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主题四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3课时影响居住地的自然因素之降水水源地形海洋习题课件晋教版_第1页
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主题四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3课时影响居住地的自然因素之降水水源地形海洋习题课件晋教版_第2页
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主题四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3课时影响居住地的自然因素之降水水源地形海洋习题课件晋教版_第3页
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主题四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3课时影响居住地的自然因素之降水水源地形海洋习题课件晋教版_第4页
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主题四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3课时影响居住地的自然因素之降水水源地形海洋习题课件晋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四寻找地球上的居住地1探究自然条件对居住地的影响第3课时影响居住地的自然因素之降水、水源、地形、海洋目

录CONTENTS01知识清单021星题基础练032星题中档练043星题提升练 1.

降水(1)基本概念①概念: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

⁠和固态

水,统称降水,如雨、雪、冰雹等。②单位:

(mm)。③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常用

来表示。液态水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2)降水的季节变化人们常用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表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规律。(3)降水的空间分布世界各地的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

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一般情况下,海洋水汽容易到达的

地区,降水比内陆地区丰富。(4)气温高低、降水多少、气温与降水配合状况都会影响人类

选择居住地。赤道沿

海 2.

水源(1)与居住地关系:水源是影响人类选择居住地的一个重

要因素。(2)原因:河流、湖泊等天然水源,既可提供

,也可提供鱼类等水产品和航运之便。(3)表现:河流孕育了人类的早期文明,目前,河流沿岸

仍是

和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生产生活

用水人口 3.

地形(1)与居住地关系: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分布在

地区。(2)原因:平原地区地势

,有利于农作物种植,

也有利于居住地建设。但热带地区,人们常选择居住

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平原低平 4.

海洋(1)与居住地关系:从人口分布看,沿海地区人口

⁠。(2)原因:海洋不仅能调节

,还蕴藏着丰富的自

然资源。稠密

气候

释疑解惑 1.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1)看柱状图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

数值,并计算出全年的降水量。(2)找出月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分析降水在一年内

的变化情况,包括该地全年降水多或少,各月降水分

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等。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图4-1-19易误警示某地的年降水量与某地某一年的降水量的区别某地某一年的降水量是指该地这一年的降水量总和,而

某地的年降水量通常是指该地多年的平均降水量。【跨学科·数学】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当地某月5次全

部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

约1

100

mm。据此完成1~2题。本月降水

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降水日期5日7—8日11日15—27日29日降水量15

mm21

mm25

mm153

mm41

mm1.

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B

)A.1

100

mmB.255

mmC.41

mmD.51

mmB2345678910111213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表B.

该地当月处于旱季C.

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D.

该地当月第2次降水的强度最大C23456789101112131点拨: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不是温度表,温

度表是测量温度的工具,A错误;当月降水量超过200

mm,属于降水多的月份,因此不是旱季,B错误;15日—27日降水量达到153

mm,因而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C正确;第2次降水量只有21

mm,降水强

度不大,D错误。23456789101112131[2024年1月烟台期末]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图4-1-

20),完成3~4题。图4-1-2023456789101112131图4-1-203.

世界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

C

)A.

回归线附近B.

内陆地区C.

赤道附近D.

极地地区C234567891011121314.

亚欧大陆内部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B

)A.

海拔高,水汽难以到达B.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C.

气温高,难以形成降水D.

植被少,降水难以存留B图4-1-2023456789101112131点拨: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大陆内部距海遥

远,再加上沿途重重山脉的阻挡,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

达,所以降水少。图4-1-2023456789101112131[2024·滁州月考]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3》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突破80亿,预计到2086年,全球人口将突破104亿。图4-1-2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图4-1-21234567891011121315.

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

A

)A.

亚洲东部和南部B.

欧洲北部和非洲北部C.

北美洲北部D.

大洋洲西部和欧洲西部A图4-1-21234567891011121316.

甲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

)A.

纬度高,气候寒冷B.

海拔较高,气候寒冷C.

纬度低,气候湿热D.

位于内陆,气候干燥A图4-1-21234567891011121317.

印度人口主要分布在恒河流域及德干高原两侧的沿海平原,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D

)①地形平坦

②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达

④降水适宜⑤交通便利D图4-1-21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②④⑤D.

①②④23456789101112131点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排除③⑤;恒河流域及德干高原两侧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降水适宜,适合人口分布,①②④正确。图4-1-2123456789101112131亚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璀璨的中华文明、悠远的古印

度文明、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都在这里孕育生长。读古代亚洲文明发源地分布图(图4-1-22),完成8~9题。图4-1-2223456789101112131图4-1-228.

亚洲古文明发源地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

B

)A.

中高纬度地区B.

河流中下游C.

亚欧大陆内部D.

高原或山地B234567891011121319.

下列关于亚洲适宜古文明发展的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

C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

临近河流,水源充足C.

地处热带,炎热多雨D.

距海较近,港湾众多C图4-1-2223456789101112131点拨:亚洲适宜古文明发展的条件有: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为生产生活提供用水;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业;距海较近,港湾众多,水运便利。古文明大多地处温带地区,气候温和,C错误。图4-1-2223456789101112131[2024·南阳模拟]图4-1-23为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

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图4-1-232345678910111213110.

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

C

)A.

高纬度地区B.

高原地区C.

低海拔地区D.

内陆地区C图4-1-2323456789101112131点拨:亚洲人口密度在0~1

km约52人/km2,1~2km约25人/km2,2~3km约8人/km2,3~4km约9人/km2,4~5km约1人/km2;欧洲人口密度在0~1km约65人/km2,1~2km约15人/km2,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密度分布特征都是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密度大,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密度小,C正确;高原地区海拔较高,人口密度小,B错误;高纬度,气温低,人口稀疏,A错误;从图中不能读出人口分布与内陆地区的关系,D错误。图4-1-232345678910111213111.

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的海拔为(

C

)A.0~1kmB.1~2kmC.2~3kmD.3~4km点拨:非洲人口密度在0~1

km约10人/km2,1~2

km约12人/km2,2~3

km约20人/km2,3~4

km约15人/km2,所以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的海拔为2~3

km。C图4-1-232345678910111213112.

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

A

)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开发程度D.

交通条件A图4-1-2323456789101112131点拨:欧洲位于中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所以欧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终年炎热,海拔较高的地区较为凉爽,适宜人类居住,所以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值分布在高海拔地区,A正确;海陆分布、开发程度、交通条件

也能影响人口分布,但不是导致欧洲与非洲最大人口密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B、C、D错误。图4-1-232345678910111213113.

[综合思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读图4-1-24,回答下列问题。图4-1-2423456789101112131【尝试探究】(1)据a、b、c三图分析,说出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1)地形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图4-1-2423456789101112131点拨:在a图中约55%的人口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世界人口分布占比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