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A.隋炀帝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盛唐时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他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下列不属于唐朝中外交往史实的是()A.鉴真东B.玄奘西游C.日本遣唐使来中国D.唐蕃和亲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10.如图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755--763)”处应该填写()

A.黄巢起义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11.“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

①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遣唐使”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3.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会盟”“鉴真东渡”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中华文明的起源14.“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A.秦始皇B.汉武帝C.赵匡胤D.李世民15.“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A.B.C.D.17.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A.长江流域B.太湖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18.“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它最早出现于()A.北宋四川地区B.南宋四川地区C.北宋东京城内D.南宋临安城内20.“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材料中说的“市舶”是()A.我国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B.宋朝政府开设的专供外商居住的场所C.东京城中的娱乐场所D.宋朝时政府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大运河》图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河”是谁在位期间开通的?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3分)

仔细观察材料一,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写字母)(3分)

(3)材料二是出自一位君主之口,这位君主是谁?说说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

(4)隋唐时期的繁荣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分)22.(9分)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

唐朝采用了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三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我们书中介绍的这一时期汉藏民族之间有哪一段历史佳话?(2分)(3)依据材料三,“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是什么路?开辟这条路谁的贡献最大?(2分)(4)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唐朝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并予以说明。(3分)据材料三的史实,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启示。(1分)23.(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

东南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朝

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1分)(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1分)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3)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1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分)2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1分)唐太宗实行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请给我国教育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2017-2018学年下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案和解析1.D2.C3.D4.D5.C6.A7.C8.D9.B10.D11.D12.B13.C14.C15.C16.C17.B18.D19.A20.D21.(1)隋炀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用六年时间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因此B点是余杭,从余杭到洛阳要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3)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材料二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由“为人主,可不畏惧!”可知,唐太宗意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隋唐时期的繁荣值得我们借鉴经验有:重视百姓的利益,发展农业,重视发展经济,重视人才选拔,统治者励精图治等。故答案为:(1)隋炀帝;作用: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2)江南河、邗沟、通济渠。(3分)(3)唐太宗(李世民);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或重视民心;注重民意)。(2分)(4)重视百姓的利益,发展农业,重视发展经济,重视人才选拔,统治者励精图治等。(2分)

22.(1)开明(一视同仁)。(2)和亲;文成公主入藏。(3)丝绸之路;张骞。(4)走出去、引进来。玄奘把天竺的佛经带回中国;鉴真把唐朝文化传播到日本。(5)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

23.(1)生产落后,生活贫困(1分)(2)C(1分)(3)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1分)原因: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回答出两点即可,2分。)

24.(1)依据所学,材料一反映的是魏晋时期选拔官员制度--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门弟(出身)高低.隋文帝和隋炀帝改变魏晋时期选拔官员制度,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2)由材料二“新科进士”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科举制.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意思是通过科举考试,天下的人才都被我收罗笼络,可知唐太宗实行科举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3)依据所学,唐玄宗时,将诗赋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