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与应对管理规程_第1页
风险识别与应对管理规程_第2页
风险识别与应对管理规程_第3页
风险识别与应对管理规程_第4页
风险识别与应对管理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险识别与应对管理规程TOC\o"1-2"\h\u27856第一章风险识别概述 1183581.1风险识别的定义与目标 11981.2风险识别的原则与方法 15439第二章风险分类与评估 25222.1风险分类体系 2167572.2风险评估流程 29342第三章市场风险识别与应对 2162483.1市场风险的类型与特征 2272593.2市场风险的应对策略 323818第四章信用风险识别与应对 3133864.1信用风险的识别方法 3175884.2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 310274第五章操作风险识别与应对 3313025.1操作风险的来源与分类 380045.2操作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427640第六章法律风险识别与应对 4268786.1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 4179156.2法律风险的应对方案 431368第七章战略风险识别与应对 5254117.1战略风险的影响因素 569467.2战略风险的应对策略 519903第八章风险监控与反馈 5219898.1风险监控的指标与方法 544648.2风险反馈机制的建立 6第一章风险识别概述1.1风险识别的定义与目标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其目标在于全面、准确地识别出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提供基础。通过风险识别,组织能够提前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来降低风险的影响,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营和发展。1.2风险识别的原则与方法风险识别应遵循系统性、全面性、连续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将风险识别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面性原则要求对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不留死角;连续性原则要求在组织的运营过程中持续进行风险识别,及时发觉新的风险;科学性原则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风险识别,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风险识别的效果。第二章风险分类与评估2.1风险分类体系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等。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风险,如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等。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风险,如贷款违约风险、债券违约风险等。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不当或人为失误而导致的风险,如操作失误风险、流程缺陷风险等。法律风险是指由于法律法规的变化或违反法律法规而导致的风险,如诉讼风险、合规风险等。战略风险是指由于战略决策失误或外部环境变化而导致的风险,如市场定位风险、竞争战略风险等。2.2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其流程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个环节。风险分析是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专家判断、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适用于难以量化的风险;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估,适用于可以量化的风险。风险评价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和分级,确定风险的重要性程度。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为风险应对提供依据。第三章市场风险识别与应对3.1市场风险的类型与特征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而导致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的跨国交易中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股票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而导致的投资损失的风险。商品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的生产和销售成本变化的风险。市场风险具有普遍性、复杂性、波动性和传染性等特征。普遍性是指市场风险广泛存在于各种市场交易中;复杂性是指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准确预测;波动性是指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传染性是指市场风险可以在不同市场和不同资产之间迅速传播。3.2市场风险的应对策略针对市场风险,可以采取多种应对策略。一是风险规避,即通过避免参与高风险的市场交易来降低风险。二是风险控制,即通过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如进行套期保值、分散投资等。三是风险转移,即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四是风险承受,即对于一些无法避免或转移的风险,选择承受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市场风险的具体情况和组织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应对策略。第四章信用风险识别与应对4.1信用风险的识别方法信用风险的识别可以通过对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进行分析来实现。常用的信用风险识别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信用评级法、专家判断法等。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对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来评估客户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信用评级法是根据客户的信用历史、财务状况等因素,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以反映客户的信用风险水平。专家判断法是依靠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4.2信用风险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二是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出现纠纷。三是设置信用额度,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限额管理。四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催收账款,降低坏账风险。五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觉和处理信用风险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第五章操作风险识别与应对5.1操作风险的来源与分类操作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和外部事件等。人员因素是指由于人员的失误、欺诈或违规行为而导致的风险,如操作失误、内部欺诈等。流程因素是指由于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或执行不当而导致的风险,如流程漏洞、流程执行不力等。系统因素是指由于信息系统故障或安全漏洞而导致的风险,如系统崩溃、数据泄露等。外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法律法规变化等外部因素而导致的风险,如火灾、地震、政策调整等。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内部欺诈风险、外部欺诈风险、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风险、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风险、实物资产损坏风险、信息科技系统风险、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风险等。5.2操作风险的防范与应对为了防范和应对操作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风险意识,减少因人员失误而导致的风险。三是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监控,防范信息系统风险。四是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事件进行预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觉和整改操作风险隐患。第六章法律风险识别与应对6.1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劳动纠纷风险、税务风险、合规风险等。合同风险是指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违约等。知识产权风险是指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专利侵权、商标侵权等。劳动纠纷风险是指在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劳动合同纠纷、工资福利纠纷等。税务风险是指在税务申报、缴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税务违规、税务筹划不当等。合规风险是指组织在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而导致的风险,如反垄断风险、环保风险等。6.2法律风险的应对方案针对法律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方案。一是建立健全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二是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程序,防范合同风险。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组织的知识产权,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四是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贯彻,规范劳动关系管理,防范劳动纠纷风险。五是加强税务管理,依法进行税务申报和缴纳,防范税务风险。六是加强合规管理,保证组织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要求。第七章战略风险识别与应对7.1战略风险的影响因素战略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环境、政策法规环境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汇率波动等,会对组织的战略决策产生影响。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如市场份额的争夺、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等,会影响组织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政策法规环境的变化,如产业政策的调整、环保法规的加强等,会对组织的经营活动产生约束和影响。内部因素包括组织的资源和能力、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组织的资源和能力是实施战略的基础,资源的短缺和能力的不足会限制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灵魂,不同的企业文化会影响组织的战略决策和执行。管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组织的运营效率和战略实施效果。7.2战略风险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战略风险,组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加强战略规划,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资源的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二是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变化,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根据战略规划的要求,合理配置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战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降低风险的影响。五是加强组织变革和创新,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第八章风险监控与反馈8.1风险监控的指标与方法风险监控是对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及时发觉风险的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风险监控的指标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影响程度、风险的预警信号等。常用的风险监控方法包括风险预警系统、定期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风险预警系统是通过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定期风险评估是定期对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及时发觉风险的变化情况。风险报告是将风险监控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8.2风险反馈机制的建立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