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7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中,又名日正、中午,表时间,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B.鸡鸣,古代记时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夜里1点至3点。C.下九,指农历每月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聚会的日子。D.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向之所欣(从前)景翳翳以将入(日光)A.群贤毕至(全,都)少长咸集(全;都)

崇山峻岭(高)审容膝之易安(深知)B.夫人之相与(交往)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感吾生之行休(将要)C.感慨系之矣(附着)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意态,情趣)舟遥遥以轻飏(船缓缓前进)D.茂林修竹(修整)列坐其次(旁边)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虽然)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扣:敲击)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向:刚才的)D.汝识之乎(识:记得)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下列对《再别康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四行一节,诗行两两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整齐排列,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B.第二节,写出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C.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6、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最后一句的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C.“天堑无涯”的意思是天然壕沟广阔无边,“天堑”在这里指钱塘江。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写出了杭州的富庶与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7题,共14分)7、通假字。

(1)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____”,____

(2)来吾道夫先路“道”同“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错”同“____”,____

(4)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____”,____

(5)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____”,____

(6)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____”,____

(7)芳菲菲其弥章“章”同“____”,____8、文化常识: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的正误。

(1)《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_____

(2)“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楚辞》是由西汉刘向创作而成的。_____

(3)“回朕车以复路兮”中的“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_____

(4)考,称已故的父亲。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称自己已故的母亲为“妣”“先妣”,而已故的父母就合称为“考妣”。_____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_____9、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

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_______________

謇朝谇而夕替替:_______________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耽:_______________

岂余心之可惩惩:_______________

③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_______________

唯昭质其犹未亏昭:_______________

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_______________

皇览揆余初度兮揆:_______________10、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二三其德____________(2)士贰其行____________

(3)三岁食贫____________(4)其黄而陨____________1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其含义。

(1)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__(2)来吾道夫先路_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_____________(4)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

(5)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_____(6)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_____

(7)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12、《拟行路难(其四)》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说明什么哲理?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4、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5、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评卷人得分四、情景默写(共2题,共10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摹写行人艰难行走的情态,侧面表现蜀道的艰险。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艰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动人画面。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惆怅,矛盾痛苦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21、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即中午12点;是一天的太阳正中之时”错误,“日中”指中午太阳仰角最大时,不是中午12点。

故选A。2、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B.“修短随化”意思是“人的生命的长短由自然决定”;“化”,自然。

C.“喻之于怀”意思是“不能明白于心”;“喻”,明白,一说是消解﹑释怀的意思。

D.“茂林修竹”意思是“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修”,高。

故选A。3、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虽:即使。句意: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故选A。4、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B.“浸透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赏析错误;应该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故选B。5、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博士”是官名。

故选A。6、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错;“户盈罗绮,竞豪奢”照应上文的“钱塘自古繁华”,写出的是杭州的繁华景象,并无批判之意。

故选D。二、其他(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1)“辟”;本义是法,刑法;通“避”,形容词,僻静;幽静。全句可译作:我把江离和幽香的白芷披在肩上。

(2)“道”;本义是道路;通“导”,动词,可译作“引导”。全句可译作:来吧,我在前面为你带路。

(3)“错”;本义是错误;通“措”,名词,举措。全句可译作:人们都违背法度,改变正常的举措。

(4)“圜”;本义是圆环;通“圆”,名词,圆凿。全句可译作:哪里有圆凿可以安上方柄。

(5)“伏”;本义是趴;通“服”,保持。全句可译作:保持清白节操,为正直的信仰而死。

(6)“离”;本义是捕获;通“罹”,遭受。全句可译作:向君王进言不被听取,反而遭受责难获罪。

(7)“章”,本义是音乐的一曲;通“彰”,显著。全句可译作: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解析】(1)“僻”;僻静;幽静;(2)“导”,引导(3)“措”,举措;

(4)“圆”,圆凿;(5)“服”,保持;(6)“罹”,遭受;(7)“彰”,显著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1)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离骚》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说法正确。

(2)“《楚辞》是由西汉刘向创作而成的”说法错误。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因此,《楚辞》是由刘向整理、编辑而成,并非由刘向“创作而成”。

(3)在先秦时期;“朕”只是“我”的一种说法而已。不仅尊贵的人能用,贩夫走卒也可以自称为“朕”。如屈原就曾在《楚辞·离骚》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里,屈原就用朕来表示自己。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说法正确。

(4)“考妣”在古代称已死的父母。父死后称“考”;母死后称“妣”。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说法正确。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之前的诗歌,是《诗经》这样集体创作的作品;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说法正确。【解析】①.√②.×③.√④.√⑤.√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①句意;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爽”,差错;过失。

②句意;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替”,废弃。

(2)①句意;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耽”,沉溺;沉醉。

②句意;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惩”,因受创而戒止。

(3)①句意;登上那毁坏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垝”,毁坏。

②句意;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昭”,光明纯洁。

(4)①句意;自从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徂”,往。

②句意,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揆”,测度、衡量。【解析】①.差错、过失②.废弃③.沉溺、沉醉④.因受创而戒止⑤.毁坏⑥.光明纯洁⑦.往⑧.测度、衡量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二三其德:他的感情一变再变。二三: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2)士贰其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贰: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

(3)三岁食贫: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4)其黄而陨: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解析】①.二三: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②.贰: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③.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④.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1)句意为: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辟;同“僻”,僻静;幽静。

(2)句意为: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道,同“导”,引导。

(3)句意为: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错;同“措”,举措。

(4)句意为: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圜;同“圆”,圆形。

(5)句意为:进取不成反而获罪。离;同“罹”,遭受。

(6)句意为: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章;同“彰”,显著。

(7)句意为: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伏,同“服”,保持。【解析】①.辟,同“僻”,僻静、幽静。②.道,同“导”,引导。③.错,同“措”,举措。④.圜,同“圆”,圆形。⑤.离,同“罹”,遭受。⑥.章,同“彰”,显著。⑦.伏,同“服”,保持。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及情感态度的能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诗歌开篇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然而,就在这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里,诗人却顿悟出了与之相似相通的某种人生哲理。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下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解析】运用比喻手法。作者以“水”喻人,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13、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孳”;繁殖。“顺”,顺应。“焉尔”,罢了。

(2)“苟”;如果。“恩”,宠爱。“忧”,担心。

(3)“吾小人”,我们小民。“飧”,晚饭。“饔”,早饭。“暇”,空闲。“蕃”,使动用法,使繁盛。“安”,使动用法,使安定。【解析】(1)我郭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活得长久且孳长茂盛;(只是)能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它依照本性生长罢了。

(2)假使能有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对树养护太过,担心得太多。

(3)我们小民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4、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15、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赏析错误;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故选D。

《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16、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仔细阅读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这是写景,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的手法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解析】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17、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

《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解析】(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18、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为主”错误;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主题:本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并对诸葛亮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抒发了自身的仕途失意悲哀。

表达方式:本诗“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此句是咏古迹抒情,其余七句均是议论,“诸葛大名垂宇宙”评价诸葛亮名垂千古;“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评价其抱恨终身,英雄未遂平生志。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景,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议论,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赞扬其才能和忠心;尾联抒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