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案_第1页
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案_第2页
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案_第3页
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案_第4页
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方案TOC\o"1-2"\h\u3437第一章农业科技应用概述 390941.1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3236141.2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性 316004第二章农业信息化技术 4148712.1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4187162.1.1物联网技术概述 471662.1.2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214932.1.3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 4186692.2农业大数据分析 4182722.2.1农业大数据概述 4225652.2.2农业大数据分析方法 5217382.2.3农业大数据应用 558982.3农业电商平台 557092.3.1农业电商平台概述 5150522.3.2农业电商平台功能 5196922.3.3农业电商平台优势 59321第三章精准农业技术 636553.1农业遥感技术 6291453.1.1技术概述 6197273.1.2技术原理 6116063.1.3技术应用 6275773.2变革速率技术 6133393.2.1技术概述 6114563.2.2技术原理 6307543.2.3技术应用 6138213.3农业智能监测系统 673193.3.1系统概述 6183653.3.2系统构成 7110353.3.3系统应用 73452第四章农业生物技术 7205084.1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7239094.2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 8160594.3抗病虫害基因工程 89494第五章农业机械化技术 884785.1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 8300025.2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9246085.3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927332第六章节水灌溉技术 1096656.1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10277806.2节水灌溉设备与材料 10224606.2.1节水灌溉设备 1090836.2.2节水灌溉材料 10297476.3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策略 1045126.3.1政策支持 11185106.3.2技术培训与推广 11323406.3.3示范推广 11310396.3.4资金融通 11286646.3.5企业参与 11230576.3.6宣传教育 1125323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174557.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1127177.1.1概述 1197797.1.2存在问题 1232516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2108987.2.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概述 12149307.2.2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12303447.2.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 12223897.2.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12113117.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广 13243077.3.1政策体系构建 13116487.3.2政策推广措施 1324640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13133058.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13244058.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3272238.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策略 1424575第九章农业科技培训与教育 14166919.1农业科技培训现状 1411529.1.1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14157559.1.2培训内容日益丰富 1488379.1.3培训方式多样化 14144549.2农业科技培训模式 1521719.2.1主导型 154039.2.2企业参与型 15160669.2.3社会力量参与型 1587049.3农业科技培训与教育体系的构建 15110959.3.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培训制度 15112149.3.2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5296719.3.3拓展农业科技培训渠道 1587839.3.4创新农业科技培训模式 1565109.3.5强化农业科技培训与教育融合 15106829.3.6建立农业科技培训与教育评价体系 1625035第十章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策略 162481510.1农业科技应用推广现状 16177310.2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模式 16778210.3农业科技应用推广政策与措施 17第一章农业科技应用概述1.1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驱动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等多个领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及相关部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5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以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格局。农业科技服务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1.2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应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是农业科技应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应用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改善农产品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应用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4)保护生态环境。农业科技应用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推广环保型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5)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农业科技应用普及过程中,农民可以学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科技素质。这将有助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第二章农业信息化技术2.1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2.1.1物联网技术概述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的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连接到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为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2.1.2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智能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养分等指标,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智能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湿度,自动控制灌溉系统,实现节水、高效灌溉。(3)病虫害监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4)智能养殖: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动物生长环境,提高养殖效率。2.1.3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1)农业大数据采集: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为农业决策提供支持。(2)农产品质量追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到消费的全过程追溯。(3)农业信息化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2.2农业大数据分析2.2.1农业大数据概述农业大数据是指通过物联网、遥感、卫星等技术,收集和整合的农业相关数据。农业大数据分析旨在挖掘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农业生产、管理、服务提供决策支持。2.2.2农业大数据分析方法(1)数据挖掘: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类算法等方法,挖掘农业数据中的潜在规律。(2)时空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农业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3)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农业生产、市场趋势。2.2.3农业大数据应用(1)智能决策:通过农业大数据分析,为政策制定、农业生产、市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2)农业技术创新:基于农业大数据,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农业金融服务:利用农业大数据,为农业企业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2.3农业电商平台2.3.1农业电商平台概述农业电商平台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的商业模式。2.3.2农业电商平台功能(1)产品展示:为农产品提供在线展示平台,方便消费者选购。(2)在线交易:实现农产品在线订购、支付、配送等功能。(3)信息发布:发布农产品价格、供需、政策等信息,提高市场透明度。(4)农业服务:提供农业技术、市场分析、政策咨询等服务。2.3.3农业电商平台优势(1)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线上交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2)提高市场效率:实现农产品快速流通,提高市场效率。(3)拓宽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拓展农产品销售范围。(4)促进农民增收:通过电商平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第三章精准农业技术3.1农业遥感技术3.1.1技术概述农业遥感技术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业生产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农业资源等进行监测和评估的一种现代化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实时、动态监测的特点,为精准农业提供数据支持。3.1.2技术原理农业遥感技术基于电磁波原理,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搭载的遥感设备,获取地表反射、辐射和散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处理后得到地表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湿度、营养成分等信息。3.1.3技术应用(1)作物监测:通过遥感图像分析,了解作物生长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2)土壤监测:评估土壤质量,指导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活动。(3)农业灾害监测:及时发觉农业灾害,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3.2变革速率技术3.2.1技术概述变革速率技术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的农业技术,主要用于评估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速率,为精准施肥、灌溉等提供依据。3.2.2技术原理变革速率技术通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等,结合气象、土壤等因素,构建作物生长模型,预测作物生长趋势。3.2.3技术应用(1)精准施肥:根据作物生长速率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2)精准灌溉: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3)农业生产管理:通过变革速率技术,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益。3.3农业智能监测系统3.3.1系统概述农业智能监测系统是集成了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的综合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作物生长状况等,为精准农业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3.3.2系统构成(1)遥感监测模块: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搭载的遥感设备,获取地表参数。(2)物联网监测模块: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类数据。(3)大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3.3.3系统应用(1)农业环境监测:实时监测气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2)作物生长监测:实时了解作物生长状况,为精准施肥、灌溉等提供数据支持。(3)农业灾害预警:及时发觉农业灾害,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4)农业生产管理:通过智能监测系统,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益。第四章农业生物技术4.1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主要通过基因编辑手段,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引入作物中,从而赋予作物新的性状。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作物产量:通过引入抗逆基因,使作物在逆境条件下(如干旱、盐碱等)仍能保持较高产量。(2)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将抗病虫害基因导入作物,使其具备较强的抗病虫害功能,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生产成本。(3)改善作物品质:通过引入优质基因,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口感等品质指标。(4)延长作物保鲜期:将保鲜基因导入作物,延长其货架期,降低流通环节的损耗。4.2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保、高效、安全等优点。(1)生物肥料:生物肥料主要包括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微生物肥料通过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有机肥料则通过提供丰富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肥力。(2)生物农药: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微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活性成分,对害虫、病菌等进行防治。植物源农药则从植物中提取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害。4.3抗病虫害基因工程抗病虫害基因工程是农业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基因编辑手段,培育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作物品种。其主要应用如下:(1)抗病毒基因工程:将抗病毒基因导入作物,使作物具备抗病毒能力,降低病毒病的发生。(2)抗细菌基因工程:将抗细菌基因导入作物,使作物具备抗细菌性病害的能力。(3)抗真菌基因工程:将抗真菌基因导入作物,使作物具备抗真菌性病害的能力。(4)抗虫基因工程:将抗虫基因导入作物,使作物具备抗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通过抗病虫害基因工程,可培育出具有较高抗病虫害水平的作物品种,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第五章农业机械化技术5.1农业机械化水平现状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作业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在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上,我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各级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2)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机具不断涌现,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3)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不断壮大,服务领域逐步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5.2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将继续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2)农业机械化区域差异逐步缩小。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我国农业机械化区域差异将逐步缩小,实现全国范围内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均衡发展。(3)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将在智能化、绿色化、精准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4)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5.3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应继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2)优化农业机械化布局。根据各地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优化农业机械化布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3)强化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4)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水平。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5)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6)加强农业机械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第六章节水灌溉技术6.1节水灌溉技术概述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灌溉方式。该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滴灌、微灌、渗灌等,具有节水、节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等特点。在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2节水灌溉设备与材料6.2.1节水灌溉设备节水灌溉设备主要包括喷灌设备、滴灌设备、微灌设备、渗灌设备等。以下分别对这些设备进行简要介绍:(1)喷灌设备:包括喷头、喷枪、管道、泵站等。喷灌设备具有灌溉均匀、节水、节能、适应性强等优点。(2)滴灌设备:包括滴头、滴灌管、管道、泵站等。滴灌设备具有节水、节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等优点。(3)微灌设备:包括微喷头、微灌管、管道、泵站等。微灌设备适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灌溉。(4)渗灌设备:包括渗灌管、管道、泵站等。渗灌设备适用于果园、林地等作物的灌溉。6.2.2节水灌溉材料节水灌溉材料主要包括管道、喷头、滴头等。以下分别对这些材料进行简要介绍:(1)管道:用于输送灌溉水的管道,应具有良好的耐压、耐磨、抗老化功能。(2)喷头:喷头是喷灌设备的核心部件,用于将水流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上。(3)滴头:滴头是滴灌设备的核心部件,用于将水滴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6.3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策略6.3.1政策支持应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对节水灌溉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给予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6.3.2技术培训与推广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科技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民的认识度和接受度。6.3.3示范推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作物,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项目,以实际效果带动农民采用节水灌溉技术。6.3.4资金融通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资金保障。鼓励农民通过贷款、补贴等方式,购买节水灌溉设备。6.3.5企业参与鼓励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形成企业、农民多方共同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格局。6.3.6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册等形式,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七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7.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7.1.1概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1)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通过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3)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各地积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7.1.2存在问题(1)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较大压力。(2)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3)农业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7.2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7.2.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概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7.2.2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1)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2)节能减排技术:推广节能型农业生产设备,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3)高效施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肥配施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7.2.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1)农药减量替代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替代化学农药的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2)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堆肥、沼气发酵等方法,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7.2.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趋势(1)绿色生产技术: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信息化技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智能化水平。7.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推广7.3.1政策体系构建(1)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及相关部门的职责。(2)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3)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激励农民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7.3.2政策推广措施(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2)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推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管,保证政策落实到位。(4)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推动地方履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第八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8.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1)科技成果数量逐年增长。我国科研实力的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逐年增加,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2)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高。尽管科技成果数量增长,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有待提高。部分科技成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受限于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因素,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3)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仍存在不畅现象,如信息不对称、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导致部分科技成果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4)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鼓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政策支持仍显不足,制约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8.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我国应建立以下转化机制:(1)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制定具体措施,保证政策落地生根。(2)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鼓励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3)优化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成果推广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成果推广能力,保证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生产实践。(4)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8.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以下策略:(1)提升科技成果成熟度。在科技成果研发阶段,注重技术创新和实用性的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2)加强科技成果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认知度。(3)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组织科技成果供需双方进行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4)培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队伍的整体素质。(5)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第九章农业科技培训与教育9.1农业科技培训现状9.1.1培训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业科技培训规模逐年扩大,培训覆盖范围逐渐拓宽。各级农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纷纷投入资源,组织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和服务。9.1.2培训内容日益丰富农业科技培训内容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培训内容既有理论讲解,也有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9.1.3培训方式多样化目前农业科技培训方式多样化,包括现场教学、网络教学、视频教学、现场演示等。这些培训方式使农民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培训效果。9.2农业科技培训模式9.2.1主导型主导型培训模式以为主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推广等方式,组织农业科技培训。这种模式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开展。9.2.2企业参与型企业参与型培训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结合企业自身业务,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培训。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企业在农业科技培训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9.2.3社会力量参与型社会力量参与型培训模式以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主体,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这种模式弥补了和企业培训资源的不足,丰富了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质量。9.3农业科技培训与教育体系的构建9.3.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培训制度,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考核等环节,保证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9.3.2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