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8_第1页
【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8_第2页
【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8_第3页
【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8_第4页
【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8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八)古代中国的创造和发觉1.四大创造是中华民族的奇迹与傲慢。四位同学分别用下面的说法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创造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是()①最早的创造来自于宋朝②孟子在享受到造纸术带来的便利后加入到推广的队伍中③受到西欧资产阶级的百般推崇④四大创造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发挥最大的推动历史进展的作用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四大创造中,指南针创造最早,战国时期已消灭“司南”;纸最早消灭于西汉前期,孟子不行能见到,排解①②。答案C2.某中同学参与电视节目的学问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创造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消灭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头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消灭始于元朝解析“司南”最早消灭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蔡侯纸”是蔡伦改造的纸,此前造纸术已经消灭,B项错误;活字印刷书籍的消灭始于宋朝,D项错误。答案C3.英国有名学者李约瑟指出:“在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马克思称中国的这种位值制是人类“最奇特的创造之一”。这种位值制是()A.二进位值制 B.五进位值制C.八进位值制 D.十进位值制解析《九章算术》接受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奇特的创造之一”。答案D4.“民以食为天”,古代农书对农业生产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下列有关农书《齐民要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B.主要记载了长江流域的农业生产阅历C.是北魏贾思勰所著D.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解析考查识记力量。《齐民要术》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殊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牧业生产阅历,B项错误。答案B5.《中国科学与文明》一书中写道:“现代争辩显示,中国早期的官僚政治组织对于科学的进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看法的是()A.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B.炼丹家在炼丹时创造火药C.郭守敬编成《授时历》D.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在推动某些科学技术进展方面的作用。四个选项中,只有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是在政府支持下完成的,其他三项都是民间科技成果。答案C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纸创造于西汉的说法,最有力的证据是()A.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遗址发掘出年月约在公元前176—前141年的“放马滩纸”,保存至今B.1933年新疆罗布卓尔汉代遗址发掘出年月约在公元前73—前49年的“罗布卓尔纸”,后毁于战火C.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D.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记载:“俗以为纸始于蔡伦,非也。”解析历史证据最有说服力的是第一手资料,即实物资料,A项正确。答案A7.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创造与发觉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 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解析西方近代世界的到来指新航路的开拓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罗盘针传入欧洲后用于航海,是新航路开拓的条件之一。答案D8.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使用的《时宪历》等西方历法,遭到杨光先(清朝官吏)的攻击。康熙帝让杨光先与南怀仁(西方传教士)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精确     无误,杨光先却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时宪历》,杨光先被革职。对此段材料生疏不正确的是()A.中国的科学技术已落后于世界水平B.南怀仁是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者C.康熙能够吸取和运用西方先进科技D.杨光先反对西方教士的文化侵略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学之间的差异,A、B、C三项均符合材料。材料反映的是“西学东渐”的现象,不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答案D9.1262年,有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被推举给元世祖忽必烈,主持编订了《授时历》,与今日世界通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授时历》其名取意于“敬授民时”。这主要说明()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农业科技特色②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是“重农”政策的体现③中国古代很早就留意科学理论的争辩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领先于世界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授时历》取意“敬授民时”反映了历法的制定是为了服务于农业生产,再依据“早于现行公历300年”,可知①②④均正确。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是实践阅历的总结,缺乏理论的争辩,排解③。答案C10.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进展趋势消灭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解析据图可知,15世纪时,西方科技水平快速上升,中国科技水平快速下降,B项正确,A项错误;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也是在15世纪,C项错误;D项也不符合图示。答案B11.《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A.甲骨 B.丝帛C.竹木简 D.石碑解析“册”字为象形字,其形象一个竹简、木简用绳子穿起来的样子,就形成了最初的书册,穿成后可以手捧而读或置于架上。答案C12.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之一,它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展。关于指南针的记载最早消灭在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有度》中,当时称指南针为()A.指南鱼 B.司南C.指南车 D.罗盘解析指南针的科学原理是利用了磁石指示方向的特性,因其指针固定指向南北方向,故名“司南”。答案B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有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创造和发觉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劲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像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和欧洲有名科学家及其著作简表姓名生卒年著作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徐光启1562—1663《农政全书》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姓名生卒年著作哥白尼1473—1543提出太阳中心说布鲁诺1548—1600提出宇宙无限论培根1561—1626初创近代试验科学伽利略1561—1642用望远镜证明日心说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报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宏大创造。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为精神进展制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学问,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的状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进展在争辩领域、争辩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3)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创造对欧洲历史进展的贡献。(4)你认为3—13世纪“中国的创造和发觉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缘由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像的近代科学?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由领先到落后的变化。第(2)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可知中国科技主要集中在传统科技(农学、医学等),而西方则主要集中在近代天文学领域,再依据所学学问说明两者在争辩方法上的不同。第(3)问主要说明中国的三大创造在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方面的推动作用。第(4)问中的两个问题都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角度分析说明。答案(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争辩领域:中国科技集中于应用型的古典传统科技领域;而西方主要是集中在天文学理论争辩领域。争辩方法:中国的科学家在争辩方法上主要是接受传统的典籍整理和阅历总结;而西方主要接受的是试验方法,重在对事物进展规律的探究上。(3)三大创造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新航路的开拓和海外殖民制服制造了条件,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进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4)主要缘由:农耕经济的高度富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进展;中心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取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进展等。不能产生近代科学的缘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学问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学问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利普斯《事物的起源》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创造,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为精神进展制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依据材料一、二,谈谈四大创造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展。(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肯定又有了新的生疏。请写出来。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概括和应用力量。第(1)问将材料一、二所述四大创造的作用与教材学问结合,分别概述即可。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