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呈现】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素养解读】1.区域认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空间定位,分析区域地理特征。2.综合思维: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区域特征、区位选择上的应用。3.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等高线地形图对爬山路径、交通线和瞭望台等进行区位选择。【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五个角度看等高线的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两地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如图中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Δd=100m,H大=400m,H小=100m,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1)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n-1)Δd≤H<(n+1)Δ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300m≤H<500m。(2)陡崖的绝对高度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Δ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m≤H顶<500m。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Δ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m。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一般来说,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Δ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H<(n+1)Δd。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m<H<400m。4.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m。5.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计算(图中a>b)(1)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b,则d<b,即“小于小的”。(2)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c=a,则d>a,即“大于大的”。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1.在M、N、P、Q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A.M和N B.P和QC.M和Q D.M和P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299米 B.359米C.199米 D.509米【答案】1.D2.B【解析】1.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可知,图中M点海拔可能是0~100米,也可能是200~300米,N点100~200米,P点200~300米,Q点300~400米,所以四点中,海拔可能相同的两点是M和P,D对。2.图中陡崖处有四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100米,根据陡崖高差公式(n-1)·d≤H<(n+1)·d,可以计算出相对高度300米<H<500米,B对。二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一)判断地势地形特征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宏观地形判读陆地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m,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较高(1000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洋海岸线:0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且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m,且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二)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判断水系特征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判断水文特征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2.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判断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判断水库储水面积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三)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候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读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回答3~5题。3.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北流向西南4.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5.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A.没有变化 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 D.趋于平直【答案】3.B4.A5.B【解析】3.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图中河流由①处流向②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4.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①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故A正确。5.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拓展提升】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出方向为()A.向上游方向 B.东南方向C.向下游方向 D.西北方向2.最近几十年、②处等高线不断向东移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沿岸堆积速度大于侵蚀速度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答案】1.AD2.AC【解析】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和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河流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因此应向上游方向、西北方向凸,AD正确、BC错。故选AD。2.由图知②处为-100米等高线,它不断向东移,就表示原来比-100深的地方(如-200)渐渐变成-100了,说明海水慢慢变浅了,可推测出沿岸堆积速度大于侵蚀速度,可能是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AC正确;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会导致泥沙沉积物减少,B错;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会导致海浪侵蚀加强,D错。故选AC。(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m,回答3~4题。3.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 B.②C.③ D.④4.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250 B.100350C.500250 D.500350【答案】3.A4.C【解析】3.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4.河流位于山谷处,可以判断出a的数值大于300,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数值为500;根据局部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点的数值小于300,大于100。(2020·江西南昌一模)如图是我国西南某地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5~6题。5.E地海拔可能是()A.1170m B.1190mC.1210m D.1230m6.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5.C6.C【解析】5.图示E地位于1200与1220两条等高线之间,则其高度介于1200~1220m之间,故C正确。6.图中甲、丙、丁位于谷地、乙地为山岭,且甲、丙处于陡崖位置;而瀑布多出现在陡崖位置,则甲、丙可能出现瀑布;甲位于鞍部与谷地的结合部,汇水面积小而不可能出现较大瀑布;丙位于较大的谷地中,汇水面积大而可能出现较大瀑布。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如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7~9题。7.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8.图示区域()A.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 B.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C.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D.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9.此季节图示地区()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 D.河流携带泥沙较少【答案】7.B8.A9.D【解析】7.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②处位于山脊的阳坡,符合三叶草生长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量好等特点,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为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所以此处不适合三叶草的生长。ACD错误。故选B。8.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③地海拔在763m﹣764m之间,④地周围闭合曲线数值为763m,与邻近等高线高值相等,根据“低的更低,高的更高”原理,④地海拔在763m﹣764m之间,所以,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A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西北处弯曲比较大区域为山脊,东南部为山谷,有河流发育,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东北流向西南,B错;根据①地等高线分布,①地表的坡面径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北,C错;④地夜晚不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因为④地周围闭合曲线与邻近等高线高值相等,内部应该是一个山峰,受到山峰阻挡,不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D错。故选A。9.通过图中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判断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为当地的枯水期;当地位于非洲西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则可判断为当地夏季。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地平线,则塔影朝向东南,图中溪流自东北流向西南,二者并不平行,A错误。从图中看,地下水补给河流水,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C错误。此时为河流枯水期,河流流量较小,携带泥沙较少,D正确。故选D。(2020·湖南雅礼中学月考)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形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10~12题。10.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11.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长城”的地点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12.图中“人”字形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尽量平行于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答案】10.B11.C12.B【解析】10.读图可知,长城主要分布在山脊上,走向基本按照山脊线延伸方向布局。11.读图可知,甲地东北侧有海拔较高的山岭阻挡,A错误;乙地西北侧的山脊阻挡了视线,B错误;丙地海拔在680~700m,“八达岭长城”海拔在640~660m,丙地海拔较高,且丙地与“八达岭长城”之间的间隔为谷底,视线不受阻挡,C正确;丁地是西侧的山脊阻挡了视线,D错误。故选C。12.由图可知,“人”字形铁路沿着山谷或平行于等高线修建,虽然线路距离增加了,但是降低了坡度,并不是为避开河流,节省建桥成本,因此A、D错误;针对特殊地形特点设计的线路方案,目的不是方便停靠车站;“人”字形铁路要连接的两点是“人”字形撇捺的两个点,可以不开挖隧道绕过山岭,节省成本,故正确答案为B项。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15题。13.图中隧道()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000m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14.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A.M、N B.P、QC.M、Q D.N、P15.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10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A.Ⅰ B.ⅡC.Ⅲ D.Ⅳ【答案】13.C14.C15.A【解析】13.据图可知,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 汽车美容师竞争优势建立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城区八校期中考试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经济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 手术室护无菌技术操作
- 骑车驾驶考试题及答案
- 提升药理学考试成绩的方法试题及答案
- 食品质检员考前模拟题及答案
- 健康家庭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冠状动脉搭桥指南》
- 初一经典、励志主题班会PPT(共63张PPT)
- 《景阳冈》课本剧剧本
- 监理文件审查记录表
- 2023年关于区财政系统人事教育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DB51-T 2997-2023四川省水文数据通信传输指南
- 日立存储设备操作维护手册
- GB/T 700-1988碳素结构钢
- 发展经济学 马工程课件 3.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 GB/T 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 网签授权书(学生就业平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