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历史试卷_第1页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历史试卷_第2页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历史试卷_第3页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历史试卷_第4页
(主城一诊)重庆市2025年高2025届高三学业质量调研抽测 (第一次)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2025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一次)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存。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论语》中虽然多次提到《诗》,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国风》中的“关雎”一篇。汉代的《毛诗序》写道:“《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欲敢用之缘人焉,用之邦国焉。”这反映出儒家A.克己守礼的修养方式B.相敬如宾的婚恋观念C.敬师重道的传统习俗D.以德化民的理想诉求2.据《后汉书》载,袁安为县功曹时,曾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安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这说明,当时的邮驿A.只负责递送公文B.已出现私营现象C.受政府严格管控D.由功曹专职履责3.唐太宗时,宰相名号众多,诸如参预朝政、专典机密、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皆可预政事堂议。而高宗时,宰相官称只有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而已,即使是尚书仆射亦须加带名号方得预堂议。据此可知,此时期A.国家大事集体决定B.宰相权力逐渐增大C.参议官员品秩低下D.政事堂议日益规范4.宋初承五代之弊,“虽有谏官,且无言责”。天禧元年于御史台中垂、知杂、推直官外别置侍御史以下六员御史,“专主谏奏”,并不兼领职务,三年内不得差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言事御史”。这表明,宋朝A.一直延用五代谏议体制B.皇权受约力度增强公众号雾都资料库C.“台谏分职”方式初现D.中央机构设置混乱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5.明万历年间,重庆綦江知县周作乐创立了文明书院。他命人在綦江文昌宫正殿两旁设书斋房舍以供学生学习和休息,每个月都去考核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为书院的师生亲自讲授程氏之学。这反映出,在当时重庆A.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儒道合流现象出现C.理学融入地方社会治理D.官员掀起办学热潮6.康熙时,只有少数亲信经特许才可以使用密折,不经康熙特许虽封疆大吏亦无权用密折奏事。雍正时,不仅督抚大员可以使用,连知府、道员、副将、参将等中下级官员也可用密折奏事,甚至一些致仕闲居的官员也可用密折向雍正报告事情。此变化反映出A.皇帝掌控力增强B.君臣关系紧张C.官员的权力增大D.朋党斗争激烈7.下图反映了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构成基本情况,据图可知A.议员代表了全体国民利益B.选举是新旧势力妥协的结果C.知识分子是革命主导力量D.国会是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8.1940年,张闻天曾对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作了如下阐释,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欢迎他们使用文化武器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的思想。这说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A.具有固定的组织形式B.采取单一的斗争方式C.形成共同的政治纲领D.反映鲜明的时代主题9.下图是某时期一企业的商标图片,其中的信息反映出A.火柴生产技术的大幅度提高B.公私合营政策在全国被推行C.第一个五年计划已提前完成D.人民民主专政基础得到巩固國營中國百貨公司天津採購供应站包銷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10.据统计,截止2016年12月,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资金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人员1200多万人次,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对促进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发展社会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系列举措A.彰现了我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大国担当B.体现我国“自信自立”的外交方针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独特创新D.消除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11.有学者说,古希腊各城邦的广场政治,陪审团制度、议事会制度都是在明确、严格程序下展开的,各种殖民活动的进行也是在一定程序下开展的,各城邦内公民的日常生活也大都按照契约的方式进行。该学者旨在强调,古希腊具有A.国家观念B.民主精神C.民族意识D.法治思想12.奥斯曼帝国占领巴尔干地区后,允许东正教的教士在他们自己的宗教法庭行使司法权,东正教会在得到素丹的祝福和支持后,可依据自己的管理规则向选区内的教徒征税,并由东正教法庭处理诸如结婚、离婚、犯罪案件等事务。奥斯曼帝国的这一做法A.强化了“政教合一”的体制B.适应了帝国疆域扩张的态势C.增强了基层政权的自治力量D.打破该地区原有的统治秩序13.1831年,辉格党人在英国下院提出取消一大批衰败选邑的选区资格,把议席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工业城镇;要求实行财产资格制:农村增加年收入10镑以上的公簿持奉农和50镑以上的租地农;城镇则统一标准,实行10镑房产持有人选举权。这说明,在英国A.农业生产出现严重衰退B.责任内阁制度逐渐形成C.社会生产影响政治生活D.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14.1958年10月戴高乐宣布实施“君士坦丁计划”,依计划法国政府将提供150亿法郎以促进阿尔及利亚的城市发展,许诺当地人在政府管理部门中享有参与权,当地人获得选举权的标准与宗主国居民的标准相同。据此推知,法国实施“计划”的真正意图是A.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B.推动阿尔及利亚经济发展C.转嫁国内的阶级矛盾D.增进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15.2019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的补贴行为。4月17日,欧盟宣布对价值20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报复美国持续向波音公司提供补贴的行为。这说明A.美国和欧盟的关系破裂B.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C.单边主义阻碍经济发展D.逆全球化成为时代潮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明朝成立之初,朱元璋即下令以里甲与老人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管理乡村。前者负责征收赋役,后者负责宣讲圣谕六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安生理,毋作非为)、律令。宣德以后,老人“皆归于里甲催科及仆隶顶当,朝捶暮楚,人皆耻当”,士绅为代表的非职役性地方精英积极倡导组织乡约。嘉靖以后,乡约开始兴盛于全国,此时的乡约已经具备官方认可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已经开始有意介入乡约的制定与推广。乡约向三方面转型,其首要职责演绎圣谕;其次,与社仓结合,将传统乡约中的消极顾恤变为积极的救助与合作;第三,寓约于甲。“乡约之所约者此民,保甲之所保者亦此民。但约主劝善,以化导为先。保主惩恶,以究诘为重。”——摘编自宋文慧《明代乡约的发展与乡治实践》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他们建设乡村的主张,并付诸实践。梁漱溟认为文化失调是旧时中国社会崩溃的真实原因。因此重建中国社会要以儒家的“理性”为基础,从乡村组织入手,重振中国固有的伦理情谊和道德精神,并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科学技术,走“从农业引发工业”的经济发展道路。晏阳初则认为,中国的乡村建设存在四个基本问题,用四个字来表示,就是“愚、穷、弱、私”,要根本解决这四个基本问题,就要开展四种教育工作,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摘编自张忠民《和谐的努力与幻灭——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英国提出了“保护性治理”的乡村振兴理念。为限制城市的“破坏式”扩张。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先后出台《限制带状发展法》《绿带法案》,通过空间规划解决农村土地占用矛盾并促进城乡融合。同时,为应对农产品短缺,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斯科特报告》与第一部《农业法案》,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城市2䢒度躑随科库支持农业补贴、扶持农业有序发展的规划方案。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日趋强烈,乡村政策制定的目标逐渐转向“乡村生态保护与社区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英国政府努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经营,鼓励地方社区和志愿组织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社区组织—积极分子”合作共治。-摘编自武小龙《英国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与实践逻辑》材料四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摘编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乡村治理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漱溟、晏阳初建设乡村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8分)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英国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6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当前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利条件。(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中国关于甘蔗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辞·招魂》。唐末,有史书记载“甘蔗只生于南方,北人嗜之,而不可得。郭汾阳在汾上,代宗赐甘蔗二十条”。宋中期以后,据王灼《糖霜谱》、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广东、云南、福建9省均有甘蔗种植的记录。明代,甘蔗在浙江、福建、四川、广东、江西等省得到广泛地专业种植,形成连片化经济效益。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详细记述了明代甘蔗的种植技术。——摘编自赵国壮《论中国糖业经济的“明清变革”》材料二1492年之后,甘蔗种植园逐步遍及整个美洲。欧洲的消费者对糖有着贪婪的食欲,尤其是将糖与咖啡、茶和巧克力这样的新型刺激性饮料掺在一起饮用。咖啡、茶、巧克力和糖一样,都生长在热带殖民地种植园。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种植园主最初征募美洲劳动力,但疾病与过度工作引起的大量死亡让种植园主开始用非洲奴隶替换美洲土著。到18世纪才开始使用机械力压榨甘蔗。糖最初专供欧洲社会上层消费,后来也逐渐传播至考核会及各科库阶层。——摘编自皮尔彻《世界历史上的食物》材料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制糖工业不断迈入“走出去”的行列。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布局,通过奖励、无偿补助、贷款贴息、资金注入、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糖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不断推动与巴西、澳大利亚、法国等技术先进的产糖国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糖业分工,降低国内甘蔗生产成本,提升中国糖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制糖企业要想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还培育了一大批国际化经营人才和跨国领军技术人才,形成了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跨国领军制糖企业。——摘编自蓝艳华《中国糖业“走出去”的发展形势与路径探讨》(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甘蔗种植的发展状况。(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糖在西欧社会各阶层中普遍传播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谈谈当代中国制糖工业发展对我国其他经济行业发展的启示。(5分)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1816年10月4日,欧仁·鲍狄埃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工人家庭。13岁时,鲍狄埃开始在一家印刷厂当学徒。1830年七月革命期间,14岁的鲍狄埃目睹了人民的起义和斗争,这对他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