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12

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加的身高可能是()

A.8cm

B.8mm

C.8dm

D.8娄脤m

2、如图所示;某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较小时推不动,当增大推力时木箱开始运动,停止用力,木箱又会停下来,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这一现象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停止用力;木箱会停下来,是因为木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推力较小没推动木箱时;推力小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D.木箱运动后停止用力;木箱不会立即停下。

3、对图中所示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C.图③: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4、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是70隆忙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正常人10

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5、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D.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6、小黄的家门口装有开关S1

床头装有开关S2

这两个开关都能单独控制房间的吊灯,如图中的电路图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2013

年4

月20

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

级地震,震后党和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了科学施救。在采取的救护措施和用到的器材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救援人员用一种大剪刀将钢筋剪断,刀口很锋利它可增大对钢筋的压强B.空投物资若匀速下降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护士用针筒抽取药液时,药液因受到针筒的吸引力作用而进入针筒D.医生用B

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次声波8、下列事例中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B.学校运动会的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疾病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9、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相同B.响度相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鈭�20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

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

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

A.钢轨的长为v1v2v2鈭�v1

B.钢轨的长为(v2鈭�v1)t

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v1v2鈭�v1

D.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的物距u=15cm

所成的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f>20cm

C.将蜡烛移动到25cm

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m

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坐在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14、(2012春•嘉兴期中)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某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已知∠2=∠4=∠5=30°,则____是入射光线,____是物体界面,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度.15、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

如图所示)

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______(

填“上”或“下”)

移动.16、(2015•梧州)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正方体金属块甲和乙,其密度为3×103kg/m3,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甲的边长为0.09m,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Pa,若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乙正方体切去的厚度为△d=____cm.(g取10N/kg)17、当我们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我们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这是我们以__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相对地面,两车行驶速度大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18、形“影”不离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______(判断对错)19、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______(

判断对错)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0、如图(a)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3,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取10N/kg)(a)(b)21、小明某次在路边观察到;工人师傅们在安装水泥电线杆过程中要将地面上水平的电线杆“竖立”起来时,在地面上先挖了形状如图1

所示的坑.

地面处的坑口截面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其宽度仅比电线杆的粗端直径略大一点,坑中从长方形的一边开始有一从地面直达坑底的斜坡.

而另一边则是直上直下的,坑底基本上是一个正方形.

请你回答:

(1)

为什么要挖成图1

所示的深坑;而不挖成图2

甲所示的仅比电杆略粗一点的深坑,或者如图2

乙所示的大口径的深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

通过计算对比分析:如果已将电线杆水平放在坑口上方;且其粗端位于坑底右端正上方,现要把电线杆分别埋入图1

图2

甲所示的两个坑中,则在竖起电线杆的开始阶段,对电线杆的细端分别至少需要多大的力?己知这种坑深1.6m

坑底的长、宽都是0.3m

地面处坑口长2.3m

宽0.3m.

电杆线的质量为410kg

长8.0m

粗端直径0.26m

其重心距粗端3.2m.(

取g=10N/kg)

(3)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工人师傅们对电线杆分别至少要做多少功?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2、汽车成为当今人类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遵守交通规则是人人应尽的义务.

(1)严禁酒驾.酒精会影响人的感觉和判断能力,因此,酒后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人的感觉是在____部位形成的.

(2)严禁超速.下表反映的是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注:反应距离--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

制动距离--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继续滑行通过的距离.

。速度(千米/时)反应距离(米)制动距离(米)停车总距离(米)40781550913226011203180153449100195473表中数据说明:汽车速度越快,停车总距离____;越容易酿成交通事故.

(3)严禁超载.超载是指汽车所载货物超过规定的质量,超载行驶会造成危害的是____.(选项不止一个)

①汽车的质量越大;对路面的压力越大,容易使路面发生断裂.

②汽车的质量越大;对路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容易造成路面磨损.

③汽车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汽车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④汽车超载,可以节省货物运输的成本.23、两人同时用4N

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

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一年内正常长高的高度约为几厘米,故B、CD

错,正确答案选A。本题较易。【解析】A

2、D【分析】

A;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A错;

B;停止用力;木箱停下来,是因为木箱受摩擦力的作用,故B错;

C;推力较小时推不动;是因为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C错;

D;木箱运动后停止用力;木箱由于惯性仍继续运动,不能立即停下来,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答案】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较小时推不动,是因为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受合力为0,相当于不受外力;

当增大推力;推力大于摩擦力时,木箱受到的合力大于0,改变了木箱的运动状态,使木箱由静止开始运动;

停止用力;由于惯性木箱不能立即停下来,因为木箱受摩擦力的作用,最后停下来,据分析判断.

3、D【分析】解:A;由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故A正确;

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要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故B正确;

C;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可以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故C正确;

D;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不易溶于水;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制成了重锤线检查物体是否竖直;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解析】【答案】D4、C【分析】解:

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隆忙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比人体温度略高,约为40隆忙

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

左右;达不到5m/s

故B不符合实际;

C;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

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70

次左右;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

那么10

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0s

达不到1min(60s)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解析】C

5、C【分析】解:A

盐分子是否容易进入青菜中;与盐的多少无关,不符合题意.

B;腌制和炒菜时;青菜分子间都存在空隙.

不符合题意.

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符合题意.

D;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与题意无关.

故选C【解析】C

6、C【分析】解:A

两开关串联;只有当两开关同时闭合时吊灯才发光,不符合题意;

B;两开关并联;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吊灯,但两者不能相互控制,不符合题意;

C;S1

和S2

为单刀双掷开关;S1

向右掷时灯泡不发光,S1

向左掷时灯泡发光;S2

向右掷时灯泡发光,S2

向左掷时灯泡不发光,任意一个开关都可以开灯、关灯,符合题意;

D;当两开关都向左时;会出现电源短路,不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时,灯泡都亮,任何一个开关断开时灯泡都灭.

据此分析判断.

(1)

注意题目要求;任意一个开关都能控制灯泡的亮灭,不是指两个开关并联;

(2)

弄清单刀双掷开关的使用,以及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当闸刀掷向某个方向时,电路的连接情况.【解析】C

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7、AB【分析】解:A

刀口很锋利;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钢筋的压强,故A正确;

B;因为空投物资匀速下降;所以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

C;针筒吸药液这一现象中;药液不是吸上去的,而是被大气压压上去的,故C错误;

D;医生用B

超检查伤员内脏是否受到损伤;是利用了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AB

(1)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是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

(3)

针筒吸取药液时;是大气压把药液压入了针筒。

(4)

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能够从生活现象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出题,这是中考出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需要引起注意。【解析】AB

8、ABC【分析】【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根据题目所给具体事例,分析与信息有关的内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等科技领域;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学以致用。

【解答】

A.隆隆的雷声反馈给人们一个信息;即将要下雨了,故选项A正确;

B.运动会上听到发令枪声后;即提示运动员要起跑了,是传递信息,故选项B正确;

C.医生通过听诊器传过来的声音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传递信息,故选项C正确的;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故选项D错误。

故选ABC。【解析】ABC

9、ABC【分析】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AB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从波形上显示为排列密集;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从波形上显示为偏离平衡位置远;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解析】ABC

10、BC【分析】【分析】(1)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2)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据课本知识可知;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鈭�20000Hz

(4)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A.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即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据课本知识可知;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鈭�20000Hz

故C错误;

D.深夜跳广场舞时的音乐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噪音;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正确。

故选BC。【解析】BC

11、AC【分析】【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t=sv

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本题考查时间、路程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时间间隔的表达式。【解答】设钢轨长度为L

因为v=st

所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Lv1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2=Lv2

时间间隔t=t1鈭�t2=Lv1鈭�Lv2

所以钢管的长度L=v1v2v2鈭�v1t

故A正确,B错误;

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Lv2=v1v2v2鈭�v1tv2=v1v2鈭�v1t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解析】AC

12、CD【分析】解:

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u=50cm鈭�15cm=35cm

由于像距小于物距,因此所成的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物距u=35cm

像距v=70cm鈭�50cm=20cm

由于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35cm>2ff<20cm<2f35cm+20cm>4f

解得:10cm<f<13.75cm

故B错误;

C;将蜡烛移动到25cm

刻度处;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像也变大,所以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40cm

刻度处;物距u隆盲=50cm鈭�40cm=10cm

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正确.

故选:CD

(1)

由图可以看出像距和物距;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

(2)

根据成像的特点;结合物距;像距以及物距和像距之和与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焦距的范围;

(3)

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可以判断光屛的移动方向;

(4)

根据焦距的大小;由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行判断成像特点.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及对应的物距、像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出焦距的范围.【解析】CD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3、略

【分析】【分析】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解析】【解答】解:(1)物理学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位置;静止.14、略

【分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4=∠5,那么∠4、∠5就是入射角或反射角,由此可确定AB是法线,CD是界面,光由某介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偏折,那么∠1就是折射角,则EO就是入射光线,OF就是反射光线,OG就是折射光线.【解析】【解答】解:仔细分析题图;先分析哪是界面,EO;FO、GO不可能是界面,只有CD或AB是界面.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必在同一种介质内,并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4=∠5,那么∠4、∠5就是入射角或反射角,可确定AB是法线,CD就是界面,那么EO应是入射光线,FO是反射光线,OG是折射光线,∠1是折射角,∠5是入射角;∠1=90°-∠2=90°-30°=60°.

故答案为:EO;CD;60.15、增大;下【分析】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屏幕上能得到的像是实像;要使实像增大,要使屏幕和投影仪之间的像距增大,同时要减小凸透镜和投影片之间的距离,所以凸透镜要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增大;下.【解析】增大;

下16、略

【分析】【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ρgh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强;

(2)因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p=表示出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根据p=ρgh表示出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强,然后联立得出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解析】【解答】解:(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ρgh;

则甲对地面的压强:

p甲=ρgh甲=3×103kg/m3×10N/kg×0.09m=2.7×103Pa;

(2)甲;乙边长之比为1:3;设甲的边长为h,则乙的边长为3h;

因乙沿竖直方向切割一部分叠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所以,p甲′=p乙;

因p甲′==+=ρgh+=ρgh+=ρgh+g=ρgh+g=ρgh+9ρ△hg;

p乙=ρg3h=3ρgh;

所以;ρgh+9ρ△hg=3ρgh;

则△h=h=×0.09m=0.02m=2cm.

故答案为:2.7×103;2.17、略

【分析】【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析】【解答】解: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由于我们随公共汽车一起向前运动,所以自行车相对于公共汽车是向后运动,因此他是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的;

相对于地面;公共汽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

故答案为: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四、判断题(共2题,共4分)18、×【分析】解: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故答案为:×.

“影”的形成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1)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不透明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物体的“影子”;

(2)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影”;如平面镜成像;湖光倒影等;

(3)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影”;如凸透镜成像所成的“影”,如毕业合“影”.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会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对光现象进行分类.【解析】×19、√【分析】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故穿深颜色的衣物时对太阳光的吸收多,因此穿着感觉比较暖和.

故答案为:隆脤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颜色,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解析】隆脤

五、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0、略

【分析】分别对(a)(b)图当中的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已知:图(a)V露1=20cm3=2×10—5m3,F拉=0.6N图(b)V露2=V求:图(b)F浮木′,解图(a),木块静止:F拉+G=F浮1①①-②F拉=F拉1-F拉2F拉=水g(V-V露1)-水g(V-V)F拉=水g(V-V露1-V)=水g(V-V露1)代入数值:0.6N=103kg/m3×10N/kg×(V—2×10—5m3)V=2×10—4m3图(b)中:F浮乙=水gV=1.0×103kg/m3×10N/kg××2×10—4m3=1.2N【解析】【答案】木块在图(b)中受浮力1.2N.21、解:(1)挖成图1所示的深坑好处如下:

①少挖土方:挖成图1所示的深坑要比挖成图2甲;乙所示的深坑少挖土方;这样可以少做功,避免人力浪费,提高劳动效率.

②便于施工:施工人员更易于从图1所示的坑里向外取土.

③省力省功:用图1所示的深坑埋水泥电线杆;与用图2甲所示的深坑埋水泥电线杆相比,不必将电线杆沿竖直方向直立在地面上,重心上升高度小,施工时即省力又省功.

④施工安全:用图1所示的深坑埋水泥电线杆;施工人员只需从有斜坡的方向扶住水泥电线杆就行了,水泥电线杆不会向其它方向倾倒,施工比较安全.

(2)①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1所示的坑中;电线杆就位后的情况如图1所示.

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1.

在上图1中;电线杆粗端伸入坑口的距离为2.3m-0.3m=2.0m;

进而:O1A1=8.0m-2.0m=6.0m,O1B1=3.2m-2.0m=1.2m;

电线杆重:G=mg=410Kg×10N/Kg=4100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1×O1A1=G×O1B1;

解得:F1===820N.

②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2甲所示的坑中.电线杆就位后的情况如上图2所示.

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2.

在上图2中:O2A2=8.0m,O2B2=3.2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2×O2A2=G×O2B2

解得:F2===1640N.

(3)①在上图1中,电线杆重心升高:h1=3.2m-1.6m=1.6m;

人们对电线杆做功:W1=Gh1=4100N×1.6m=6560J;

②在上图2中,电线杆重心升高:h2=3.2m;

人们对电线杆做功:W2=Gh2=4100N×3.2m=13120J.

答:(1)挖成图1所示的深坑可以少挖土方;便于施工、安装省力、安全;

(2)抬起水泥电线杆的细端至少分别需要820N;1640N的力;

(3)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竖起水泥电线杆的过程中,人们对水泥电线杆至少分别要做6560J、13120J的功.【分析】

(1)

挖成图1

所示的深坑可以少挖土方;便于施工、安装省力、安全;从这几方面分析.

(2)

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1

所示的坑中;如图1

所示,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1O1

为支点,确定O1A1

和O1B1

的大小,求出电线杆重,利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F1

的大小;

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2

甲所示的坑中;如图2

所示,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2

以O2

为支点求出O2A2

和O2B2

的大小,利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F2

大小;

(3)

先求出电线杆重心升高高度;再根据公式W=Gh

求人们对电线杆做功;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的公式、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实际问题,属于难题,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析】解:(1)

挖成图1

所示的深坑好处如下:

垄脵

少挖土方:挖成图1

所示的深坑要比挖成图2

甲;乙所示的深坑少挖土方;这样可以少做功,避免人力浪费,提高劳动效率.

垄脷

便于施工:施工人员更易于从图1

所示的坑里向外取土.

垄脹

省力省功:用图1

所示的深坑埋水泥电线杆;与用图2

甲所示的深坑埋水泥电线杆相比,不必将电线杆沿竖直方向直立在地面上,重心上升高度小,施工时即省力又省功.

垄脺

施工安全:用图1

所示的深坑埋水泥电线杆;施工人员只需从有斜坡的方向扶住水泥电线杆就行了,水泥电线杆不会向其它方向倾倒,施工比较安全.

(2)垄脵

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1

所示的坑中;电线杆就位后的情况如图1

所示.

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1

在上图1

中;电线杆粗端伸入坑口的距离为2.3m鈭�0.3m=2.0m

进而:O1A1=8.0m鈭�2.0m=6.0mO1B1=3.2m鈭�2.0m=1.2m

电线杆重:G=mg=410Kg隆脕10N/Kg=4100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1隆脕O1A1=G隆脕O1B1

解得:F1=G隆脕O1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