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2、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引起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3、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FOXP3基因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器官移植后,可注射药物抑制FOXP3的基因表达来减弱排异反应B.某些严重过敏患者体内的FOXP3基因表达产物量高于正常人C.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多时,机体产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大D.当调节性T细胞数量过少时,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可能会减小4、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d点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③过程发生在淋巴结B.图甲中效应T细胞能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5、下列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温带地区树木形成规则的年轮主要与光的周期性变化有关B.在春季播种冬小麦,在生长期进行低温处理也可使其正常开花C.需要光才能萌发的种子一般都比较小,储藏的营养物质也很少D.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受到光照时会影响细胞特定基因的表达6、某种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相应反应,以应对入侵的该种新冠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会产生溶菌酶、细胞因子、抗体、疫苗等免疫活性物质并发挥免疫作用B.被新冠病毒侵染的肺部细胞会产三种干扰素,后者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抵抗感染作用C.当再次感染同种新冠病毒时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D.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通过接种针对该种新冠病毒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其方式是主动免疫7、研究表明,缺少运动可能会使人体内Piezol蛋白失去活性,会降低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的密度,使血液流动受限而活动变得困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iez01蛋白合成以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B.肌肉组织中,CO2一般从毛细血管向组织液运输C.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重新吸收回淋巴液8、正常人体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维持相对平衡,当人体对水的摄入量超过排出量时会导致机体内水的总量过多,严重时会出现水中毒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高温环境中,若只给机体补充水,可能会导致水中毒B.若水中毒较严重且不能及时有效缓解,会造成细胞损伤,危害健康C.水既是良好溶剂,也能为细胞内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细胞代谢需要水参与,代谢旺盛时,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9、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DNA和RNA之间互为模板合成C.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D.乙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共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1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产生抗体的功能C.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人体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12、下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1中各突触生理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迟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海水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值将会变大C.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13、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生长素定向转运抑制剂(NPA)对顶端优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用生长状况相同的一年生杨树枝条进行了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组别顶芽处理侧芽处理侧芽生长情况甲去除涂抹蒸馏水++++乙保留涂抹一定浓度的6-BA++++丙保留涂抹NPA++++++丁保留涂抹蒸馏水+

注:“+”表示侧芽生长情况且数量越多表示生长越明显A.乙组和丁组对比说明6-BA可以一定程度解除顶端优势B.甲组和丙组的结果相对比,说明侧芽处的生长素只来自顶芽C.综合分析四组结果可知6-BA和NPA均能解除顶端优势,且该实验条件下NPA效果比6-BA好D.根据本题中6-BA和NPA的作用可知,二者都属于植物激素14、如图为膝跳反射模式图,①~⑥表示细胞或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④⑤是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兴奋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B.神经递质只有在进入下一神经元内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C.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会使下一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D.发生膝跳反射时,①处肌肉发生收缩的同时⑥处肌肉发生舒张15、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其变化幅度不大的原因是()A.通过呼吸系统可以不断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B.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C.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的相对稳定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可以调节血浆16、β-淀粉样蛋白(Aβ)在大脑内积累形成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大标志。研究表明,大脑电信号传导中断可导致Aβ积累。γ振荡(大脑中神经元网络振荡放电频率在30-90Hz段被称为γ振荡)下降后,模型小鼠Aβ累积形成斑块,出现认知能力的衰退。刺激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区内的神经元产生γ振荡,显著减少了该脑区Aβ的形成,并且激活了小神经胶质细胞(大脑免疫细胞)来清除Aβ。科学家把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放在装有LED灯的盒子内,以40Hz的频率闪灯,利用相关技术在小鼠初级视皮层诱导产生Aβ振荡,小鼠视皮层内Aβ水平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大脑电信号传导不需要能量B.γ振荡水平下降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C.40Hz频率闪灯诱导Aβ振荡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手段D.小神经胶质是定居在脑内的吞噬细胞,在脑损伤过程中可以逆行分化成为其他类型的神经胶质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因子,体现出全能性17、2021年3月,某地疾控部门对新冠疫苗接种做了如下说明:①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②免疫程序为2针,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病毒灭活疫苗不能进入机体细胞,注射疫苗属于免疫治疗B.第2次接种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泌更多的抗体C.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体液免疫D.奥密克戎新冠毒株能够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免疫过程中均会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中。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19、图一是分泌细胞(甲)分泌的某种物质(①)与靶细胞(乙)结合的示意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____。

(2)正常人饭后,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胰岛素是由________分泌的。

(3)若分泌细胞为下丘脑细胞,那么靶细胞则为____细胞。

(4)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及其泡内物质的形成与细胞内的____(细胞器)有关。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

(6)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某种药物能够阻止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图二C处,刺激D处,预计突触后膜的神经元将发生_____________。20、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_____和_______,这两道防线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_______;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和_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_______。2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_____________反应速度____________作用范围______________作用时间______________22、突触的类型: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_;轴突——_______;轴突——_________;传递特点_____________性。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3、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4分)24、器官切除法是研究激素生理作用的常用方法。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用于研究_____;也可用于研究切除垂体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

(2)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不做任何处理;B组的处理是切除垂体。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第①步有何不妥_____;原因是_____。

(3)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激素和_____激素。25、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植物体内的脱落酸(ABA)浓度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1)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

(2)研究人员对同一种、生长状况近似的植物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其中第2组和第3组分别在相应时间除去高浓度盐溶液。图1所示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ABA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ROS和IP3,cADPR等信号途径激活__________上的Ca2+通道,使Ca2+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的增加,使K+及Cl-大量流出细胞,进而使保卫细胞的渗透压__________,保卫细胞__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气孔__________。

(4)综合上述资料可知,ABA在盐胁迫的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试题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故A正确。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靶细胞或靶器官,故B正确。正常情况下,通过调节,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故C正确。细胞的代谢主要场所是细胞内,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C【分析】【分析】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

A;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肾上腺,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A正确;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B正确;

C;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C错误;

D;寒冷环境下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会引起下丘脑产生电位变化,D正确。

故选C。3、C【分析】【分析】

据题图可知;造血干细胞中FOXP3基因表达,可分化形成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效应T细胞活化的作用。如果造血干细胞中FOXP3基因不表达,可分化形成初始性T细胞,再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详解】

A;由图可知;注射药物抑制FOXP3基因的表达,调节性T细胞减少,不能抑制效应T细胞活化,效应T细胞增多,因此排异反应较强,A错误;

B;某些严重过敏患者体内的效应T细胞数量高于健康人体;则FOXP3基因表达产物量低于正常人的,B错误;

C;当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过多时;效应T细胞不能活化,不能监控清除体内发生病变的肿瘤细胞,机体产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加,C正确;

D;当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缺乏时;效应T细胞活化,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的能力增加,D错误。

故选C。4、B【分析】【分析】

1;分析图甲;①②③表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形成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④⑤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⑥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2、分析图乙,注射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抗体。

【详解】

A;图甲③过程;是T细胞成熟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胸腺,A错误;

B;图甲中效应T细胞能释放穿孔素等物质诱导靶细胞凋亡;B正确;

C;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分化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

D;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第二次免疫,不属于过敏反应,D错误。

故选B。5、A【分析】【分析】

1;温带地区;树木年复一年地加粗,构成一圈圈的年轮,表现出季节周期性变化。年轮形成的原因是:在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在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

2;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花作用。冬小麦、东大麦、蕙兰等就是这样。

3;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详解】

A;温带地区树木形成规则的年轮主要是在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在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与光的周期性变化无关,A错误;

B;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花作用,B正确;

C;研究发现;需要光才能萌发的种子一般都比较小,储藏的营养物质也很少,C正确;

D;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D正确。

故选A。6、C【分析】【分析】

1;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的特点:(1)异物性,但也有例外,如癌细胞、损伤或衰老的细胞;(2)大分子性:抗原多数是蛋白质,其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病毒的衣壳)。

2;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详解】

A;疫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肺部细胞不能产生干扰素;B错误;

C;当再次感染同种新冠病毒时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细胞;C正确;

D;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通过接种针对该种新冠病毒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其方式是被动免疫,D错误。

故选C。7、C【分析】【分析】

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有:机体从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机体细胞分泌的物质如激素、分泌蛋白等;氧气、二氧化碳。

【详解】

A;Piez01蛋白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是细胞内而非内环境中,A错误;

B、肌肉组织中,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一般从组织细胞运往组织液,再经由血液循环运输,B错误;

C;北湖安居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浆参与构成内环境,血液流动受限会影响肌肉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C正确;

D;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D错误。

故选C。8、C【分析】【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在高温环境中;人体大量出汗,若只补充水,而不补充盐,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严重的会导致水中毒,A正确;

B;水中毒严重时;会引起细胞内液增多,影响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危害健康,B正确;

C;水不提供能量;C错误;

D;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D正确。

故选C。9、C【分析】【分析】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肝糖原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ATP和ADP也可以相互转化。

【详解】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A错误;

B;转录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逆转录时以RNA为模板合成DNA,B错误;

C;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C正确;

D;当细胞内有吸能反应发生时;会发生ATP水解产生ADP、Pi和释放能量的反应,当细胞内发生放能反应时,会发生ADP和Pi与能量合成ATP,D错误。

故选C。

【点睛】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B: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肝细胞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甲是组织液,乙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乙是血浆,丙为淋巴。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肝细胞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甲是组织液,乙与甲进行物质交换是双向的,乙是血浆,丙为淋巴。如果血浆(乙)中的蛋白质偏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会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

B.NaHCO3为缓冲物质;可与乙血浆中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B正确;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以神经调节为主,C错误;

D.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1层肝细胞膜,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2层膜),共5层膜,5层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故选BD。11、A:D【分析】【分析】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详解】

A;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A正确;

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B错误;

C;肿瘤坏死因子属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溶菌酶可以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C错误;

D;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D正确。

故选AD。12、D【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图2是在图1所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随时间变化图,分析可知B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图3为突触结构的亚显微模式图。

【详解】

A;分析图1可知;在图1中共有3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会具有放大作用,从而使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延长,A正确;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或导致动作电位式Na+内流量增多;从而使图2中B点值变大,B正确;

C;在图3中;当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由于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不同,因此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正确;

D;反射活动要靠反射弧完成;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即该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13、B:D【分析】【分析】

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详解】

A;乙和丁的自变量为是否一定浓度的6-BA处理;两者都保留顶芽,但乙组涂抹一定浓度的6-BA后,侧芽生长明显,因此说明6-BA可以一定程度解除顶端优势,A正确;

B;甲和丙的自变量是有无顶芽和侧芽是否涂抹NPA;且丙中侧芽生长明显,变量不唯一,不能比较,因此甲和丙的结果不能说明侧芽处的生长素只来自顶芽,B错误;

C;甲、乙、丁组实验结果说明6-BA能解除顶端优势;甲、丙、丁组实验结果说明NPA能解除顶端优势,且NPA组侧芽生长更明显,因此四组结果说明6-BA和NPA均能解除顶端优势,且该实验条件下NPA效果比6-BA好,C正确;

D;6-BA和NPA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但都是人工合成的,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而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D错误。

故选BD。14、C:D【分析】【分析】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据图可知;该反射为膝跳反射,①中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神经中枢,④⑤表示传出神经,⑥表示效应器。

【详解】

A;结构④⑤是该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兴奋传递时,由于在细胞间传递的单向性,决定在反射弧上也是单向传导,A错误;

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内,B错误;

C;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递质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下一神经元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是下一个神经元更难兴奋,C正确;

D;发生膝跳反射时;③处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④处的传出神经兴奋,因此①处肌肉发生收缩;③处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⑤处的传出神经被抑制,因此⑥处肌肉发生舒张,D正确。

故选CD。15、A:B:C【分析】【分析】

内环境中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A;通过呼吸系统可以不断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使内环境的pH处于7.35~7.45,A正确;

B、H2CO3/NaHCO3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也是维持血浆pH值的一种机制,B正确;

C;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C正确;

D;缓冲对存在于血浆中;不是由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的,D错误。

故选ABC。

【点睛】16、B:C【分析】【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详解】

A;大脑电信号的传导消耗能量;A错误;

B;根据题干中“γ振荡下降后;模型小鼠Aβ累积形成斑块,出现认知能力的衰退。刺激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区内的神经元产生γ振荡,显著减少了该脑区Aβ的形成”可知,γ振荡水平下降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B正确;

C.据图可知;经40Hz频率闪灯诱导Aβ振荡后,小鼠视觉皮层内Aβ水平下降,所以40Hz频率闪灯诱导Aβ振荡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手段,C正确;

D.小神经胶质是定居在脑内的吞噬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因子,在脑损伤过程中可以逆行分化成为其他类型的神经胶质细胞,但是没有产生完整个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组织细胞,不能体现出全能性,D错误。

故选BC。17、C:D【分析】【分析】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多次注射原理是二次免疫,是机体产生更多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病毒更敏感,敏感时间更持久。

【详解】

A;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为产生记忆细胞;全病毒灭活疫苗属于抗原,不属于免疫治疗,A错误;

B;第2次接种属于二次免疫;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泌更多的抗体,B错误;

C;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组织液,即内环境,引起体液免疫,C正确;

D;只要是抗原侵入人体;最终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故选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略

【分析】【详解】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根据对系统的促进和抑制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解析】信息19、略

【分析】【分析】

分析图一:图一是分泌细胞(甲)分泌的某种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乙)结合的示意图;分析图二:A表示突触前神经元;B表示突触后神经元,C表示突触间隙。

【详解】

(1)由于靶细胞膜上有受体;所以分泌细胞的分泌物能与靶细胞相互结合。

(2)正常人饭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以降低血糖浓度,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3)下丘脑细胞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而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4)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与神经调节相比其特点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5)突触小泡及其泡内物质的形成与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有关;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6)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作用后就会被分解,若某种药物能够阻止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图二C处,刺激D处,预计突触后的神经元将发生持续性兴奋。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血糖调节,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解析】糖蛋白(受体)胰岛B细胞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反应较缓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高尔基体流动性持续性兴奋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皮肤和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淋巴器官特异性免疫21、略

【解析】①.反射弧②.体液运输③.迅速④.较缓慢⑤.准确、比较局限⑥.较广泛⑦.短暂⑧.比较长22、略

【分析】【分析】

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轴突-轴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或轴突末梢相接触。轴突-肌肉突触: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轴突-腺体突触:轴突末梢与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

【详解】

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轴突-轴突突触: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或轴突末梢相接触。轴突-肌肉突触:轴突末梢与肌肉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轴突-腺体突触:轴突末梢与腺体细胞的细胞膜相接触。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解析】树突轴突胞体肌肉腺体单向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3、B【分析】【详解】

运动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多,糖氧化分解加强,血糖浓度降低,随之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本题说法错误。五、实验题(共2题,共4分)24、略

【分析】【分析】

1;探究实验设计时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2;垂体分泌的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垂体。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控制甲状腺的活动。

甲状腺。

控制甲状腺的活动。

促性腺激素。

性腺。

控制性腺的活动。

性腺。

控制性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