综合遮阳系数以及外遮阳要求宜按表5.2.17选取;有外遮阳
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取外窗遮阳系数与外遮阳系数乘积。无外遮阳时,外窗综
合遮阳系数取外窗遮阳系数。
表5.2.17-1子气候A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要求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开间窗墙比
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
0.25<开间窗墙比≤0.35≤0.35/≤0.40≤0.30/≤0.35≤0.30/≤0.35
0.35<开间窗墙比≤0.45≤0.30/≤0.35≤0.25/≤0.30≤0.20/≤0.25
开间窗墙比>0.45≤0.25/≤0.30≤0.20/≤0.25≤0.20/≤0.25
表5.2.17-2子气候B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活动遮阳要求
19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开间窗墙比
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
0.25<开间窗墙比≤0.35≤0.40/≤0.45≤0.35/≤0.40≤0.35/≤0.40
0.35<开间窗墙比≤0.45≤0.35/≤0.40≤0.30/≤0.35≤0.25/≤0.30
开间窗墙比>0.45≤0.30/≤0.35≤0.25/≤0.30≤0.25/≤0.30
表5.2.17-3子气候C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活动遮阳要求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开间窗墙比
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
0.25<开间窗墙比≤0.35≤0.45/≤0.50≤0.40/≤0.45≤0.35/≤0.40
0.35<开间窗墙比≤0.45≤0.40/≤0.45≤0.35/≤0.40≤0.30/≤0.35
开间窗墙比>0.45≤0.35/≤0.40≤0.30/≤0.35≤0.25/≤0.30
注:表中的“东、西”指从东或西偏北30°(包括30°)至偏南60°(包括60°)的范围;“南”指从南偏东
30°至偏西30°的范围。
【条文说明】
遮阳系数是影响建筑全年能耗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夏季能耗,遮阳系数
越低,遮阳效果越好,夏季能耗越低,冬季则会影响太阳光进入室内,对于能耗
有反效果,因此比较推荐建筑采用活动式遮阳。
5.2.18办公建筑外窗综合遮阳系数以及外遮阳要求宜按表5.2.18选取;有外遮阳
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取外窗遮阳系数与外遮阳系数乘积。无外遮阳时,外窗综
合遮阳系数取外窗遮阳系数。
表5.2.18-1子气候A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要求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开间窗墙比
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
0.25<开间窗墙比≤0.35≤0.40/≤0.45≤0.35/≤0.40≤0.35/≤0.40
0.35<开间窗墙比≤0.45≤0.35/≤0.40≤0.30/≤0.35≤0.25/≤0.30
0.45<开间窗墙比≤0.50≤0.30/≤0.35≤0.25/≤0.30≤0.20/≤0.25
表5.2.18-2子气候B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活动遮阳要求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开间窗墙比
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
20
0.25<开间窗墙比≤0.35≤0.45/≤0.50≤0.40/≤0.45≤0.35/≤0.40
0.35<开间窗墙比≤0.45≤0.40/≤0.45≤0.35/≤0.40≤0.30/≤0.35
0.45<开间窗墙比≤0.50≤0.35/≤0.40≤0.30/≤0.35≤0.25/≤0.30
表5.2.18-3子气候C区外窗综合遮阳系数及活动遮阳要求
能耗限额1能耗限额2能耗限额3
开间窗墙比
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东、西、南向/北向
0.25<开间窗墙比≤0.35≤0.50/≤0.55≤0.45/≤0.50≤0.35/≤0.40
0.35<开间窗墙比≤0.45≤0.45/≤0.50≤0.40/≤0.45≤0.30/≤0.35
0.45<开间窗墙比≤0.50≤0.40/≤0.45≤0.35/≤0.40≤0.25/≤0.30
注:表中的“东、西”指从东或西偏北30°(包括30°)至偏南60°(包括60°)的范围;“南”指从南偏东
30°至偏西30°的范围。
5.2.19遮阳方式宜采用活动式遮阳,高层建筑外窗宜采用可调节中置遮阳措施。
5.2.20外窗宜采用水平、阳台等固定遮阳措施和活动外遮阳相结合的综合遮阳设
施。
Ⅴ气密性
5.2.21为实现能耗限额等级第1、2等级要求,建筑物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应满
足下列要求:
1建筑物外窗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
3
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规定的气密性7级:0.5<q1≤1.0m/(m•h),
32
1.5<q2≤3.0m/(m•h);
2分隔供暖空间与非供暖空间户门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
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规定的气密性6级:1.0<q1
332
≤1.5m/(m•h),3.0<q2≤4.5m/(m•h)。
5.2.22为实现能耗限额第3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2T-防汛抗旱特征水位核定规程编制说明
- 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社会服务行业投资策略报告:稳舵定锚行致远奋楫扬帆谱新篇
-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
- 【大学课件】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 经济学马晓莲课件房地产市场研究分析
- 中国证券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容积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陶瓷耐磨砖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共同出资合作开发地块合同模板
- 锅炉控制器modbus协议支持说明
- 粉末涂料有限公司危废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750更换齿轮箱作业指导书
- GB/T 20706-2023可可粉质量要求
-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全
- 猜歌名教学讲解课件
- 世界主要国家洲别、名称、首都、代码、区号、时差汇总表
- 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中学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报告文学研究》(07562)自考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议书
- 电源日常点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