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C.对人类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D.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等消除污染2、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海南管辖的海域面积大,保护好海洋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B.赤潮和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红树林生态修复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及山区火灾后发生的演替都是初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中所有种群的数量都呈“S”型增长C.演替达到稳定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和生物数量不再发生改变D.群落演替的最终状况与群落本身及环境条件均有关4、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5、根据生活史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灭绝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种群就会走向灭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在S点左右时,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B.K对策生物的种群增长率始终大于等于零C.有害的r对策生物由于个体小,寿命短,很容易被人们彻底清除D.K对策生物在X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6、2023年1月9日,在气象学会的会议上,联合国的专家小组发布报告称:“从2000年起,南极洲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就在缓慢修复,预计到2040年,全球臭氧层就能整体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臭氧层恢复主要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A.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B.减少生产和使用氯氟烃(CFCs)类物质C.积极推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D.控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某同学画出三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所以三幅图中生产者都是AB.图1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图2中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D.若使图1、图2、图3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8、若人为引入某种外来物种,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v=(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外来物种引入不一定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均会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形增长C.一个群落中入侵种群的个体数量增加属于演替过程D.种群增长不受当地非生物因素制约,种群密度能无限增大9、支付宝用户通过操作app主界面上的蚂蚁森林,就可以在游戏中拥有自己的树苗。在我国西北的阿拉善沙漠,蚂蚁森林真实存在着。森林中的梭梭树叶退化呈小鳞片状,是征服沙漠的先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人类活动改变了阿拉善沙漠地区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因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梭梭树的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长期的干旱环境导致梭梭树有关叶形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种植梭梭树后,阿拉善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高10、下图是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生产者的净光合量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6/62.8)×100%C.“未利用”能量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生态平衡时,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等于输出11、下列不符合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说法是()A.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构建和植被恢复B.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自生原理C.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依据的是循环原理D.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给人类提供游览胜地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属于_______,经历了裸岩阶段、_______、_______、草本植物阶段、_______、森林阶段。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______。1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14、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_______的基础。15、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_______、寄生、_______、捕食等。16、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17、根据群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18、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和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6分)19、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J”型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此种种群增长曲线在实验室条件下常见。
(2)“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将______________;曲线Ⅲ与“J”型曲线相比出现的阴影部分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K代表________________。若a点时干旱,且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则a点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曲线________。若要抑制蝗灾,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以下。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9分)20、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多年研究;绘制出图,图中,λ=每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个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呈现斑块镶嵌状,这是_____________的一种表现。
(2)在t3时,种群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的数量趋于平衡,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
(3)在O~t1阶段,种群乙的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形,在t1~t2阶段,种群甲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若t3之后甲种群的曲线一直不变,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则可能________________。21、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保护物种及供应资源等功能。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22、某红树林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道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是被多个城市包围的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及其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红树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红树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
(2)在红树林生态恢复建设时,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程度,这遵循了______原理。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请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
①由于某种原因蛙全部死亡,则短时间内鹰的数量____________。
②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同一营养级的每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
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
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后,通过负反馈调节能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生态系统达到和维持稳态,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弱,B错误;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C正确;
D;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当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消除污染,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2、B【分析】【分析】
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海洋污染物主要包括生物性污染物;如传染性病菌和病毒,有毒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塑料以及其他固体废物;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之一是赤潮,这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
【详解】
A;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物排入、海上生产活动(如采油、航运)以及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A正确;
B;赤潮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而水华属于淡水富营养化,B错误;
C;海洋污染导致很多海洋生物死亡;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
D;红树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修复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D正确。
故选B。3、D【分析】【分析】
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数量会增加;最终达到稳定,劣势种数量会减少甚至消失;
3;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和生物数量还会发生改变。
【详解】
A;山区火灾后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
B;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数量会增加;而劣势种数量一般会减少甚至消失,B错误;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和生物数量还会发生改变,C错误;
D;群落演替的最终状况与生物群落本身有关;与环境条件也有关,D正确。
故选D。4、A【分析】【详解】
空气中的氟里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能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可见,减少氟利昂的使用,可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A正确,B;C、D均错误。
故选A。5、A【分析】【分析】
据图分析:r对策物种只是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绝灭点;这正是人们消除有害生物的危害所面临的状况。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A、不论是r对策生物还是K对策生物;S点都为稳定平衡点,当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该平衡点的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A正确;
B;当种群基数低于灭绝点(X点)时;K对策生物种群可能走向灭绝,增长率为负值,B错误;
C、有害的r对策生物只有稳定平衡点(S点);没有灭绝点(X点),很难被人们彻底清除,C错误;
D;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其增长速率最大是在K/2时,而X点的种群增长速率为零,D错误。
故选A。6、B【分析】【分析】
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和土地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其中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详解】
AC;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积极推进“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等措施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与臭氧层恢复无关,AC不符合题意;
B;臭氧层破坏主要与含氟制冷剂等排放有关;故减少生产和使用氯氟烃(CFCs)类物质对于臭氧层恢复具有重要意义,B符合题意;
D;控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缓解酸雨的产生;与臭氧层恢复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7、A【分析】【分析】
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生产者和无机环境,分析图可知:图1中A为生产者,B为无机环境,D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图2中A为生产者,C为无机环境,E为分解者,C;E为消费者;图3中E为生产者,A为无机环境,C为分解者,FDB为消费者;
【详解】
A;在碳循环过程中;生产者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库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而其他生物只能通过呼吸作用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图1~图3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E,A错误;
B;图1中C为消费者;其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
C;图2中A为生产者;B和D为消费者,E是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正确;
D;上述三图中均没有涉及化石燃料燃烧过程;D正确。
故选A。8、B: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详解】
A;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可能使物种多样性下降;A正确;
B;外来物种进入新环境也有可能不适应当地环境被淘汰;B错误;
C;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错误;
D;种群增长受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共同制约;D错误。
故选BCD。9、A:C【分析】【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让沙漠变绿洲,也可以让绿洲变为沙漠,A正确;
B;梭梭树的不同种群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可能存在生殖隔离,也可能是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
C;干旱将导致梭梭树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种植梭梭树后;生物种类增多,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的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AC。10、A:B【分析】【分析】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详解】
A;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总能量是净光合量;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总光合量,因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生产者的净光合量,A错误;
B;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62.8/464.6)×100%,B错误;
C;未利用的能量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因此“未利用”能量包括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此时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等于输出,D正确。
故选AB。11、B:D【分析】【分析】
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1;自生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一方面是源于其中的“生物“,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另一方面是这些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
2;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其次,人类处在一个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详解】
A;矿区的土壤条件被严重破坏;因此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恢复生态环境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A不符合题意;
B;超载放牧;生物数量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原理,B符合题意;
C;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使得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依据的是循环原理,C不符合题意;
D;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D符合题意。
故选B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2、略
【解析】①.初生演替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④.灌木阶段⑤.次生演替13、略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14、略
【解析】①.负反馈调节②.自我调节能力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互利共生竞争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17、略
【分析】【分析】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群落水平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生态位及群落的演替等。
【详解】
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类型。解题关键是要明确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不同,进一步掌握群落在外貌和物种组成上的差异。【解析】①.外貌②.物种组成18、略
【分析】【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四、实验题(共1题,共6分)19、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
(1)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充足;条件适宜,无敌害等理想条件。
(2)“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曲线Ⅲ的种群数量比同期“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少;阴影部分表示减少量,是环境的阻力下所淘汰的个体。
(3)K代表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不变时,一定环境条件下容纳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为蝗虫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环境容纳量增大,a点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曲线I。蝗虫种群密度越大,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所以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
【点睛】
环境容纳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为减少害虫的危害、降低控制害虫的成本,应该将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解析】理想条件(环境资源充足,条件适宜,无敌害等)保持不变环境的阻力所淘汰的个体环境容纳量ⅠK2五、综合题(共3题,共9分)20、略
【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图中当λ比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当λ比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稳定;当λ比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小。图中t1-t2过程中,甲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乙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t2-t3过程中;甲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乙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详解】
(1)甲;乙两个种群在该地区的分布呈现斑块镶嵌状;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
(2)在t3时;乙种群的λ等于1,数量趋于平衡,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3)在0—t1阶段,种群乙的λ大于1且保持不变,为指数方程式增长,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在t1—t2阶段,种群甲的λ小于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若t3之后甲种群的曲线一直不变;甲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其他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则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则可能会降低。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λ比值等于1的含义,并以此为对照,分别判断甲乙两个种群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数量变化情况。【解析】空间异质性乙环境容纳量J型衰退型减少21、略
【分析】【分析】
曲线分析:已知曲线P表示一年后的种群数量与当年相等;没有改变:甲乙两条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文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状元之路】2020-2021学年新课标生物选修1-专题测评(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状元之路】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必修1一课一练: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 2021高考化学考点突破训练:11-3烃的含氧衍生物
- 《金版教程》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2-6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 多媒体课件制作
- 《肝脏CT分段》课件
-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三版 课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
- 天津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说话要算数》公开课课件(内嵌视频)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汇总
- 分布式计算安全与隐私保护
- 客情关系的有效维护
- 《班主任工作》教学大纲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板
-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测试题及答案
- 杭州工地数字化施工方案
- 腾讯云大数据云平台TBDS 产品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