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鲁人新版七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剂;发泡剂.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聚集而成。

B.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

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m{(}rm{)}A.B.C.D.3、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将该物质在氧气中或空气中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有:rm{垄脵}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rm{垄脷}用无水硫酸铜检验;rm{垄脹}用澄清石灰水检验;rm{垄脺}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rm{.}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rm{(}rm{)}A.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B.rm{垄脷垄脹垄脺}C.rm{垄脵垄脷垄脹}D.rm{垄脷垄脹}4、rm{-}个烟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防火要从细节做起rm{.}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rm{(}rm{)}A.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B.提供可燃物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rm{)}A.rm{20隆忙}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rm{40隆忙}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采用升温的方法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rm{60隆忙}时,在rm{100g}水中加入rm{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rm{200g}6、下面是小波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rm{(}rm{)}

。选项主题归纳rm{A}元素与物质的组成组成水的元素rm{-}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氧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氮元素;rm{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金属铜rm{-}由rm{Cu}原子构成;

氧气rm{-}由rm{O_{2}}分子构成;

氯化钠rm{-}由rm{Na^{+}}和rm{Cl^{-}}构成;rm{C}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rm{-}验纯;

汽车到加油站加油rm{-}严禁烟火;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rm{-}注意室内通风;rm{D}在探究灭火所采取的方法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rm{-}用湿抹布扑盖;

电器因短路起火rm{-}用水浇灭;

炒菜时油锅着火rm{-}立即盖上锅盖;A.rm{A}B.rm{B}C.rm{C}D.rm{D}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m{(}rm{)}A.B.C.D.8、小明同学从rm{CH_{4}+2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CO_{2}+2H_{2}O}中获得以下信息:

rm{CH_{4}+2O_{2}dfrac{

underline{;{碌茫脠录};}}{;}CO_{2}+2H_{2}O}该反应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rm{垄脵}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rm{垄脷}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rm{垄脹}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rm{垄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rm{垄脻}rm{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rm{2}rm{(}A.rm{)}B.rm{垄脵垄脷垄脺垄脻}C.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D.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脻}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垄脻}9、在试管中加热rm{2-3mL}某种液体有如下一些操作:rm{垄脵}点燃酒精灯,加热;rm{垄脷}在试管中加入rm{2-3mL}液体;rm{垄脹}将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rm{垄脺}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rm{.}正确的操作顺序是rm{(}rm{)}A.rm{垄脵垄脷垄脹垄脺}B.rm{垄脷垄脺垄脹垄脵}C.rm{垄脹垄脷垄脵垄脺}D.rm{垄脷垄脹垄脺垄脵}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某同学取不同质量的某铁和铝的合金分别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质量分数相等).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100g盐酸100g盐酸100g盐酸所取合金质量13.9g16.9g19.9g产生H2质量0.7g0.8g0.8g

A.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9.2%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C.加入合金13.9g时盐酸过量。

D.加入合金16.9g时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浓盐酸敞口久置质量减小,浓硫酸敞口久置质量增大,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12、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rm{(}rm{)}A.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根据守恒观:rm{10mL}酒精与rm{1mL}水混合后得到rm{20mL}液体C.根据转化观:有机物和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根据结构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内质子数相同13、rm{t_{2}隆忙}时,将甲、乙固体各rm{W}rm{g}rm{(}不含结晶水rm{)}分别加入到盛有rm{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rm{1}降温到rm{t_{1}隆忙}时现象如图rm{2(}水分不蒸发rm{)}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rm{)}A.图rm{3}中rm{M}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B.图rm{2}中甲溶液一定饱和,乙溶液不一定饱和C.图rm{2}乙溶液一定比甲溶液浓D.当rm{W=50g}时,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14、乙烯rm{(C_{2}H_{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rm{.}常温常压时,乙烯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7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rm{(}rm{)}A.rm{C_{2}H_{2}}B.rm{CO}C.rm{H_{2}}D.rm{CH_{4}}1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rm{.}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rm{.}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

A.导管rm{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导管rm{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现有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Z____、N____.

(2)写出X→W的化学方程式____.

17、(2010•洛江区质检)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8、与氖原子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某阳离子质子数是12,则某阳离子的名称是____,符号是____,其氧化物分子式的化学式是____.19、将一定质量的铝粉放入含rm{AgNO_{3}}rm{Cu(NO_{3})_{2}}和rm{Zn(NO_{3})_{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滤液的颜色为______,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______.20、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分为_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电子,变成______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21、有rm{X}rm{Y}rm{Z}三种金属,能发生以下反应:rm{Y+2XNO_{3}篓TY(NO_{3})_{2}+2X}rm{Z+YSO_{4}篓TZSO_{4}+Y.}则rm{X}rm{Y}rm{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2题,共10分)22、已知rm{A}rm{B}rm{C}rm{D}rm{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的转化关系rm{.}其中rm{A}rm{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液态;rm{D}是最理想的燃料;rm{E}是空气成分;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试回答:

rm{(1)}写出rm{C}rm{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rm{C}______;rm{D}______;

rm{(2)}写出rm{A隆煤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3)D}作为最理想的燃料,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

rm{(4)}写出rm{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23、如图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图中“rm{}”表示虚线两边的化合物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rm{.}请根据以下每小题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

rm{(1)}若rm{A}能与rm{B}rm{F}rm{D}分别反应,rm{C}rm{G}rm{E}能顺时针转化,rm{B}rm{F}rm{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rm{C}rm{G}rm{E}.

已知:rm{B}与rm{D}rm{C}与rm{E}rm{F}与rm{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rm{.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rm{F}中元素质量比为rm{7}rm{3.}那么rm{A}的化学式为____,rm{F}与rm{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rm{F}转化成r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rm{(2)}若rm{C}rm{G}rm{E}依次能向中心转化,最终生成rm{A}且rm{C}rm{G}rm{E}能顺时针转化.

已知:rm{C}rm{G}rm{E}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rm{A}rm{B}rm{D}rm{F}也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rm{G}是几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rm{.}那么rm{A}的化学式为____,rm{E}转化成rm{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rm{C}转化成rm{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共2题,共4分)24、根据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rm{(1)}分别写出标号rm{垄脵}rm{垄脷}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rm{(2)}写出用rm{A}rm{D}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出用rm{D}装置能够收集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rm{(3)}若rm{B}装置中的固体为大理石,rm{垄脵}中加入______可制取rm{CO_{2}}要获得干燥的rm{CO_{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的rm{C}装置,再用rm{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rm{(}选填“rm{a}”或“rm{b}”rm{)}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rm{B}改为rm{F}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25、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rm{(1)}把红热的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____;瓶底预先放了少量水,水的作用:____;

rm{(2)}【探究一】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rm{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rm{90拢楼}rm{70拢楼}rm{60拢楼}rm{59拢楼}的rm{O_{2}}中实验。

实验现象如下表:

【结论】从上表可以看出,就rm{0.38mm}铁丝而言,氧气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____。rm{(}填“剧烈”或“不剧烈”rm{)}

【探究二】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铁丝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rm{(}直径均为rm{0.38mm)}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完成下表: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____rm{(}填元素符号rm{)}有关,请推测上表中rm{a}处实验现象可能为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

A、超临界二氧化碳就是二氧化碳,是由CO2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并不是新合成的物质,故B错误;

C;超临界二氧化碳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的新状态;在常温下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故D正确;

故选B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A【分析】解:rm{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rm{A}.

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A}3、B【分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来回答本题,燃烧后有水生成说明含有氢元素,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含有碳元素.

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到水会生成五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有水生成,即化合物中含有氢元素;通过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就有二氧化碳存在了,即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是否有氧需要通过计算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差来判断.

故选:rm{B}.【解析】rm{B}4、A【分析】解:香烟燃烧能够放出热量,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rm{.}所以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故选A.

燃烧的条件是:rm{(1)}物质具有可燃性rm{.(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rm{.(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rm{.}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的烟头正好起到了提高可燃物温度的作用.【解析】rm{A}5、C【分析】解:rm{A}rm{20隆忙}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错误;

B;不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用升温的方法,故正确;

D、rm{60隆忙}时甲的溶解度是rm{60g}即rm{100g}水中最多溶解rm{60g}的甲,所以在rm{100g}水中加入rm{100g}甲,最多溶解rm{60g}得到溶液的质量是rm{160g}故错误;

故选:rm{C}.

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不知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无法确定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C;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解答;

D;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查找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明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并能结合题意解答相关问题.【解析】rm{C}6、D【分析】解:rm{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空气中元素含量的排序为氮、氧等,所以正确.

B;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铜是金属,由铜原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所以正确.

C;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大量汽油蒸气,遇火发生爆炸,煤燃烧不充分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中毒,所以正确.

D;为了防止触电;电器着火时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所以错误.

故选D.【解析】rm{D}7、C【分析】解:rm{A}取用块状药品应用药匙;应用镊子,防止药品有毒,故A错误;

B;为防止药品污染;打开试剂瓶时,将瓶塞倒放在桌上,故B错误;

C;使用量筒时视线要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

D;防止沸腾的液体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A;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需匙或纸槽;颗粒则用镊子夹;

B;从防止药品污染的角度分析;

C;使用量筒时视线要与量筒内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C}8、B【分析】解:解:由化学方程式rm{CH_{4}+2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O_{2}+2H_{2}O}则可知道:反应物为rm{CH_{4}+2O_{2}dfrac{

underline{;{碌茫脠录};}}{;}O_{2}+2H_{2}O}和rm{CH_{4}}生成物为rm{O_{2}}和rm{CO_{2}}及反应条件为点燃;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rm{H_{2}O}个甲烷分子和rm{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rm{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rm{1}个水分子;宏观上,每rm{2}份质量的甲烷和rm{16}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rm{6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rm{44}份质量的水.

rm{36}反应物是甲烷和氧气;故正确;

rm{垄脵}反应条件是点燃;故正确;

rm{垄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故正确;

rm{垄脹}由方程式可知,rm{垄脺}个rm{1}分子和rm{CH_{4}}个rm{2}分子反应生成rm{O_{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rm{1}个水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正确;

rm{2}每rm{垄脻}份质量的甲烷和rm{16}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rm{6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和rm{44}份质量的水,即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rm{36}rm{44}rm{36=11}故错误.

故选B.

此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的,看到此化学方程式rm{CH_{4}+2O_{2}dfrac{underline{;{碌茫脠录};}}{;}CO_{2}+2H_{2}O}则可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rm{9}【解析】rm{B}9、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需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这个基本操作来排列顺序;先装好药品后加热,加热时须用试管夹.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步骤包括先在试管中加入rm{2-3mL}液体,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然后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加到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即中上部,然后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故正确的顺序是:rm{垄脷隆煤垄脺隆煤垄脹隆煤垄脵}.

故选:rm{B}.【解析】rm{B}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10、BD【分析】

A、由分析知100g盐酸最多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8g,设该溶液中氯化氢的质量是x,利用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可得关系式为2HCl~H2;

则有2HCl~H2

732

x0.8g

x=29.2g

所以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29.2%

B、根据第一组数据中分析可知13.9g合金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7g,利用关系式2Al~3H2和Fe~H2可求出该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进而可求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方法是设13.9g合金中铝的质量是x;则铁的质量是13.9g-x,铝生成的氢气质量是y,则铁生成的氢气质量是0.7g-y

则有2Al~3H2

546

xy

和Fe~H2

562

13.9g-x0.7g-y

列出比例式就可得铁的质量;进而可知铁的质量分数;

C;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加入合金13.9g时盐酸过量;

D、由分析知100g盐酸与16.9g合金反应时盐酸一定完全反应,需要合金的质量是=15.89;所以两者不一定恰好反应;

故选BD

【解析】【答案】依据图中后两次100g盐酸与不同质量的合金生成的氢气质量均是0.8g;可知100g该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即为0.8g,由此可依据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进而可知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可由此知13.9g合金与100g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则13.9g合金已完全反应,据此判断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解题时依据以上结论探讨即可;

11、BD【分析】解:rm{A}白雾是液体的小液滴;白烟是固体的小颗粒,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故A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增多,所以二者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故B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rm{.}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来保持,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后,溶液不变色,故D正确.

故选:rm{BD}.

A;根据白烟和白雾的区别进行分析;

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以及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

C;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较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现象与结论的区别.【解析】rm{BD}12、CD【分析】解:rm{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隔;故体积不能相加,故错误;

C.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合成甲醇;故正确;

D.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正确.

故选CD.

A.根据水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特征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掌握物质的微粒构成和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此题属于基础知识题,难度较小.【解析】rm{CD}13、BC【分析】解:rm{A}降温到rm{t_{1}隆忙}时,甲析出固体,而已没有析出固体,说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图rm{3}中rm{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图rm{2}中;甲的烧杯中含有固体甲,因此甲溶液一定饱和,乙的烧杯中没有析出固体,因此乙溶液不一定饱和,该选项说法正确;

C、图rm{2}中;溶剂质量相等,乙的溶质质量大于甲的溶质质量,因此乙溶液一定比甲溶液浓,该选项说法正确;

D、当温度高于rm{30隆忙}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大于rm{50g}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当温度低于rm{30隆忙}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小于rm{50g}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rm{BC}.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一定条件下溶液是否饱和;

溶质质量分数rm{=dfrac{{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rm{=dfrac

{{脠脺脰脢脰脢脕驴}}{{脠脺脪潞脰脢脕驴}}隆脕100%}【解析】rm{BC}14、BC【分析】解:rm{C_{2}H_{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2+4}隆脕100%=85.7%}

A、rm{dfrac{12隆脕2}{12times

2+4}隆脕100%=85.7%}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2+2}隆脕100%=92.3%}

B、rm{C_{2}H_{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12+16}隆脕100%=42.8%}

C、氢气中不含有碳元素故氢气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rm{dfrac{12隆脕2}{12times

2+2}隆脕100%=92.3%}

D、rm{C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dfrac{12}{12+4}隆脕100%=75%}

因为rm{dfrac

{12}{12+16}隆脕100%=42.8%}

故另一种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rm{0%}

故选B、rm{CH_{4}}.

首先计算rm{dfrac

{12}{12+4}隆脕100%=7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与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相比,看谁的高rm{85.7%>70%}若样品中的高,则杂质中碳的质量分数必定高于rm{70%}中的;若样品中的低,则杂质中碳的质量分数必然低于rm{C}中的;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质量分数与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rm{C_{2}H_{4}}【解析】rm{BC}15、AD【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如果钢瓶中的氧气从rm{A}进入该装置时,rm{A}导管口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通过冒出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输出氧气的速度,为医生提供间接的数据.【解析】rm{A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

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u、CuSO4与铁生成Cu,即CuO、CuSO4、C、CO四种物质都可转化为Cu;因此,可判断W为Cu;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O2,即CuO、C、CO三种物质可转化为CO2;因此,可判断Z为CO2;最后根据X;Y都能转化成二氧化碳;M、N中只有M能转化为二氧化碳,结合X与Y、M与N间的转化关系,可对物质进行一一确定;

(1)由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中有四种物质通过反应可以转化为W;三种物质通过发生反应可转化为Z;根据六种物质的性质,可确定W为铜、Z为二氧化碳;

由N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可判断在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中N为硫酸铜;

(2)由X、Y都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且X可转化为Y,可判断X、Y为六种物质中的C和CO,且Y为COX是C;因此,反应可推断X→W为C与CuO在高温下生成Cu和CO2;

故答案为:(1)CO2;CuSO4(2)C+2CuO2Cu+CO2↑.

【解析】【答案】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Cu、CuO、CuSO4、C、CO、CO2六种物质中有四种物质通过反应可以转化为W;三种物质通过发生反应可转化为Z;

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u、CuSO4与铁生成Cu,即CuO、CuSO4;C、CO四种物质都可转化为Cu;因此;可判断W为Cu;

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O2,即CuO、C、CO三种物质可转化为CO2;因此,可判断Z为CO2;

最后根据X;Y都能转化成二氧化碳;M、N中只有M能转化为二氧化碳,结合X与Y、M与N间的转化关系,可确定四种物质.

17、略

【分析】

(1)点燃,铁在氧气中发生燃烧,生成黑色固体Fe3O4;

故答案为:Fe3O4;

(2)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密度最小,可充填探空气球;

故答案为:冶炼金属(作燃料等)

(3)可利用还原剂C、H2或CO把四氧化三铁还原成单质铁;

故选C(或CO或H2);

(4)由铁而转化为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置换出铜;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解析】【答案】由题意可知: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则气体B为氢气;结合转化关系图:由铁而转化的红色固体单质C为铜;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8、略

【分析】

由于该元素的质子数是12;可推断该元素为Mg,根据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可判断其核外共有10个电子,所以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合价常为+2价,而氧元素通常显-2价,所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O;

故答案为:镁离子;Mg2+;MgO;

【解析】【答案】质子数是12;可推断该元素为Mg,根据该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可确定其带电荷的情况,然后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19、锌、银和铜;无色;无明显现象【分析】解:金属银、铜、锌、铝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铝rm{>}锌rm{>}铜rm{>}银,当把铝粉加入到rm{AgNO_{3}}rm{Cu(NO_{3})_{2}}和rm{Zn(NO_{3})_{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铜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锌;根据向滤渣滴加稀盐酸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可判断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存在,铝只有在完全把三种金属都置换出来后才会有剩余,因此滤渣一定含有锌;银和铜,可能含有铝;滤液一定含有硝酸铝,可能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因此滤液是无色的,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和硝酸铝、硝酸锌都不能反应,因此无现象;故答案为:锌、银和铜;无色;无明显现象.

根据金属银、铜、锌、铝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铝rm{>}锌rm{>}铜rm{>}银,当把铝粉加入到rm{AgNO_{3}}rm{Cu(NO_{3})_{2}}和rm{Zn(NO_{3})_{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铜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锌;根据向滤渣滴加稀盐酸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可判断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存在,据此结合反应的程度分析滤渣;滤液的成分及性质.

此题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及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锌、银和铜;无色;无明显现象20、11;11;3;8;1;失去;阳;Na+【分析】解: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rm{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rm{11}个质子,核外电子总数为rm{2+8+1=11}原子核外有rm{3}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rm{8}个电子,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rm{1}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rm{1}个电子,小于rm{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rm{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rm{Na^{+}}.

故答案为:rm{11}rm{11}rm{3}rm{8}失去;阳;rm{Na^{+}}.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rm{.}若最外层电子数rm{geqslant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rm{<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rm{11}rm{11}rm{3}rm{8}rm{1}失去;阳;rm{Na^{+}}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21、Z、Y、X【分析】解:根据rm{Y+2XNO_{3}篓TY(NO_{3})_{2}+2X}可知rm{Y}的活动性比rm{X}强;

根据rm{Z+YSO_{4}篓TZSO_{4}+Y}得出rm{Z}的活动性比rm{Y}强;

故答案为rm{Z}rm{Y}rm{X}.

根据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否反应可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rm{.}即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要求学生要牢记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rm{.}即前换后.【解析】rm{Z}rm{Y}rm{X}五、推断题(共2题,共10分)22、H2O;H2;2H2O22H2O+O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灭火等【分析】解:rm{A}rm{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液态,过氧化氢、水常温下都是液态,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rm{A}为过氧化氢,rm{B}为氧气,rm{C}为水;rm{D}是最理想的燃料,则rm{D}为氢气;rm{E}是空气成分,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rm{E}为二氧化碳.

rm{(1)C}rm{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rm{H_{2}O}rm{H_{2}}.

rm{(2)A隆煤B+C}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

rm{2H_{2}O_{2}dfrac{

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即氢气作为最理想的燃料,最突出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rm{(3)D}物质为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等.

故答案为:rm{(4)E}rm{(1)H_{2}O}rm{(2)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rm{H_{2}}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rm{(2)2H_{2}O_{2}dfrac{

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灭火等.

根据题意,rm{(3)}rm{(4)}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液态,结合过氧化氢、水常温下都是液态,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rm{A}为过氧化氢,rm{C}为氧气,rm{A}为水;rm{B}是最理想的燃料,则rm{C}为氢气;rm{D}是空气成分,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rm{D}为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rm{E}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rm{E}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rm{.}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rm{(}【解析】rm{H_{2}O}rm{H_{2}}rm{2H_{2}O_{2}dfrac{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灭火等rm{2H_{2}O_{2}dfrac{

underline{;MnO_{2};}}{;}2H_{2}O+O_{2}隆眉}23、HCl;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CO2Fe+3CO2;CO2;Na2CO3+Ca(OH)2=CaCO3↓+2NaOH;2NaOH+CO2=Na2CO3+H2O【分析】试题分析:rm{(1)}题眼“rm{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即盐酸,再根据“rm{B}与rm{D}rm{C}与rm{E}rm{F}与rm{G}分别为相同类型物质;rm{F}中元素质量比为rm{7}rm{3}”,可假定:rm{B}为氢氧化钙,rm{D}为氢氧化钠,rm{C}为碳酸钙,rm{E}为碳酸钠,rm{G}二氧化碳,rm{F}为氧化铁rm{.}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看是否符合.

rm{(2)}题眼“rm{G}是几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即水,再根据“rm{C}rm{G}rm{E}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rm{A}rm{B}rm{D}rm{F}也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则假定:rm{A}为二氧化碳,rm{B}碳酸钠,rm{D}碳酸钙,rm{F}碳酸,rm{C}氢氧化钠,rm{G}水,rm{E}氢氧化钙rm{.}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看是否符合.

解: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rm{(1)垄脵}若rm{A}能与rm{B}rm{F}rm{D}分别反应,rm{C}rm{G}rm{E}能顺时针转化,rm{B}rm{F}rm{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rm{C}rm{G}rm{E.垄脷}找准“题眼”rm{A}是盐酸;用假设法,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先假定各种物质,再代入原题中验证,看是否符合.

rm{(2)垄脵}若rm{C}rm{G}rm{E}依次能向中心转化,最终生成rm{A}且rm{C}rm{G}rm{E}能顺时针转化rm{.垄脷}找准“题眼”rm{G}是水;再结合已知条件,运用用假设法,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先假定各种物质,再代入原题中验证,看是否符合.

故答为:rm{(1)HCl}rm{Fe_{2}O_{3}+6HCl=2FeCl_{3}+3H_{2}O}rm{Fe_{2}O_{3}+3CO}rm{2F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